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
鄱阳湖湿地水位变化的景观响应
-
作者:
谢冬明 郑鹏 邓红兵 赵景柱 樊哲文 方豫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湿地边界 景观变化
-
描述:根据《湿地公约》和《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试行)》关于湿地内涵和界定条件,利用现代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提取鄱阳湖湿地面积为3886km2。在此基础上,利用多时段遥感影像,分析了湿地在相似水位条件和不同水位条件下的景观变化。结果表明,在相似水位条件下,鄱阳湖湿地景观变化主要表现为居民地和裸地面积增加,水域面积变化不明显;在不同水位条件下,鄱阳湖湿地景观变化比较显著。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表明,湿地水位变化是湿地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
-
全文:根据《湿地公约》和《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试行)》关于湿地内涵和界定条件,利用现代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提取鄱阳湖湿地面积为3886km2。在此基础上,利用多时段遥感影像,分析了湿地在相似水位条件和不同水位条件下的景观变化。结果表明,在相似水位条件下,鄱阳湖湿地景观变化主要表现为居民地和裸地面积增加,水域面积变化不明显;在不同水位条件下,鄱阳湖湿地景观变化比较显著。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表明,湿地水位变化是湿地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
-
鄱阳湖水位变化对候鸟栖息地的影响
-
作者:
刘成林 谭胤静 林联盛 陶海南 谭晦如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栖息地 水位过程 鄱阳湖 候鸟
-
描述:鄱阳湖越冬候鸟保护最重要的环节是保护栖息地,候鸟栖息地的面积和空间分布随水位过程而变化.在分析认定鄱阳湖湿地景观分类中水陆过渡带及其上下摆动区(稀疏草滩区和浅水区)为越冬候鸟主要栖息地的基础上,选择不同水位的遥感影像资料,经解译定量分析不同水位水陆过渡带面积及其空间分布,从而分析不同水位条件对候鸟栖息地的影响.进而分析研究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微地形水位过程候鸟栖息地变化及对候鸟越冬的影响,提出湖泊湿地候鸟栖息地(水陆过渡带)水位过程的自然变化,尤其是湖泊湿地微地形水位过程变化是保证候鸟(尤其是水禽)越冬的重要影响因素.枯水期鄱阳湖水位14.18m(星子站,黄海高程)以上时,水陆过渡带将缩小乃至消失,鄱阳湖湿地作为越冬候鸟栖息地的功能将丧失.
-
全文:鄱阳湖越冬候鸟保护最重要的环节是保护栖息地,候鸟栖息地的面积和空间分布随水位过程而变化.在分析认定鄱阳湖湿地景观分类中水陆过渡带及其上下摆动区(稀疏草滩区和浅水区)为越冬候鸟主要栖息地的基础上,选择不同水位的遥感影像资料,经解译定量分析不同水位水陆过渡带面积及其空间分布,从而分析不同水位条件对候鸟栖息地的影响.进而分析研究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微地形水位过程候鸟栖息地变化及对候鸟越冬的影响,提出湖泊湿地候鸟栖息地(水陆过渡带)水位过程的自然变化,尤其是湖泊湿地微地形水位过程变化是保证候鸟(尤其是水禽)越冬的重要影响因素.枯水期鄱阳湖水位14.18m(星子站,黄海高程)以上时,水陆过渡带将缩小乃至消失,鄱阳湖湿地作为越冬候鸟栖息地的功能将丧失.
