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油菜、小麦、苔藓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及环境意义
作者: 胡菲菲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硫源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小麦  硫同位素值  油菜  苔藓 
描述:大气降水δ34S值、煤样δ34S值和根际土壤的δ34S值,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气硫沉降的硫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初步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油菜籽的硫含量高于油菜荚和油菜茎,但油菜籽
全文:大气降水δ34S值、煤样δ34S值和根际土壤的δ34S值,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气硫沉降的硫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初步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油菜籽的硫含量高于油菜荚和油菜茎,但油菜籽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油菜、小麦、苔藓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及环境意义
作者: 胡菲菲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硫源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小麦  硫同位素值  油菜  苔藓 
描述:大气降水δ34S值、煤样δ34S值和根际土壤的δ34S值,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气硫沉降的硫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初步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油菜籽的硫含量高于油菜荚和油菜茎,但油菜籽
全文:大气降水δ34S值、煤样δ34S值和根际土壤的δ34S值,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气硫沉降的硫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初步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油菜籽的硫含量高于油菜荚和油菜茎,但油菜籽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油菜、小麦、苔藓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及环境意义
作者: 胡菲菲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硫源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小麦  硫同位素值  油菜  苔藓 
描述:大气降水δ34S值、煤样δ34S值和根际土壤的δ34S值,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气硫沉降的硫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初步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油菜籽的硫含量高于油菜荚和油菜茎,但油菜籽
全文:大气降水δ34S值、煤样δ34S值和根际土壤的δ34S值,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气硫沉降的硫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初步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油菜籽的硫含量高于油菜荚和油菜茎,但油菜籽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集群优化研究
作者: 许振宇 莒萍  来源: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集群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产业集群是在一个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领域内,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相互关联的企业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产业、支持性产业的企业和其支撑机构形成的地理上的集聚体。研究通过构建产业集群发展潜力评价指数,最终确定拥有3类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分别为高新产业集群、生态农业集群、生态服务集群,同时对三者适当展开了分析,最后对产业集群优化进行了相关对策讨论和战略性分析,以期为研究区现代化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全文:产业集群是在一个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领域内,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相互关联的企业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产业、支持性产业的企业和其支撑机构形成的地理上的集聚体。研究通过构建产业集群发展潜力评价指数,最终确定拥有3类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分别为高新产业集群、生态农业集群、生态服务集群,同时对三者适当展开了分析,最后对产业集群优化进行了相关对策讨论和战略性分析,以期为研究区现代化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
作者: 宋艳春 余敦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状态空间法 
描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趋加剧.因此,资源环境承载力问题成为各国(地区)政府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资源、环境的现状及问题进行调查分析,选取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生态-地质环境、水环境及大气环境作为评价准则层,在对上述7个单因素进行评价基础之上,以县(市、区)为评价单位,采用状态空间法对全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当前全区内生物资源较丰富,大气、水环境质量良好,地质环境整体较稳定,制约因素主要为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全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表现为可载状态,但部分县(市、区)表现为超载状态.利用状态空间法进行区域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是可行的,具有意义明确、评价精度高等优点,可为区域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提供另一种途径.
全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趋加剧.因此,资源环境承载力问题成为各国(地区)政府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资源、环境的现状及问题进行调查分析,选取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生态-地质环境、水环境及大气环境作为评价准则层,在对上述7个单因素进行评价基础之上,以县(市、区)为评价单位,采用状态空间法对全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当前全区内生物资源较丰富,大气、水环境质量良好,地质环境整体较稳定,制约因素主要为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全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表现为可载状态,但部分县(市、区)表现为超载状态.利用状态空间法进行区域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是可行的,具有意义明确、评价精度高等优点,可为区域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提供另一种途径.
