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首页>文献与研究>学位论文>  “环改血防”与鄱阳湖区域环境变迁(1950--1984)

“环改血防”与鄱阳湖区域环境变迁(1950--1984)

日期:2013.01.01 点击数:12

【作者】 易利平

【关键词】 自然生态变化 1984 “环改血防” 1950 鄱阳湖区

【导师姓名】万振凡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13

【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分类号】 R532.21;|K27

【录入时间】2017-05-14

【全文传递】获取全文

【摘要】建国初期血吸虫病流行给江西人民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党和政府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血防工作,建立了一套以政府为主导,各阶层群众密切配合的严密的血吸虫病防控体系。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湖区人民主要采取“治疗病人、病畜,消灭传染源”,“围湖造田、变水田为旱地,改变钉螺孳生环境”、“开新填旧、铲除、火烧杂草,消灭钉螺”和“药物灭螺、管粪管水,避免群众接触有螺水体”等四项改变湖区生态环境的措施,积极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1950-1984年江西血防工作具有明显的“环境改造”的特点,它以消灭钉螺为中心,主要是通过改变钉螺的生存环境以阻断血吸虫病的传播。“环改血防”对鄱阳湖区域生态环境变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它对血吸虫病流行确实产生了一定的防控效果,疫区的感染率降低,疫情压缩,有利于湖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身心健康,优化了疫区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它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导致了湖区水情恶化、洪涝不断、水域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

【全文】建国初期血吸虫病流行给江西人民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党和政府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血防工作,建立了一套以政府为主导,各阶层群众密切配合的严密的血吸虫病防控体系。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湖区人民主要采取“治疗病人、病畜,消灭传染源”,“围湖造田、变水田为旱地,改变钉螺孳生环境”、“开新填旧、铲除、火烧杂草,消灭钉螺”和“药物灭螺、管粪管水,避免群众接触有螺水体”等四项改变湖区生态环境的措施,积极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1950-1984年江西血防工作具有明显的“环境改造”的特点,它以消灭钉螺为中心,主要是通过改变钉螺的生存环境以阻断血吸虫病的传播。“环改血防”对鄱阳湖区域生态环境变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它对血吸虫病流行确实产生了一定的防控效果,疫区的感染率降低,疫情压缩,有利于湖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身心健康,优化了疫区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它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导致了湖区水情恶化、洪涝不断、水域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