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5)
按栏目分组
文献与研究 (5)
按年份分组
2014(1)
2011(1)
2010(3)
按来源分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1)
鄱阳湖学刊(1)
农业考古(1)
企业经济(1)
相关搜索词
生态经济视野下鄱阳湖渔业发展研究
作者: 吴赘 吴芳春 吴良成  来源:企业经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生态经济区  渔业 
描述:渔业是鄱阳湖区域的重要资源和传统产业,对于区域经济有着重要意义。人口剧增导致了盲目围垦、酷渔滥捕,渔业生态逐渐恶化,致使渔业趋于衰退。鄱阳湖渔业出现了"公地悲剧",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市场失灵和政府缺位,表现为国家所有权的虚化与禁渔制度的失效。因此,既要构建一个系统的公共资源调控管理模式,又要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只有在发展渔业的同时切实加强管理和保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才有可能最终建成。
全文:渔业是鄱阳湖区域的重要资源和传统产业,对于区域经济有着重要意义。人口剧增导致了盲目围垦、酷渔滥捕,渔业生态逐渐恶化,致使渔业趋于衰退。鄱阳湖渔业出现了"公地悲剧",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市场失灵和政府缺位,表现为国家所有权的虚化与禁渔制度的失效。因此,既要构建一个系统的公共资源调控管理模式,又要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只有在发展渔业的同时切实加强管理和保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才有可能最终建成。
试析渔业资源争夺与鄱阳湖区域社会变迁:以民国期间余干县瑞洪械斗为视点
作者: 吴赘 吴良成 吴芳春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变迁  鄱阳湖  械斗  渔业  余干县瑞洪 
描述:渔业是鄱阳湖区域重要资源和传统产业。源于生存权利的鄱阳湖械斗在民国时期频繁发生,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危害,对区域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械斗的原动力是争夺渔业资源,其深层次结构是渔业资源的公共性,政府控制力的下降是导致械斗之风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械斗似乎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从社会学角度考察鄱阳湖区的械斗,才有可能准确把握鄱阳湖区域社会变迁的多面性。
全文:渔业是鄱阳湖区域重要资源和传统产业。源于生存权利的鄱阳湖械斗在民国时期频繁发生,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危害,对区域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械斗的原动力是争夺渔业资源,其深层次结构是渔业资源的公共性,政府控制力的下降是导致械斗之风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械斗似乎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从社会学角度考察鄱阳湖区的械斗,才有可能准确把握鄱阳湖区域社会变迁的多面性。
资源与经济:民国以来鄱阳湖的渔业发展变迁:以江西省余干县瑞洪地区为研究视点
作者: 吴赘 吴良成  来源:鄱阳湖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然资源  鄱阳湖  渔业经济 
描述:鄱阳湖凭借其优越的自然资源形成了渔业经济。余干县瑞洪是鄱阳湖最大的渔港,以其为中心考察民国以来鄱阳湖的渔业发展情况可以看到:鄱阳湖渔业由民国时期的缓慢发展与衰退到新中国成立后繁荣发展的变迁过程,及其在民国时期面临的困境,人们不宜过高评价这一时期鄱阳湖的渔业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鄱阳湖渔业蓬勃发展,适应了经济发展要求,形成了一些重要特点。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该全面考量对鄱阳湖区域社会有着重要影响的渔业。
全文:鄱阳湖凭借其优越的自然资源形成了渔业经济。余干县瑞洪是鄱阳湖最大的渔港,以其为中心考察民国以来鄱阳湖的渔业发展情况可以看到:鄱阳湖渔业由民国时期的缓慢发展与衰退到新中国成立后繁荣发展的变迁过程,及其在民国时期面临的困境,人们不宜过高评价这一时期鄱阳湖的渔业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鄱阳湖渔业蓬勃发展,适应了经济发展要求,形成了一些重要特点。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该全面考量对鄱阳湖区域社会有着重要影响的渔业。
渔业与鄱阳湖区域社会变迁(1912-1949)
作者: 吴赘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变迁  鄱阳湖  渔业  余干县瑞洪 
描述:渔业是鄱阳湖的重要资源和传统产业,规约着区域社会的发展。余干县瑞洪是鄱阳湖最大的渔港,以其为中心考察渔业与鄱阳湖区域社会变迁可以看到:优良的渔业资源不仅繁荣了地方经济,也给地方带来了现代化的因素;渔业经济的发达,又提升了地方社会的政治地位,各类政治机构不断完善,地方政治因渔业而“多彩”;具有浓郁“渔业”特征的地方文化不仅渗透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而且在民间发挥着“制度”和“法律”的作用,维持着区域社会的稳定。
全文:渔业是鄱阳湖的重要资源和传统产业,规约着区域社会的发展。余干县瑞洪是鄱阳湖最大的渔港,以其为中心考察渔业与鄱阳湖区域社会变迁可以看到:优良的渔业资源不仅繁荣了地方经济,也给地方带来了现代化的因素;渔业经济的发达,又提升了地方社会的政治地位,各类政治机构不断完善,地方政治因渔业而“多彩”;具有浓郁“渔业”特征的地方文化不仅渗透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而且在民间发挥着“制度”和“法律”的作用,维持着区域社会的稳定。
“农进渔退”:近世以来鄱阳湖区域宗族变迁——以余干县瑞洪西岗为中心
作者: 吴赘 邱家海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余干  宗族  鄱阳湖区  农进渔退  区域社会 
描述:渔业是鄱阳湖区传统产业。20世纪下半叶湖区出现了明显的"农进渔退"。这对鄱阳湖区经济、生态与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宗族是中国传统社会基本组织形式之一。余干县瑞洪西岗村是鄱阳湖区渔业大村,以其为中心考察湖区宗族变迁有其典型性。鄱阳湖区域宗族的滥觞与发展同其渔业关系密切。1949年,国家的刚性介入使宗族迅速走向衰落,但其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农进渔退使宗族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宗族得以"复兴",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全文:渔业是鄱阳湖区传统产业。20世纪下半叶湖区出现了明显的"农进渔退"。这对鄱阳湖区经济、生态与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宗族是中国传统社会基本组织形式之一。余干县瑞洪西岗村是鄱阳湖区渔业大村,以其为中心考察湖区宗族变迁有其典型性。鄱阳湖区域宗族的滥觞与发展同其渔业关系密切。1949年,国家的刚性介入使宗族迅速走向衰落,但其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农进渔退使宗族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宗族得以"复兴",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