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栏目导航
乐安河-鄱阳湖湿地植物群落分布及其环境影响因子
作者:简敏菲 徐鹏飞 余厚平 熊小英 李林  年份期号: 2015-第3期 刊名:环境科学研究 关键词: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 鄱阳湖 环境因子 乐安河 植物群落 定量关系 分布特征 
描述:于2012年平水期(4月)、丰水期(8月)和枯水期(11月)对乐安河自上游至下游及入鄱阳湖区域内湿地植物群落分布和水土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分析乐安河不同水期湿地植物群落的分布特征,通过DCCA(detrended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探讨不同水期植物群落分布特征与环境因子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3个水期内共观测到湿地植物167种,不同水期植物种类及组成结构均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平水期湿地植物102种,分属于33科75属;枯水期71种,分属于27科53属;丰水期种类最少,为55种,分属于20科42属.乐安河上游处于未受矿山开采影响的对照区域内,水生植物群落分布主要受河流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对于受重金属酸性污染影响较严重的区域,DCCA排序结果显示,水土环境中p H和Cu、Pb、Cd等重金属含量是影响植物群落分布的重要因素.其中,上游湿地植物群落分布主要受Cu含量和p H的影响;中、下游主要受水、土环境中重金属Pb、Cd的复合污染以及p H的影响.乐安河湿地植物群落分布与环境因子间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DCCA法能准确识别影响湿地植物群落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
乐安河-鄱阳湖湿地植物群落分布及其环境影响因子
作者:简敏菲 徐鹏飞 余厚平 熊小英 李林  年份期号: 2015-第3期 刊名:环境科学研究 关键词: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 鄱阳湖 环境因子 乐安河 植物群落 定量关系 分布特征 
描述:于2012年平水期(4月)、丰水期(8月)和枯水期(11月)对乐安河自上游至下游及入鄱阳湖区域内湿地植物群落分布和水土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分析乐安河不同水期湿地植物群落的分布特征,通过DCCA(detrended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探讨不同水期植物群落分布特征与环境因子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3个水期内共观测到湿地植物167种,不同水期植物种类及组成结构均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平水期湿地植物102种,分属于33科75属;枯水期71种,分属于27科53属;丰水期种类最少,为55种,分属于20科42属.乐安河上游处于未受矿山开采影响的对照区域内,水生植物群落分布主要受河流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对于受重金属酸性污染影响较严重的区域,DCCA排序结果显示,水土环境中p H和Cu、Pb、Cd等重金属含量是影响植物群落分布的重要因素.其中,上游湿地植物群落分布主要受Cu含量和p H的影响;中、下游主要受水、土环境中重金属Pb、Cd的复合污染以及p H的影响.乐安河湿地植物群落分布与环境因子间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DCCA法能准确识别影响湿地植物群落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
乐安河-鄱阳湖湿地优势水生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物的富集作用
作者:周雪玲 熊建秋 简敏菲 陈朴青 徐鹏飞 李玲玉  年份期号: 2013-第2期 刊名: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关键词:富集 水生植物 鄱阳湖 乐安河 重金属 
描述: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采用生物富集因子和重金属污染指数等方法研究乐安河-鄱阳湖段水土或底泥环境中Cu、Pb、Cd等重金属的含量及不同生境中自然生长的18种水生植物植株内的富集积累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植物长势良好,未发现受害症状,一些植物的根区土壤Cu、Cd含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3级标准,18种水生植物对Cu、Pb、Cd等3种重金属污染物中的1种或2种表现出超富集能力,其富集系数均大于1,其中苦草、青葙、金鱼藻对重金属Pb、Cd具有共富集特征,箭叶蓼对Cu、Cd具有共富集特征.植株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及其水土环境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植物及其根区环境中的重金属含量呈现出显著性或极显著的相关性.重金属污染指数(MPI)结果表明:以旱苗蓼的MPI值最高,达到2 102.25,反映出旱苗蓼生境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最高,MPI值能综合反映植物生境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18种水生植物对鄱阳湖湿地在Cu、Pb和Zn等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生态修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乐安河-鄱阳湖湿地优势水生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物的富集作用
作者:周雪玲 熊建秋 简敏菲 陈朴青 徐鹏飞 李玲玉  年份期号: 2013-第2期 刊名: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关键词:富集 水生植物 鄱阳湖 乐安河 重金属 
描述: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采用生物富集因子和重金属污染指数等方法研究乐安河-鄱阳湖段水土或底泥环境中Cu、Pb、Cd等重金属的含量及不同生境中自然生长的18种水生植物植株内的富集积累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植物长势良好,未发现受害症状,一些植物的根区土壤Cu、Cd含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3级标准,18种水生植物对Cu、Pb、Cd等3种重金属污染物中的1种或2种表现出超富集能力,其富集系数均大于1,其中苦草、青葙、金鱼藻对重金属Pb、Cd具有共富集特征,箭叶蓼对Cu、Cd具有共富集特征.植株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及其水土环境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植物及其根区环境中的重金属含量呈现出显著性或极显著的相关性.重金属污染指数(MPI)结果表明:以旱苗蓼的MPI值最高,达到2 102.25,反映出旱苗蓼生境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最高,MPI值能综合反映植物生境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18种水生植物对鄱阳湖湿地在Cu、Pb和Zn等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生态修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乐安河-鄱阳湖段湿地表土重金属污染风险及水生植物群落多样性评价
