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首页>文献与研究>学位论文>  鄱阳湖湿地土壤碳、氮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鄱阳湖湿地土壤碳、氮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日期:2013.01.01 点击数:27

【作者】 陈格君

【关键词】 鄱阳湖 湿地土壤 来源分析 分布特征

【导师姓名】周文斌;张卫民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13

【授予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分类号】 X14

【录入时间】2017-05-14

【全文传递】获取全文

【摘要】鄱阳湖湿地是中国第一批加入拉姆萨尔湿地公约的湿地,是国际重要的湿地。本文以鄱阳湖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湿地土壤丰、枯水期碳、氮含量及基本理化性质,研究丰、枯水期湿地土壤碳、氮含量分布特征,分析并探讨沉积物中有机碳、氮的来源,为区域的碳氮循环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丰水期,湿地以水域型为主,面积约为2778.22km~2;枯水期,以苔草型为主约为828.84km~2。丰、枯水期四种不同湿地的土壤理化性质有所差异,植被群落也具有一定差异。(2)土壤C、N含量表现为丰水低,枯水高,TC在丰、枯水期都为苔草型>芦苇型>泥滩型>水域型,TN则为芦苇型>苔草型>泥滩型>水域型,有机碳、氮含量较高的是芦苇型和苔草型湿地。土壤C、N含量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土壤理化性质和植被为主。(3)鄱阳湖北湖L1柱和南湖L2柱沉积物中有机质的δ13C值为-25.49‰~-20.89‰之间,δ15N值在4.00‰~6.00‰之间。通过分析发现,两柱的有机质主要以湖泊自生有机物源为主;氮素在时间尺度上相一致,L1柱氮素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主要来源于湖泊藻类,随后以水生植物为主,L2柱在80年代以前主要来源于水生植物的沉积和水土流失作用,随后以藻类和外源污染物的输入为主。...

【全文】鄱阳湖湿地是中国第一批加入拉姆萨尔湿地公约的湿地,是国际重要的湿地。本文以鄱阳湖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湿地土壤丰、枯水期碳、氮含量及基本理化性质,研究丰、枯水期湿地土壤碳、氮含量分布特征,分析并探讨沉积物中有机碳、氮的来源,为区域的碳氮循环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丰水期,湿地以水域型为主,面积约为2778.22km~2;枯水期,以苔草型为主约为828.84km~2。丰、枯水期四种不同湿地的土壤理化性质有所差异,植被群落也具有一定差异。(2)土壤C、N含量表现为丰水低,枯水高,TC在丰、枯水期都为苔草型>芦苇型>泥滩型>水域型,TN则为芦苇型>苔草型>泥滩型>水域型,有机碳、氮含量较高的是芦苇型和苔草型湿地。土壤C、N含量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土壤理化性质和植被为主。(3)鄱阳湖北湖L1柱和南湖L2柱沉积物中有机质的δ13C值为-25.49‰~-20.89‰之间,δ15N值在4.00‰~6.00‰之间。通过分析发现,两柱的有机质主要以湖泊自生有机物源为主;氮素在时间尺度上相一致,L1柱氮素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主要来源于湖泊藻类,随后以水生植物为主,L2柱在80年代以前主要来源于水生植物的沉积和水土流失作用,随后以藻类和外源污染物的输入为主。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