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栏目导航
三峡水库运行对鄱阳湖水位和生态的影响
作者:赵修江 孙志禹 高勇  年份期号: 2010-第5期 刊名: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关键词:生态功能 水位 三峡水库 鄱阳湖 
描述: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三峡水库运行将给鄱阳湖水位和生态功能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总结三峡水库调度方式与鄱阳湖年水文过程,概述三峡工程与鄱阳湖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不同水情(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分析,综合认为三峡水库运行对鄱阳湖地区的影响利弊兼有,不利影响可通过三峡水库优化调度缓解或消除;有利影响也可通过优化调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峡水库运行对鄱阳湖影响及对策研究
作者:许继军 陈进  年份期号: 2013-第7期 刊名:水利学报 关键词:生态环境 鄱阳湖 水资源利用 湖泊湿地 三峡工程 
描述:为了评估三峡工程建成运行对鄱阳湖的影响,本文选取典型水文年,在演算分析基础上,初步分析了三峡水库运行对鄱阳湖湖1;3水位、湖区水情的影响程度。研究认为三峡水库汛末蓄水(10—11月份)将降低湖口水位0.4~1.6m,导致湖区水位相应下降0.3~1.2m,鄱阳湖枯水期提前将使湖区抗旱能力降低,同时部分洲滩提前出露将对湿地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而其它月份三峡水库运行对鄱阳湖影响较少。从消除或减免三峡水库运行对鄱阳湖影响角度,建议优化三峡水库汛末蓄水方式,并做好与鄱阳湖五河支流蓄水工程调度之间的协调。
三峡水库运行初期对鄱阳湖汛期高水位出现时间的影响
作者:刘文标  年份期号: 2014-第12期 刊名: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关键词:高水位 三峡水库 出现时间 鄱阳湖 
描述: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三峡水库运行初期的运行方案,通过建立的洪水演进模型,模拟得出三峡水库运行后鄱阳湖水位的变化,分析三峡水库运行对鄱阳湖汛期高水位出现时间的影响,为长江中下游科学防洪提供依据,为鄱阳湖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三峡水库调节典型时段对鄱阳湖湿地水情特征的影响
作者:汪迎春 赖锡军 姜加虎 黄群  年份期号: 2011-第2期 刊名:湖泊科学 关键词:水位 三峡水库 鄱阳湖 洲滩湿地 水动力学模型 
描述:三峡工程建成运行将改变下游的水文过程,影响通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本文选取水文情势变化大且可能对植被生长产生较大影响的汛末蓄水和汛前腾空两个时段,运用长江中游江湖耦合水动力模型计算了三峡水库不同调节流量下湖泊水位变化特征,并结合湖泊高程和面积关系曲线,分析了不同增减下泄流量对洲滩湿地淹没出露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峡水库汛末蓄水减泄流量1000-7653m3/s可使大湖面(都昌站)水位降低0.09-1.11m;汛前腾空增泄1000-6500m3/s,可使水位抬高0.15-0.94m.水位影响格局呈现北高南低,在底水位较高的汛前腾空时段增泄引起水位变化范围较大,基本覆盖湖泊主要水面.
三峡水库调节典型时段对鄱阳湖湿地水情特征的影响
作者:汪迎春 赖锡军 姜加虎 黄群  年份期号: 2011-第2期 刊名:湖泊科学 关键词:水位 三峡水库 鄱阳湖 洲滩湿地 水动力学模型 
描述:三峡工程建成运行将改变下游的水文过程,影响通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本文选取水文情势变化大且可能对植被生长产生较大影响的汛末蓄水和汛前腾空两个时段,运用长江中游江湖耦合水动力模型计算了三峡水库不同调节流量下湖泊水位变化特征,并结合湖泊高程和面积关系曲线,分析了不同增减下泄流量对洲滩湿地淹没出露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峡水库汛末蓄水减泄流量1000-7653m3/s可使大湖面(都昌站)水位降低0.09-1.11m;汛前腾空增泄1000-6500m3/s,可使水位抬高0.15-0.94m.水位影响格局呈现北高南低,在底水位较高的汛前腾空时段增泄引起水位变化范围较大,基本覆盖湖泊主要水面.
