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栏目导航
今冬鄱阳湖候鸟超30万只
作者:暂无 年份期号: 2005-第2期 刊名:绿色中国(公众版) 关键词:部门 越冬 环志 鄱阳湖 国鸟 中国 鸟类调查 国家重点保护 候鸟 统计 
描述:由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和江西地方有关生态保护部门共同开展的鄱阳湖越冬鸟类调查显示,直接观察统计到各种越冬鸟类82种,共计31.5万只。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近6万只,约占鸟类总数的近两成。
人类诗意的栖居:从陶渊明的隐居生活看中国士文人心中的精神家园
作者:蓝冰  年份期号: 2009-第4期 刊名:阴山学刊 关键词:陶渊明 隐逸生活 诗意居住 生活范式 
描述:陶渊明的隐居和诗作使他成为中国隐逸诗人之宗。他的生存、生活和创作,形成了中国士文人诗意居住的典型范式,部分地实现了生命的和谐,反映了他的超迈峻洁的人格。从陶渊明的诗歌中可以探讨出人类诗意地栖居这样的内容。他为中国知识分子构建了千古不朽的精神家园。
人类诗意的栖居——从陶渊明的隐居生活看中国士文人心中的精神家园
作者:蓝冰  年份期号: 2009-第4期 刊名: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陶渊明 隐逸生活 诗意居住 生活范式 
描述:陶渊明的隐居和诗作使他成为中国“隐逸诗人之宗”。他的生存、生活和创作,形成了中国士文人“诗意居住”的典型范式,部分地实现了生命的和谐,反映了他的超迈峻洁的人格。从陶渊明的诗歌中可以探讨出“人类诗意地栖居”这样的内容。他为中国知识分子构建了千古不朽的精神家园。
人类活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作者:林世滔 陈文波  年份期号: 2015-第5期 刊名: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人类活动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人类活动是影响生物多样性重要因素,研究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对象,从人口增长、农业活动、林业活动、经济活动、工程建设、保护活动等方面根据地区实际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区内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各县市区之间的差异也较大,生物多样性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由湖体向四周逐步降低的格局;2)人口增长因子中的人口密度、城市化率,经济活动中的人均GDP、农村人均纯收入,工程建设活动当中的建设用地比重,生态建设活动因子中的保护区面积这些指标与区域生物多样性呈显著相关性;3)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率、建设用地比重、人均GDP和保护区面积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生物多样性有显著影响,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城市化率、建设用地比重、保护区面积、人均GDP。说明人类活动对当地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影响是显著的,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依然很突出,区内林业活动和生态建设活动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人类活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作者:林世滔 陈文波  年份期号: 2015-第5期 刊名: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人类活动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人类活动是影响生物多样性重要因素,研究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对象,从人口增长、农业活动、林业活动、经济活动、工程建设、保护活动等方面根据地区实际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区内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各县市区之间的差异也较大,生物多样性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由湖体向四周逐步降低的格局;2)人口增长因子中的人口密度、城市化率,经济活动中的人均GDP、农村人均纯收入,工程建设活动当中的建设用地比重,生态建设活动因子中的保护区面积这些指标与区域生物多样性呈显著相关性;3)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率、建设用地比重、人均GDP和保护区面积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生物多样性有显著影响,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城市化率、建设用地比重、保护区面积、人均GDP。