-
鄱阳湖(西北水域)水环境现状及其评价
-
作者:
淦峰 林联盛 孙国泉 刘木生 郭秋忠 蔡海生 来源:江西科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评价 江西省 鄱阳湖 现状 水环境
-
描述:依据"十一五"期间鄱阳湖西北水域设立的8个监测断面动态监测资料,分析了鄱阳湖内该区域水环境的现状,进行了水体水质的分析和评价,并采用综合营养指数法和N/P法,进行了该区域的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西北部水域)水质整体上达到国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标准,仅都昌、蛤蟆石2个监测断面2006年总磷、总氮出现超标现象;该区域水域的富营养化目前处于中营养状态,空间上表现为吴城的断面富营养化程度最高,其次是蚌湖,但区域2006~2010年断面N/P比值整体上呈现缓慢的下降趋势。
-
全文:依据"十一五"期间鄱阳湖西北水域设立的8个监测断面动态监测资料,分析了鄱阳湖内该区域水环境的现状,进行了水体水质的分析和评价,并采用综合营养指数法和N/P法,进行了该区域的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西北部水域)水质整体上达到国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标准,仅都昌、蛤蟆石2个监测断面2006年总磷、总氮出现超标现象;该区域水域的富营养化目前处于中营养状态,空间上表现为吴城的断面富营养化程度最高,其次是蚌湖,但区域2006~2010年断面N/P比值整体上呈现缓慢的下降趋势。
-
鄱阳湖流域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综合监测评估方法
-
作者:
于秀波 夏少霞 何洪林 鄢帮有 方豫 来源:资源科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监测 生态系统服务 鄱阳湖流域 评估
-
描述:本文参考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的方法,建立了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评估的概念框架和指标体系。在已有监测研究开展的基础上,对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定量化评估方法、数据需求及其可获取性进行了探讨。认为利用已有生态系统监测数据,结合模型和替代指标等手段,开展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是可行的。开展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研究,揭示生态系统服务的动态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同国外流域尺度的研究相比,鄱阳湖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监测指标体系不够健全、生态系统监测能力存在差距,且缺乏相应的数据共享机制,这限制了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进一步开展。认为应将生态系统服务监测纳入部门常规监测中,开展部门间综合监测研究;将生态系统服务的监测与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相结合,加强生态系统新的监测能力;同时建立以流域为平台的生态系统监测评估与运行系统,实现流域范围内数据共享。
-
全文:本文参考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的方法,建立了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评估的概念框架和指标体系。在已有监测研究开展的基础上,对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定量化评估方法、数据需求及其可获取性进行了探讨。认为利用已有生态系统监测数据,结合模型和替代指标等手段,开展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是可行的。开展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研究,揭示生态系统服务的动态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同国外流域尺度的研究相比,鄱阳湖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监测指标体系不够健全、生态系统监测能力存在差距,且缺乏相应的数据共享机制,这限制了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进一步开展。认为应将生态系统服务监测纳入部门常规监测中,开展部门间综合监测研究;将生态系统服务的监测与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相结合,加强生态系统新的监测能力;同时建立以流域为平台的生态系统监测评估与运行系统,实现流域范围内数据共享。
-
鄱阳湖(西北水域)水环境现状及其评价
-
作者:
淦峰 林联盛 孙国泉 刘木生 郭秋忠 蔡海生 来源:江西科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评价 江西省 鄱阳湖 现状 水环境
-
描述:依据"十一五"期间鄱阳湖西北水域设立的8个监测断面动态监测资料,分析了鄱阳湖内该区域水环境的现状,进行了水体水质的分析和评价,并采用综合营养指数法和N/P法,进行了该区域的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西北部水域)水质整体上达到国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标准,仅都昌、蛤蟆石2个监测断面2006年总磷、总氮出现超标现象;该区域水域的富营养化目前处于中营养状态,空间上表现为吴城的断面富营养化程度最高,其次是蚌湖,但区域2006~2010年断面N/P比值整体上呈现缓慢的下降趋势。