三峡水库蓄水后鄱阳湖营养盐含量变化影响研究
作者:郭春晶 周文斌 胡春华  年份期号: 2011-第15期 刊名:人民长江 关键词:营养盐 鄱阳湖 季节性 三峡工程 
描述:为了了解三峡工程蓄水后对鄱阳湖的营养盐含量变化特征的影响,依据实测资料,对三峡蓄水后2005~2009年鄱阳湖的N、P营养盐的含量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三峡工程蓄水后,鄱阳湖的营养盐浓度季节变化特征仍然表现为较明显的洪季低、枯季高;但蓄水后鄱阳湖流量的变化对鄱阳湖营养盐平均浓度的升高以及出湖总量的增加具有一定的影响;鄱阳湖的营养盐变化在2009年表现的最为明显,2009年的NH4+年平均浓度比2005~2006年增长了0.2 mg/L,NO3-和PO34-的年平均浓度比2005~2006年增加了一个数量级。2009年鄱阳湖的营养盐出湖总量增加趋势明显,各营养盐出湖总量比2005~2008年的平均水平增长约为30%。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鄱阳湖水位变化对钉螺孳生地的影响
作者:朱蓉 周艺彪 张利娟  年份期号: 2013-第3期 刊名: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关键词:三峡水库 血吸虫病 环境监测 
描述:目的 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对鄱阳湖地区钉螺孳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位于鄱阳湖上、中、下游的星子、都昌、进贤和新建4个血吸虫病流行县,以及邻近的4个水文站点进行调查.收集1997-2008年4个水文站点日水位数据,4个县的215块有螺洲滩的高程数据,以及三峡蓄水前1年(2002年)和蓄水后第6年(2008年)4个县的疫情调查数据和钉螺调查数据,比较三峡蓄水前后鄱阳湖水位波动、有螺洲滩水淹天数、钉螺指标和血吸虫病防治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三峡水库蓄水前,鄱阳湖4个水文站平均水位波动为6.91 ~ 12.93 m;蓄水后,平均水位波动减小为5.72 ~10.75 m,水位波动差值为(1.06±0.47)m,年最高水位出现日期平均推迟了12 d,年最低水位出现日期平均提前了12 d.蓄水前,有螺洲滩的平均水淹天数为(100.04±42.06)d,蓄水后为(64.13±22.3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0,P<0.05).蓄水后,鄱阳湖钉螺密度为0.8437只/0.1 m2,较蓄水前(1.2234只/0.1 m2)下降了31.04%;感染螺密度为0.0014只/0.1 m2,较蓄水前(0.0042只/0.1 m2)下降了67.34%.蓄水前,鄱阳湖钉螺感染率为0.34%,蓄水后为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25,P <0.05).人群化疗覆盖率由2002年的4.45%(35 558/798 200)上升到2008年的9.80%(79 457/810 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 336.63,P<0.05);灭螺覆盖率由2002年的1.35% (389.04/28 824.66)上升到2008年的7.49%(2260.90/30 16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 824.66,P<0.05).结论 三峡蓄水缩短鄱阳湖地区有螺洲滩水淹天数,不利于钉螺的孳生,对鄱阳湖区血吸虫病的防治将起到积极作用.
三峡工程运行对鄱阳湖水位影响试验
作者:邬年华 罗优 刘同宦 黄志文  年份期号: 2014-第4期 刊名:湖泊科学 关键词:水位 江湖关系 鄱阳湖 生态 湿地 三峡工程 
描述:三峡工程运行改变了长江中下游水沙情势,影响了鄱阳湖湖区水位,造成了水资源利用、水质、湿地和生态等方面的新问题.实测日水位资料分析认为:湖区水位年内变化可分为低水、涨水、顶托倒灌和退水4个阶段;顶托倒灌阶段湖区水位基本由长江干流控制,另外3个阶段湖区水位受湖口流量和长江干流的共同影响,受影响程度与水位站位置、湖口流量和长江干流相互作用强弱有关;三峡工程运行没有改变鄱阳湖水位"高水湖相、低水河相"的基本特征,但对水位造成了一定影响.开展物理模型试验探索三峡工程运行对湖区水位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蓄水期三峡工程运行造成湖区水位降幅较大,枯水年都昌站平均(最大)降幅为0.94 m(2.58 m),枯水年湖区水面面积减小68%;增泄期会增加湖区水位,都昌水位最大增幅约1 m,平水年湖区面积增加约32%;枯水期三峡工程运行对鄱阳湖水位基本无影响.
三峡工程运行前后鄱阳湖倒灌特性对比分析
作者:王雪 赵学峰 赵学军  年份期号: 2017-第1期 刊名: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关键词:Mann Kendall检验 鄱阳湖 江水倒灌 三峡工程 
描述:采用统计分析和趋势分析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三峡工程运行前后鄱阳湖的倒灌特性开展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较三峡工程运行前的1990~2002年,三峡工程运行初期(2003~2008年)年均倒灌天数和年均总倒灌量均有明显的增加,而三峡水库175 m试验性蓄水(2009年)以来二者均显著减小;2年际变化方面:2002~2009年期间倒灌发生的频率最高;年内分布方面:三峡工程运行后7月、10月、11月最大倒灌流量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减少,而8月和9月则出现了较大增幅;3 M-K趋势检验结果表明,年均流量和年倒灌量均未出现显著变化。
三峡工程蓄水运行对鄱阳湖的影响
作者:任琼 严员英 周莉荫  年份期号: 2017-第1期 刊名:南方林业科学 关键词:生态环境 鄱阳湖 生物资源 综述 三峡工程 
描述:水利枢纽工程的修建必定会对河流下游的水文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三峡工程的蓄水运行对鄱阳湖产生的影响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笔者对目前三峡工程蓄水运行对鄱阳湖的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性地介绍,从鄱阳湖面积、冲淤的变化,鄱阳湖生态环境的变化,鄱阳湖生物资源的变化3个方面综述国内外水利枢纽工程对河流湖泊影响的研究工作。展望今后的研究趋势与方向,以期今后对三峡工程与鄱阳湖的关系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