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鄱阳湖湿地CO2通量观测信号扰动特征

日期:2016.01.01 点击数:30

【类型】期刊

【作者】王莉莉 杨涛 

【刊名】湿地科学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涡度相关技术 信号强度 CO2通量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JJ15033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298);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3ACB20011)资助

【摘要】在高动态水位影响下,鄱阳湖区的水面积范围、形态和分布发生着显著的年际变化。受水位变化的影响,鄱阳湖周边湿地植物种群与景观变化十分明显。周期性水位变化和植物变化直接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CO2的吸收与释放。鄱阳湖及其周边湿地作为特殊的吞吐性湖泊生态系统,对其地球化学过程基本规律的探索,是研究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了野外综合实验站。该站位于鄱阳湖主湖区南部,是赣江前缘三角洲与鄱阳湖之间的水陆过渡地带,是鄱阳湖湿地的典型代表。利用该实验站GHG-Biomet LI-COR涡度相关能量平衡系统2015年48月获取的CO2通量监测数据,分析通量观测信号的扰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观测期间,7月915日CO2通量的信号强度最好,8月931日信号强度最差,信号强度日变化中,较好的时段为0︰004︰00(凌晨时段),较差的时间段主要是4︰008︰00(日出时段)与19︰0022︰00(日落时段);2CO2通量的信号强度受到环境水热要素的综合影响,但与气温、降水量不直接相关,水热要素影响风速、露点温度和空气中水汽含量,扰动CO2通量信号强度的稳定性,在风速强、空气中水分含量高、光合有效辐射低的情况下,CO2通量的信号强度低,不利于涡度相关技术监测生态系统的CO2通量;3利用涡度相关技术监测高动态水位变化条件下湿地生态系统的CO2通量,密集的日常数据检查和仪器维护十分必要,确保监测数据质量。

【年份】2016

【期号】第6期

【ISSN  号】1672-5948

【页码】901-907

【全文传递】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