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沙山土壤—植物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作者: 郑艳明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湿地松  沙山  化学计量学  鄱阳湖 
描述:中已成功引种并大规模栽种于鄱阳湖滨湖沙山,本研究在对沙山整体土壤-植物的C、N、P化学计量特征探讨的基础上,还重点分析了不同林龄湿地松叶片及林下土壤的C、N、P化学计量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鄱阳湖
全文:中已成功引种并大规模栽种于鄱阳湖滨湖沙山,本研究在对沙山整体土壤-植物的C、N、P化学计量特征探讨的基础上,还重点分析了不同林龄湿地松叶片及林下土壤的C、N、P化学计量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鄱阳湖
鄱阳湖水体反射光谱分析及悬浮泥沙定量反演研究
作者: 李文红  来源:江西理工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反射光谱  鄱阳湖  悬浮泥沙  粒径  定量反演  浓度 
描述:鄱阳湖是我国的第一大淡水湖,是我国珍贵的水资源宝库,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意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已被正式列为国家战略,所以鄱阳湖的监测与保护意义重大,悬浮泥沙作为重要的水质参数,是衡量水环境好坏的指标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遥感信息技术的进步,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与水质参数定量反演的应用日趋广泛,方法也不断发展与成熟。本文基于此,以鄱阳湖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调研与实验室处理获得所需研究数据,进行了研究区域反射光谱特征的分析,以及悬浮泥沙浓度的定量反演。根据实测光谱数据,本文分析了调研时段研究区域的悬浮泥沙浓度与粒度分布规律,初步探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了研究区域的光谱反射特征,以及反射光谱与悬浮泥沙浓度、粒度变化的响应关系,对反射光谱曲线形态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包括宽峰型和窄峰型两种,不同的光谱曲线形态对应不同的悬浮泥沙浓度、粒径特征和水体特征。研究区域水体的光谱特征符合典型的二类水体反射规律,光谱反射曲线有两个明显的反射峰。悬浮泥沙浓度与反射率具有很好的响应关系,随着悬浮泥沙浓度增大,水体反射率逐渐上升,第一反射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峰值移动范围575nm-605nm,第一与第二反射峰峰值差值逐渐减小,第二反射峰位于775nm附近。悬浮泥沙粒径与光谱反射率呈现负相关的特点,粒径越大,反射率越低。借鉴之前许多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本文进行了悬浮泥沙浓度以及粒径敏感波段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同遥感因子、不同形式的浓度、粒径、粒径分布定量反演模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了验证。悬浮泥沙浓度的最佳敏感波段是Landsat8近红外波段与绿光波段比,悬浮泥沙浓度反演模型中该波段二项式模型和考虑粒径的悬浮泥沙浓度反演模型中该波段幂函数模型精度最好,拟合度分别为0.9848和0.9852,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094和0.0187,以粒径做归一化可以有效提高考虑粒径的悬浮泥沙浓度反演模型的精度。悬浮泥沙粒径的最佳敏感波段是Landsat8红光波段和绿光波段的比,悬浮泥沙粒径的反演模型中该波段的指数模型精度最好,拟合度0.6434,均方根误差0.9575,悬浮泥沙粒径分布的反演模型整体精度欠佳,相对而言指数模型最好,拟合度0.4609。在对研究区域调研准同步遥感影像预处理的基础上,将反演模型进行了应用,得到了悬浮泥沙浓度和粒径的分布图,显示与调研实测数据的趋势基本一致。
全文:鄱阳湖是我国的第一大淡水湖,是我国珍贵的水资源宝库,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意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已被正式列为国家战略,所以鄱阳湖的监测与保护意义重大,悬浮泥沙作为重要的水质参数,是衡量水环境好坏的指标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遥感信息技术的进步,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与水质参数定量反演的应用日趋广泛,方法也不断发展与成熟。本文基于此,以鄱阳湖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调研与实验室处理获得所需研究数据,进行了研究区域反射光谱特征的分析,以及悬浮泥沙浓度的定量反演。根据实测光谱数据,本文分析了调研时段研究区域的悬浮泥沙浓度与粒度分布规律,初步探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了研究区域的光谱反射特征,以及反射光谱与悬浮泥沙浓度、粒度变化的响应关系,对反射光谱曲线形态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包括宽峰型和窄峰型两种,不同的光谱曲线形态对应不同的悬浮泥沙浓度、粒径特征和水体特征。研究区域水体的光谱特征符合典型的二类水体反射规律,光谱反射曲线有两个明显的反射峰。