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首页>文献与研究>学位论文>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子湖“堑秋湖”渔获物多样性与主要经济鱼类年龄结构及生长研究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子湖“堑秋湖”渔获物多样性与主要经济鱼类年龄结构及生长研究

日期:2014.01.01 点击数:9

【作者】 曾泽国

【关键词】 水位 堑秋湖 鄱阳湖 年龄结构 鱼类多样性

【导师姓名】金斌松;陈家宽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14

【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分类号】 S932.4

【录入时间】2017-05-14

【全文传递】获取全文

【摘要】“堑秋湖”是广泛存在于鄱阳湖湖区的一种渔业方式,与鄱阳湖节律性水文特征相顺应,对渔业资源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解“堑秋湖”渔获物组成和群落特征及其产量与相应水位变化的关系以及主要经济渔获物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征,同时为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于2011~2013年“堑秋湖”期间对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子湖大湖池和沙湖先后进行了三次渔业调查研究。从水位变化、物种多样性及其年龄生长三个方面展开调查和研究,阐述其真实状况与变化特征及其存在问题。2011年,大湖池和沙湖与修河分别相通23天和10天,鄱阳湖属旱涝急转气候;2012年鄱阳湖水势较大,大湖池和沙湖与修河分别相通124天和108天。2013年鄱阳湖再现旱情,大湖池和沙湖均未能与修河连通。2011年渔业调查开展7次,2012年调查9次,2013年调查5次。三年调查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2011年获得鱼类40种隶属于6目10科33属;其中,大湖池闸口获得鱼类36种隶属于6目10科28属,沙湖闸口获得鱼类34种隶属于6目7科27属,经济鱼类6种。2012年获得鱼类49种隶属于6目10科35属;其中,大湖池45种隶属于6目10科32属,沙湖36种隶属于6目8科27属,经济鱼类8种。2013大湖池获得鱼类38种隶属于6目10科32属,经济鱼类7种;沙湖因水位较低未开闸捕鱼。(2)大湖池和沙湖鱼类食性分有3类——植食(herbivores)、肉食(carnivores)、杂食(omnivores),以肉食性和杂食性为主,植食性鱼类较少。栖息地亦分有3类——水层中上层(middle up)、水层中下层(middle down)和底栖(benthos),以水层中下层栖息类型最多。繁殖地可分为6种——江河和湖泊(both river and lake)、江河(river)、江河上游河段(upper reaches of river)、江河中上游河段(middle and upper reaches of river)、湖泊(lake)、溪流(stream),江河和湖泊繁殖地类型鱼类最多。大部分鱼类的繁殖时间集中在春季和夏季。(3)大湖池和沙湖鱼类群落的无度量多维排序分析(MDS)结果显示不同年度和不同湖泊间鱼类群落分离明显,显示为5个离散的集群。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Richness丰富度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结果显示不同时间和不同湖泊的鱼类群落具有一定的差异。(4)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值分析结果显示:2011年大湖池经济鱼类优势物种为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鲤(Cyprinus carpio),小型鱼类优势物种则为油(Hemiculter bleekeri)、鲫(Carassius auratus)和似(Belligobionummifer);2011沙湖经济鱼类优势物种为鲤和草鱼,小型鱼类优势物种则为鲫、似鳊(Pseudobrama simoni)和江西鰁(Sarcocheilichthys kiangsiensis);2012年大湖池经济鱼类优势物种为鱤(Elopichthys bambusa)和鲢(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小型鱼类优势物种则为银颌须鮈(Gnathopogon argentatus)、油和间下鱵鱼(Hyporhamphus intermedius);2012年沙湖经济鱼类优势物种为鲢和鲤,小型鱼类优势物种则为间下鱵鱼、油和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2013年大湖池经济鱼类优势物种为鳊(Parabramis pekinensis)和大眼鳜(Sinipercakneri),小型鱼类优势物种则为油、似鳊和蛇鮈(Saurogobio dabryi)。经济渔获物CPUE与其相应水位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011年经济鱼类产量与水位变化呈正相关,但2012年和2013年两者间的相关性不明显。(5)鱤分有5个年龄层,以1龄和1+龄个体数量最多;鳊分有6个年龄层,以2+龄个体数量最多;草鱼分有5个年龄层,以1+龄和2龄个体数量最多;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分有6个年龄层,以3龄和4龄个体为主;鲢分有4个年龄层,大多数个体于0+龄、1龄和1+龄均匀分布。(6)主要经济鱼类鱤、鳊、草鱼、翘嘴红鲌和鲢的体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基于体长和体重的肥满度指数结果显示,鱤和翘嘴红鲌的肥胖程度较低,草鱼和鳊的肥胖程度较高,鲢介于中间。2011~2013年,同湖泊渔获物在物种组成上基本一致,以鲤科鱼类为主,但经济鱼类和小型鱼类的优势物种发生明显改变。鱼类数量明显减少,群落差异明显。经济渔获物产量呈下降趋势,呈现低龄和小型状态,但与相应水位变化之间的关系不明确。...

