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典型湿地氧化亚氮释放特征
作者: 尧波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  氧化亚氮  湿地  南荻  沉水植物  灰化苔草 
描述:通量的日变化观测。通量观测同时记录箱内温度、土壤温度、水分、水温及水深等环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非淹水期,苔草土壤-植物系统处理、苔草地表剪草处理与裸土处理湿地氧化亚氮释放均表现出相近的季节变化
全文:通量的日变化观测。通量观测同时记录箱内温度、土壤温度、水分、水温及水深等环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非淹水期,苔草土壤-植物系统处理、苔草地表剪草处理与裸土处理湿地氧化亚氮释放均表现出相近的季节变化
基于HJ CCD影像的鄱阳湖总悬浮物浓度反演与时空化研究
作者: 张伟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1A/1B  HJ  水色遥感  总悬浮物浓度  鄱阳湖 
描述:获取地表信息的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水体监测野外观测不便、数据获取困难等问题。本文以时间序列的HJ-1A/1B卫星CCD传感器数据为数据源,以鄱阳湖水体总悬浮物浓度变化遥感监测为目标,开展模型
全文:获取地表信息的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水体监测野外观测不便、数据获取困难等问题。本文以时间序列的HJ-1A/1B卫星CCD传感器数据为数据源,以鄱阳湖水体总悬浮物浓度变化遥感监测为目标,开展模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差异及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作者: 胡曙虹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空间自相关  经济发展差异  空间结构优化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锡尔系数 
描述:特征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发展空间结构优化的构想。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为:(1)1998-2008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劳动效率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地域差异
全文:特征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发展空间结构优化的构想。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为:(1)1998-2008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劳动效率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地域差异
鄱阳湖乐安江流域非点源氮污染的时空变化研究
作者: 庄霞  来源:东南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输出通量  乐安江流域  鄱阳湖  非点源氮  土地利用 
描述:乐安江是影响鄱阳湖水质的一条重要河流,近年来非点源污染迅速增加,水质呈下降趋势。土地利用变化改变下垫面特征,是影响非点源的主要因素,土地利用结构对营养盐的输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运用GIS手段建立了研究区非点源污染的基本空间信息库,包括土地利用、土壤类型、DEM和小流域分布图。应用DEM进行流域刻划,结合2009年4月、9月、12月三次小流域地表水质监测分析数据,分析了流域水体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土地利用方式对地表水质的影响。 首先在空间上依据地形、地貌把研究区划分出两个区域:东北部低中山区、西南部丘陵区。各种形态的氮浓度在空间上从上游向下游基本呈增加趋势;西南部地区各种形态的氮浓度普遍高于东北部地区,说明上游水质普遍好于下游水质。氮的流失主要以可溶态形式,TN和DTN全年变化剧烈,在12月份普遍较高,4月份次之,9月份最低。在监测各月份乐安江流域TN浓度的范围为0.09mg/L-1.359mg/L,水质属中营养水平。NO3—-N浓度平均值为DTN的65%,是DTN流失的主要形态,其时空分布与TN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在丰水期4月份,NH3-N的平均浓度为全年最低水平,平水期9月份NH3-N平均浓度为三氮之首;NO2—-N全年含量最低。 通过分析土地利用方式与非点源污染物指标的关系发现:林地、草地具有消弱、抑制非点源污染的作用,其中林地控制非点源污染物的效果最为明显、草地次之;随着林地面积的减少和耕地面积的增加,流域营养盐的输出强度增大。林地—草地结构类型控制的小流域氮污染物指标较林地—耕地为主控制的低(除NH4-N)。土地利用对地表水非点源污染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所占的比重上,也体现在各种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上。 在此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用TN浓度表征氮营养盐输出水平,建立了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面积比例与TN浓度的定量关系,并计算获得乐安江流域耕地、林地的TN输出系数分别为2.0398mg/L、0.1968mg/L,为流域尺度的营养盐输出负荷估算提供重要参数。根据研究区的相关资料,通过SCS径流曲线模型得到各小流域和全流域的地表径流,计算得出各小流域和全流域的非点源氮负荷量,得到在2009年的降雨条件下,流域TN、NO3—-N、NH3-N、NO2—-N的输出通量分别为0.3964 t/(km2•a)、0.2007 t/(km2•a)、0.0661 t/(km2•a)、0.0117t/(km2•a);林地、耕地、草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地表径流水中TN输出通量为别为0.1602 t/(km2•a)、1.850 t/(km2•a)、0.8132 t/(km2•a)。
全文:乐安江是影响鄱阳湖水质的一条重要河流,近年来非点源污染迅速增加,水质呈下降趋势。土地利用变化改变下垫面特征,是影响非点源的主要因素,土地利用结构对营养盐的输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运用GIS手段建立了研究区非点源污染的基本空间信息库,包括土地利用、土壤类型、DEM和小流域分布图。应用DEM进行流域刻划,结合2009年4月、9月、12月三次小流域地表水质监测分析数据,分析了流域水体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土地利用方式对地表水质的影响。 首先在空间上依据地形、地貌把研究区划分出两个区域:东北部低中山区、西南部丘陵区。各种形态的氮浓度在空间上从上游向下游基本呈增加趋势;西南部地区各种形态的氮浓度普遍高于东北部地区,说明上游水质普遍好于下游水质。氮的流失主要以可溶态形式,TN和DTN全年变化剧烈,在12月份普遍较高,4月份次之,9月份最低。在监测各月份乐安江流域TN浓度的范围为0.09mg/L-1.359mg/L,水质属中营养水平。NO3—-N浓度平均值为DTN的65%,是DTN流失的主要形态,其时空分布与TN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在丰水期4月份,NH3-N的平均浓度为全年最低水平,平水期9月份NH3-N平均浓度为三氮之首;NO2—-N全年含量最低。 通过分析土地利用方式与非点源污染物指标的关系发现:林地、草地具有消弱、抑制非点源污染的作用,其中林地控制非点源污染物的效果最为明显、草地次之;随着林地面积的减少和耕地面积的增加,流域营养盐的输出强度增大。林地—草地结构类型控制的小流域氮污染物指标较林地—耕地为主控制的低(除NH4-N)。