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唐卫东
【导师姓名】赵宏中
【学位名称】博士
【学位年度】2012
【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分类号】 F127;|F205
【录入时间】2017-05-14
【全文传递】获取全文
【摘要】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对事物的认知较为浅显,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人对自然盲目的敬畏和被动的适应。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足迹的扩散,对事物的认知力逐步得到加强,意识到自然资源是可以为人类所用的,开始盲目的、随意的、粗放式的利用并改造自然来获得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特别是工业文明出现后,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从“敬畏”转变到“利用”再转变到“征服”,以自然主宰者自居。但却造成了在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的同时,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日益越严重的现象。起初,人类采用初级的末端治理来解决“资源----产品----消费----排放”这种线性生产方式所带来的生态资源环境问题,但从历史进程来看,这一简单的治理方式不足以解决生态问题。人们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生态系统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极限值,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生态资源是基本的生产要素,因此对区域发展的生态化研究就显得日益重要。本文最重要的工作包括如下两个方面:(1)基于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构成要素、内容以及工具构建了生态经济区建设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生态经济区均衡运行的过程进行预测。为进一步检验灰色模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选取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0-2009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2)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生态经济区发展体系的科学分析,提出其支撑体系。因此本文提出了包括进行良好的规划、积极发展生态文明、构建完善的信息平台、培育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引进建设人才、建设生态型新农村、完善生态税收政策、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及生态化行政管理制度等政策措施。为了更为深入地探讨生态经济区的发展规律,除了上述两方面的工作以外,本文还做了其它努力:(1)阐述了生态经济区的内涵及特征;(2)借鉴了莱茵河流域生态发展的经验;(3)定量分析了生态经济区区划的方法和框架;(4)剖析了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体系及生态经济区均衡发展的内涵。本研究采用了理论研究与实证验证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应用产业经济学、创新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进行理论研究,建立分析框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调研,开展实证研究与对策研究。...
【全文】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对事物的认知较为浅显,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人对自然盲目的敬畏和被动的适应。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足迹的扩散,对事物的认知力逐步得到加强,意识到自然资源是可以为人类所用的,开始盲目的、随意的、粗放式的利用并改造自然来获得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特别是工业文明出现后,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从“敬畏”转变到“利用”再转变到“征服”,以自然主宰者自居。但却造成了在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的同时,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日益越严重的现象。起初,人类采用初级的末端治理来解决“资源----产品----消费----排放”这种线性生产方式所带来的生态资源环境问题,但从历史进程来看,这一简单的治理方式不足以解决生态问题。人们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生态系统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极限值,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生态资源是基本的生产要素,因此对区域发展的生态化研究就显得日益重要。本文最重要的工作包括如下两个方面:(1)基于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构成要素、内容以及工具构建了生态经济区建设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生态经济区均衡运行的过程进行预测。为进一步检验灰色模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选取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0-2009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2)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生态经济区发展体系的科学分析,提出其支撑体系。因此本文提出了包括进行良好的规划、积极发展生态文明、构建完善的信息平台、培育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引进建设人才、建设生态型新农村、完善生态税收政策、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及生态化行政管理制度等政策措施。为了更为深入地探讨生态经济区的发展规律,除了上述两方面的工作以外,本文还做了其它努力:(1)阐述了生态经济区的内涵及特征;(2)借鉴了莱茵河流域生态发展的经验;(3)定量分析了生态经济区区划的方法和框架;(4)剖析了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体系及生态经济区均衡发展的内涵。本研究采用了理论研究与实证验证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应用产业经济学、创新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进行理论研究,建立分析框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调研,开展实证研究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