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首页>文献与研究>学位论文>  鄱阳湖沙化土地湿地松生物量形成及碳蓄积研究

鄱阳湖沙化土地湿地松生物量形成及碳蓄积研究

日期:2015.01.01 点击数:12

【作者】 朱悦

【关键词】 生物量 湿地松 鄱阳湖 碳蓄积 沙化土地

【导师姓名】曹昀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15

【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分类号】 S791.246

【录入时间】2017-05-14

【全文传递】获取全文

【摘要】以鄱阳湖沙化土地研究示范区内的湿地松人工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将野外观测采样与室内试验相结合,对三种不同沙化类型(重度、中度、轻度)的湿地松移栽后生长过程、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及生物量、碳蓄积量的变化进行研究;分析湿地松人工林在鄱阳湖沙化土地生态重建及植被恢复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对沙化土地的固碳效益。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试验区内湿地松林移栽后对当地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较好,林木生长快、生命力旺盛,这与湿地松正处在幼年时期有关;移栽效果受苗木育苗时间长短的影响,育苗两年幼苗比育苗一年幼苗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其抗逆性强、存活率高,移栽一年后存活率保持在80%以上,移栽效果较好;建议对鄱阳湖沙化区的治理和生态恢复应优先选择移栽育苗两年的湿地松苗木。(2)沙地涵养水源能力弱,有限的降水量很难有效转化为被植被利用的土壤水资源,必须推广深穴种植技术以提高湿地松幼苗存活率;此外轻度沙化区离鄱阳湖岸相对较远,受风沙侵蚀的影响较弱,生境相对优越;对鄱阳湖沙化区的生态恢复建设应优先从轻度沙化区开展,再逐步推进到中度、重度沙化区。(3)试验区在引种湿地松之后,生态功能正逐渐恢复,随湿地松林初级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态系统呈现健康稳定的发展趋势。湿地松林生物量和材积量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以轻度沙化区为例,定植4年后,地上生物量和材积量分别为55.77t/hm2、97.95m3/hm2;树干生物量占地上总生物量比重不断增加,枝生物量比重不断减少,叶生物量比重基本保持稳定;其材积生长潜力巨大。(4)生态功能恢复越好的地区,碳蓄积量越大,生态系统固碳效益越强。重度、中度和轻度沙化区湿地松林地上部分碳蓄积量分别为:0.56t/hm2、1.96t/hm2、27.13t/hm2;林下植被层碳含量略低于乔木层,范围在36%~47%间;土壤碳蓄积量则主要集中在表层0-10cm土层中。此外,轻度沙化区由于林内郁闭度过高,不利于林下植被层的健康发展,影响了轻度沙化区固碳功能的发挥。建议应合理控制湿地松林的栽植密度,完善群落结构。...

【全文】以鄱阳湖沙化土地研究示范区内的湿地松人工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将野外观测采样与室内试验相结合,对三种不同沙化类型(重度、中度、轻度)的湿地松移栽后生长过程、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及生物量、碳蓄积量的变化进行研究;分析湿地松人工林在鄱阳湖沙化土地生态重建及植被恢复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对沙化土地的固碳效益。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试验区内湿地松林移栽后对当地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较好,林木生长快、生命力旺盛,这与湿地松正处在幼年时期有关;移栽效果受苗木育苗时间长短的影响,育苗两年幼苗比育苗一年幼苗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其抗逆性强、存活率高,移栽一年后存活率保持在80%以上,移栽效果较好;建议对鄱阳湖沙化区的治理和生态恢复应优先选择移栽育苗两年的湿地松苗木。(2)沙地涵养水源能力弱,有限的降水量很难有效转化为被植被利用的土壤水资源,必须推广深穴种植技术以提高湿地松幼苗存活率;此外轻度沙化区离鄱阳湖岸相对较远,受风沙侵蚀的影响较弱,生境相对优越;对鄱阳湖沙化区的生态恢复建设应优先从轻度沙化区开展,再逐步推进到中度、重度沙化区。(3)试验区在引种湿地松之后,生态功能正逐渐恢复,随湿地松林初级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态系统呈现健康稳定的发展趋势。湿地松林生物量和材积量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以轻度沙化区为例,定植4年后,地上生物量和材积量分别为55.77t/hm2、97.95m3/hm2;树干生物量占地上总生物量比重不断增加,枝生物量比重不断减少,叶生物量比重基本保持稳定;其材积生长潜力巨大。(4)生态功能恢复越好的地区,碳蓄积量越大,生态系统固碳效益越强。重度、中度和轻度沙化区湿地松林地上部分碳蓄积量分别为:0.56t/hm2、1.96t/hm2、27.13t/hm2;林下植被层碳含量略低于乔木层,范围在36%~47%间;土壤碳蓄积量则主要集中在表层0-10cm土层中。此外,轻度沙化区由于林内郁闭度过高,不利于林下植被层的健康发展,影响了轻度沙化区固碳功能的发挥。建议应合理控制湿地松林的栽植密度,完善群落结构。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