土地利用对地表水非点源污染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所占的比重上,也体现在各种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上。 在此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用TN浓度表征氮营养盐输出水平,建立了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面积比例与TN浓度的定量关系,并计算获得乐安江流域耕地、林地的TN输出系数分别为2.0398mg/L、0.1968mg/L,为流域尺度的营养盐输出负荷估算提供重要参数。根据研究区的相关资料,通过SCS径流曲线模型得到各小流域和全流域的地表径流,计算得出各小流域和全流域的非点源氮负荷量,得到在2009年的降雨条件下,流域TN、NO3—-N、NH3-N、NO2—-N的输出通量分别为0.3964 t/(km2•a)、0.2007 t/(km2•a)、0.0661 t/(km2•a)、0.0117t/(km2•a);林地、耕地、草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地表径流水中TN输出通量为别为0.1602 t/(km2•a)、1.850 t/(km2•a)、0.8132 t/(km2•a)。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
作者: 杨洋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产业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指标体系 
描述:自从2009年我国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地方省市分别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采取规划措施,主动选择培育适宜本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设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成为我国应对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必然选择。目前,地方省市选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发展成为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在发展理念上,十八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这意味着现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能只使用经济增长水平作为单一的评价标准,重视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将成为新时期产业发展的新目标。提出新型的产业评价方式来综合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对于转变发展观念、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水平、指导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江西省作为生态环境基础条件比较好的省份,在生态环境方面有着比较优势,2009年12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被规划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内第二个被规划为“生态经济区”的国家层级发展实验区。当前,江西省的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处于优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发展模式,将江西现有的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提升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发展水平,从而能够使其在全国范围内抢抓机遇,树立典型,促进产业发展提升层次,协调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向更有利于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方向迈进,是江西省发展新时期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江西省情来说,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相结合,探索适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的发展模式,在产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带动江西省总体经济持续和快速发展。本文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理论概述切入,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态发展理念进行了桥接,得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态化发展模式是由于战略新兴产业和生态文明基本属性有所重合,两者契合发展的成果,是协调发展产生的积极效果。将生态化发展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方向,不仅对区域内生态经济建设和产业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也对全面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现实作用。本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分析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和总体概况,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身的生态属性,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分析,并给出了相关策略方向。为了对产业作出评价,文章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产业发展的发展水平与协调程度进行了指标量化分析比较,得出了相关的结论。最后根据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化协调发展的实践经验,给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发展对策与政策建议。
