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梁武
【导师姓名】陈美球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15
【授予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分类号】 F299.27
【录入时间】2017-05-14
【全文传递】获取全文
【摘要】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是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两者是否协调是评判新型城镇化是否健康的关键因素。关于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的研究,各国学者都开展了积极的探索,目前研究更多关注的是全国整体或单个城镇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总量的协调性,并没有对整体内部的不同单元进行分析。从异地城镇化和就地城镇化的角度对同一时期特定区域内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性进行研究将是一个全新的视角。鄱阳湖滨湖地区是江西省重要的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它以全省16.30%的土地面积聚集了28.91%的人口并创造了全省34.80%的GDP,鄱阳湖滨湖地区的城镇化在江西全省的城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以鄱阳湖滨湖地区为研究区域,以1990、1995、2000、2005、2010、2012年六期遥感影像和通过调研获取的城镇常住人口为主要数据来源,对1990-2012年(以五年为一时段)鄱阳湖滨湖地区在异地城镇化和就地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性进行研究,并分别分析其失调的原因,同时,提出推进鄱阳湖滨湖地区异地城镇化和就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差别化对策建议:针对异地城镇化,提出改城区建设用地“平面扩张”为“内部挖潜”;加大城区产业培育,提高工业园区的土地利用效益,促进产城融合发展;而就地城镇化,则要加强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村镇联动工作力度,确保就地城镇化的新增用地指标保障;创新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制度,优化区域农村建设用地结构。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1990-2012年鄱阳湖滨湖地区城镇人口与城镇建成区规模均保持同步增长的发展趋势。城镇人口由1990年的312.41万人增加至2012年的725.72万人,23年间增加了413.31万人,增幅为132.30%,年均增加17.97万人;同时期,城镇建成区面积由1990年的28528.93公顷增加至2012年的87557.82公顷,23年间增加了59028.89公顷,年均增加2566.47公顷,1990-2012年的城镇建成区面积的增长率达到了206.91%,比城镇人口增长率高出135.47个百分点,说明1990-2012年鄱阳湖滨湖地区城镇建成区规模扩张速度明显快于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2)1990-2012年鄱阳湖滨湖地区在异地城镇化过程中城镇人口与城市建成区规模保持着同步增长的发展趋势。四个中心城区的城镇人口由1990年的149.11万人增加至2012年的293.14万人,23年间增加了144.03万人,增幅为96.59%,年均增加6.26万人;同时期,城镇建成区面积由1990年的13079.09公顷增加至2012年的43431.01公顷,23年间增加了30351.92公顷,年均增加1319.65公顷,1990-2012年的城镇建成区面积的增长率达到了232.06%,比城镇人口增长率高出74.61个百分点,说明1990-2012年鄱阳湖滨湖地区在异地城镇化过程中城镇建成区规模扩张的速度远远快于城镇人口增长的速度。(3)1990-2012年鄱阳湖滨湖地区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城镇人口与城市建成区规模保持着同步增长的发展趋势。150个建制镇的城镇人口由1990年的110.67万人增加至2012年的368.70万人,23年间增加了276.03万人,增幅为249.42%,年均增加12.00万人;同时期,城镇建成区面积由1990年的14701.48公顷增加至2012年的37670.19公顷,23年间增加了22968.71公顷,年均增加998.64公顷,1990-2012年的城镇建成区面积的增长率为156.23%,比城镇人口增长率低93.18个百分点,说明1990-2012年鄱阳湖滨湖地区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城镇建成区规模扩张的速度远远慢于城镇人口增长的速度。(4)1990-2012年鄱阳湖滨湖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离差系数为0.22,属于轻度失调,且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研究结果表明:①1990-2012年鄱阳湖滨湖地区多数县(市、区)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处于失调状态,协调发展的只有3个县,仅占县域单元总数的16.67%。②市区及其周边县市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性较差。③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的空间分布具有东北-西南协调性较差,两边协调性相对叫好的特点。④多数县市区的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18个县市区中只有4个县的土地城镇化滞后于人口城镇化,占县域单元总数的22.22%。(5)1990-2012年鄱阳湖滨湖地区在异地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离差系数为0.41,属于中度失调,且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同时,中心城区各时段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离差系数都基本呈现先升后降的现象。(6)1990-2012年鄱阳湖滨湖地区在就地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离差系数为0.23,属于轻度失调,且土地城镇化滞后于人口城镇化。同时在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建制镇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性亚型经历了一个由土地城镇化滞后型向人口城镇化滞后型的转变过程。(7)在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城关镇和一般小城镇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不尽相同,其中城关镇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离差系数为0.22,属于轻度失调,且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而一般小城镇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离差系数为0.41,属于中度失调,且土地城镇化滞后于人口城镇化。...
