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两型社会建设的评价研究:基于IPAT模型下的资源与环境评价
作者: 邵春艳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IPAT方程  鄱阳湖生态区  评价指标  两型社会 
描述:随着鄱阳湖生态区经济的迅速发展,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消耗,稀缺的自然资源不能实现有效配置,同时致使自然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面临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与自然资源供给相对有限、环境承载能力薄弱之间的矛盾。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现行推崇的生态与低碳经济理念相背离,本文从保护生态、发展低碳经济内涵着手,以把鄱阳湖生态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文明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的示范基地为目标,对鄱阳湖生态区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路径的资源和环境效率进行评价研究。本文以鄱阳湖生态区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结合经济学和环境科学相关理论,分析了鄱阳湖生态区建立两型社会的背景和意义,在此基础上选取生态效率法作为鄱阳湖生态区资源和环境效率评价方法。同时,结合建立IPAT方程,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一个封闭的经济系统,重点考察经济活动中资源输入端的能源消耗以及对环境影响的输出端的废气排放量。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方面选取能源消耗生产率、废气排放生产率作为评价指标,比较2003-2010年江西省、生态区的发展状况,通过三种模式的具体分析,在设定不同的能源消耗、废气排放量生产率时辩证的认识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发展关系。最后根据鄱阳湖生态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外国家在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经验,对鄱阳湖生态区的两型社会建设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全文:随着鄱阳湖生态区经济的迅速发展,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消耗,稀缺的自然资源不能实现有效配置,同时致使自然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面临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与自然资源供给相对有限、环境承载能力薄弱之间的矛盾。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现行推崇的生态与低碳经济理念相背离,本文从保护生态、发展低碳经济内涵着手,以把鄱阳湖生态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文明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的示范基地为目标,对鄱阳湖生态区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路径的资源和环境效率进行评价研究。本文以鄱阳湖生态区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结合经济学和环境科学相关理论,分析了鄱阳湖生态区建立两型社会的背景和意义,在此基础上选取生态效率法作为鄱阳湖生态区资源和环境效率评价方法。同时,结合建立IPAT方程,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一个封闭的经济系统,重点考察经济活动中资源输入端的能源消耗以及对环境影响的输出端的废气排放量。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方面选取能源消耗生产率、废气排放生产率作为评价指标,比较2003-2010年江西省、生态区的发展状况,通过三种模式的具体分析,在设定不同的能源消耗、废气排放量生产率时辩证的认识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发展关系。最后根据鄱阳湖生态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外国家在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经验,对鄱阳湖生态区的两型社会建设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两型社会建设的评价研究:基于IPAT模型下的资源与环境评价
作者: 邵春艳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IPAT方程  鄱阳湖生态区  评价指标  两型社会 
描述:随着鄱阳湖生态区经济的迅速发展,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消耗,稀缺的自然资源不能实现有效配置,同时致使自然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面临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与自然资源供给相对有限、环境承载能力薄弱之间的矛盾。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现行推崇的生态与低碳经济理念相背离,本文从保护生态、发展低碳经济内涵着手,以把鄱阳湖生态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文明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的示范基地为目标,对鄱阳湖生态区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路径的资源和环境效率进行评价研究。本文以鄱阳湖生态区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结合经济学和环境科学相关理论,分析了鄱阳湖生态区建立两型社会的背景和意义,在此基础上选取生态效率法作为鄱阳湖生态区资源和环境效率评价方法。同时,结合建立IPAT方程,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一个封闭的经济系统,重点考察经济活动中资源输入端的能源消耗以及对环境影响的输出端的废气排放量。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方面选取能源消耗生产率、废气排放生产率作为评价指标,比较2003-2010年江西省、生态区的发展状况,通过三种模式的具体分析,在设定不同的能源消耗、废气排放量生产率时辩证的认识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发展关系。最后根据鄱阳湖生态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外国家在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经验,对鄱阳湖生态区的两型社会建设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全文:随着鄱阳湖生态区经济的迅速发展,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消耗,稀缺的自然资源不能实现有效配置,同时致使自然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面临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与自然资源供给相对有限、环境承载能力薄弱之间的矛盾。