农村社区应对洪涝灾害工程类措施采用的影响因素分析: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作者: 王琦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洪涝灾害  工程类措施  气候变化 
描述: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在21世纪的重大挑战之一,极端气候事件因其高频度的发生也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应对极端气候事件带来的气候风险,推进适应性措施的采用以降低风险是各国政府正面临的重要任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处于江西省的北部地区、长江的中下游,是我国的紧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也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所划定出的全世界重要的生态区,它具备调节拦蓄洪水、调剂气候和降解污染等多方面的自然生态功效。它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发的极端气候事件是洪涝和干旱,本文主要就洪涝灾害进行研究。国内还没有基于大规模实地调研基础上的定量研究,因此,我们通过实地调查,系统全面的了解农村社区在应对洪涝灾害时的采用工程类措施的影响因素就弥补了国内的气候变化研究在这方面的空白。同时也可以指导农户规避风险、为政府将来在制定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相关措施方面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也有利于政策法规的完善。鉴于此,本文基于经济学理论,采用2010~2012年课题组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10个县共90个村的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来分析研究影响农村社区采用工程类措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面对洪涝灾害时,大部分的农村社区都会采用工程类措施。在受灾的66个农村社区中,85%的社区都能够接收到政府等公共部门提供的抗洪预警和防治信息,而只有36%的社区有政府提供的物资、资金和技术支持。政府等部门提供的抗洪预警和防治信息是促进抗洪工程类措施采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时,村领导的年龄和文化程度、非农人口比例、村企业数量以及社区总人口等也是影响采用何种工程类措施的的重要影响因素。农村社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也是工程类措施采用与否的限制因素。因此,未来在应对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时要构建完善的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立信息交流网络,完善政府财税支撑及监督体系,提高村领导素质,发展农村经济,招商引资,进行商业化运作等全面的推进工程类措施的建成使用。
全文: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在21世纪的重大挑战之一,极端气候事件因其高频度的发生也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应对极端气候事件带来的气候风险,推进适应性措施的采用以降低风险是各国政府正面临的重要任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处于江西省的北部地区、长江的中下游,是我国的紧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也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所划定出的全世界重要的生态区,它具备调节拦蓄洪水、调剂气候和降解污染等多方面的自然生态功效。它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发的极端气候事件是洪涝和干旱,本文主要就洪涝灾害进行研究。国内还没有基于大规模实地调研基础上的定量研究,因此,我们通过实地调查,系统全面的了解农村社区在应对洪涝灾害时的采用工程类措施的影响因素就弥补了国内的气候变化研究在这方面的空白。同时也可以指导农户规避风险、为政府将来在制定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相关措施方面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也有利于政策法规的完善。鉴于此,本文基于经济学理论,采用2010~2012年课题组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10个县共90个村的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来分析研究影响农村社区采用工程类措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面对洪涝灾害时,大部分的农村社区都会采用工程类措施。在受灾的66个农村社区中,85%的社区都能够接收到政府等公共部门提供的抗洪预警和防治信息,而只有36%的社区有政府提供的物资、资金和技术支持。政府等部门提供的抗洪预警和防治信息是促进抗洪工程类措施采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时,村领导的年龄和文化程度、非农人口比例、村企业数量以及社区总人口等也是影响采用何种工程类措施的的重要影响因素。农村社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也是工程类措施采用与否的限制因素。因此,未来在应对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时要构建完善的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立信息交流网络,完善政府财税支撑及监督体系,提高村领导素质,发展农村经济,招商引资,进行商业化运作等全面的推进工程类措施的建成使用。
农村社区应对洪涝灾害工程类措施采用的影响因素分析: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作者: 王琦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洪涝灾害  工程类措施  气候变化 
描述: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在21世纪的重大挑战之一,极端气候事件因其高频度的发生也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应对极端气候事件带来的气候风险,推进适应性措施的采用以降低风险是各国政府正面临的重要任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处于江西省的北部地区、长江的中下游,是我国的紧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也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所划定出的全世界重要的生态区,它具备调节拦蓄洪水、调剂气候和降解污染等多方面的自然生态功效。它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发的极端气候事件是洪涝和干旱,本文主要就洪涝灾害进行研究。国内还没有基于大规模实地调研基础上的定量研究,因此,我们通过实地调查,系统全面的了解农村社区在应对洪涝灾害时的采用工程类措施的影响因素就弥补了国内的气候变化研究在这方面的空白。同时也可以指导农户规避风险、为政府将来在制定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相关措施方面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也有利于政策法规的完善。鉴于此,本文基于经济学理论,采用2010~2012年课题组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10个县共90个村的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来分析研究影响农村社区采用工程类措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面对洪涝灾害时,大部分的农村社区都会采用工程类措施。在受灾的66个农村社区中,85%的社区都能够接收到政府等公共部门提供的抗洪预警和防治信息,而只有36%的社区有政府提供的物资、资金和技术支持。政府等部门提供的抗洪预警和防治信息是促进抗洪工程类措施采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时,村领导的年龄和文化程度、非农人口比例、村企业数量以及社区总人口等也是影响采用何种工程类措施的的重要影响因素。农村社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也是工程类措施采用与否的限制因素。因此,未来在应对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时要构建完善的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立信息交流网络,完善政府财税支撑及监督体系,提高村领导素质,发展农村经济,招商引资,进行商业化运作等全面的推进工程类措施的建成使用。
