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
鄱阳湖天鹅之殇
-
作者:暂无 来源:博客天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鄱阳湖天鹅之殇
-
姜夔《扬州慢》、《杏花天影》之悲音审美意识浅探
-
作者:
白海燕 冯坚 来源:时代文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悲音美 杏花天影 姜夔 扬州慢
-
描述:姜夔自度曲作为宋词曲谱的珍宝为我们后人呈现了古代音乐的奇妙.本文笔者根据多年的高校音乐史论教学经历,择姜夔词曲精髓之悲音审美意识之一隅,对姜夔自度曲之代表作品、所呈现出的悲音美从家国意识、浪漫主义、遁世怀旧、儿女情怀几个层面做出了一些探析.
-
全文:姜夔自度曲作为宋词曲谱的珍宝为我们后人呈现了古代音乐的奇妙.本文笔者根据多年的高校音乐史论教学经历,择姜夔词曲精髓之悲音审美意识之一隅,对姜夔自度曲之代表作品、所呈现出的悲音美从家国意识、浪漫主义、遁世怀旧、儿女情怀几个层面做出了一些探析.
-
姜夔《扬州慢》、《杏花天影》之悲音审美意识浅探
-
作者:
白海燕 冯坚 来源: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悲音美 杏花天影 姜夔 扬州慢
-
描述:姜夔自度曲作为宋词曲谱的珍宝为我们后人呈现了古代音乐的奇妙。本文笔者根据多年的高校音乐史论教学经历,择姜夔词曲精髓之悲音审美意识之一隅,对姜夔自度曲之代表作品《扬州慢》、《杏花天影》所呈现出的悲音美从家国意识、浪漫主义、遁世怀旧、儿女情怀几个层面做出了一些探析。
-
全文:姜夔自度曲作为宋词曲谱的珍宝为我们后人呈现了古代音乐的奇妙。本文笔者根据多年的高校音乐史论教学经历,择姜夔词曲精髓之悲音审美意识之一隅,对姜夔自度曲之代表作品《扬州慢》、《杏花天影》所呈现出的悲音美从家国意识、浪漫主义、遁世怀旧、儿女情怀几个层面做出了一些探析。
-
“黍离之悲”的余味——读姜夔《扬州慢》一词兼论其词风
-
作者:
王冬艳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虚笔反衬 清疏淡雅 黍离之悲
-
描述:姜夔词清空峭拔 ,幽邃秀美 ,音律和谐精密。于南宋词坛别开家门 ,影响深远。本词采用今昔交织、对比反衬及虚笔勾勒等手法 ,善于化实为虚 ,寄托深沉的家国之恨。艺术上别具特色 ,是姜夔感怀国事、痛伤时事的现实主义名篇 ,也是他词论的杰出实践。为历代词人抒发“黍离之悲”而富有余味的罕有佳作
-
全文:姜夔词清空峭拔 ,幽邃秀美 ,音律和谐精密。于南宋词坛别开家门 ,影响深远。本词采用今昔交织、对比反衬及虚笔勾勒等手法 ,善于化实为虚 ,寄托深沉的家国之恨。艺术上别具特色 ,是姜夔感怀国事、痛伤时事的现实主义名篇 ,也是他词论的杰出实践。为历代词人抒发“黍离之悲”而富有余味的罕有佳作
-
中外文学中相对的隐士——论陶渊明和华兹华斯之胸怀天下
-
作者:
张叉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华兹华斯 隐居 陶渊明 胸怀天下
-
描述:陶渊明(公元365—427)和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公元1770--1850)都是身在山林,胸怀天下的隐士。作为胸怀天下相对意义上的隐士,陶渊明和华兹华斯既有相似处,又有相异点,具有较大的比较研究之价值。
-
全文:陶渊明(公元365—427)和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公元1770--1850)都是身在山林,胸怀天下的隐士。作为胸怀天下相对意义上的隐士,陶渊明和华兹华斯既有相似处,又有相异点,具有较大的比较研究之价值。
-
“陶渊明式思想论”之新说-魏正申研陶的学术贡献论
-
作者:
刘孟阳 来源:鞍山社会科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思想论 民生 学术贡献 思想体系 陶渊明 魏正申 孔子学说
-
描述:魏正申“陶渊明式思想”说有个基本核心,即以孑L学为根本,以民生为理念,兼容各家之精华。虽如此,但又不能称之为儒学或孔子学说,因为它虽以孔学为根本,以民生为理念,博采各家之长,不失为融汇生成的新的思想体系,既不姓儒,也不姓道,也不姓佛,魏氏将它叫做“陶渊明式思想”。
-
全文:魏正申“陶渊明式思想”说有个基本核心,即以孑L学为根本,以民生为理念,兼容各家之精华。虽如此,但又不能称之为儒学或孔子学说,因为它虽以孔学为根本,以民生为理念,博采各家之长,不失为融汇生成的新的思想体系,既不姓儒,也不姓道,也不姓佛,魏氏将它叫做“陶渊明式思想”。
-
试论苏轼认同陶渊明却终未归隐之原因
-
作者:
朱秋德 来源: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陶渊明 原因 苏轼 差异
-
描述:苏轼一生无论居庙堂之高 ,或处江湖之远 ,皆追求心灵自由 ,达到了物我同一、高凡绝尘的理想境界。该文认为苏轼慕陶、学陶 ,作《和陶诗》12 0余首以明志 ,却始终未能像陶渊明那样挂冠而去 ,归隐田园。究其原因 ,不外乎生活时代、出身背景、思想体系、入仕经历等方面的差异
-
全文:苏轼一生无论居庙堂之高 ,或处江湖之远 ,皆追求心灵自由 ,达到了物我同一、高凡绝尘的理想境界。该文认为苏轼慕陶、学陶 ,作《和陶诗》12 0余首以明志 ,却始终未能像陶渊明那样挂冠而去 ,归隐田园。究其原因 ,不外乎生活时代、出身背景、思想体系、入仕经历等方面的差异
-
写“空城”之景,发“黍离”之悲——读姜夔《扬州慢》
-
作者:
萧哲庵 来源:教材教法研究(文科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写“空城”之景,发“黍离”之悲——读姜夔《扬州慢》
-
陶渊明非名士原因探析:兼及陶氏生前身后不为人重之由
-
作者:
熊建军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他者 陶渊明 魏晋名士
-
描述:陶渊明作为魏晋风流的代表人物,却被排除在魏晋名士之列,原因并无人提及。论及陶渊明生前身后长时间不被人赏识之由,学术界以为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其诗文质朴清淡,与当时华丽的形式主义文风相去甚远。先贤时哲
-
全文:陶渊明作为魏晋风流的代表人物,却被排除在魏晋名士之列,原因并无人提及。论及陶渊明生前身后长时间不被人赏识之由,学术界以为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其诗文质朴清淡,与当时华丽的形式主义文风相去甚远。先贤时哲
-
田园的守望与个性的张扬——论陶渊明田园诗的和谐之美
-
作者:
王华杰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田园 个性 张扬 陶渊明 守望
-
描述:常在”追求个性自由,独抒性灵的个性张扬者。他的田园诗是内心真情的流露,既体现了人与自然天然融合的审美意蕴。也体现了个性的心灵与田园守望的和谐之美。
-
全文:常在”追求个性自由,独抒性灵的个性张扬者。他的田园诗是内心真情的流露,既体现了人与自然天然融合的审美意蕴。也体现了个性的心灵与田园守望的和谐之美。
上页
1
2
3
...
5
6
7
...
63
64
65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