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现行推崇的生态与低碳经济理念相背离,本文从保护生态、发展低碳经济内涵着手,以把鄱阳湖生态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文明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的示范基地为目标,对鄱阳湖生态区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路径的资源和环境效率进行评价研究。本文以鄱阳湖生态区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结合经济学和环境科学相关理论,分析了鄱阳湖生态区建立两型社会的背景和意义,在此基础上选取生态效率法作为鄱阳湖生态区资源和环境效率评价方法。同时,结合建立IPAT方程,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一个封闭的经济系统,重点考察经济活动中资源输入端的能源消耗以及对环境影响的输出端的废气排放量。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方面选取能源消耗生产率、废气排放生产率作为评价指标,比较2003-2010年江西省、生态区的发展状况,通过三种模式的具体分析,在设定不同的能源消耗、废气排放量生产率时辩证的认识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发展关系。最后根据鄱阳湖生态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外国家在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经验,对鄱阳湖生态区的两型社会建设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基于AHP和GIS的现代文化产业科技发展水平评价及区域品牌建设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作者: 许其高 廖智华  来源:电子测试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文化产业  GIS技术  AHP(层次分析法)  区域品牌  产业集群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文化产业区域品牌形成的前提是文化产业集群的基本成熟,要达到这一点,必须进行自主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本文首先介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随后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测度区内9个城市的现代文化产业科技发展水平,并使用GIS技术作出该区现代文化产业科技发展水平分形图。最后在上述基础上,从区域品牌建设的角度提出现代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对策,并提炼出以创建区域品牌为目标的现代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几个战略重点。
全文:文化产业区域品牌形成的前提是文化产业集群的基本成熟,要达到这一点,必须进行自主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本文首先介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随后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测度区内9个城市的现代文化产业科技发展水平,并使用GIS技术作出该区现代文化产业科技发展水平分形图。最后在上述基础上,从区域品牌建设的角度提出现代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对策,并提炼出以创建区域品牌为目标的现代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几个战略重点。
基于PSR模型的区域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水平测度: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作者: 谢花林 刘曲 姚冠荣 谈明洪  来源:资源科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PSR模型  可持续性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土地利用 
描述:(市)完全消失,处于可持续利用阶段的由1个增加至5个。评价结果基本上反映了当地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变化状况,说明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是可行的。
全文:(市)完全消失,处于可持续利用阶段的由1个增加至5个。评价结果基本上反映了当地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变化状况,说明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是可行的。
鄱阳湖流域植被总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气候驱动因子分析
作者: 姚炳楠 陈报章 车明亮  来源:植物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相关性分析  植被总初级生产力  鄱阳湖流域  时空分布 
描述: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流域GPP的年总量变化介于88–2 493 g C·m–2·a–1之间,平均值为1 361 g C·m–2·a–1;GPP年总量最小值出现在2002年,最大值出现在
全文: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流域GPP的年总量变化介于88–2 493 g C·m–2·a–1之间,平均值为1 361 g C·m–2·a–1;GPP年总量最小值出现在2002年,最大值出现在
鄱阳湖流域植被总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气候驱动因子分析
作者: 姚炳楠 陈报章 车明亮  来源:植物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相关性分析  植被总初级生产力  鄱阳湖流域  时空分布 
描述: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流域GPP的年总量变化介于88–2 493 g C·m–2·a–1之间,平均值为1 361 g C·m–2·a–1;GPP年总量最小值出现在2002年,最大值出现在
全文: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流域GPP的年总量变化介于88–2 493 g C·m–2·a–1之间,平均值为1 361 g C·m–2·a–1;GPP年总量最小值出现在2002年,最大值出现在
鄱阳湖表层水中全氟辛酸和全氟辛烷磺酸污染现状调查
作者: 张大文 张莉 魏益华 王冬根 罗林广 陈宇炜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全氟辛烷磺酸  污染水平  鄱阳湖  全氟辛酸 