悬浮泥沙浓度与反射率具有很好的响应关系,随着悬浮泥沙浓度增大,水体反射率逐渐上升,第一反射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峰值移动范围575nm-605nm,第一与第二反射峰峰值差值逐渐减小,第二反射峰位于775nm附近。悬浮泥沙粒径与光谱反射率呈现负相关的特点,粒径越大,反射率越低。借鉴之前许多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本文进行了悬浮泥沙浓度以及粒径敏感波段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同遥感因子、不同形式的浓度、粒径、粒径分布定量反演模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了验证。悬浮泥沙浓度的最佳敏感波段是Landsat8近红外波段与绿光波段比,悬浮泥沙浓度反演模型中该波段二项式模型和考虑粒径的悬浮泥沙浓度反演模型中该波段幂函数模型精度最好,拟合度分别为0.9848和0.9852,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094和0.0187,以粒径做归一化可以有效提高考虑粒径的悬浮泥沙浓度反演模型的精度。悬浮泥沙粒径的最佳敏感波段是Landsat8红光波段和绿光波段的比,悬浮泥沙粒径的反演模型中该波段的指数模型精度最好,拟合度0.6434,均方根误差0.9575,悬浮泥沙粒径分布的反演模型整体精度欠佳,相对而言指数模型最好,拟合度0.4609。在对研究区域调研准同步遥感影像预处理的基础上,将反演模型进行了应用,得到了悬浮泥沙浓度和粒径的分布图,显示与调研实测数据的趋势基本一致。
基于ISSR和SSR标记的鄱阳湖流域野生菰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作者: 吴国林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SSR  遗传多样性  ISSR  分子标记 
描述:菰属(Zizania linnaeus)为禾本科,稻亚科,稻族,水生草本植物,共有4个种,菰(Zizania latifolia)为其中1个种,分布于东亚,其他3个种分布于北美。菰是一种稻族野生资源
全文:菰属(Zizania linnaeus)为禾本科,稻亚科,稻族,水生草本植物,共有4个种,菰(Zizania latifolia)为其中1个种,分布于东亚,其他3个种分布于北美。菰是一种稻族野生资源
变化环境下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水文过程及其调控对策研究
作者: 罗蔚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  呼吸量  水位  生态水文  CoupModel  神经网络 
描述:对策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如下:1、利用近50年的实测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资料,采用Mann-Kendall等方法,研究了鄱阳湖流域水沙量的时空分布特性;从流域降雨、用水
全文:对策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如下:1、利用近50年的实测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资料,采用Mann-Kendall等方法,研究了鄱阳湖流域水沙量的时空分布特性;从流域降雨、用水
乐安河:鄱阳湖段湿地水生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效应研究
作者: 周雪玲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  底泥沉积物  湿地  重金属  富集系数  环境质量 
描述:生态调查与室内分析测定,比较分析了重金属污染状况、分布特征与生态危害的风险评价,探讨了湿地水生植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累积、富集特征,并对植物与土壤重金属相关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
全文:生态调查与室内分析测定,比较分析了重金属污染状况、分布特征与生态危害的风险评价,探讨了湿地水生植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累积、富集特征,并对植物与土壤重金属相关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
基于EFDC模拟的鄱阳湖典型年份水文与水动力特征分析
作者: 叶玉琴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  丰水期  枯水期  水文水动力  EFDC模型 
描述: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三个典型年份的月平均水位和水深变化趋势相似,都是1月最小,7月最大,1月到7月逐渐增加,7月之后逐渐下降。丰水年的平均水深波动较大,从平均流速可以看出三个典型年份1-6月
全文: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三个典型年份的月平均水位和水深变化趋势相似,都是1月最小,7月最大,1月到7月逐渐增加,7月之后逐渐下降。丰水年的平均水深波动较大,从平均流速可以看出三个典型年份1-6月
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与金融空间耦合发展仿真研究
作者: 叶杨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熵权法  系统耦合  耦合协调度模型  鄱阳湖地区  系统动力学 
描述:权重,得到鄱阳湖地区及城市3个系统的综合指数。结果表明:鄱阳湖地区生态系统和金融系统综合指数均位于第3位,经济系统综合指数第1。6个城市中,景德镇市和鹰潭市的生态系统综合指数较高;6个城市的经济系