-
全文:依据"十一五"期间鄱阳湖西北水域设立的8个监测断面动态监测资料,分析了鄱阳湖内该区域水环境的现状,进行了水体水质的分析和评价,并采用综合营养指数法和N/P法,进行了该区域的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西北部水域)水质整体上达到国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标准,仅都昌、蛤蟆石2个监测断面2006年总磷、总氮出现超标现象;该区域水域的富营养化目前处于中营养状态,空间上表现为吴城的断面富营养化程度最高,其次是蚌湖,但区域2006~2010年断面N/P比值整体上呈现缓慢的下降趋势。
-
鄱阳湖溶解态重金属空间分布格局及风险评估
-
作者:
张大文 张莉 何俊海 罗林广 魏益华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溶解态重金属 空间分布格局 鄱阳湖 风险评估
-
描述:As、Cd、Cu、Pb和Zn的风险水平小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ation Protection;ICRP)的推荐值(5×10-5a-1
-
全文:As、Cd、Cu、Pb和Zn的风险水平小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ation Protection;ICRP)的推荐值(5×10-5a-1
-
鄱阳湖表层沉积物中砷及重金属赋存形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
-
作者:
张大文 罗林广 张莉 魏益华 唐利锋 陈云霞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赋存形态 生态风险 鄱阳湖 重金属
-
描述:生态风险较大。RAC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表层沉积物Cd的生态风险整体上位于高风险,需要加强对鄱阳湖Cd污染的关注。所有站点Cr的弱酸提取态所占比例均低于1%,表明鄱阳湖Cr污染的生态风险为无风险,As、Ni和Pb属于低风险,而Cu、Co和Zn位于低风险至中等风险。
-
全文:生态风险较大。RAC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表层沉积物Cd的生态风险整体上位于高风险,需要加强对鄱阳湖Cd污染的关注。所有站点Cr的弱酸提取态所占比例均低于1%,表明鄱阳湖Cr污染的生态风险为无风险,As、Ni和Pb属于低风险,而Cu、Co和Zn位于低风险至中等风险。
-
鄱阳湖表层水中全氟辛酸和全氟辛烷磺酸污染现状调查
-
作者:
张大文 张莉 魏益华 王冬根 罗林广 陈宇炜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全氟辛烷磺酸 污染水平 鄱阳湖 全氟辛酸
-
描述:为阐明鄱阳湖表层水中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的污染现状,于2011年4月7~9日采集鄱阳湖的表层水样30份和长江水样2份,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质谱法检测样品中PFOS和PFOA含量,探索鄱阳湖表层水中PFOS和PFOA的污染水平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PFOS和PFOA的浓度范围分别为未检出~0.71ng/L和0.30~1.89ng/L,均值分别为0.35ng/L和1.10ng/L。而位于长江的0号点水中PFOA和PFOS含量分别为15.11ng/L和0.81ng/L。鄱阳湖表层水中的PFOS和PFOA在整体上都呈现南部高于北部的趋势,这可能是由鄱阳湖的水动力条件和其周边PFCs污染源分布不同所致。以上研究结果显示,鄱阳湖表层水中PFOS和PFOA处于较低的污染水平。
-
全文:为阐明鄱阳湖表层水中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的污染现状,于2011年4月7~9日采集鄱阳湖的表层水样30份和长江水样2份,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质谱法检测样品中PFOS和PFOA含量,探索鄱阳湖表层水中PFOS和PFOA的污染水平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PFOS和PFOA的浓度范围分别为未检出~0.71ng/L和0.30~1.89ng/L,均值分别为0.35ng/L和1.10ng/L。而位于长江的0号点水中PFOA和PFOS含量分别为15.11ng/L和0.81ng/L。鄱阳湖表层水中的PFOS和PFOA在整体上都呈现南部高于北部的趋势,这可能是由鄱阳湖的水动力条件和其周边PFCs污染源分布不同所致。以上研究结果显示,鄱阳湖表层水中PFOS和PFOA处于较低的污染水平。
-
鄱阳湖湿地景观恢复的物种选择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作者:
谢冬明 金国花 周杨明 黄灵光 谭胤静 陈伟娜 严玉平 戴星照 谭诲如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湿地植物 鄱阳湖 环境胁迫 退化湿地 景观恢复
-
