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作者: 刘健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鄱阳湖流域  气候变化  水文响应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描述:。 (4)在未来三种气体排放情景下,鄱阳湖流域2011-2050年多年平均水量平衡关系与1991-2001年相比,变化不显著,但是绝对水量均减少。其中,A2排情景减少最大,约16.5%;其次为A1B中排
全文:。 (4)在未来三种气体排放情景下,鄱阳湖流域2011-2050年多年平均水量平衡关系与1991-2001年相比,变化不显著,但是绝对水量均减少。其中,A2排情景减少最大,约16.5%;其次为A1B中排
鄱阳湖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作者: 刘健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鄱阳湖流域  气候变化  水文响应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描述:。 (4)在未来三种气体排放情景下,鄱阳湖流域2011-2050年多年平均水量平衡关系与1991-2001年相比,变化不显著,但是绝对水量均减少。其中,A2排情景减少最大,约16.5%;其次为A1B中排
全文:。 (4)在未来三种气体排放情景下,鄱阳湖流域2011-2050年多年平均水量平衡关系与1991-2001年相比,变化不显著,但是绝对水量均减少。其中,A2排情景减少最大,约16.5%;其次为A1B中排
明代鄱阳湖地区水旱灾害及治理
作者: 郭玉洁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赈济  明代  鄱阳湖地区  水旱灾害 
描述:明代鄱阳湖地区水旱灾害及其治理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认为:在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的双重影响下,明代鄱阳湖地区的水旱灾害呈现出频率、程度重、时间段比较集中的特点。水旱灾害发生之后,人口死亡、田地废弃
全文:明代鄱阳湖地区水旱灾害及其治理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认为:在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的双重影响下,明代鄱阳湖地区的水旱灾害呈现出频率、程度重、时间段比较集中的特点。水旱灾害发生之后,人口死亡、田地废弃
鄱阳湖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与来源研究
作者: 龙智勇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沉积物  来源  鄱阳湖  水样 
描述:: 水相OCPs总含量为3.60~52.03ng.L~(-1)(平均值:11.68ng.L~(-1)),鄱阳湖湖区水相中有机氯农药分布含量特征为东北,而西南低,OCPs并有向北汇集的趋势。湖区水样中
全文:: 水相OCPs总含量为3.60~52.03ng.L~(-1)(平均值:11.68ng.L~(-1)),鄱阳湖湖区水相中有机氯农药分布含量特征为东北,而西南低,OCPs并有向北汇集的趋势。湖区水样中
明代鄱阳湖地区水旱灾害及治理
作者: 郭玉洁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赈济  明代  鄱阳湖地区  水旱灾害 
描述:明代鄱阳湖地区水旱灾害及其治理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认为:在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的双重影响下,明代鄱阳湖地区的水旱灾害呈现出频率、程度重、时间段比较集中的特点。水旱灾害发生之后,人口死亡、田地废弃
全文:明代鄱阳湖地区水旱灾害及其治理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认为:在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的双重影响下,明代鄱阳湖地区的水旱灾害呈现出频率、程度重、时间段比较集中的特点。水旱灾害发生之后,人口死亡、田地废弃
鄱阳湖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与来源研究
作者: 龙智勇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沉积物  来源  鄱阳湖  水样 
描述:: 水相OCPs总含量为3.60~52.03ng.L~(-1)(平均值:11.68ng.L~(-1)),鄱阳湖湖区水相中有机氯农药分布含量特征为东北,而西南低,OCPs并有向北汇集的趋势。湖区水样中
全文:: 水相OCPs总含量为3.60~52.03ng.L~(-1)(平均值:11.68ng.L~(-1)),鄱阳湖湖区水相中有机氯农药分布含量特征为东北,而西南低,OCPs并有向北汇集的趋势。湖区水样中
明代鄱阳湖地区水旱灾害及治理
作者: 郭玉洁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赈济  明代  鄱阳湖地区  水旱灾害 
描述:明代鄱阳湖地区水旱灾害及其治理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认为:在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的双重影响下,明代鄱阳湖地区的水旱灾害呈现出频率、程度重、时间段比较集中的特点。水旱灾害发生之后,人口死亡、田地废弃
全文:明代鄱阳湖地区水旱灾害及其治理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认为:在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的双重影响下,明代鄱阳湖地区的水旱灾害呈现出频率、程度重、时间段比较集中的特点。水旱灾害发生之后,人口死亡、田地废弃
鄱阳湖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与来源研究
作者: 龙智勇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沉积物  来源  鄱阳湖  水样 
描述:: 水相OCPs总含量为3.60~52.03ng.L~(-1)(平均值:11.68ng.L~(-1)),鄱阳湖湖区水相中有机氯农药分布含量特征为东北,而西南低,OCPs并有向北汇集的趋势。湖区水样中
全文:: 水相OCPs总含量为3.60~52.03ng.L~(-1)(平均值:11.68ng.L~(-1)),鄱阳湖湖区水相中有机氯农药分布含量特征为东北,而西南低,OCPs并有向北汇集的趋势。湖区水样中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鄱阳湖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研究
作者: 叶许春 张奇 刘健 李丽娇 郭华  来源:冰川冻土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径流变化  人类活动  鄱阳湖流域  气候变化 
描述:20个世纪60年代以来,鄱阳湖流域径流呈现出增加趋势,特别是1990年代流域径流增加显著,与该时期多次出现洪水灾害事件密切相关.运用Mann-Kendall检验法对1961—2000年流域径流序列进行突变分析,结果显示1992年附近是流域径流突变发生的拐点.基于径流对降雨和潜在蒸散发的敏感关系,以1961—1991年为基准期,定量分析了1992—2000年流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天然径流的影响分量.结果表明:相对于1961—1991年,1992—2000年多年平均径流量增加211.7mm,其中气候变化引起的增量为282.2mm,人类活动引起径流减小70.6mm,分别占多年平均径流变化量的133%和-33%.不同子流域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分量相差较大.气候变化因子中,流域降水量的增加,特别是夏季暴雨频率的增加,是引起1990年代鄱阳湖流域径流显著增大的主要原因,其次是蒸发量的长期下降.人类活动对鄱阳湖流域径流起着减流的作用,主要是由于流域内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大量水利工程设施的存在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程度;另一方面,1990年代流域水土流失状况的有效缓解,有助于增加流域的贮水能力,减小径流.
