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基于半经验生物光学模型的鄱阳湖水质定量反演
作者: 周希畅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底部反射  鄱阳湖  水体固有光学特性 
描述:水体固有光学特性库和量化水的含沙。 GSM模型在本文中被应用,通过实地测量的水面遥感反射率来获取水体固有光学特性,然后运用实地采集并在实验室测量的悬浮泥沙和叶绿素a含量来计算详细水体固有光学特性
全文:水体固有光学特性库和量化水的含沙。 GSM模型在本文中被应用,通过实地测量的水面遥感反射率来获取水体固有光学特性,然后运用实地采集并在实验室测量的悬浮泥沙和叶绿素a含量来计算详细水体固有光学特性
鄱阳湖西南水域鲇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作者: 卢保国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西南水域  RAPD  种质资源  鄱阳湖    同工酶 
描述:,共检测出39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31个,多态位点比率为79.49%,遗传相似度为0.6097。 综合形态可数据、同工酶和RAPD的测量分析结果,本文认为,鄱阳湖南矶山地区的鲇遗传变异水平很高,具有
全文:,共检测出39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31个,多态位点比率为79.49%,遗传相似度为0.6097。 综合形态可数据、同工酶和RAPD的测量分析结果,本文认为,鄱阳湖南矶山地区的鲇遗传变异水平很高,具有
鄱阳湖典型湿地土壤DDTs残留及其相关性研究
作者: 李俊  来源:上海大学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DDTs残留  鄱阳湖  典型湿地土壤  营养元素  空间分布 
描述:100%,1.527 ng•g-1,4.924ng•g-1; P,P’-DDD的检测率,残留年平均值和最大残留是最低的,分别为47.14%,0.150ng•g-1和0.793ng•g-1。通过
全文:100%,1.527 ng•g-1,4.924ng•g-1; P,P’-DDD的检测率,残留年平均值和最大残留是最低的,分别为47.14%,0.150ng•g-1和0.793ng•g-1。通过
基于半经验生物光学模型的鄱阳湖水质定量反演
作者: 周希畅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底部反射  鄱阳湖  水体固有光学特性 
描述:水体固有光学特性库和量化水的含沙。 GSM模型在本文中被应用,通过实地测量的水面遥感反射率来获取水体固有光学特性,然后运用实地采集并在实验室测量的悬浮泥沙和叶绿素a含量来计算详细水体固有光学特性
全文:水体固有光学特性库和量化水的含沙。 GSM模型在本文中被应用,通过实地测量的水面遥感反射率来获取水体固有光学特性,然后运用实地采集并在实验室测量的悬浮泥沙和叶绿素a含量来计算详细水体固有光学特性
农户新能源应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作者: 付菊花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应用行为  影响因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新能源 
描述:为沼气应用和太阳能应用,分别通过二元logistic实证选择模型对农户新能源应用选择行为进行回归分析,从而筛选出各自变量对农户新能源应用行为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程度。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鄱阳湖生态
全文:为沼气应用和太阳能应用,分别通过二元logistic实证选择模型对农户新能源应用选择行为进行回归分析,从而筛选出各自变量对农户新能源应用行为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程度。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鄱阳湖生态
应对洪涝灾害稻农采用工程类措施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鄱阳湖区域农户调查数据
作者: 刘菲菲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适应性工程类措施  鄱阳湖区域  洪涝灾  稻农 
描述: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IPCC通过模拟研究发现气候的长期变化与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干旱、洪涝、霜冻等自然灾害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影响范围扩大有密切的关系。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反应非常敏感,农作物尤其是水稻对灾害的抵御能力弱,受灾害的影响严重。鄱阳湖区域位于江西省北部,是我国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水稻是鄱阳湖区域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区域内洪涝灾害发生频率高、强度大,严重威胁了农民的生活,影响了农作物尤其是水稻的生长。适应性措施是针对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农业部门灾害适应能力、抵御能力的必然选择。因此,本文基于2012年鄱阳湖区域大规模的实地调查数据,以鄱阳湖区域水稻种植户为研究对象,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稻农应对洪涝灾害采用工程类措施的现状及影响因素。通过梳理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以利润最大化理论、社会行动理论等为指导,首先了解和分析稻农应对洪涝灾害采取措施过程中政府提供技术、物资支持情况,接着描述性统计分析稻农采取适应措施的限制因素,再运用logit回归模型分析稻农采取适应性抗洪措施的种类及决定因素,最后总结分析结果,从微观视角为政府制定抗灾减灾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发现,大部分稻农会采取适应性工程类措施应对洪涝灾害,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农机排涝和开沟清渠。影响农户采用适应性工程类措施的因素包括年龄、文化水平、气候变化感知、家庭兼业程度、亲戚数量等农户自身因素,还包括地形、土壤、水稻类型及村经济水平、水利设施状况、信息获取及政府政策的支持等外部环境因素。另外,农户采取不同的工程性措施的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数据结果显示,家庭兼业以农为主,感知到降水量增多,水稻为单季稻,村收入水平与采用农机排涝显著性正向相关,而感知到洪涝灾害更严重及社区水利设施越完善与采用农机排涝为负向关系;亲属数量、坡地地形则显著促进稻农采用开沟清渠应对洪涝风险;家庭劳动力充足且资金充裕的农户家庭同时采用两种应对洪涝的工程类措施的概率更大,反之,如果农户耕地的土壤越好,社区的基础设施越完善,农户同时采取两种工程类措施的概率则越小。
