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
作者: 程巧贞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集对分析  脆弱性评价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经济系统 
描述:资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立足于江西省独特的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的一项战略举措,但目前区域重开发、轻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仍然没有改变。在经济全球化的压力和冲击下,资源与环境质量应受到特别关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其资源能源压力将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质量也容易恶化。区域经济系统极易受到由于科技水平不高导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干扰,具有典型的脆弱性特征。目前有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脆弱性的研究主要有生态环境脆弱性和农户应对洪灾的脆弱性,对经济系统脆弱性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本文运用脆弱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探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资源利用问题影响下的经济系统脆弱性。从敏感性和系统对内外部干扰的应对能力两方面进行分析,建立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集对分析方法构建区域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模型,然后从空间差异和时间动态演变两个视角,分析区域经济系统发展脆弱性的内部差异特征、作用机制与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系统敏感性主要表现在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上,应对能力具体表现在区域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经济外向性和区位优势上,并且应对能力的差异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经济系统脆弱性分异的影响程度更为显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不同行政单元的经济系统脆弱性差异显著,其中,瑞昌县、高安市及湖泊以东的湖口县、都昌县、彭泽县、鄱阳县、余干县和浮梁县的经济系统脆弱性最大,南昌市区和九江市区的脆弱性最小。区域北部由于受鄱阳湖水体影响较大,脆弱性总体大于南部地区。根据区域31个行政单元的脆弱性特征,文中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分为4个脆弱性类型区进行了分析。从时间变化上,2006-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系统脆弱性和敏感性呈下降的趋势,应对能力呈上升趋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系统脆弱性发展的内部差异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后,文中根据经济系统脆弱性特征提出了降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系统脆弱性的建议,以期为决策者和管理者制订各种政策措施提供参考。
全文:资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立足于江西省独特的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的一项战略举措,但目前区域重开发、轻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仍然没有改变。在经济全球化的压力和冲击下,资源与环境质量应受到特别关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其资源能源压力将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质量也容易恶化。区域经济系统极易受到由于科技水平不高导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干扰,具有典型的脆弱性特征。目前有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脆弱性的研究主要有生态环境脆弱性和农户应对洪灾的脆弱性,对经济系统脆弱性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本文运用脆弱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探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资源利用问题影响下的经济系统脆弱性。从敏感性和系统对内外部干扰的应对能力两方面进行分析,建立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集对分析方法构建区域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模型,然后从空间差异和时间动态演变两个视角,分析区域经济系统发展脆弱性的内部差异特征、作用机制与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系统敏感性主要表现在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上,应对能力具体表现在区域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经济外向性和区位优势上,并且应对能力的差异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经济系统脆弱性分异的影响程度更为显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不同行政单元的经济系统脆弱性差异显著,其中,瑞昌县、高安市及湖泊以东的湖口县、都昌县、彭泽县、鄱阳县、余干县和浮梁县的经济系统脆弱性最大,南昌市区和九江市区的脆弱性最小。区域北部由于受鄱阳湖水体影响较大,脆弱性总体大于南部地区。根据区域31个行政单元的脆弱性特征,文中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分为4个脆弱性类型区进行了分析。从时间变化上,2006-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系统脆弱性和敏感性呈下降的趋势,应对能力呈上升趋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系统脆弱性发展的内部差异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后,文中根据经济系统脆弱性特征提出了降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系统脆弱性的建议,以期为决策者和管理者制订各种政策措施提供参考。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基础设施用地研究
作者: 曹德军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基础设施用地  土地资源 