作者:简敏菲 徐鹏飞 熊建秋 陈朴青 李玲玉  年份期号: 2013-第4期 刊名: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关键词:评价方法 重金属污染 植物多样性 鄱阳湖 表土 乐安河 
描述:以鄱阳湖重要支流饶河-乐安河段及其入鄱阳湖口的典型湿地作为研究区,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湿地表土重金属Cu、Pb和Cd的污染风险,分析比较不同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各样地水生植物群落的调查结果,分析水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底质重金属污染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乐安河-鄱阳湖段湿地表土重金属污染以Cu污染为主,Pb和Cd污染程度相对较弱,Cu污染的主要来源为铜矿开采区汇入大坞河的酸性重金属废水。4种评价方法对乐安河段上游受矿区酸性废水污染较严重的6个样点的评价结果表现出一致性,均为极度污染;而对重金属污染相对较弱区域的评价结果则出现微弱差异,总体表现为自乐安河中游至下游,各样点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等级逐渐降低。4种评价方法中潜在生态危害法的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各样点水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Cu的单项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呈显著负相关。
乐安河-鄱阳湖段水环境因子对重金属Cu、Pb、Cd迁移转化的影响
作者:尚小龙 余厚平 陈朴青 简敏菲  年份期号: 2014-第6期 刊名: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关键词:迁移转化 重金属污染 鄱阳湖 乐安河 水环境条件 
描述:选择乐安河-鄱阳湖段等典型湿地为研究区,在乐安河流域共设置16个典型样点,于2012年采集水样、底泥沉积物等样品,进行Cu、Pb、Cd等重金属污染的监测与评价,并对水体中p H值、总氮、总磷、COD等水质指标进行监测分析,探讨水体p H值、总氮、总磷、COD等水质指标对重金属Cu、Pb、Cd等污染物在水体及底泥沉积物中的迁移转化影响.结果表明:水环境因子中的总氮含量、总磷含量与水体中的Pb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水体总氮含量与水中的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且与土壤中的Cd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水体COD含量与水样中的Cu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水体p H值和水体中的Cu含量和水样中的Pb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乐安江鄱阳湖河口沉积物样品生态效应的初步评价
作者:王子健 马梅 杜青 李莉莉 刘定芳  年份期号: 1993-第5期 刊名:环境化学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 沉积物 生态效应 
描述:对乐安江鄱阳湖河口三个沉积物样品中主要污染元素含量的分析,表明存在重金属Cu和Zn污染。用模拟湖水对沉积物进行溶出实验,上清液金属含量符合国家地表水质量标准,成组生物检验(Battery Test)结果表明,三个沉积物样品对无脊椎动物和发光菌均无急性毒牲,但对光合藻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初步用毒性鉴定和评价方案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抑制作用主要由阳离子类型污染物引起。
主要金属矿产开采对鄱阳湖流域水环境的影响
作者:梁越 刘小真 赖劲虎  年份期号: 2013-第27期 刊名:安徽农业科学 关键词:鄱阳湖流域 采矿 水环境 重金属 
描述:金属矿山开采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各种污染物中所含的重金属通过地表径流汇入河流,引起流域水环境的污染。从鄱阳湖流域主要矿产的构成与分布特征、主要矿产开采对鄱阳湖流域水环境的影响与风险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归纳,并提出了防止金属矿开采对水环境影响的主要措施。
主要气象因子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电力负荷的影响分析:以南昌市为例
作者:张敬伟 郑林 殷剑敏 魏蕾娜  年份期号: 2009-第6期 刊名: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关键词:气象因子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最大电力负荷 
描述:利用对逐日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温度、降水值的分析,讨论了南昌地区主要气象因子对电力负荷值的影响,得出相关联系程度,进而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主攻低碳项目打造生态园区:江西省丰城市推进园区建设融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的主要做法
作者:李新  年份期号: 2010-第13期 刊名:老区建设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工业园区建设 丰城市 科学发展观 江西省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低碳 生态园区 
描述:近年来,丰城市始终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策应后金融危机时代低碳经济发展新趋势,全面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积极优化结构,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产业,强势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园区经济全面提速、扩张、壮大,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连续多年荣获“江西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江西省先进工业园区”称号。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