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县域经济多元化差异及化解策略实证分析: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作者: 林火平 林翰文  来源:求索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县域经济差异  单指标实证分析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和谐发展 
描述:县域经济处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成功实践的基石。本文以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财力水平为分析指标,深入分析了规划区16年来在上升为国家战略前后县域经济差异变动趋势与特征,并对多元化差异的形成、存在、延续的动因进行了实证探究,揭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竞争力削弱、对区域市场和资源争夺能力降低的深层原因,进而提出了缩小县域经济差异、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和谐发展的路径选择。
全文:县域经济处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成功实践的基石。本文以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财力水平为分析指标,深入分析了规划区16年来在上升为国家战略前后县域经济差异变动趋势与特征,并对多元化差异的形成、存在、延续的动因进行了实证探究,揭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竞争力削弱、对区域市场和资源争夺能力降低的深层原因,进而提出了缩小县域经济差异、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和谐发展的路径选择。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25个县(市)面板数据的DEA分析
作者: 陈苏 张利国  来源:鄱阳湖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DEA分析  全要素生产率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粮食 
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江西省传统农区,其粮食生产在江西省粮食生产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采用DEA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模型,实证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5个县(市)粮食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化状况。整体来看,2000-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技术进步是导致全要素生产率上升的主要因素。通过进一步分析得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就各县(市)来看,永修县、瑞昌市、余江县和贵溪市4个县(市)粮食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其他21个县(市)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均上升。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如何提高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全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江西省传统农区,其粮食生产在江西省粮食生产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采用DEA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模型,实证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5个县(市)粮食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化状况。整体来看,2000-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技术进步是导致全要素生产率上升的主要因素。通过进一步分析得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就各县(市)来看,永修县、瑞昌市、余江县和贵溪市4个县(市)粮食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其他21个县(市)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均上升。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如何提高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环鄱阳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初探
作者: 朱红  来源:南昌航空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路径  鄱阳湖  建设  生态文明 
描述: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报告还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我们党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层面。中国共产党实施这一伟大战略,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中国道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为新时期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指明了方向。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文明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鄱阳湖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是把建设环鄱阳湖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标志性举措。建设环鄱阳湖地区,也成为我省委、省政府在新时期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以及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低碳经济的示范工程,必将对中部江西崛起新跨越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环鄱阳湖地区是生态、经济、文化、社会为一体的功能区,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是环鄱阳湖地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搞好环鄱阳湖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保证让江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详细阐释了生态文明产生的理论来源、主要内涵及基本特征等。对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进行了梳理,对生态文明的相关理论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针对环鄱阳湖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本文重点探索了我省环鄱阳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对策,从政治、经济、生态文化及人居环境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索,从而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为环鄱阳湖地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一些对策上的参考。
全文: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报告还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我们党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层面。中国共产党实施这一伟大战略,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中国道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为新时期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指明了方向。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文明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鄱阳湖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是把建设环鄱阳湖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标志性举措。建设环鄱阳湖地区,也成为我省委、省政府在新时期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以及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低碳经济的示范工程,必将对中部江西崛起新跨越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环鄱阳湖地区是生态、经济、文化、社会为一体的功能区,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是环鄱阳湖地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搞好环鄱阳湖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保证让江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详细阐释了生态文明产生的理论来源、主要内涵及基本特征等。对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进行了梳理,对生态文明的相关理论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针对环鄱阳湖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本文重点探索了我省环鄱阳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对策,从政治、经济、生态文化及人居环境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索,从而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为环鄱阳湖地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一些对策上的参考。
环鄱阳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初探
作者: 朱红  来源:南昌航空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路径  鄱阳湖  建设  生态文明 
描述: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报告还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我们党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层面。中国共产党实施这一伟大战略,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中国道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为新时期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指明了方向。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文明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鄱阳湖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是把建设环鄱阳湖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标志性举措。建设环鄱阳湖地区,也成为我省委、省政府在新时期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以及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低碳经济的示范工程,必将对中部江西崛起新跨越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环鄱阳湖地区是生态、经济、文化、社会为一体的功能区,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是环鄱阳湖地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搞好环鄱阳湖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保证让江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详细阐释了生态文明产生的理论来源、主要内涵及基本特征等。对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进行了梳理,对生态文明的相关理论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针对环鄱阳湖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本文重点探索了我省环鄱阳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对策,从政治、经济、生态文化及人居环境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索,从而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为环鄱阳湖地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一些对策上的参考。