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我国中部唯一以大型湖泊为核心形成的重要区域经济增长极,既能通江达海,又有较为广阔的纵深腹地。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将能更好地联结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构建成新的中部经济板块,不仅有利于中央关于加快发展沿干线铁路经济带和沿长江经济带这一战略的实施,而且对沿长江经济带的形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不仅是关系江西发展的重大战略,而且是关系中部崛起以及全国发展的重大战略。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区域乃至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物质条件,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对交通运输、水利设施、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显现出快速增长的需求。如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统筹规划和预测基础设施用地规模,优化用地配置,合理安排空间布局,并且切实处理好与耕地保护的关系,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这一系列问题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基础设施用地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仔细参阅国内外相关的参考文献,详细了解了基础设施用地的研究进展和所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这些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实际情况,借鉴以往研究成果和最新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成果,通过深入调查分析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的关系,结合各类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划,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主要交通、能源、水利建设项目的用地规模、结构与布局进行了科学预测和合理安排;并且结合保护生态、保护耕地和社会经济效益最优化的原则,为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和建议:建立基础设施用地的保障机制;切实处理好农田保护和基础设施用地的相互关系;加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保障基础设施用地供给。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土规划专题编制以及相关部门的规划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全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我国中部唯一以大型湖泊为核心形成的重要区域经济增长极,既能通江达海,又有较为广阔的纵深腹地。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将能更好地联结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构建成新的中部经济板块,不仅有利于中央关于加快发展沿干线铁路经济带和沿长江经济带这一战略的实施,而且对沿长江经济带的形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不仅是关系江西发展的重大战略,而且是关系中部崛起以及全国发展的重大战略。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区域乃至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物质条件,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对交通运输、水利设施、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显现出快速增长的需求。如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统筹规划和预测基础设施用地规模,优化用地配置,合理安排空间布局,并且切实处理好与耕地保护的关系,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这一系列问题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基础设施用地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仔细参阅国内外相关的参考文献,详细了解了基础设施用地的研究进展和所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这些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实际情况,借鉴以往研究成果和最新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成果,通过深入调查分析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的关系,结合各类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划,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主要交通、能源、水利建设项目的用地规模、结构与布局进行了科学预测和合理安排;并且结合保护生态、保护耕地和社会经济效益最优化的原则,为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和建议:建立基础设施用地的保障机制;切实处理好农田保护和基础设施用地的相互关系;加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保障基础设施用地供给。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土规划专题编制以及相关部门的规划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鄱阳湖地区生态资本及其运营问题研究
作者: 张竹君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地区  运营问题  生态资本 
描述:近几年来,中国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生态环境的资本化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四大淡水湖中,鄱阳湖是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其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对江西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正是基于此背景,本文结合鄱阳湖地区的实际情况,系统的研究了该地区生态资本及生态资本运营问题。第2章对生态资本以及生态资本运营的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生态资本在资本概念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在自然资本概念上也进行了更深一层的拓展,生态资本关注的核心是生态环境的质量。生态资本运营的基本目标是保值和增值,核心操作就是立足于本地的生态资本,通过生态资本的整体开发、可加工形成产品的生态质量要素的开发、生物生产环境条件和生态休闲环境条件的开发,实现生态资本的货币化。第3章运用影子价格法和影子工程法计算了鄱阳湖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以此来对鄱阳湖生态资本进行价值评估,从中可以看出鄱阳湖地区的生态服务价值增长潜力很大。进而,本文又运用熵权法对鄱阳湖地区的生态资本和经济的指标进行赋权,并通过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来对鄱阳湖地区六个地市(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新余、抚州)进行生态资本与经济的协调性分析,结果表示整体协调性较低,这就决定了鄱阳湖地区长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以运营生态资本为核心。第4章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System Dynamics,SD)勾建了鄱阳湖地区生态资本运营的金融支持仿真模型,来分析生态资本运营过程的动态变化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四种生态资本运营金融支持模式。经过模型调控对比,认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与金融支持互动发展模式是鄱阳湖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模式。第5章首先提出了鄱阳湖地区生态资本运营的目标,然后根据鄱阳湖地区各个功能分区的功能定位,为各个功能区提出了适合其发展的生态资本运营模式。最后本文又提出了生态资本的维护战略和产业战略,以确保生态资本运营能够良好有序的进行。最后,对本文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提出了一些期望。
