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浅析陶渊明《饮酒》第五首(结庐在人境)中的无我之境
作者: 郭放彩  来源: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无我之境  自然哲学  田园  心远 
描述:陶渊明在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展示了自我远离世俗名利轨道的悠闲心态,为个体生命的存在作出新的诠释,同时,再现了诗人的自然哲学,即个体生命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全建构出物我两忘的美学境界。
全文:陶渊明在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展示了自我远离世俗名利轨道的悠闲心态,为个体生命的存在作出新的诠释,同时,再现了诗人的自然哲学,即个体生命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全建构出物我两忘的美学境界。
明彻达观 新奇真实——读陶渊明《挽歌》三首
作者: 吴小如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魂气  荣与辱  自祭文  拟挽歌辞  陶诗  比兴手法  挽歌诗  萧统《文选》  浮蚁  千秋万岁 
描述: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桔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全文: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桔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陶渊明与玄言——兼论陶、谢诗风的差异
作者: 韩国良  来源: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田园诗  玄言诗  山水诗 
描述:和玄言联系密切,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在玄言诗中已经潜藏着田园的题材因子,陶渊明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歌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玄言并非都是抽象说理,好的玄言也能表现一定的词趣,陶在这
全文:和玄言联系密切,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在玄言诗中已经潜藏着田园的题材因子,陶渊明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歌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玄言并非都是抽象说理,好的玄言也能表现一定的词趣,陶在这
陶渊明与玄言——兼论陶、谢诗风的差异
作者: 韩国良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田园诗  玄言诗  山水诗 
描述:和玄言联系密切 ,这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在玄言诗中已经潜藏着田园的题材因子 ,陶渊明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歌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玄言并非都是抽象说理 ,好的玄言也能表现一定
全文:和玄言联系密切 ,这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在玄言诗中已经潜藏着田园的题材因子 ,陶渊明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歌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玄言并非都是抽象说理 ,好的玄言也能表现一定
论姜夔诗词的创新性
作者: 杨晓慧  来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创新性  姜夔  诗词 
描述:无论在立意、风格、章法、语言等方面,姜夔的诗词都有着强烈的创新性,因而诗词俱佳,最终形成了独特的"余之,余之耳"。
全文:无论在立意、风格、章法、语言等方面,姜夔的诗词都有着强烈的创新性,因而诗词俱佳,最终形成了独特的"余之,余之耳"。
《陶渊明诗话》分析——论述后世对陶的接受和阐释
作者: 崔日义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平淡自然  陶诗  阐释  《陶渊明诗话》  接受 
描述:本文通过对的分析,论述后世对陶的接受和阐释,以此认识目前普遍共认的陶之价值和地位是经过怎样的过程而形成的.本文大体上分三层展开论述关于的版本和体例;对陶的接受和阐释;中论及的后世对陶诗论
全文:本文通过对的分析,论述后世对陶的接受和阐释,以此认识目前普遍共认的陶之价值和地位是经过怎样的过程而形成的.本文大体上分三层展开论述关于的版本和体例;对陶的接受和阐释;中论及的后世对陶诗论
诗意鄱阳湖(组诗)
作者: 龙小龙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纺织娘  蓝色玻璃  湖面  江南  柔软  鄱阳湖  白鹤  砾石  天空  淡水鱼类 
描述:诗意鄱阳湖(组诗)
荡漾:鄱阳湖诗章(组诗)
作者: 大卫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湖面  湖水  影子  波浪  鄱阳湖  穿过  陶渊明  天空  赣江  白鹭 
描述:荡漾:鄱阳湖诗章(组诗)
论姜夔“以入词”
作者: 曹渝扬  来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异质同构  姜夔  以诗入词 
描述:姜夔和词都极富盛名,其和词在内容上有相同的咏题,在形式上,其和词也有较深的联系,后人诟病姜夔"以入词",其实这正是姜夔在艺术上的某种尝试,本文拟就此题,揭示姜夔创作上创变的价值和意义。
全文:姜夔和词都极富盛名,其和词在内容上有相同的咏题,在形式上,其和词也有较深的联系,后人诟病姜夔"以入词",其实这正是姜夔在艺术上的某种尝试,本文拟就此题,揭示姜夔创作上创变的价值和意义。
论姜夔“以入词”
作者: 曹渝扬  来源: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异质同构  姜夔  以诗入词 
描述:姜夔和词都极富盛名,其和词在内容上有相同的咏题,在形式上,其和词也有较深的联系,后人诟病姜夔“以入词”,其实这正是姜夔在艺术上的某种尝试,本文拟就此题,揭示姜夔创作上创变的价值和意义。
全文:姜夔和词都极富盛名,其和词在内容上有相同的咏题,在形式上,其和词也有较深的联系,后人诟病姜夔“以入词”,其实这正是姜夔在艺术上的某种尝试,本文拟就此题,揭示姜夔创作上创变的价值和意义。
上页 1 2 3 ... 5 6 7 ... 54 55 56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