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鄱阳湖生态环境日益优化

日期:2002.01.01 点击数:12

【类型】期刊

【作者】长江 

【刊名】人民长江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鄱阳湖湿地 生态示范区 生态环境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鄱阳湖 生态建设 鄱阳湖区 生态环境保护 东方白鹳

【摘要】据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观察 :永修吴城镇河东林一带有 1 3只东方白鹳在此越冬后没有离开 ,专程来此考察的两位国际鹤类专家认为这与鄱阳湖的生态环境有关。这是鄱阳湖区生态环境日益优化的一个缩影。鄱阳湖区湿地包括水域、河滩、岛屿等 ,面积约 3 1 30km2 ,是极为重要的自然资源、环境资源和生态资源 ,在维护生态平衡特别在提供珍稀动植物栖息地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鄱阳湖 61 .7%的水面在九江境内。近年来 ,九江市沿湖各县结合移民建镇工作 ,全力加强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与保护 ,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生态建设工作 ,如生态示范区、自然保护区、生态农业区等 ,健全并完善了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的法规、条例。并出重拳严厉打击了偷盗偷猎候鸟的犯罪行为 ,取得了明显效果。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会同当地政府在候鸟南迁鄱阳湖时 ,利用水上广播、标本及图片展览等形式宣传保护意义 ,在对沿湖社区群众进行“保护区的价值、资源利用价值”调查时 ,大力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及鸟类知识。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 ,除核心保护区永修县吴城镇外 ,都昌县泗山、新妙湖、矶山湖 ,彭...

【年份】2002

【期号】第12期

【ISSN  号】1001-4179

【页码】28-28

【全文传递】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