描述:为阐明鄱阳湖表层水中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的污染现状,于2011年4月7~9日采集鄱阳湖的表层水样30份和长江水样2份,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质谱法检测样品中PFOS和PFOA含量,探索鄱阳湖表层水中PFOS和PFOA的污染水平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PFOS和PFOA的浓度范围分别为未检出~0.71ng/L和0.30~1.89ng/L,均值分别为0.35ng/L和1.10ng/L。而位于长江的0号点水中PFOA和PFOS含量分别为15.11ng/L和0.81ng/L。鄱阳湖表层水中的PFOS和PFOA在整体上都呈现南部高于北部的趋势,这可能是由鄱阳湖的水动力条件和其周边PFCs污染源分布不同所致。以上研究结果显示,鄱阳湖表层水中PFOS和PFOA处于较低的污染水平。
全文:为阐明鄱阳湖表层水中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的污染现状,于2011年4月7~9日采集鄱阳湖的表层水样30份和长江水样2份,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质谱法检测样品中PFOS和PFOA含量,探索鄱阳湖表层水中PFOS和PFOA的污染水平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PFOS和PFOA的浓度范围分别为未检出~0.71ng/L和0.30~1.89ng/L,均值分别为0.35ng/L和1.10ng/L。而位于长江的0号点水中PFOA和PFOS含量分别为15.11ng/L和0.81ng/L。鄱阳湖表层水中的PFOS和PFOA在整体上都呈现南部高于北部的趋势,这可能是由鄱阳湖的水动力条件和其周边PFCs污染源分布不同所致。以上研究结果显示,鄱阳湖表层水中PFOS和PFOA处于较低的污染水平。
鄱阳湖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
作者: 向速林 周文斌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赋存形态  沉积物  鄱阳湖    分布特征 
描述:利用分级提取法对鄱阳湖沉积物进行了磷形态的分级提取和测定,系统研究了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鄱阳湖表层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主要包括铁磷(Fe-P)、钙磷(Ca-P)、铝磷(Al-P
全文:利用分级提取法对鄱阳湖沉积物进行了磷形态的分级提取和测定,系统研究了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鄱阳湖表层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主要包括铁磷(Fe-P)、钙磷(Ca-P)、铝磷(Al-P
鄱阳湖沉积物间隙水中磷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
作者: 向速林 周文斌 聂发辉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沉积物  鄱阳湖    间隙水  分布特征 
描述:根据2010年1月对鄱阳湖各站点沉积物的采样分析,研究了鄱阳湖沉积物间隙水中总溶解性磷(DTP)与可溶性正磷酸盐(DIP)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并对各站点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中DTP和DIP的含量及其
全文:根据2010年1月对鄱阳湖各站点沉积物的采样分析,研究了鄱阳湖沉积物间隙水中总溶解性磷(DTP)与可溶性正磷酸盐(DIP)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并对各站点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中DTP和DIP的含量及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规划设计模式研究
作者: 魏朝俊 徐芳  来源:景观研究(英文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area  functional  Zone  applicable  Lake  Widely  Eco  mode  agricultural  and  of  design  Poyang  Planning  economic  base 
描述:Guided by the Planning of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Zone, traffic and geographic conditions of the Eco-agricultural Demonstration Base in the study area were analyzed, and design principles proposed as "adaptation to local conditions, scientific planning, benign circul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tailed planning and design was interpret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and functional area planning. Specifically,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should focus on traffic design, water, power and gas supply design, and also architectural design; while functional areas should be gradually developed from south section to central and then north section. It was to establish a design and planning mode that can be widely applied.
全文:Guided by the Planning of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Zone, traffic and geographic conditions of the Eco-agricultural Demonstration Base in the study area were analyzed, and design principles proposed as "adaptation to local conditions, scientific planning, benign circul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tailed planning and design was interpret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and functional area planning. Specifically,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should focus on traffic design, water, power and gas supply design, and also architectural design; while functional areas should be gradually developed from south section to central and then north section. It was to establish a design and planning mode that can be widely applied.
上页 1 2 3 ... 11 12 13 ... 127 128 129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