【全文】“堑秋湖”是广泛存在于鄱阳湖湖区的一种渔业方式,与鄱阳湖节律性水文特征相顺应,对渔业资源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解“堑秋湖”渔获物组成和群落特征及其产量与相应水位变化的关系以及主要经济渔获物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征,同时为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于2011~2013年“堑秋湖”期间对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子湖大湖池和沙湖先后进行了三次渔业调查研究。从水位变化、物种多样性及其年龄生长三个方面展开调查和研究,阐述其真实状况与变化特征及其存在问题。2011年,大湖池和沙湖与修河分别相通23天和10天,鄱阳湖属旱涝急转气候;2012年鄱阳湖水势较大,大湖池和沙湖与修河分别相通124天和108天。2013年鄱阳湖再现旱情,大湖池和沙湖均未能与修河连通。2011年渔业调查开展7次,2012年调查9次,2013年调查5次。三年调查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2011年获得鱼类40种隶属于6目10科33属;其中,大湖池闸口获得鱼类36种隶属于6目10科28属,沙湖闸口获得鱼类34种隶属于6目7科27属,经济鱼类6种。2012年获得鱼类49种隶属于6目10科35属;其中,大湖池45种隶属于6目10科32属,沙湖36种隶属于6目8科27属,经济鱼类8种。2013大湖池获得鱼类38种隶属于6目10科32属,经济鱼类7种;沙湖因水位较低未开闸捕鱼。(2)大湖池和沙湖鱼类食性分有3类——植食(herbivores)、肉食(carnivores)、杂食(omnivores),以肉食性和杂食性为主,植食性鱼类较少。栖息地亦分有3类——水层中上层(middle up)、水层中下层(middle down)和底栖(benthos),以水层中下层栖息类型最多。繁殖地可分为6种——江河和湖泊(both river and lake)、江河(river)、江河上游河段(upper reaches of river)、江河中上游河段(middle and upper reaches of river)、湖泊(lake)、溪流(stream),江河和湖泊繁殖地类型鱼类最多。大部分鱼类的繁殖时间集中在春季和夏季。(3)大湖池和沙湖鱼类群落的无度量多维排序分析(MDS)结果显示不同年度和不同湖泊间鱼类群落分离明显,显示为5个离散的集群。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Richness丰富度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结果显示不同时间和不同湖泊的鱼类群落具有一定的差异。(4)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值分析结果显示:2011年大湖池经济鱼类优势物种为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鲤(Cyprinus carpio),小型鱼类优势物种则为油(Hemiculter bleekeri)、鲫(Carassius auratus)和似(Belligobionummifer);2011沙湖经济鱼类优势物种为鲤和草鱼,小型鱼类优势物种则为鲫、似鳊(Pseudobrama simoni)和江西鰁(Sarcocheilichthys kiangsiensis);2012年大湖池经济鱼类优势物种为鱤(Elopichthys bambusa)和鲢(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小型鱼类优势物种则为银颌须鮈(Gnathopogon argentatus)、油和间下鱵鱼(Hyporhamphus intermedius);2012年沙湖经济鱼类优势物种为鲢和鲤,小型鱼类优势物种则为间下鱵鱼、油和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2013年大湖池经济鱼类优势物种为鳊(Parabramis pekinensis)和大眼鳜(Sinipercakneri),小型鱼类优势物种则为油、似鳊和蛇鮈(Saurogobio dabryi)。经济渔获物CPUE与其相应水位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011年经济鱼类产量与水位变化呈正相关,但2012年和2013年两者间的相关性不明显。(5)鱤分有5个年龄层,以1龄和1+龄个体数量最多;鳊分有6个年龄层,以2+龄个体数量最多;草鱼分有5个年龄层,以1+龄和2龄个体数量最多;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分有6个年龄层,以3龄和4龄个体为主;鲢分有4个年龄层,大多数个体于0+龄、1龄和1+龄均匀分布。(6)主要经济鱼类鱤、鳊、草鱼、翘嘴红鲌和鲢的体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基于体长和体重的肥满度指数结果显示,鱤和翘嘴红鲌的肥胖程度较低,草鱼和鳊的肥胖程度较高,鲢介于中间。2011~2013年,同湖泊渔获物在物种组成上基本一致,以鲤科鱼类为主,但经济鱼类和小型鱼类的优势物种发生明显改变。鱼类数量明显减少,群落差异明显。经济渔获物产量呈下降趋势,呈现低龄和小型状态,但与相应水位变化之间的关系不明确。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