全文:权重,得到鄱阳湖地区及城市3个系统的综合指数。结果表明:鄱阳湖地区生态系统和金融系统综合指数均位于第3位,经济系统综合指数第1。6个城市中,景德镇市和鹰潭市的生态系统综合指数较高;6个城市的经济系
微生物对鄱阳湖湿地不同围垦时间及土地利用类型的响应
作者: 黄莉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鄱阳湖  围垦  微生物  土壤 
描述:围垦是导致我国湿地锐减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围垦对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揭示围垦状态下湿地土壤生态系统的演变奠定基础,也为国家退耕还湖政策的实施提供参考,对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择鄱阳湖西南部南昌县蒋巷联圩的自然湿地、退耕还湖地以及围垦距今38、48、92年的水稻田、菜地、荒地、鱼塘底泥为对象,比较了不同围垦年限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含水量(SM)、容重(BD)、总有机碳(TOC)、氨态氮(NH4+-N)、硝态氮(NO3-N)、pH值等理化性质及漆酶(ABTS)、β-葡萄糖苷酶(BG)、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木聚糖酶(BX)和磷酸酶(PHOS)等酶活性的影响,采用PCR-DGGE技术测定了各类型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结果发现:⑴不同围垦年限对土壤理化性质有明显的影响。围垦后总有机碳、氨态氮含量、土壤含水量等指标上升明显,而硝态氮、容重、pH等变化不明显。有机碳的变化值得重点关注:自然湿地中有机碳的含量相对较低,约3.56-9.40g/kg,围垦38年的水稻田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显著上升,达16.01g/kg,围垦48年和92年的水稻田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分别为17.52g/kg和18.26g/kg,上升缓慢,表明围垦后有机碳含量的上升可能存在一个阈值。⑵围垦改变了鄱阳湖湿地土壤微生物的类群。土壤酶活性是显示土壤中微生物类群数的重要依据之一。对围垦38年、48年和92年的水稻田土壤分析发现,随着围垦时间的增加,土壤中漆酶的活性下降,β-葡萄糖苷酶、木聚糖酶、氨基葡萄糖苷酶、磷酸酶等酶的活性则显著增长。对不同土壤中的细菌、真菌16SrDNA采用PCR-DGGE进行检验,发现自然湿地中微生物的种类最丰富,随着围垦时间的延长,PCR-DGGE指纹图谱中的条带数逐渐减少,表明微生物的类群数随围垦时间的延长而减少。Biolog技术检测围垦不同时间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发现在6种不同类型的碳源培养下自然湿地中的微生物生长情况绝大多数时候明显好于有一定围垦历史的土壤。⑶退耕还湖是恢复湿地生态的有效办法。本研究对退耕还湖25年的样地分析表明:①退耕地的土壤酶活性得到恢复:退耕还湖地的各类酶活性与自然湿地类似程度高,与仍在种植水稻的围垦地差异很大;②退耕地的微生物类群得到恢复:退耕还湖地的PCR-DGGE指纹图谱与自然湿地类似程度高,与仍在种植水稻的围垦地差异很大;退耕还湖地的Biolog检测微生物生长曲线与自然湿地类似程度高,与仍在种植水稻的围垦地差异很大。⑷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可造成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变化。对水稻田、菜地、鱼塘底泥、荒地四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研究表明,4种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的各种理化性质有显著影响,包括含水量、容重、总有机碳含量、氨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以及土壤中漆酶、木聚糖酶、氨基葡萄糖苷酶、磷酸酶等的酶活性。PCR-DGGE指纹图谱的检测也表明4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中细菌和微生物类群数有明显的变化。
全文:围垦是导致我国湿地锐减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围垦对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揭示围垦状态下湿地土壤生态系统的演变奠定基础,也为国家退耕还湖政策的实施提供参考,对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择鄱阳湖西南部南昌县蒋巷联圩的自然湿地、退耕还湖地以及围垦距今38、48、92年的水稻田、菜地、荒地、鱼塘底泥为对象,比较了不同围垦年限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含水量(SM)、容重(BD)、总有机碳(TOC)、氨态氮(NH4+-N)、硝态氮(NO3-N)、pH值等理化性质及漆酶(ABTS)、β-葡萄糖苷酶(BG)、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木聚糖酶(BX)和磷酸酶(PHOS)等酶活性的影响,采用PCR-DGGE技术测定了各类型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结果发现:⑴不同围垦年限对土壤理化性质有明显的影响。围垦后总有机碳、氨态氮含量、土壤含水量等指标上升明显,而硝态氮、容重、pH等变化不明显。有机碳的变化值得重点关注:自然湿地中有机碳的含量相对较低,约3.56-9.40g/kg,围垦38年的水稻田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显著上升,达16.01g/kg,围垦48年和92年的水稻田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分别为17.52g/kg和18.26g/kg,上升缓慢,表明围垦后有机碳含量的上升可能存在一个阈值。