全文:自从2009年我国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地方省市分别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采取规划措施,主动选择培育适宜本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设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成为我国应对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必然选择。目前,地方省市选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发展成为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在发展理念上,十八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这意味着现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能只使用经济增长水平作为单一的评价标准,重视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将成为新时期产业发展的新目标。提出新型的产业评价方式来综合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对于转变发展观念、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水平、指导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江西省作为生态环境基础条件比较好的省份,在生态环境方面有着比较优势,2009年12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被规划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内第二个被规划为“生态经济区”的国家层级发展实验区。当前,江西省的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处于优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发展模式,将江西现有的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提升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发展水平,从而能够使其在全国范围内抢抓机遇,树立典型,促进产业发展提升层次,协调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向更有利于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方向迈进,是江西省发展新时期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江西省情来说,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相结合,探索适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的发展模式,在产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带动江西省总体经济持续和快速发展。本文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理论概述切入,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态发展理念进行了桥接,得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态化发展模式是由于战略新兴产业和生态文明基本属性有所重合,两者契合发展的成果,是协调发展产生的积极效果。将生态化发展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方向,不仅对区域内生态经济建设和产业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也对全面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现实作用。本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分析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和总体概况,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身的生态属性,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分析,并给出了相关策略方向。为了对产业作出评价,文章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产业发展的发展水平与协调程度进行了指标量化分析比较,得出了相关的结论。最后根据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化协调发展的实践经验,给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发展对策与政策建议。
鄱阳湖典型湿地氧化亚氮释放特征
作者: 尧波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  氧化亚氮  湿地  南荻  沉水植物  灰化苔草 
描述:通量的日变化观测。通量观测同时记录箱内温度、土壤温度、水分、水温及水深等环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非淹水期,苔草土壤-植物系统处理、苔草地表剪草处理与裸土处理湿地氧化亚氮释放均表现出相近的季节变化
全文:通量的日变化观测。通量观测同时记录箱内温度、土壤温度、水分、水温及水深等环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非淹水期,苔草土壤-植物系统处理、苔草地表剪草处理与裸土处理湿地氧化亚氮释放均表现出相近的季节变化
基于HJ CCD影像的鄱阳湖总悬浮物浓度反演与时空化研究
作者: 张伟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1A/1B  HJ  水色遥感  总悬浮物浓度  鄱阳湖 
描述:获取地表信息的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水体监测野外观测不便、数据获取困难等问题。本文以时间序列的HJ-1A/1B卫星CCD传感器数据为数据源,以鄱阳湖水体总悬浮物浓度变化遥感监测为目标,开展模型
全文:获取地表信息的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水体监测野外观测不便、数据获取困难等问题。本文以时间序列的HJ-1A/1B卫星CCD传感器数据为数据源,以鄱阳湖水体总悬浮物浓度变化遥感监测为目标,开展模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差异及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作者: 胡曙虹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空间自相关  经济发展差异  空间结构优化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锡尔系数 
描述:特征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发展空间结构优化的构想。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为:(1)1998-2008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劳动效率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地域差异
全文:特征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发展空间结构优化的构想。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为:(1)1998-2008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劳动效率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地域差异
鄱阳湖乐安江流域非点源氮污染的时空变化研究
作者: 庄霞  来源:东南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输出通量  乐安江流域  鄱阳湖  非点源氮  土地利用 
