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首页>文献与研究>学位论文>  自然保护区旅游环境容量评估技术与应用:以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自然保护区旅游环境容量评估技术与应用:以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日期:2010.01.01 点击数:24

【作者】 成甲

【关键词】 游憩机会谱 旅游环境容量 游憩体验与资源保护框架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 公众使用管理框架

【导师姓名】乌恩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10

【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分类号】 F592.7;|X26

【录入时间】2017-05-14

【全文传递】获取全文

【摘要】由于资金、管理水平等方面的限制,目前国内外的旅游环境容量评估技术在我国自然保护区实际应用中存在各种困难。本文试图通过对现有方法的调整与改进,减少自然保护区在应用旅游环境容量进行管理时面临的资金与技术压力。 文章系统论述了旅游环境容量的起源并对其评估技术方法进行分析。在可接受变化极限(LAC)、游憩体验与资源保护框架(VERP)技术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新的自然保护区旅游环境容量评估技术—公众使用管理框架(PUM),并以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对其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经分析,PUM方法较VERP而言能够减少资金投入、缩短评估周期以及降低对管理者的要求,更符合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实际。...

【全文】由于资金、管理水平等方面的限制,目前国内外的旅游环境容量评估技术在我国自然保护区实际应用中存在各种困难。本文试图通过对现有方法的调整与改进,减少自然保护区在应用旅游环境容量进行管理时面临的资金与技术压力。 文章系统论述了旅游环境容量的起源并对其评估技术方法进行分析。在可接受变化极限(LAC)、游憩体验与资源保护框架(VERP)技术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新的自然保护区旅游环境容量评估技术—公众使用管理框架(PUM),并以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对其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经分析,PUM方法较VERP而言能够减少资金投入、缩短评估周期以及降低对管理者的要求,更符合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实际。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