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俊
【关键词】 DDTs残留 鄱阳湖 典型湿地土壤 营养元素 空间分布
【导师姓名】何池全
【学位名称】暂无
【学位年度】2017
【授予单位】上海大学
【分类号】 暂无
【录入时间】2017-05-14
【全文传递】获取全文
【摘要】本研究通过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分类,分别在2006年5月、11月,2007年6月对鄱阳湖吴城区域的水稻田、退耕还湖的灰化苔草(Carex cinerascens)和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湿地土壤、原生湿地的灰化苔草和芒草(Miscanthus sinensis)土壤5种不同类型的湿地土壤(从上自下分5层,SA:0~10cm,SB:10~20cm,SC:20~30cm,SD:30~50cm,SE:50~100cm)进行了采样研究。 本文以美国国家环保局(EPA)方法为基础,采用传统的索氏萃取前处理技术和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方法,并在淋洗溶剂、萃取时间、萃取溶剂配比上进行了实验,建立了符合鄱阳湖吴城区土壤残留DDTs测定的方法,对DDTs残留组分、分布及其来源进行了分析。本研究中DDTs的总量分布在0.140~6.981 ng•g-1,年平均值为2.138ng•g-1,最大值出现在水稻田2006年11月土壤的SC层。P,P’-DDE是DDTs残留的主要组成部分,降解环境主要以好氧环境为主。其中P,P’-DDE的检测率,残留年平均值和最大残留值都是最高的,分别为100%,1.527 ng•g-1,4.924ng•g-1; P,P’-DDD的检测率,残留年平均值和最大残留量是最低的,分别为47.14%,0.150ng•g-1和0.793ng•g-1。通过DDTs/DDD+DDE以及O,P’-DDT含量,O,P’-DDT/P,P’-DDT来判断,研究区域有新的外源DDT进入,其来源不是工业DDT的使用,而是三氯杀螨醇作为杀虫剂使用带入的,并且主要在鄱阳湖丰水期间进入。从年平均值来看,水稻田(2.575ng•g-1)>退耕还湖湿地(2.315ng•g-1)>原生湿地(1.743ng•g-1); DDT(O,P’-DDT+P,P’-DDT)主要富集于表层SA层和SB层,而DDD随着土壤层次的加深是增加的。通过Long等提出的ERL和ERM值,对研究区域的DDTs作风险评估,得出:总体上,研究区域土壤DDTs处于低生态风险状态。 另外本研究湿地中全氮、全磷都呈现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并且与有机质的分布趋势一致。全钾的分布在土壤垂直剖面上...
【全文】本研究通过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分类,分别在2006年5月、11月,2007年6月对鄱阳湖吴城区域的水稻田、退耕还湖的灰化苔草(Carex cinerascens)和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湿地土壤、原生湿地的灰化苔草和芒草(Miscanthus sinensis)土壤5种不同类型的湿地土壤(从上自下分5层,SA:0~10cm,SB:10~20cm,SC:20~30cm,SD:30~50cm,SE:50~100cm)进行了采样研究。 本文以美国国家环保局(EPA)方法为基础,采用传统的索氏萃取前处理技术和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方法,并在淋洗溶剂、萃取时间、萃取溶剂配比上进行了实验,建立了符合鄱阳湖吴城区土壤残留DDTs测定的方法,对DDTs残留组分、分布及其来源进行了分析。本研究中DDTs的总量分布在0.140~6.981 ng•g-1,年平均值为2.138ng•g-1,最大值出现在水稻田2006年11月土壤的SC层。P,P’-DDE是DDTs残留的主要组成部分,降解环境主要以好氧环境为主。其中P,P’-DDE的检测率,残留年平均值和最大残留值都是最高的,分别为100%,1.527 ng•g-1,4.924ng•g-1; P,P’-DDD的检测率,残留年平均值和最大残留量是最低的,分别为47.14%,0.150ng•g-1和0.793ng•g-1。通过DDTs/DDD+DDE以及O,P’-DDT含量,O,P’-DDT/P,P’-DDT来判断,研究区域有新的外源DDT进入,其来源不是工业DDT的使用,而是三氯杀螨醇作为杀虫剂使用带入的,并且主要在鄱阳湖丰水期间进入。从年平均值来看,水稻田(2.575ng•g-1)>退耕还湖湿地(2.315ng•g-1)>原生湿地(1.743ng•g-1); DDT(O,P’-DDT+P,P’-DDT)主要富集于表层SA层和SB层,而DDD随着土壤层次的加深是增加的。通过Long等提出的ERL和ERM值,对研究区域的DDTs作风险评估,得出:总体上,研究区域土壤DDTs处于低生态风险状态。 另外本研究湿地中全氮、全磷都呈现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并且与有机质的分布趋势一致。全钾的分布在土壤垂直剖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