描述:乐安江是影响鄱阳湖水质的一条重要河流,近年来非点源污染迅速增加,水质呈下降趋势。土地利用变化改变下垫面特征,是影响非点源的主要因素,土地利用结构对营养盐的输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运用GIS手段建立了研究区非点源污染的基本空间信息库,包括土地利用、土壤类型、DEM和小流域分布图。应用DEM进行流域刻划,结合2009年4月、9月、12月三次小流域地表水质监测分析数据,分析了流域水体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土地利用方式对地表水质的影响。 首先在空间上依据地形、地貌把研究区划分出两个区域:东北部低中山区、西南部丘陵区。各种形态的氮浓度在空间上从上游向下游基本呈增加趋势;西南部地区各种形态的氮浓度普遍高于东北部地区,说明上游水质普遍好于下游水质。氮的流失主要以可溶态形式,TN和DTN全年变化剧烈,在12月份普遍较高,4月份次之,9月份最低。在监测各月份乐安江流域TN浓度的范围为0.09mg/L-1.359mg/L,水质属中营养水平。NO3—-N浓度平均值为DTN的65%,是DTN流失的主要形态,其时空分布与TN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在丰水期4月份,NH3-N的平均浓度为全年最低水平,平水期9月份NH3-N平均浓度为三氮之首;NO2—-N全年含量最低。 通过分析土地利用方式与非点源污染物指标的关系发现:林地、草地具有消弱、抑制非点源污染的作用,其中林地控制非点源污染物的效果最为明显、草地次之;随着林地面积的减少和耕地面积的增加,流域营养盐的输出强度增大。林地—草地结构类型控制的小流域氮污染物指标较林地—耕地为主控制的低(除NH4-N)。土地利用对地表水非点源污染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所占的比重上,也体现在各种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上。 在此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用TN浓度表征氮营养盐输出水平,建立了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面积比例与TN浓度的定量关系,并计算获得乐安江流域耕地、林地的TN输出系数分别为2.0398mg/L、0.1968mg/L,为流域尺度的营养盐输出负荷估算提供重要参数。根据研究区的相关资料,通过SCS径流曲线模型得到各小流域和全流域的地表径流,计算得出各小流域和全流域的非点源氮负荷量,得到在2009年的降雨条件下,流域TN、NO3—-N、NH3-N、NO2—-N的输出通量分别为0.3964 t/(km2•a)、0.2007 t/(km2•a)、0.0661 t/(km2•a)、0.0117t/(km2•a);林地、耕地、草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地表径流水中TN输出通量为别为0.1602 t/(km2•a)、1.850 t/(km2•a)、0.8132 t/(km2•a)。
全文:乐安江是影响鄱阳湖水质的一条重要河流,近年来非点源污染迅速增加,水质呈下降趋势。土地利用变化改变下垫面特征,是影响非点源的主要因素,土地利用结构对营养盐的输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运用GIS手段建立了研究区非点源污染的基本空间信息库,包括土地利用、土壤类型、DEM和小流域分布图。应用DEM进行流域刻划,结合2009年4月、9月、12月三次小流域地表水质监测分析数据,分析了流域水体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土地利用方式对地表水质的影响。 首先在空间上依据地形、地貌把研究区划分出两个区域:东北部低中山区、西南部丘陵区。各种形态的氮浓度在空间上从上游向下游基本呈增加趋势;西南部地区各种形态的氮浓度普遍高于东北部地区,说明上游水质普遍好于下游水质。氮的流失主要以可溶态形式,TN和DTN全年变化剧烈,在12月份普遍较高,4月份次之,9月份最低。在监测各月份乐安江流域TN浓度的范围为0.09mg/L-1.359mg/L,水质属中营养水平。NO3—-N浓度平均值为DTN的65%,是DTN流失的主要形态,其时空分布与TN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在丰水期4月份,NH3-N的平均浓度为全年最低水平,平水期9月份NH3-N平均浓度为三氮之首;NO2—-N全年含量最低。 通过分析土地利用方式与非点源污染物指标的关系发现:林地、草地具有消弱、抑制非点源污染的作用,其中林地控制非点源污染物的效果最为明显、草地次之;随着林地面积的减少和耕地面积的增加,流域营养盐的输出强度增大。林地—草地结构类型控制的小流域氮污染物指标较林地—耕地为主控制的低(除NH4-N)。土地利用对地表水非点源污染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所占的比重上,也体现在各种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上。 在此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用TN浓度表征氮营养盐输出水平,建立了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面积比例与TN浓度的定量关系,并计算获得乐安江流域耕地、林地的TN输出系数分别为2.0398mg/L、0.1968mg/L,为流域尺度的营养盐输出负荷估算提供重要参数。根据研究区的相关资料,通过SCS径流曲线模型得到各小流域和全流域的地表径流,计算得出各小流域和全流域的非点源氮负荷量,得到在2009年的降雨条件下,流域TN、NO3—-N、NH3-N、NO2—-N的输出通量分别为0.3964 t/(km2•a)、0.2007 t/(km2•a)、0.0661 t/(km2•a)、0.0117t/(km2•a);林地、耕地、草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地表径流水中TN输出通量为别为0.1602 t/(km2•a)、1.850 t/(km2•a)、0.8132 t/(km2•a)。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
作者: 杨洋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产业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指标体系 
描述:自从2009年我国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地方省市分别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采取规划措施,主动选择培育适宜本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设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成为我国应对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必然选择。目前,地方省市选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发展成为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在发展理念上,十八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这意味着现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能只使用经济增长水平作为单一的评价标准,重视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将成为新时期产业发展的新目标。提出新型的产业评价方式来综合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对于转变发展观念、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水平、指导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江西省作为生态环境基础条件比较好的省份,在生态环境方面有着比较优势,2009年12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被规划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内第二个被规划为“生态经济区”的国家层级发展实验区。