全文: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IPCC通过模拟研究发现气候的长期变化与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干旱、洪涝、霜冻等自然灾害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影响范围扩大有密切的关系。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反应非常敏感,农作物尤其是水稻对灾害的抵御能力弱,受灾害的影响严重。鄱阳湖区域位于江西省北部,是我国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水稻是鄱阳湖区域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区域内洪涝灾害发生频率高、强度大,严重威胁了农民的生活,影响了农作物尤其是水稻的生长。适应性措施是针对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农业部门灾害适应能力、抵御能力的必然选择。因此,本文基于2012年鄱阳湖区域大规模的实地调查数据,以鄱阳湖区域水稻种植户为研究对象,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稻农应对洪涝灾害采用工程类措施的现状及影响因素。通过梳理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以利润最大化理论、社会行动理论等为指导,首先了解和分析稻农应对洪涝灾害采取措施过程中政府提供技术、物资支持情况,接着描述性统计分析稻农采取适应措施的限制因素,再运用logit回归模型分析稻农采取适应性抗洪措施的种类及决定因素,最后总结分析结果,从微观视角为政府制定抗灾减灾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发现,大部分稻农会采取适应性工程类措施应对洪涝灾害,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农机排涝和开沟清渠。影响农户采用适应性工程类措施的因素包括年龄、文化水平、气候变化感知、家庭兼业程度、亲戚数量等农户自身因素,还包括地形、土壤、水稻类型及村经济水平、水利设施状况、信息获取及政府政策的支持等外部环境因素。另外,农户采取不同的工程性措施的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数据结果显示,家庭兼业以农为主,感知到降水量增多,水稻为单季稻,村收入水平与采用农机排涝显著性正向相关,而感知到洪涝灾害更严重及社区水利设施越完善与采用农机排涝为负向关系;亲属数量、坡地地形则显著促进稻农采用开沟清渠应对洪涝风险;家庭劳动力充足且资金充裕的农户家庭同时采用两种应对洪涝的工程类措施的概率更大,反之,如果农户耕地的土壤越好,社区的基础设施越完善,农户同时采取两种工程类措施的概率则越小。
环鄱阳湖城镇群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研究
作者: 吴焱林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空间结构  经济联系  城市流强度  环鄱阳湖城镇群 
描述:和分析环鄱阳湖城镇群各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城市流强度,从点、线、面、时间四维考察环鄱阳湖城镇群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得出以下结果:1、环鄱阳湖城镇群处于区域发展的初始期,各城市各自较均衡发展
全文:和分析环鄱阳湖城镇群各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城市流强度,从点、线、面、时间四维考察环鄱阳湖城镇群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得出以下结果:1、环鄱阳湖城镇群处于区域发展的初始期,各城市各自较均衡发展
鄱阳湖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模型分析与对策研究
作者: 郑军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模型  生态旅游  鄱阳湖地区  承载量管理 
描述: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鄱阳湖地区生态环境与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耦合关系,生态旅游环境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旅游承载管理是生态旅游管理的重要途径。2、生态旅游发展涉及资源、环境、参与者
全文: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鄱阳湖地区生态环境与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耦合关系,生态旅游环境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旅游承载管理是生态旅游管理的重要途径。2、生态旅游发展涉及资源、环境、参与者
鄱阳湖九江濒湖县区生态补偿研究
作者: 汤明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九江濒湖县区  鄱阳湖  生态补偿 
描述: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对调蓄长江水量,调节长江中下游水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温家宝总理作出指示,“要保护好鄱阳湖生态环境,使鄱阳湖永远成为‘一湖清水'”。近年来鄱阳湖水质逐年下降。江西为更好地保护鄱阳湖,提出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构想。 九江占鄱阳湖水域面积的2/3,是鄱阳湖水系的唯一通江口,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的主战场,对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然而,九江濒湖县区为了保护,在社会经济发展将必然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尽快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对提高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前提下,提高九江濒湖县区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次研究主要在九江濒湖七县区的社会、经济、环境及现有补偿政策等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并收集资料及分类整理的基础上。对生态环境现状进行科学分析,系统预测即将实施的鄱阳湖生态经济战略对濒湖县区的发展影响,研究发现鄱阳湖保护和九江濒湖县区经济发展的矛盾越发加大。研究通过机会成本方法计算得出,需支持九江濒湖县区生态建设项目费用约15.5亿元,这部分可纳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基础工程项目;支持九江濒湖县区产业升级及转型资金10亿元,其他九江濒湖县...