全文: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报告还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我们党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层面。中国共产党实施这一伟大战略,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中国道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为新时期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指明了方向。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文明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鄱阳湖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是把建设环鄱阳湖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标志性举措。建设环鄱阳湖地区,也成为我省委、省政府在新时期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以及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低碳经济的示范工程,必将对中部江西崛起新跨越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环鄱阳湖地区是生态、经济、文化、社会为一体的功能区,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是环鄱阳湖地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搞好环鄱阳湖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保证让江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详细阐释了生态文明产生的理论来源、主要内涵及基本特征等。对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进行了梳理,对生态文明的相关理论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针对环鄱阳湖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本文重点探索了我省环鄱阳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对策,从政治、经济、生态文化及人居环境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索,从而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为环鄱阳湖地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一些对策上的参考。
环鄱阳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初探
作者: 朱红  来源:南昌航空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路径  鄱阳湖  建设  生态文明 
描述: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报告还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我们党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层面。中国共产党实施这一伟大战略,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中国道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为新时期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指明了方向。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文明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鄱阳湖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是把建设环鄱阳湖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标志性举措。建设环鄱阳湖地区,也成为我省委、省政府在新时期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以及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低碳经济的示范工程,必将对中部江西崛起新跨越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环鄱阳湖地区是生态、经济、文化、社会为一体的功能区,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是环鄱阳湖地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搞好环鄱阳湖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保证让江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详细阐释了生态文明产生的理论来源、主要内涵及基本特征等。对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进行了梳理,对生态文明的相关理论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针对环鄱阳湖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本文重点探索了我省环鄱阳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对策,从政治、经济、生态文化及人居环境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索,从而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为环鄱阳湖地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一些对策上的参考。
全文: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报告还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我们党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层面。中国共产党实施这一伟大战略,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中国道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为新时期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指明了方向。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文明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鄱阳湖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是把建设环鄱阳湖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标志性举措。建设环鄱阳湖地区,也成为我省委、省政府在新时期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以及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低碳经济的示范工程,必将对中部江西崛起新跨越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环鄱阳湖地区是生态、经济、文化、社会为一体的功能区,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是环鄱阳湖地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搞好环鄱阳湖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保证让江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详细阐释了生态文明产生的理论来源、主要内涵及基本特征等。对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进行了梳理,对生态文明的相关理论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针对环鄱阳湖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本文重点探索了我省环鄱阳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对策,从政治、经济、生态文化及人居环境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索,从而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为环鄱阳湖地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一些对策上的参考。
大湖流域综合开发新模式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文献综述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研究的整体框架
作者: 孔凡斌 熊凯  来源:鄱阳湖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综合开发模式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大湖流域 
描述:本文阐述了开展我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问题研究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分析了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范例,深入系统地开展我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新模式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课题研究的典型示范意义;从经济学、环境科学、地理学、生态学、资源科学、管理学等不同学科和理论视角,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大湖流域综合开发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学科交叉特点及国内外多学科研究的主要成果和重要观点;从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三个重要方面对相关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了综合评价与展望;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当前我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实践中存在的三大主要矛盾和问题,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具体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总体把握、重点突破和总结归纳的研究思路,设计出我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新模式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总体框架。
全文:本文阐述了开展我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问题研究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分析了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范例,深入系统地开展我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新模式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课题研究的典型示范意义;从经济学、环境科学、地理学、生态学、资源科学、管理学等不同学科和理论视角,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大湖流域综合开发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学科交叉特点及国内外多学科研究的主要成果和重要观点;从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三个重要方面对相关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了综合评价与展望;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当前我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实践中存在的三大主要矛盾和问题,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具体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总体把握、重点突破和总结归纳的研究思路,设计出我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新模式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总体框架。
鄱阳湖越冬水鸟种群变化动态
作者: 崔鹏 夏少霞 刘观华 吴建东 曾南京 伍旭东 文思标 罗盛金 纪伟涛 雷富民  来源:四川动物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多样性  越冬  水鸟  鄱阳湖  丰富度 
描述:31种。鄱阳湖越冬水鸟从10月上旬开始出现,在11月份鸟类数量急剧增加,在12月上旬和中旬达到数量峰值,然后开始缓慢减少,至4月初仅有少于1%的鸟类还停留在监测区域。在鄱阳湖要继续深入开展越冬候鸟空间
全文:31种。鄱阳湖越冬水鸟从10月上旬开始出现,在11月份鸟类数量急剧增加,在12月上旬和中旬达到数量峰值,然后开始缓慢减少,至4月初仅有少于1%的鸟类还停留在监测区域。在鄱阳湖要继续深入开展越冬候鸟空间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水位调控方案的探讨
作者: 齐述华 廖富强  来源:地理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退田还湖  越冬候鸟  生态移民  鄱阳湖水利枢纽 
描述:利用历史水文资料、越冬候鸟分布调查资料及基础地理数据等,从鄱阳湖形态的历史演变和鄱阳湖越冬候鸟生境保护的角度,探讨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水位调控方案。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和建议:(1)在维持鄱阳湖形态不变
全文:利用历史水文资料、越冬候鸟分布调查资料及基础地理数据等,从鄱阳湖形态的历史演变和鄱阳湖越冬候鸟生境保护的角度,探讨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水位调控方案。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和建议:(1)在维持鄱阳湖形态不变
MODIS监测的鄱阳湖水域面积变化研究(2000—2011年)
作者: 张克祥 张国庆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湖泊面积  Landsat  鄱阳湖  MODIS 
描述:采用Terra/MODIS 16天合成的250 m植被指数产品MOD13Q1,利用水体与植被等其他地物在可见光和近红外的反射波谱差异,监测了鄱阳湖2000-2011年湖泊面积的时间序列变化。结果表明
全文:采用Terra/MODIS 16天合成的250 m植被指数产品MOD13Q1,利用水体与植被等其他地物在可见光和近红外的反射波谱差异,监测了鄱阳湖2000-2011年湖泊面积的时间序列变化。结果表明
鄱阳湖湖滨沙山线性风蚀地貌的发育模式
作者: 党淑青 韩志勇 李徐生 徐卫民 弋双文 张斌 鹿化煜  来源:第四纪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风蚀坑  风蚀地貌  发育模式  沙山  风蚀残墩  湿润区 
描述:、风蚀垄和风蚀残墩。本文分析了这4种风蚀地貌的形态特征、分布以及相互关系,并提出沙山风蚀地貌的发育模式,即3段2期的发育模式:风蚀作用的第1阶段形成风蚀坑,第2阶段形成风蚀槽和风蚀垄,第3阶段形成
全文:、风蚀垄和风蚀残墩。本文分析了这4种风蚀地貌的形态特征、分布以及相互关系,并提出沙山风蚀地貌的发育模式,即3段2期的发育模式:风蚀作用的第1阶段形成风蚀坑,第2阶段形成风蚀槽和风蚀垄,第3阶段形成
上页 1 2 3 ... 10 11 12 ... 17 18 19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