描述: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对人类和野生生物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由于自然因素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湿地退化严重。近年来,湿地恢复已成为世界环境问题改善的重要工具之一。选择适用的湿地植物是退化湿地恢复的关键途径。本文以鄱阳湖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家赋值、野外调查、定位观测等方法,筛选了苦草、野菱、芦苇、苔草等25种鄱阳湖常见植物作为湿地景观恢复的优先物种。对苦草、黑藻、菹草、菖蒲、芦苇等5种植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进行观测。结果表明,苦草在清水环境130--140cm处的生长最好;黑藻在清水环境中100—110cm处的生长最好;菹草在不同水深(50-160cm)下都能够生长,菹草高度随水深增加而增加;菖蒲具有一定的耐淹能力(〈80cm),但完全淹水(水深100-120cm)明显影响到菖蒲根状茎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芦苇根状茎萌发对水深要求严格,土壤要湿润且透气性良好才是芦苇萌发的最好条件,芦苇根状茎萌发前淹水超过20cm其萌发将会受到明显抑制,淹水超过30cm则无法萌发。通过对沉水植物的透明度研究表明,植物对水质的透明度都有一定的要求,透明度较好更利于湿地植物的生长发育。
-
全文: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对人类和野生生物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由于自然因素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湿地退化严重。近年来,湿地恢复已成为世界环境问题改善的重要工具之一。选择适用的湿地植物是退化湿地恢复的关键途径。本文以鄱阳湖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家赋值、野外调查、定位观测等方法,筛选了苦草、野菱、芦苇、苔草等25种鄱阳湖常见植物作为湿地景观恢复的优先物种。对苦草、黑藻、菹草、菖蒲、芦苇等5种植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进行观测。结果表明,苦草在清水环境130--140cm处的生长最好;黑藻在清水环境中100—110cm处的生长最好;菹草在不同水深(50-160cm)下都能够生长,菹草高度随水深增加而增加;菖蒲具有一定的耐淹能力(〈80cm),但完全淹水(水深100-120cm)明显影响到菖蒲根状茎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芦苇根状茎萌发对水深要求严格,土壤要湿润且透气性良好才是芦苇萌发的最好条件,芦苇根状茎萌发前淹水超过20cm其萌发将会受到明显抑制,淹水超过30cm则无法萌发。通过对沉水植物的透明度研究表明,植物对水质的透明度都有一定的要求,透明度较好更利于湿地植物的生长发育。
-
鄱阳湖湿地景观恢复的物种选择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作者:
谢冬明 金国花 周杨明 黄灵光 谭胤静 陈伟娜 严玉平 戴星照 谭诲如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湿地植物 鄱阳湖 环境胁迫 退化湿地 景观恢复
-
描述: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对人类和野生生物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由于自然因素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湿地退化严重。近年来,湿地恢复已成为世界环境问题改善的重要工具之一。选择适用的湿地植物是退化湿地恢复的关键途径。本文以鄱阳湖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家赋值、野外调查、定位观测等方法,筛选了苦草、野菱、芦苇、苔草等25种鄱阳湖常见植物作为湿地景观恢复的优先物种。对苦草、黑藻、菹草、菖蒲、芦苇等5种植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进行观测。结果表明,苦草在清水环境130--140cm处的生长最好;黑藻在清水环境中100—110cm处的生长最好;菹草在不同水深(50-160cm)下都能够生长,菹草高度随水深增加而增加;菖蒲具有一定的耐淹能力(〈80cm),但完全淹水(水深100-120cm)明显影响到菖蒲根状茎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芦苇根状茎萌发对水深要求严格,土壤要湿润且透气性良好才是芦苇萌发的最好条件,芦苇根状茎萌发前淹水超过20cm其萌发将会受到明显抑制,淹水超过30cm则无法萌发。通过对沉水植物的透明度研究表明,植物对水质的透明度都有一定的要求,透明度较好更利于湿地植物的生长发育。
-
全文: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对人类和野生生物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由于自然因素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湿地退化严重。近年来,湿地恢复已成为世界环境问题改善的重要工具之一。选择适用的湿地植物是退化湿地恢复的关键途径。本文以鄱阳湖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家赋值、野外调查、定位观测等方法,筛选了苦草、野菱、芦苇、苔草等25种鄱阳湖常见植物作为湿地景观恢复的优先物种。对苦草、黑藻、菹草、菖蒲、芦苇等5种植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进行观测。结果表明,苦草在清水环境130--140cm处的生长最好;黑藻在清水环境中100—110cm处的生长最好;菹草在不同水深(50-160cm)下都能够生长,菹草高度随水深增加而增加;菖蒲具有一定的耐淹能力(〈80cm),但完全淹水(水深100-120cm)明显影响到菖蒲根状茎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芦苇根状茎萌发对水深要求严格,土壤要湿润且透气性良好才是芦苇萌发的最好条件,芦苇根状茎萌发前淹水超过20cm其萌发将会受到明显抑制,淹水超过30cm则无法萌发。通过对沉水植物的透明度研究表明,植物对水质的透明度都有一定的要求,透明度较好更利于湿地植物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