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首页>文献与研究>学位论文>  日本沼虾太湖和鄱阳湖群体遗传育种研究

日本沼虾太湖和鄱阳湖群体遗传育种研究

日期:2011.01.01 点击数:9

【作者】 李瀚声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 选择育种 鄱阳湖 太湖 日本沼虾 生长性能

【导师姓名】李应森;李家乐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11

【授予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分类号】 S966.12

【录入时间】2017-05-14

【全文传递】获取全文

【摘要】1.虾类,由于其很多种类用于水产养殖,无论是养殖规模,还是产值,在水产业中都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优良的种质资源和效果鲜明的新品种培育是促进虾类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对日本沼虾进行总结分析后发现,其无论在生长性能方面,还是在遗传多样性方面都有了可供借鉴的信息和技术,而其在育种方面,或者是采用杂交方法,或者是选择、多倍体等技术,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从生产领域的认识水平上来说,仍然还有许多可以提升的空间,并且在资源调查和种质改良和利用上也愈发引起关注。2.比较了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太湖群体和鄱阳湖群体完全双列杂交F1代4个组合的生长性能。结果显示:太湖♀×鄱阳湖♂(TP)的F1代体长、体重的增加量最大,生长速度最快,显著大于鄱阳湖♀×太湖♂(PT)及自繁F1代,表现出显著的杂交优势(P < 0.05);PT组合的体长、体重变异系数随月龄增加而逐渐增大,生长离散程度变大,而TP组合生长离散程度较小;各组合体长与体重的关系符合W=aLb;体长、体重随养殖时间的增加符合指数函数L/W=ced△t,TP组合和PT组合的系数均显著大于自繁组合。结果表明,将日本沼虾太湖群体作为母本,鄱阳湖群体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可获得显著的杂交优势。3.采用12对微卫星标记分析了日本沼虾太湖、鄱阳湖两个野生群体及其双列杂交的F1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所用引物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17.67个,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2.48个,大小在112~427bp之间。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6938,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9134。2个亲本及4个子代组合的两两遗传分化指数Fst值在0.0205~0.0427之间,基因流(Nm)数值在5.6075~11.9570之间,表明日本沼虾组合间分化不明显。聚类分析结果表明,TP(太湖♀×鄱阳湖♂)组合与PT(鄱阳湖♀×太湖♂)组合,TT(太湖♀×太湖♂)组合与TH(太湖亲本)组合,PP(鄱阳湖亲本)组合与PY(鄱阳湖♀×鄱阳湖♂)组合分别先聚在一起,之后是TP,PT,TT,TH组合聚在一起,最后再与PP,PY组合聚合在一起。试验结果显示,杂交组合的观测杂合度有明显提高;杂交组合与其它组合分化不明显;杂交子代与母本的遗传结构更相似。本试验通过杂交来分析亲本及子代各个组合之间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的变化情况,为日本沼虾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4.通过比较日本沼虾太湖群体不同规格的父本所繁育的F1代的体长、体重,可以看出选择大规格父本(TB)所繁育的F1代较小规格父本(TS)繁育的F1代在60 d内有更好的表现,TB组合比TS组合的体长、体重分别高2.42 %、7.17 %,并且随着养殖时间的增加,体长、体重的比值有扩大的趋势。此外,从体长、体重的增长率、增重率来比较,在60 d的实验期内,TB组合均大于TS组合。TB、TS组合的体长变异系数变化均较大,TB组合的体重变异系数从30 d起小于TS组合。综合而言,TB组合的生长离散程度较小,生长性能更好。...

【全文】1.虾类,由于其很多种类用于水产养殖,无论是养殖规模,还是产值,在水产业中都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优良的种质资源和效果鲜明的新品种培育是促进虾类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对日本沼虾进行总结分析后发现,其无论在生长性能方面,还是在遗传多样性方面都有了可供借鉴的信息和技术,而其在育种方面,或者是采用杂交方法,或者是选择、多倍体等技术,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从生产领域的认识水平上来说,仍然还有许多可以提升的空间,并且在资源调查和种质改良和利用上也愈发引起关注。2.比较了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太湖群体和鄱阳湖群体完全双列杂交F1代4个组合的生长性能。结果显示:太湖♀×鄱阳湖♂(TP)的F1代体长、体重的增加量最大,生长速度最快,显著大于鄱阳湖♀×太湖♂(PT)及自繁F1代,表现出显著的杂交优势(P < 0.05);PT组合的体长、体重变异系数随月龄增加而逐渐增大,生长离散程度变大,而TP组合生长离散程度较小;各组合体长与体重的关系符合W=aLb;体长、体重随养殖时间的增加符合指数函数L/W=ced△t,TP组合和PT组合的系数均显著大于自繁组合。结果表明,将日本沼虾太湖群体作为母本,鄱阳湖群体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可获得显著的杂交优势。3.采用12对微卫星标记分析了日本沼虾太湖、鄱阳湖两个野生群体及其双列杂交的F1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所用引物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17.67个,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2.48个,大小在112~427bp之间。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6938,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9134。2个亲本及4个子代组合的两两遗传分化指数Fst值在0.0205~0.0427之间,基因流(Nm)数值在5.6075~11.9570之间,表明日本沼虾组合间分化不明显。聚类分析结果表明,TP(太湖♀×鄱阳湖♂)组合与PT(鄱阳湖♀×太湖♂)组合,TT(太湖♀×太湖♂)组合与TH(太湖亲本)组合,PP(鄱阳湖亲本)组合与PY(鄱阳湖♀×鄱阳湖♂)组合分别先聚在一起,之后是TP,PT,TT,TH组合聚在一起,最后再与PP,PY组合聚合在一起。试验结果显示,杂交组合的观测杂合度有明显提高;杂交组合与其它组合分化不明显;杂交子代与母本的遗传结构更相似。本试验通过杂交来分析亲本及子代各个组合之间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的变化情况,为日本沼虾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4.通过比较日本沼虾太湖群体不同规格的父本所繁育的F1代的体长、体重,可以看出选择大规格父本(TB)所繁育的F1代较小规格父本(TS)繁育的F1代在60 d内有更好的表现,TB组合比TS组合的体长、体重分别高2.42 %、7.17 %,并且随着养殖时间的增加,体长、体重的比值有扩大的趋势。此外,从体长、体重的增长率、增重率来比较,在60 d的实验期内,TB组合均大于TS组合。TB、TS组合的体长变异系数变化均较大,TB组合的体重变异系数从30 d起小于TS组合。综合而言,TB组合的生长离散程度较小,生长性能更好。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