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栏目导航
唐朝至清代鄱阳湖地区生态失衡及其成因探研
作者:魏佐国  年份期号: 2010-第6期 刊名:鄱阳湖学刊 关键词:生态环境 生态失衡 生态文明 鄱阳湖地区 
描述:自唐朝至清代,江西鄱阳湖地区出现了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人口激增、开发方式不当、人类中心主义以及忽视对水利设施的管理是导致生态失衡的主要原因。探究鄱阳湖区生态失衡的历史及其成因,对现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不无裨益。
唐宋鄱阳湖地区的经济开发
作者:吴金娣  年份期号: 1997-第1期 刊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元丰九域志》 鄱阳湖平原 全唐文 鄱阳湖区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续资治通鉴长编》 《新唐书·食货志》 鄱阳湖地区 江西 矿冶业 
描述:鄱阳湖位于今江西北部,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洪水期面积达3841平方公里,它是长江流域的一个重要集水盆地,自西往东接纳了修水、赣江、抚河、信江和鄱江等水,由湖口注入长江。鄱阳湖区面积20,000平方公里,区内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土壤肥沃,气候温湿,物产丰富。 本文所讨论的时间范围是唐至南宋末约660年。地理范围是南宋末期江南西路所辖的隆兴府(洪州)、江州,江南东路所辖的饶州、南康军。这一府、二州、一军所辖行政区域大于鄱阳湖区的地理区域,小于唐代洪、江、饶三州所辖行政区域。因此文中所引的一些经济资料尚包括不在本文探讨之列的地区,如洪州之武宁、分宁二县等,特此说明。
唐代鄱阳湖景观诗歌论析
作者:章年卿 徐佩瑛  年份期号: 2012-第3期 刊名:鄱阳湖学刊 关键词:生态文化 鄱湖景观 唐代诗歌 
描述:鄱阳湖景观诗歌发端于东晋,兴于唐代,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色。一是水域规模超过前代,诗歌创作在更加广阔的背景下展开,气度壮丽恢弘;二是汇聚了唐代最优秀的作家群体,如李白、孟浩然、白居易、张九龄、刘长卿等,掀起了江西地区第二次诗歌高潮;三是主要表现自然生态景观,如鄱阳湖望庐山,湖口观江湖汇合等。唐代景观诗歌最主要特点是亲水性,凡景必有水。因此,只有保护好鄱阳湖清水,才能更好地发挥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当前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促进作用。
唐代类书对陶渊明的认知与接受:以《艺文类聚》、《初学记》、《白氏六帖事类集》为例
作者:韩建立  年份期号: 2012-第2期 刊名: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类书 陶渊明 《艺文类聚》 《白氏六帖事类集》 《初学记》 
描述:类书对一时代普通人的知识结构、文化趣味以及思维方式均有影响,所以通过唐代三部类书对陶渊明事典与诗文的辑录情况,考察类书与陶学的关系,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唐代对陶渊明的认知与接受。唐代类书接受了钟嵘关于陶渊明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论述;对陶渊明诗文的辑录方式,使其具有选本批评与摘句批评意义。唐代类书对陶渊明事典与诗文的辑录,为读书界提供了相当的知识与思想资源。从比较中可以看出,唐代类书的编者见识高,选录全面,评价公允。
品质优势的澎湃动力——第十一届江西鄱阳湖绿色农产品(上海)展销会纪实
作者:路俊华  年份期号: 2015-第12期 刊名:江西农业 关键词:宁红茶 狗牯脑 庐山云雾茶 黄菊 协议金额 参展产品 品质优势 婺源 厅党委书记 不知道 
描述:省农业厅党委书记陈日武在巡展后高兴地告诉记者:“我们江西农产品有绿色、有机、优质、安全的绝对优势,这是我们得到认可的最重要原因。”“你们知不知道这个企业今年有没有来?”上海的刘女士站在江西茶叶展示专区前从包里拿出一包“婺源黄菊”,指着上面的企业问道。一打听才知道,刘女士手上这包婺源黄菊是她去年在这个展会上
品读鄱阳湖的大美与厚重
作者:朱任辉  年份期号: 2007-第C2期 刊名:小学生之友(智力探索版) 关键词:品读 泼墨 行走 历史 增添 气量 鄱阳湖 营造 大美 心灵 
描述:行走在美丽的鄱阳湖,每一个人都会为之倾倒,为之痴狂。鄱阳湖以她海纳百川的气量,营造出一种俊朗脱俗的大美。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贤士名家为之挥毫泼墨,流连忘返,
品牌构建与人才管理——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领域为例
作者:柯达  年份期号: 2015-第15期 刊名:品牌研究 关键词:人才管理 品牌构建 文化产业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理区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要构建良好的文化产业品牌,离不开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须重视专业功底和创新意识的培育;创新人才的引进需结合本地区的自然优势。用好人才的首要条件是信用人才,关键在于了解人才;做好人才管理,必须制定良好的管理制度,尤其要重视对创新意识的奖励。
和鄱阳湖有关的那些事
作者:陶江  年份期号: 2013-第1期 刊名:创作评谭
描述:一、情话 我魂牵梦绕的是这档子事,究根问底的是这档子事。我想亲近她、悟透她、细化她,因为我爱她。湖的神秘让我看不准她的深浅,读不透她花容月貌之下那张妩媚的脸。 于是,一个影子渐渐的浮现于我的脑海,缓缓地走近我,一颦一笑,楚楚动人,天使一般,依偎在我的怀抱,让我吻她,吮吸那舌尖的甜嫩和汗孔中渗出的体香。让我轻轻撩开她的面纱,去摩娑那略施粉黛的酥脸。她用细细的、沙沙的嗓门呼唤我的名字,把我认定为她的知己。
和谐后的不和谐——论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
作者:蔡觉敏  年份期号: 2003-第3期 刊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关键词:归隐 人生境界 陶渊明 和谐 
描述:陶渊明是一位公认的情操高尚的隐士 ,人们多认为他在归隐时的生活是和谐的。实际上 ,壮志未酬一直是他的遗憾。同时 ,士大夫的他也未能真正与周围的农村、农民还有劳动生活融合起来。本文即是力图发掘陶渊明看似和谐的归隐生活后的不和谐 ,由此发现陶渊明诗中的矛盾的原因 ,并进而更深层地认识一个本来的陶渊明
和谐:人类完善自我的精神追求——陶渊明之于现代人的思想价值和哲学意义
作者:施麒俊  年份期号: 2007-第2期 刊名: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关键词:主体性 宇宙性 陶渊明 社会性 和谐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人格堪称魏晋风度的杰出代表。综观陶渊明的田园人生、官宦人生和艺术人生,其人生存在的思想价值表现为主体性、宇宙性和社会性。剖析陶渊明人生存在的哲学意义,会对今天的人们在确定人生终极追求之时有所借鉴和启示。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