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首页>文献与研究>学位论文>  鄱阳湖淡水螺类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研究

鄱阳湖淡水螺类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研究

日期:2007.01.01 点击数:9

【作者】 吴和利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物量 鄱阳湖 密度 淡水螺类

【导师姓名】吴小平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7

【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分类号】 Q959.212.3

【录入时间】2017-05-14

【全文传递】获取全文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鄱阳湖淡水螺类的群落结构、季节性变化以及其与不同栖息生境之间的关系,作者于2007年4月~2007年11月趁丰水期和枯水期对鄱阳湖淡水螺类资源进行广泛调查,并对淡水螺类群落的多样性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本次调查共记录淡水螺类26种,隶属于7科15属。其中,铜锈环棱螺(Bellamyaaeruginosa)、纹沼螺(Parafossarulus striatulus)和方格短沟蜷(Semisulcospiracancellata)为该湖泊的优势种。从区系组成上看,东洋界和古北界相互渗透。2.丰水期,铜锈环棱螺出现的频率最高,为77.59%;出现频率最低的是角形环棱螺、尖口圆扁螺(1.72%)。纹沼螺在各采样点中的平均个体数最大(3.3±3.2)。枯水期,出现频率最高也是铜锈环棱螺,为72.22%:出现频率最低的是格氏短沟蜷等(2.78%)。耳河螺在各采样点中的平均个体数最大(3.6±3.1)。3.鄱阳湖淡水螺类平均生物量和密度分别为77.28g/m~2和109.69 ind./m~2。其中丰水期的生物量和密度分别为64.78g/m~2和122.48 ind./m~......

【全文】为进一步了解鄱阳湖淡水螺类的群落结构、季节性变化以及其与不同栖息生境之间的关系,作者于2007年4月~2007年11月趁丰水期和枯水期对鄱阳湖淡水螺类资源进行广泛调查,并对淡水螺类群落的多样性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本次调查共记录淡水螺类26种,隶属于7科15属。其中,铜锈环棱螺(Bellamyaaeruginosa)、纹沼螺(Parafossarulus striatulus)和方格短沟蜷(Semisulcospiracancellata)为该湖泊的优势种。从区系组成上看,东洋界和古北界相互渗透。2.丰水期,铜锈环棱螺出现的频率最高,为77.59%;出现频率最低的是角形环棱螺、尖口圆扁螺(1.72%)。纹沼螺在各采样点中的平均个体数最大(3.3±3.2)。枯水期,出现频率最高也是铜锈环棱螺,为72.22%:出现频率最低的是格氏短沟蜷等(2.78%)。耳河螺在各采样点中的平均个体数最大(3.6±3.1)。3.鄱阳湖淡水螺类平均生物量和密度分别为77.28g/m~2和109.69 ind./m~2。其中丰水期的生物量和密度分别为64.78g/m~2和122.48 ind./m~...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