全文:近几年来,中国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生态环境的资本化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四大淡水湖中,鄱阳湖是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其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对江西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正是基于此背景,本文结合鄱阳湖地区的实际情况,系统的研究了该地区生态资本及生态资本运营问题。第2章对生态资本以及生态资本运营的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生态资本在资本概念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在自然资本概念上也进行了更深一层的拓展,生态资本关注的核心是生态环境的质量。生态资本运营的基本目标是保值和增值,核心操作就是立足于本地的生态资本,通过生态资本的整体开发、可加工形成产品的生态质量要素的开发、生物生产环境条件和生态休闲环境条件的开发,实现生态资本的货币化。第3章运用影子价格法和影子工程法计算了鄱阳湖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以此来对鄱阳湖生态资本进行价值评估,从中可以看出鄱阳湖地区的生态服务价值增长潜力很大。进而,本文又运用熵权法对鄱阳湖地区的生态资本和经济的指标进行赋权,并通过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来对鄱阳湖地区六个地市(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新余、抚州)进行生态资本与经济的协调性分析,结果表示整体协调性较低,这就决定了鄱阳湖地区长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以运营生态资本为核心。第4章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System Dynamics,SD)勾建了鄱阳湖地区生态资本运营的金融支持仿真模型,来分析生态资本运营过程的动态变化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四种生态资本运营金融支持模式。经过模型调控对比,认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与金融支持互动发展模式是鄱阳湖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模式。第5章首先提出了鄱阳湖地区生态资本运营的目标,然后根据鄱阳湖地区各个功能分区的功能定位,为各个功能区提出了适合其发展的生态资本运营模式。最后本文又提出了生态资本的维护战略和产业战略,以确保生态资本运营能够良好有序的进行。最后,对本文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提出了一些期望。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作者: 闻婷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开发模式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旅游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当今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旅游形式,因此,生态旅游的发展问题引起了国内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生态旅游是一种以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基础,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通过适度有序的旅游开发,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享受自然的乐趣,最终实现当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在长江流域中发挥着巨大的调蓄洪水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特殊功能,对维系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江西省政府做出重大决策,提出了把江西省建设成沿海发达地区居民旅游休闲的“后花园”的思路,建立以鄱阳湖为核心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旨在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保鄱阳湖区域优良的生态体系,促进生态文明和经济文明的高度统一;生态旅游开发有利于调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当地居民脱贫致富;有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旅游景点合理布局和旅游者旅游行为层次的不断提高;有利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改善和全省旅游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就显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以生态旅游的基础理论和国内外相关成果为基础,结合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旅游资源特点。论文运用了旅游学、管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采用文献资料查阅、实地调查、案例分析与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论文从对生态旅游的概念界定出发,分析了生态旅游业的特点及开发生态旅游的原则;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然后重点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最后,论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临川温泉景区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一些开发策略。论文通过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资源优势、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认为该区适合开发生态旅游;同时,开发过程中需要克服一些劣势:比如生态旅游景区整体规划欠缺、资金投入不足、人才短缺、管理机制不完善和品牌宣传力度不够。本文通过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生态旅游品牌营销、生态旅游投资、社区参与、生态补偿模式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六个方面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论文提出开发休闲观光游、生态度假游、民俗风情游等生态旅游产品;从品牌定位、形象设计和营销推广等方面着手进行生态旅游品牌营销;通过政府直接投资、招商引资和社区参与投资三个渠道来融资,解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旅游开发资金不足问题;提出以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开发决策、参与利益分配和参与生态资源保护等方式的社区参与模式;提出在景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