全文: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对调蓄长江水量,调节长江中下游水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温家宝总理作出指示,“要保护好鄱阳湖生态环境,使鄱阳湖永远成为‘一湖清水'”。近年来鄱阳湖水质逐年下降。江西为更好地保护鄱阳湖,提出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构想。 九江占鄱阳湖水域面积的2/3,是鄱阳湖水系的唯一通江口,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的主战场,对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然而,九江濒湖县区为了保护,在社会经济发展将必然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尽快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对提高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前提下,提高九江濒湖县区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次研究主要在九江濒湖七县区的社会、经济、环境及现有补偿政策等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并收集资料及分类整理的基础上。对生态环境现状进行科学分析,系统预测即将实施的鄱阳湖生态经济战略对濒湖县区的发展影响,研究发现鄱阳湖保护和九江濒湖县区经济发展的矛盾越发加大。研究通过机会成本方法计算得出,需支持九江濒湖县区生态建设项目费用约15.5亿元,这部分可纳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基础工程项目;支持九江濒湖县区产业升级及转型资金10亿元,其他九江濒湖县...
鄱阳湖湖区水体营养盐分布格局及富营养化动态分析
作者: 吴颖靖  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富营养化  鄱阳湖  营养盐分布 
描述: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为活动导致的湖泊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湖泊富营养化是目前水环境中一个主要的问题,也是危害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水体中过量的营养元素是引起富营养化的根本原因,其中氮和磷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为了能有效的预防控制湖泊的富营养化,就必须全面的了解湖泊氮磷等营养盐含量分布特征及其来源,为湖泊富营养化的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鄱阳湖流域位于长江中游南岸,由五大河流(赣江、抚河、修水、饶河和信江)以及鄱阳湖组成。本论文以鄱阳湖及其五大支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测定水体水化学参数及其氮、磷含量,对其水化学特征及其氮磷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对鄱阳湖水体富营养化状态进行了评价并初步探讨了鄱阳湖水体氮磷的来源。时间变化上,鄱阳湖水体氮磷含量按照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时间顺序呈下降趋势,有此可见,水量是在整体上是影响湖区氮、磷含量的主要因素,从TN上看,各个时期的TN含量变化不大,但是TP存在较大降幅,这主要是因为夏季水温较高,生物活动剧烈,且处于藻类生长的爆发期,水生生物消耗了水体中大量的溶解态磷,导致磷含量大大降低。空间变化上鄱阳湖主湖区氮磷含量相对较低。饶河和信江的输入造成了个别点位的浓度偏高,生物降解及其沉降过程是造成湖区中游氮、磷含量降低的主要原因;而下游受赣江、修水和博阳河的输入的影响,水体氮磷又呈升高趋势。入湖各主要支流中饶河的TN最高,主要是受工业点源与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影响,鄱阳湖TN、TP的含量明显高于湖泊富营养化的发生浓度,且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三个必要因素:充足的营养盐、合适的水文和气象条件,鄱阳湖都已经具备。湖区不同程度地存在富营养问题,且局部区域已具备了发生严重富营养化的水文、地理、气象和水质等基本条件,只要各种条件同时满足,发生水华是必然的。
全文: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为活动导致的湖泊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湖泊富营养化是目前水环境中一个主要的问题,也是危害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水体中过量的营养元素是引起富营养化的根本原因,其中氮和磷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为了能有效的预防控制湖泊的富营养化,就必须全面的了解湖泊氮磷等营养盐含量分布特征及其来源,为湖泊富营养化的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鄱阳湖流域位于长江中游南岸,由五大河流(赣江、抚河、修水、饶河和信江)以及鄱阳湖组成。本论文以鄱阳湖及其五大支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测定水体水化学参数及其氮、磷含量,对其水化学特征及其氮磷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对鄱阳湖水体富营养化状态进行了评价并初步探讨了鄱阳湖水体氮磷的来源。时间变化上,鄱阳湖水体氮磷含量按照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时间顺序呈下降趋势,有此可见,水量是在整体上是影响湖区氮、磷含量的主要因素,从TN上看,各个时期的TN含量变化不大,但是TP存在较大降幅,这主要是因为夏季水温较高,生物活动剧烈,且处于藻类生长的爆发期,水生生物消耗了水体中大量的溶解态磷,导致磷含量大大降低。空间变化上鄱阳湖主湖区氮磷含量相对较低。饶河和信江的输入造成了个别点位的浓度偏高,生物降解及其沉降过程是造成湖区中游氮、磷含量降低的主要原因;而下游受赣江、修水和博阳河的输入的影响,水体氮磷又呈升高趋势。入湖各主要支流中饶河的TN最高,主要是受工业点源与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影响,鄱阳湖TN、TP的含量明显高于湖泊富营养化的发生浓度,且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三个必要因素:充足的营养盐、合适的水文和气象条件,鄱阳湖都已经具备。湖区不同程度地存在富营养问题,且局部区域已具备了发生严重富营养化的水文、地理、气象和水质等基本条件,只要各种条件同时满足,发生水华是必然的。
上页 1 2 3 ... 45 46 47 ... 53 54 55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