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
论陶渊明的归隐--兼评逯钦立先生关于“陶渊明当隐士的阶级实质”有关论点
-
作者:
刘兴 来源: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论陶渊明的归隐--兼评逯钦立先生关于“陶渊明当隐士的阶级实质”有关论点
-
’98洪灾对江西鄱阳湖越冬鹤类的影响
-
作者:
赵金生 吴建东 来源:野生动物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越冬 鹤类 恢复 洪灾 鄱阳湖保护区 保护
-
描述:1998年,中国长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这场洪灾使鄱阳湖保护区的越冬水禽受到了严重威胁。除鹤类的食物大大减少外,越冬白鹤的数量减少65%,白头鹤减少30%,白枕鹤减少74%,灰鹤减少79
-
全文:1998年,中国长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这场洪灾使鄱阳湖保护区的越冬水禽受到了严重威胁。除鹤类的食物大大减少外,越冬白鹤的数量减少65%,白头鹤减少30%,白枕鹤减少74%,灰鹤减少79
-
率性任达的田园情趣与松菊节操: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教学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
作者:
王永汉 来源:江西教育:综合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感士不遇赋》 情趣 青年时期 田园 教学需要 陶渊明 节操
-
描述:的生活是相当穷窘的。青年时期,由于受儒家思想的教育,使他有“大济于苍生”(《感士不遇赋》)的抱负和“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壮志。
-
全文:的生活是相当穷窘的。青年时期,由于受儒家思想的教育,使他有“大济于苍生”(《感士不遇赋》)的抱负和“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壮志。
-
幻灭与蜕变——略论陶渊明与王维仕隐选择的精神困境与突围方式
-
作者:
傅向东 来源: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困境 仕隐选择 突围方式 统合儒道 栖身佛禅
-
描述:在山水田园诗歌的发展历程中,陶渊明与王维是两位最具代表意义的诗人,各领风骚数百年。从他们的人生经历来看,都深受儒家积极用世思想的影响,有建功立业、经世济民的雄心,又都不遇于时,志意难酬,最后无奈退隐。本文拟从知人论世的角度,粗略比较二者仕隐选择的精神困境与突围方式的同异
-
全文:在山水田园诗歌的发展历程中,陶渊明与王维是两位最具代表意义的诗人,各领风骚数百年。从他们的人生经历来看,都深受儒家积极用世思想的影响,有建功立业、经世济民的雄心,又都不遇于时,志意难酬,最后无奈退隐。本文拟从知人论世的角度,粗略比较二者仕隐选择的精神困境与突围方式的同异
-
诗词共源异曲同工--论姜夔诗词思想内容的一致性
-
作者:
杨晓慧 来源: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姜夔 诗 思想内容 词
-
描述:相通。其主要表现 :忧国之嗟、羁旅之愁、不遇之叹等。其相通之因主要是 :文学自身的特征、整合融会的思想及诗词同源的因素等
-
全文:相通。其主要表现 :忧国之嗟、羁旅之愁、不遇之叹等。其相通之因主要是 :文学自身的特征、整合融会的思想及诗词同源的因素等
-
“田园”、“山水”,异趣别情--浅谈陶渊明、谢灵运的归隐和诗作
-
作者:
陈同方 来源: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谢灵运 归隐 隐居方式 诗歌 陶渊明 隐居角色 艺术特征 文学研究
-
描述:陶渊明和谢灵运都是晋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隐士,都有着类似的仁而隐、隐而仁,最终又复隐的人生经历。但是,陶、谢二人归隐的目的、方式、角色以及他们的诗作则迥然不同。
-
全文:陶渊明和谢灵运都是晋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隐士,都有着类似的仁而隐、隐而仁,最终又复隐的人生经历。但是,陶、谢二人归隐的目的、方式、角色以及他们的诗作则迥然不同。
-
论鲍照对同时代诗人陶渊明诗歌的继承与创新
-
作者:
上田武 李寅生 来源:鞍山社会科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思想感情 生活方式 东晋时期 陶渊明 鲍照 继承关系 创新
-
描述:陶渊明(365-427)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具有隐士和诗人双重身份的人物,诗人的晚年并没有离开故乡浔阳,他在那里度过了后半生。在六十三岁去世时,陶渊明作为当时刘宋王朝的人物,其所留下的双重特征,成为了一个极有兴趣的问题。为什么在陶渊明死后约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的飘逸高洁的隐士一面为世人所瞩目,而他的诗文则显得并无特别奇矫之处,虽极具
-
全文:陶渊明(365-427)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具有隐士和诗人双重身份的人物,诗人的晚年并没有离开故乡浔阳,他在那里度过了后半生。在六十三岁去世时,陶渊明作为当时刘宋王朝的人物,其所留下的双重特征,成为了一个极有兴趣的问题。为什么在陶渊明死后约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的飘逸高洁的隐士一面为世人所瞩目,而他的诗文则显得并无特别奇矫之处,虽极具
-
论江州文学氛围对陶渊明创作的影响
-
作者:
李剑锋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庶族文学 陶渊明 僧人文学活动 隐逸文学 江州文学
-
描述:陶渊明诗文的产生不是一个孤立的文学现象。他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尤其是庐山周围隐士文学的代表 ;是江州庶族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 ;又是庐山僧人文学活动和作品影响下产生的一种山林气息浓厚的文学。
-
全文:陶渊明诗文的产生不是一个孤立的文学现象。他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尤其是庐山周围隐士文学的代表 ;是江州庶族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 ;又是庐山僧人文学活动和作品影响下产生的一种山林气息浓厚的文学。
-
归去来兮——陶渊明入仕与归隐的人生体验
-
作者:
张嘉林 来源: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文化内涵 陶渊明 入仕
-
描述:陶渊明入仕与归隐的人生体验,呈现出复杂的文化内涵。既有“士志于道,大济苍生的理想追求,也有顺应自然,委之大化的洒脱陶醉,体现出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内在契合;陶渊明回归自然的人生选择,为后人提供了面对生死痛苦的解脱之道,同时也暴露出传统知识分子人格的弱点。
-
全文:陶渊明入仕与归隐的人生体验,呈现出复杂的文化内涵。既有“士志于道,大济苍生的理想追求,也有顺应自然,委之大化的洒脱陶醉,体现出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内在契合;陶渊明回归自然的人生选择,为后人提供了面对生死痛苦的解脱之道,同时也暴露出传统知识分子人格的弱点。
-
独立高洁人格的精神归属与香草美人传统的文学认同:论陶渊明对屈原的继承与发展
-
作者:
程丽芳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继承创新 陶渊明 屈原
-
描述:抱负的相同追求,怀才不遇的社会现实,这些共同的经历使得陶渊明对屈原精神有着深刻的理解与认同,并且有意识地学习、借鉴屈原诗歌的浪漫风格和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在此基础上,又能够发展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
全文:抱负的相同追求,怀才不遇的社会现实,这些共同的经历使得陶渊明对屈原精神有着深刻的理解与认同,并且有意识地学习、借鉴屈原诗歌的浪漫风格和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在此基础上,又能够发展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