全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旅游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当今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旅游形式,因此,生态旅游的发展问题引起了国内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生态旅游是一种以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基础,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通过适度有序的旅游开发,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享受自然的乐趣,最终实现当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在长江流域中发挥着巨大的调蓄洪水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特殊功能,对维系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江西省政府做出重大决策,提出了把江西省建设成沿海发达地区居民旅游休闲的“后花园”的思路,建立以鄱阳湖为核心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旨在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保鄱阳湖区域优良的生态体系,促进生态文明和经济文明的高度统一;生态旅游开发有利于调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当地居民脱贫致富;有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旅游景点合理布局和旅游者旅游行为层次的不断提高;有利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改善和全省旅游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就显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以生态旅游的基础理论和国内外相关成果为基础,结合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旅游资源特点。论文运用了旅游学、管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采用文献资料查阅、实地调查、案例分析与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论文从对生态旅游的概念界定出发,分析了生态旅游业的特点及开发生态旅游的原则;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然后重点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最后,论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临川温泉景区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一些开发策略。论文通过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资源优势、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认为该区适合开发生态旅游;同时,开发过程中需要克服一些劣势:比如生态旅游景区整体规划欠缺、资金投入不足、人才短缺、管理机制不完善和品牌宣传力度不够。本文通过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生态旅游品牌营销、生态旅游投资、社区参与、生态补偿模式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六个方面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论文提出开发休闲观光游、生态度假游、民俗风情游等生态旅游产品;从品牌定位、形象设计和营销推广等方面着手进行生态旅游品牌营销;通过政府直接投资、招商引资和社区参与投资三个渠道来融资,解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旅游开发资金不足问题;提出以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开发决策、参与利益分配和参与生态资源保护等方式的社区参与模式;提出在景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
三峡水库调度下鄱阳湖水体中氮磷浓度变化特征研究
作者: 区铭亮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营养盐  三峡水库  通量  鄱阳湖  水环境容量 
描述:水环境容量的变化,为鄱阳湖流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性措施。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在三峡工程对长江湖口站水位影响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湖口站与鄱阳湖内各水位代表站的相关关系,研究三峡工程对鄱阳湖水位的影响
全文:水环境容量的变化,为鄱阳湖流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性措施。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在三峡工程对长江湖口站水位影响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湖口站与鄱阳湖内各水位代表站的相关关系,研究三峡工程对鄱阳湖水位的影响
鄱阳湖湿地不同功能群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及其对长期水淹的响应
作者: 雷平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功能群  鄱阳湖湿地  物候特征  水淹  生长发育 
描述:水分梯度以示不同水淹时长。通过密集监测环境因子,观测植物群落生长情况,每月测定植物牛物量、植物总磷、总氮、有机碳含量及土壤养分。研究结果显示主要如下:(1)时间尺度上看,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呈先减后增
全文:水分梯度以示不同水淹时长。通过密集监测环境因子,观测植物群落生长情况,每月测定植物牛物量、植物总磷、总氮、有机碳含量及土壤养分。研究结果显示主要如下:(1)时间尺度上看,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呈先减后增
鄱阳湖水位动态对湿地植物生长影响的遥感研究
作者: 张方方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植被  鄱阳湖  EVI  湿地  MODIS 
描述:时间序列的2002-2008年MODIS-EVI数据,分析了湿地草洲植被指数与水位的关系,同时分析不同高程带中的湿地草洲植物生长受水位调控的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遥感手段提取不同时相的鄱阳湖草洲
全文:时间序列的2002-2008年MODIS-EVI数据,分析了湿地草洲植被指数与水位的关系,同时分析不同高程带中的湿地草洲植物生长受水位调控的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遥感手段提取不同时相的鄱阳湖草洲
鄱阳湖流域日本沼虾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分析
作者: 苏翔  来源:上海海洋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鄱阳湖  日本沼虾  赣江 
描述:沼虾微卫星引物对这些水域的日本沼虾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内容如下:1.鄱阳湖日本沼虾15个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研究鄱阳湖15个日本沼虾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
全文:沼虾微卫星引物对这些水域的日本沼虾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内容如下:1.鄱阳湖日本沼虾15个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研究鄱阳湖15个日本沼虾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
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作者: 叶慕亚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脆弱性评价  湿地 