⑵围垦改变了鄱阳湖湿地土壤微生物的类群。土壤酶活性是显示土壤中微生物类群数的重要依据之一。对围垦38年、48年和92年的水稻田土壤分析发现,随着围垦时间的增加,土壤中漆酶的活性下降,β-葡萄糖苷酶、木聚糖酶、氨基葡萄糖苷酶、磷酸酶等酶的活性则显著增长。对不同土壤中的细菌、真菌16SrDNA采用PCR-DGGE进行检验,发现自然湿地中微生物的种类最丰富,随着围垦时间的延长,PCR-DGGE指纹图谱中的条带数逐渐减少,表明微生物的类群数随围垦时间的延长而减少。Biolog技术检测围垦不同时间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发现在6种不同类型的碳源培养下自然湿地中的微生物生长情况绝大多数时候明显好于有一定围垦历史的土壤。⑶退耕还湖是恢复湿地生态的有效办法。本研究对退耕还湖25年的样地分析表明:①退耕地的土壤酶活性得到恢复:退耕还湖地的各类酶活性与自然湿地类似程度高,与仍在种植水稻的围垦地差异很大;②退耕地的微生物类群得到恢复:退耕还湖地的PCR-DGGE指纹图谱与自然湿地类似程度高,与仍在种植水稻的围垦地差异很大;退耕还湖地的Biolog检测微生物生长曲线与自然湿地类似程度高,与仍在种植水稻的围垦地差异很大。⑷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可造成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变化。对水稻田、菜地、鱼塘底泥、荒地四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研究表明,4种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的各种理化性质有显著影响,包括含水量、容重、总有机碳含量、氨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以及土壤中漆酶、木聚糖酶、氨基葡萄糖苷酶、磷酸酶等的酶活性。PCR-DGGE指纹图谱的检测也表明4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中细菌和微生物类群数有明显的变化。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德育资源开发研究
作者: 柳华  来源:南昌航空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生态德育  资源开发 
描述: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资源逐渐匮乏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因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探讨 “生态德育资源开发”,不但是当前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倡导科学开发生态德育资源的关键之举。 在人与自然的融合体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德育资源”,本文提出的“生态德育资源”就是其中一种。这里所指生态德育资源主要是指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的生态德育资源,伴随历史发展形成的传统生态德育资源和现代德育资源。在生态文明中,这些资源仍然可以促进人类生态文明进步。因此把这一资源融入到教育领域,培养人们养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进而在人们思想意识中形成对生态德育资源价值的深刻认识。 文章第二部分,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资源开发种类中主要分为湖文化中蕴藏的传统生态德育资源种类和生态德育资源开发种类。传统生态德育资源主要围绕鄱阳湖渔俗文化、农耕文化、茶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等。渔俗文化主要体现在当地人们对吃鱼和捕鱼上;农耕文化主要体现在当地人们对农作物的秸秆循环利用上;茶文化主要体现在人们尊重自然规律上;红色文化主要体现在把鄱阳湖红色文化时代精神运用到保护生态德育资源上;宗教文化主要体现在人们对水神的祭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蕴藏的生态德育资源开发种类主要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主要体现在改变传统产业模式,走物质循环再利用路线,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业产品;生态工业主要体现在天然风能生态能源上,把自然中的生态能源转化为绿色能源,促进生态德育资源协调发展;生态旅游业主要体现在以自然景观为主,主要围绕鄱阳湖流域的山、江、湖、鸟、林为中心的自然生态旅游产业。 文章第三部分主要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德育资源开发现状和价值为主。关于鄱阳湖开发现状主要是从植被减少现状、土地流失现状、流域污染现状、生物保护现状四方面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状。鄱阳湖开发价值主要体现在丰富的生态德育资源、厚重的人文关怀和实用性与实效性。 文章第四部分主要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发的原则和策略为主,此部分也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在原则上首先是与湖和谐原则,主要体现在人与湖和谐发展,采用现代技术,从整体出发,构建人与湖的和谐共生的根本原则。其次是整体多元化原则,主要体现在以多元的方式开发鄱阳湖生态德育资源。最后是效益最佳原则,主要体现在开发鄱阳湖要顺应鄱阳湖现有的生态基础。 在策略方面,首先体现在培育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多元化生态德育资源开发意识上,主要以鄱阳湖生态德育资源开发的意义延伸到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其次是落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德育资源开发的主体,主要体现在政策、法律、政府三方面最后,实现鄱阳湖生态德育资源开发思想走进校园课堂,主要体现在中小学课堂设计、高校课程设置,与学校的教育资源相联系,充分发挥学校功能,实现更好开发。