【全文】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是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两者是否协调是评判新型城镇化是否健康的关键因素。关于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的研究,各国学者都开展了积极的探索,目前研究更多关注的是全国整体或单个城镇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总量的协调性,并没有对整体内部的不同单元进行分析。从异地城镇化和就地城镇化的角度对同一时期特定区域内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性进行研究将是一个全新的视角。鄱阳湖滨湖地区是江西省重要的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它以全省16.30%的土地面积聚集了28.91%的人口并创造了全省34.80%的GDP,鄱阳湖滨湖地区的城镇化在江西全省的城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以鄱阳湖滨湖地区为研究区域,以1990、1995、2000、2005、2010、2012年六期遥感影像和通过调研获取的城镇常住人口为主要数据来源,对1990-2012年(以五年为一时段)鄱阳湖滨湖地区在异地城镇化和就地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性进行研究,并分别分析其失调的原因,同时,提出推进鄱阳湖滨湖地区异地城镇化和就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差别化对策建议:针对异地城镇化,提出改城区建设用地“平面扩张”为“内部挖潜”;加大城区产业培育,提高工业园区的土地利用效益,促进产城融合发展;而就地城镇化,则要加强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村镇联动工作力度,确保就地城镇化的新增用地指标保障;创新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制度,优化区域农村建设用地结构。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1990-2012年鄱阳湖滨湖地区城镇人口与城镇建成区规模均保持同步增长的发展趋势。城镇人口由1990年的312.41万人增加至2012年的725.72万人,23年间增加了413.31万人,增幅为132.30%,年均增加17.97万人;同时期,城镇建成区面积由1990年的28528.93公顷增加至2012年的87557.82公顷,23年间增加了59028.89公顷,年均增加2566.47公顷,1990-2012年的城镇建成区面积的增长率达到了206.91%,比城镇人口增长率高出135.47个百分点,说明1990-2012年鄱阳湖滨湖地区城镇建成区规模扩张速度明显快于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2)1990-2012年鄱阳湖滨湖地区在异地城镇化过程中城镇人口与城市建成区规模保持着同步增长的发展趋势。四个中心城区的城镇人口由1990年的149.11万人增加至2012年的293.14万人,23年间增加了144.03万人,增幅为96.59%,年均增加6.26万人;同时期,城镇建成区面积由1990年的13079.09公顷增加至2012年的43431.01公顷,23年间增加了30351.92公顷,年均增加1319.65公顷,1990-2012年的城镇建成区面积的增长率达到了232.06%,比城镇人口增长率高出74.61个百分点,说明1990-2012年鄱阳湖滨湖地区在异地城镇化过程中城镇建成区规模扩张的速度远远快于城镇人口增长的速度。(3)1990-2012年鄱阳湖滨湖地区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城镇人口与城市建成区规模保持着同步增长的发展趋势。150个建制镇的城镇人口由1990年的110.67万人增加至2012年的368.70万人,23年间增加了276.03万人,增幅为249.42%,年均增加12.00万人;同时期,城镇建成区面积由1990年的14701.48公顷增加至2012年的37670.19公顷,23年间增加了22968.71公顷,年均增加998.64公顷,1990-2012年的城镇建成区面积的增长率为156.23%,比城镇人口增长率低93.18个百分点,说明1990-2012年鄱阳湖滨湖地区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城镇建成区规模扩张的速度远远慢于城镇人口增长的速度。(4)1990-2012年鄱阳湖滨湖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离差系数为0.22,属于轻度失调,且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研究结果表明:①1990-2012年鄱阳湖滨湖地区多数县(市、区)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处于失调状态,协调发展的只有3个县,仅占县域单元总数的16.67%。②市区及其周边县市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性较差。③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的空间分布具有东北-西南协调性较差,两边协调性相对叫好的特点。④多数县市区的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18个县市区中只有4个县的土地城镇化滞后于人口城镇化,占县域单元总数的22.22%。(5)1990-2012年鄱阳湖滨湖地区在异地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离差系数为0.41,属于中度失调,且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同时,中心城区各时段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离差系数都基本呈现先升后降的现象。(6)1990-2012年鄱阳湖滨湖地区在就地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离差系数为0.23,属于轻度失调,且土地城镇化滞后于人口城镇化。同时在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建制镇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性亚型经历了一个由土地城镇化滞后型向人口城镇化滞后型的转变过程。(7)在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城关镇和一般小城镇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不尽相同,其中城关镇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离差系数为0.22,属于轻度失调,且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而一般小城镇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离差系数为0.41,属于中度失调,且土地城镇化滞后于人口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