描述: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脆弱生态区范围明显扩大,程度明显加重,因而引起了普遍关注。自1988年生态脆弱带的概念确认以来,生态环境脆弱性成为环境科学、地理科学等学科研究的焦点和热点之一。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国际重要湿地,鄱阳湖湿地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维护全球生物多样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鄱阳湖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正越来越强烈地影响着湿地的生态系统平衡,导致湿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问题越0.0来越突出。近几十年来,许多学者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形成演变、资源分布和生物多样性特点等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和资料。但是,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研究很少,本论文旨在通过对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研究,正确认识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本质特征,为湿地恢复、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研究的鄱阳湖典型湿地位于鄱阳湖西北角,赣江、修河的交汇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5′~116°03′,北纬29°05′~29°15′,以永修县吴城镇为中心,地跨永修、星子、新建3县,包括大湖池等9个湖泊以及周围的湖滩草洲,总面积为336kln2。本论文运用“压力一状态一响应”框架(P—S—R)模型,采用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对鄱阳湖典型湿地的生态环境脆弱性特征进行了分析;依据目的性、整体性、主导性、动态性和相关性等原则,建立了完整的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为湿地生态特征、湿地整体功能以及湿地社会环境三个亚类指标,共计19个单项指标;运用专家咨询法,综合专家咨询意见和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压力分析,确定评价标准及各指标权重,进而构建相应的权重向量;通过隶属函数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指标进行模糊处理,确定指标等级隶属度,构造判别矩阵;建立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为0.768,属于轻度脆弱状态;在亚类指标中,生态特征脆弱状态为0.732,处于轻度脆弱状态,整体功能脆弱状态为0.868,处于微脆弱状态,社会环境脆弱状态为0.668,处于轻度脆弱状态。 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外因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口的不断增加,过度的经济开发,湿地开发利用过程中施用过量化肥、农药等破坏了湿地原生的生态环境,加剧了湿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论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建立自然保护与社区协调发展的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典型湿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以及加大保护力度,提高湿地管理机构的能力建设的湿地生态环境响应调控方案。
全文: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脆弱生态区范围明显扩大,程度明显加重,因而引起了普遍关注。自1988年生态脆弱带的概念确认以来,生态环境脆弱性成为环境科学、地理科学等学科研究的焦点和热点之一。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国际重要湿地,鄱阳湖湿地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维护全球生物多样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鄱阳湖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正越来越强烈地影响着湿地的生态系统平衡,导致湿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问题越0.0来越突出。近几十年来,许多学者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形成演变、资源分布和生物多样性特点等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和资料。但是,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研究很少,本论文旨在通过对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研究,正确认识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本质特征,为湿地恢复、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研究的鄱阳湖典型湿地位于鄱阳湖西北角,赣江、修河的交汇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5′~116°03′,北纬29°05′~29°15′,以永修县吴城镇为中心,地跨永修、星子、新建3县,包括大湖池等9个湖泊以及周围的湖滩草洲,总面积为336kln2。本论文运用“压力一状态一响应”框架(P—S—R)模型,采用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对鄱阳湖典型湿地的生态环境脆弱性特征进行了分析;依据目的性、整体性、主导性、动态性和相关性等原则,建立了完整的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为湿地生态特征、湿地整体功能以及湿地社会环境三个亚类指标,共计19个单项指标;运用专家咨询法,综合专家咨询意见和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压力分析,确定评价标准及各指标权重,进而构建相应的权重向量;通过隶属函数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指标进行模糊处理,确定指标等级隶属度,构造判别矩阵;建立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为0.768,属于轻度脆弱状态;在亚类指标中,生态特征脆弱状态为0.732,处于轻度脆弱状态,整体功能脆弱状态为0.868,处于微脆弱状态,社会环境脆弱状态为0.668,处于轻度脆弱状态。 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外因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口的不断增加,过度的经济开发,湿地开发利用过程中施用过量化肥、农药等破坏了湿地原生的生态环境,加剧了湿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论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建立自然保护与社区协调发展的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典型湿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以及加大保护力度,提高湿地管理机构的能力建设的湿地生态环境响应调控方案。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禽栖息地质量快速评价技术研究
作者: 吴兆俊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适宜性  水禽栖息地质量  快速评价 
描述:了基于适宜性程度分级的水禽栖息地质量快速评价。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文献资料和野外调查为依据,建立了水禽栖息地评价备选指标集。(2)依专家分析法和频度统计法对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禽栖息地
全文:了基于适宜性程度分级的水禽栖息地质量快速评价。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文献资料和野外调查为依据,建立了水禽栖息地评价备选指标集。(2)依专家分析法和频度统计法对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禽栖息地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