说明人类活动对当地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影响是显著的,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依然很突出,区内林业活动和生态建设活动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人类活动对鄱阳湖泥沙收支平衡的影响
作者:齐述华 熊梦雅 廖富强 刘贵花 郑海金  年份期号: 2016-第6期 刊名:地理科学 关键词:泥沙平衡 水库 鄱阳湖 
描述:以鄱阳湖流域内的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和修水(五河)和鄱阳湖为研究对象,利用水文控制站的水文资料,分析了各流域内主要河流的入湖泥沙和鄱阳湖出湖泥沙特征,对鄱阳湖泥沙收支平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 1955~2010年五河总入湖泥沙811.69 Mt,其中赣江(占59.7%)>信江(占13.7%)>修河(占10.2%)>抚河(占9.7%)>饶河(占6.7%);2径流量是影响入湖输沙量的最主要因素,入湖泥沙与入湖径流的季节特征一致;3水库的蓄水拦沙作用是五河入湖泥沙下降的主要原因,但水库对入湖泥沙的影响强度与水库库容和集水区的植被覆盖状况有关;植被覆盖变化对赣江、抚河、饶河和修河的入湖输沙量的影响明显;4 1955~2010年,鄱阳湖总出湖泥沙560.10 Mt,其中1955~2000年出湖泥沙量呈降低趋势,但受鄱阳湖采砂影响,2001年以来出湖泥沙显著增加;丰水季长江水对鄱阳湖的顶托和倒灌,使出湖泥沙与出湖径流在时间上不同步;三峡工程的运行改变了(长)江(鄱阳)湖之间的水动力关系,长江倒灌泥沙显著减少;5受鄱阳湖采砂的影响,鄱阳湖泥沙平衡系统由净沉积转变为净侵蚀,1955~2000年入湖泥沙大于出湖泥沙,年均泥沙沉积约为1.41 mm;2001~2010年出湖泥沙大于入湖泥沙,加上采砂输出沙量,2001~2010年鄱阳湖泥沙净减少2 213.65 Mt。
人类活动对鄱阳湖刀鲚的影响及其保护性开发对策
作者:王庆萍 甘江英  年份期号: 2017-第7期 刊名:渔业致富指南
描述:人类活动对鄱阳湖刀鲚的影响及其保护性开发对策
人生:自由意志的追求-陶渊明三篇奇文的再讨论
作者:张虎升  年份期号: 2001-第5期 刊名:武汉教育学院学报 关键词:《桃花源记》 《五柳先生法》 人性 愉悦体验 《闲情赋》 陶渊明 人格 个性心理特点 自由意志 
描述:文学作品要能经得住历史的选择与淘汰,要能赢得今天乃至未来读者的认同,必须以文学特有的审美手法去表现人的本性。而人的本性中最本质的属性,就是主体“自由意志”的体现。在这一点上,陶渊明堪称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文学家。陶渊明的伤口之所以在今天受到愈来愈多中外读者的重视和喜爱,是因为在他的诗文中,执著而真诚地表现了这种主体的“选择”和实现“自由意志”之后的愉悦体验。
人生支撑点的失落——论陶渊明的人生悲剧
作者:周玲  年份期号: 2000-第4期 刊名: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关键词:失落 陶渊明 悲剧 支撑点 
描述:陶渊明的人生悲剧在于其人生支撑点的失落。人生支撑点的找寻与确立应该由社会舞台及生命主宰者两者的合力而定。东晋社会没有为陶渊明这种位卑清高的文人提供施展才华的场所 ,这是社会的悲剧 ;傲岸不屈的个性、安贫守节的人生理想使他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 ,这是其人生悲剧的内在因素。内外因严重扭曲导致陶渊明人生支撑点的失落 ,于是在行动上外化为仕时思隐 ,隐时欲仕 ,隐与仕构成其人生最大的困苦 ,作为著名文学家的陶渊明在作品中处处流露出找寻人生之路的困惑与迷惘。陶渊明的人生悲剧不但是他个人的深哀巨痛 ,更具深远的社会意义
人生归有道 衣食固其端——论吴敬梓对陶渊明独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作者:韩国良  年份期号: 2008-第1期 刊名: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吴敬梓 独善 陶渊明 儒林外史 出路 
描述:"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语见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它对吴敬梓独善思想的最终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吴敬梓为广大士人提供的生存模式已不再是陶渊明的农业劳动,他还根据新的时代特征和他自己的人生经历为它注入了新的内容,为读书人的自立独善开拓了一条更为广阔的道路。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