全文: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资源逐渐匮乏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因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探讨 “生态德育资源开发”,不但是当前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倡导科学开发生态德育资源的关键之举。 在人与自然的融合体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德育资源”,本文提出的“生态德育资源”就是其中一种。这里所指生态德育资源主要是指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的生态德育资源,伴随历史发展形成的传统生态德育资源和现代德育资源。在生态文明中,这些资源仍然可以促进人类生态文明进步。因此把这一资源融入到教育领域,培养人们养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进而在人们思想意识中形成对生态德育资源价值的深刻认识。 文章第二部分,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资源开发种类中主要分为湖文化中蕴藏的传统生态德育资源种类和生态德育资源开发种类。传统生态德育资源主要围绕鄱阳湖渔俗文化、农耕文化、茶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等。渔俗文化主要体现在当地人们对吃鱼和捕鱼上;农耕文化主要体现在当地人们对农作物的秸秆循环利用上;茶文化主要体现在人们尊重自然规律上;红色文化主要体现在把鄱阳湖红色文化时代精神运用到保护生态德育资源上;宗教文化主要体现在人们对水神的祭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蕴藏的生态德育资源开发种类主要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主要体现在改变传统产业模式,走物质循环再利用路线,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业产品;生态工业主要体现在天然风能生态能源上,把自然中的生态能源转化为绿色能源,促进生态德育资源协调发展;生态旅游业主要体现在以自然景观为主,主要围绕鄱阳湖流域的山、江、湖、鸟、林为中心的自然生态旅游产业。 文章第三部分主要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德育资源开发现状和价值为主。关于鄱阳湖开发现状主要是从植被减少现状、土地流失现状、流域污染现状、生物保护现状四方面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状。鄱阳湖开发价值主要体现在丰富的生态德育资源、厚重的人文关怀和实用性与实效性。 文章第四部分主要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发的原则和策略为主,此部分也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在原则上首先是与湖和谐原则,主要体现在人与湖和谐发展,采用现代技术,从整体出发,构建人与湖的和谐共生的根本原则。其次是整体多元化原则,主要体现在以多元的方式开发鄱阳湖生态德育资源。最后是效益最佳原则,主要体现在开发鄱阳湖要顺应鄱阳湖现有的生态基础。 在策略方面,首先体现在培育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多元化生态德育资源开发意识上,主要以鄱阳湖生态德育资源开发的意义延伸到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其次是落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德育资源开发的主体,主要体现在政策、法律、政府三方面最后,实现鄱阳湖生态德育资源开发思想走进校园课堂,主要体现在中小学课堂设计、高校课程设置,与学校的教育资源相联系,充分发挥学校功能,实现更好开发。
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
作者: 戴天放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变迁  农业开发  鄱阳湖流域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发展  农业环境 
描述:生态农业阶段等5个阶段,创造的“猪—沼—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我国南方唯一重推广的生态农业模式,标志着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鄱阳湖流域现代生态农业的成效是
全文:生态农业阶段等5个阶段,创造的“猪—沼—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我国南方唯一重推广的生态农业模式,标志着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鄱阳湖流域现代生态农业的成效是
上页 1 2 3 ... 87 88 89 ... 94 95 96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