当前,江西省的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处于优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发展模式,将江西现有的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提升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发展水平,从而能够使其在全国范围内抢抓机遇,树立典型,促进产业发展提升层次,协调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向更有利于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方向迈进,是江西省发展新时期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江西省情来说,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相结合,探索适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的发展模式,在产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带动江西省总体经济持续和快速发展。本文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理论概述切入,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态发展理念进行了桥接,得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态化发展模式是由于战略新兴产业和生态文明基本属性有所重合,两者契合发展的成果,是协调发展产生的积极效果。将生态化发展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方向,不仅对区域内生态经济建设和产业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也对全面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现实作用。本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分析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和总体概况,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身的生态属性,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分析,并给出了相关策略方向。为了对产业作出评价,文章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产业发展的发展水平与协调程度进行了指标量化分析比较,得出了相关的结论。最后根据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化协调发展的实践经验,给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发展对策与政策建议。
全文:自从2009年我国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地方省市分别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采取规划措施,主动选择培育适宜本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设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成为我国应对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必然选择。目前,地方省市选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发展成为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在发展理念上,十八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这意味着现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能只使用经济增长水平作为单一的评价标准,重视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将成为新时期产业发展的新目标。提出新型的产业评价方式来综合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对于转变发展观念、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水平、指导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江西省作为生态环境基础条件比较好的省份,在生态环境方面有着比较优势,2009年12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被规划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内第二个被规划为“生态经济区”的国家层级发展实验区。当前,江西省的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处于优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发展模式,将江西现有的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提升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发展水平,从而能够使其在全国范围内抢抓机遇,树立典型,促进产业发展提升层次,协调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向更有利于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方向迈进,是江西省发展新时期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江西省情来说,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相结合,探索适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的发展模式,在产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带动江西省总体经济持续和快速发展。本文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理论概述切入,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态发展理念进行了桥接,得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态化发展模式是由于战略新兴产业和生态文明基本属性有所重合,两者契合发展的成果,是协调发展产生的积极效果。将生态化发展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方向,不仅对区域内生态经济建设和产业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也对全面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现实作用。本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分析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和总体概况,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身的生态属性,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分析,并给出了相关策略方向。为了对产业作出评价,文章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产业发展的发展水平与协调程度进行了指标量化分析比较,得出了相关的结论。最后根据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化协调发展的实践经验,给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发展对策与政策建议。
上页 1 2 3 4 5 6 ... 17 18 19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