全文:20个世纪60年代以来,鄱阳湖流域径流呈现出增加趋势,特别是1990年代流域径流增加显著,与该时期多次出现洪水灾害事件密切相关.运用Mann-Kendall检验法对1961—2000年流域径流序列进行突变分析,结果显示1992年附近是流域径流突变发生的拐点.基于径流对降雨和潜在蒸散发的敏感关系,以1961—1991年为基准期,定量分析了1992—2000年流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天然径流的影响分量.结果表明:相对于1961—1991年,1992—2000年多年平均径流量增加211.7mm,其中气候变化引起的增量为282.2mm,人类活动引起径流减小70.6mm,分别占多年平均径流变化量的133%和-33%.不同子流域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分量相差较大.气候变化因子中,流域降水量的增加,特别是夏季暴雨频率的增加,是引起1990年代鄱阳湖流域径流显著增大的主要原因,其次是蒸发量的长期下降.人类活动对鄱阳湖流域径流起着减流的作用,主要是由于流域内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大量水利工程设施的存在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程度;另一方面,1990年代流域水土流失状况的有效缓解,有助于增加流域的贮水能力,减小径流.
以地方性眼光看陶学的一部力作:评吴国富《陶渊明寻阳觅踪》
作者: 吴中胜 史元梁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眼光  显学  国富  陶学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  力作  陶渊明研究  地方性 
描述:陶渊明研究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门显学,在这一领域学者众多,著述颇丰。正因为这样,在这方面研究要有所创新是非常之难的。当然,也不是不可能。吴国富先生的近著《陶渊明寻阳觅踪》就是在近年来陶学研究的一部力作。《陶渊明寻阳觅踪》一书作者吴国富,江西武宁人,为九江学院庐山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陶渊明研究,著有学术专著《论陶渊明的中和》及学术论文多篇。该书以陶渊明在寻阳的活动为线索,重点探讨了陶渊明的家世及居住地。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最新出土的文物为依据,以大量的文献资料做考证,搜集出颇多关于陶渊明生诗文、家世、故居的最新资料,得到诸多观点新颖,见解独到的学术成果,为陶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其他陶学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能够有力推动陶渊明研究的新发展。该书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一方面,作者作为土生土长的九江人,在陶渊明研究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另一方面,当下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挖掘地方文化名人,高校与政府通力合作,为研究者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吴先生作为陶渊明的家乡人,在研究陶学方面有天然优势。对本土资源的本土占有和天然了解,这是那些在故纸堆里寻思摸索的学究们无法比拟的。作者非常熟悉九江地区的地理环境,...
全文:陶渊明研究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门显学,在这一领域学者众多,著述颇丰。正因为这样,在这方面研究要有所创新是非常之难的。当然,也不是不可能。吴国富先生的近著《陶渊明寻阳觅踪》就是在近年来陶学研究的一部力作。《陶渊明寻阳觅踪》一书作者吴国富,江西武宁人,为九江学院庐山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陶渊明研究,著有学术专著《论陶渊明的中和》及学术论文多篇。该书以陶渊明在寻阳的活动为线索,重点探讨了陶渊明的家世及居住地。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最新出土的文物为依据,以大量的文献资料做考证,搜集出颇多关于陶渊明生诗文、家世、故居的最新资料,得到诸多观点新颖,见解独到的学术成果,为陶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其他陶学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能够有力推动陶渊明研究的新发展。该书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一方面,作者作为土生土长的九江人,在陶渊明研究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另一方面,当下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挖掘地方文化名人,高校与政府通力合作,为研究者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吴先生作为陶渊明的家乡人,在研究陶学方面有天然优势。对本土资源的本土占有和天然了解,这是那些在故纸堆里寻思摸索的学究们无法比拟的。作者非常熟悉九江地区的地理环境,...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