全文: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在21世纪的重大挑战之一,极端气候事件因其高频度的发生也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应对极端气候事件带来的气候风险,推进适应性措施的采用以降低风险是各国政府正面临的重要任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处于江西省的北部地区、长江的中下游,是我国的紧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也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所划定出的全世界重要的生态区,它具备调节拦蓄洪水、调剂气候和降解污染等多方面的自然生态功效。它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发的极端气候事件是洪涝和干旱,本文主要就洪涝灾害进行研究。国内还没有基于大规模实地调研基础上的定量研究,因此,我们通过实地调查,系统全面的了解农村社区在应对洪涝灾害时的采用工程类措施的影响因素就弥补了国内的气候变化研究在这方面的空白。同时也可以指导农户规避风险、为政府将来在制定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相关措施方面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也有利于政策法规的完善。鉴于此,本文基于经济学理论,采用2010~2012年课题组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10个县共90个村的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来分析研究影响农村社区采用工程类措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面对洪涝灾害时,大部分的农村社区都会采用工程类措施。在受灾的66个农村社区中,85%的社区都能够接收到政府等公共部门提供的抗洪预警和防治信息,而只有36%的社区有政府提供的物资、资金和技术支持。政府等部门提供的抗洪预警和防治信息是促进抗洪工程类措施采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时,村领导的年龄和文化程度、非农人口比例、村企业数量以及社区总人口等也是影响采用何种工程类措施的的重要影响因素。农村社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也是工程类措施采用与否的限制因素。因此,未来在应对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时要构建完善的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立信息交流网络,完善政府财税支撑及监督体系,提高村领导素质,发展农村经济,招商引资,进行商业化运作等全面的推进工程类措施的建成使用。
农村社区应对洪涝灾害工程类措施采用的影响因素分析: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作者: 王琦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洪涝灾害  工程类措施  气候变化 
描述: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在21世纪的重大挑战之一,极端气候事件因其高频度的发生也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应对极端气候事件带来的气候风险,推进适应性措施的采用以降低风险是各国政府正面临的重要任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处于江西省的北部地区、长江的中下游,是我国的紧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也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所划定出的全世界重要的生态区,它具备调节拦蓄洪水、调剂气候和降解污染等多方面的自然生态功效。它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发的极端气候事件是洪涝和干旱,本文主要就洪涝灾害进行研究。国内还没有基于大规模实地调研基础上的定量研究,因此,我们通过实地调查,系统全面的了解农村社区在应对洪涝灾害时的采用工程类措施的影响因素就弥补了国内的气候变化研究在这方面的空白。同时也可以指导农户规避风险、为政府将来在制定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相关措施方面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也有利于政策法规的完善。鉴于此,本文基于经济学理论,采用2010~2012年课题组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10个县共90个村的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来分析研究影响农村社区采用工程类措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面对洪涝灾害时,大部分的农村社区都会采用工程类措施。在受灾的66个农村社区中,85%的社区都能够接收到政府等公共部门提供的抗洪预警和防治信息,而只有36%的社区有政府提供的物资、资金和技术支持。政府等部门提供的抗洪预警和防治信息是促进抗洪工程类措施采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时,村领导的年龄和文化程度、非农人口比例、村企业数量以及社区总人口等也是影响采用何种工程类措施的的重要影响因素。农村社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也是工程类措施采用与否的限制因素。因此,未来在应对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时要构建完善的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立信息交流网络,完善政府财税支撑及监督体系,提高村领导素质,发展农村经济,招商引资,进行商业化运作等全面的推进工程类措施的建成使用。
全文: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在21世纪的重大挑战之一,极端气候事件因其高频度的发生也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应对极端气候事件带来的气候风险,推进适应性措施的采用以降低风险是各国政府正面临的重要任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处于江西省的北部地区、长江的中下游,是我国的紧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也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所划定出的全世界重要的生态区,它具备调节拦蓄洪水、调剂气候和降解污染等多方面的自然生态功效。它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发的极端气候事件是洪涝和干旱,本文主要就洪涝灾害进行研究。国内还没有基于大规模实地调研基础上的定量研究,因此,我们通过实地调查,系统全面的了解农村社区在应对洪涝灾害时的采用工程类措施的影响因素就弥补了国内的气候变化研究在这方面的空白。同时也可以指导农户规避风险、为政府将来在制定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相关措施方面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也有利于政策法规的完善。鉴于此,本文基于经济学理论,采用2010~2012年课题组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10个县共90个村的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来分析研究影响农村社区采用工程类措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面对洪涝灾害时,大部分的农村社区都会采用工程类措施。在受灾的66个农村社区中,85%的社区都能够接收到政府等公共部门提供的抗洪预警和防治信息,而只有36%的社区有政府提供的物资、资金和技术支持。政府等部门提供的抗洪预警和防治信息是促进抗洪工程类措施采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时,村领导的年龄和文化程度、非农人口比例、村企业数量以及社区总人口等也是影响采用何种工程类措施的的重要影响因素。农村社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也是工程类措施采用与否的限制因素。因此,未来在应对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时要构建完善的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立信息交流网络,完善政府财税支撑及监督体系,提高村领导素质,发展农村经济,招商引资,进行商业化运作等全面的推进工程类措施的建成使用。
媒体急需提升生态传播能力: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传播现状为例
作者: 程咪  来源:青年记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环保组织  耳目喉舌  《中国环境报》  传播现状  广播频率  专业记者  传播方面  电视栏目  政治建设  传播能力 
描述: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理应做好生态传播工作。但是,目前媒体在生态传播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与缺失。媒体在生态传播中的功能本文所提到的生态传播,主要是指
全文: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理应做好生态传播工作。但是,目前媒体在生态传播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与缺失。媒体在生态传播中的功能本文所提到的生态传播,主要是指
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12年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调查
作者: 李秋娟 王东海 郑健刚 谢丽丽 郭贵周  来源:环境卫生学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质卫生  调查分析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农村集中式供水 
描述:目的 了解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12年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方法 分别于枯水期、丰水期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18个县882个农村集中式供水点进行现场调查;填写统一的农村饮用水监测相关调查表格;采集3 528份水样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18个县2012年农村饮用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为36.80%,比2011年32.46%增加了4.34%;较2010年23.92%增加了12.88%,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3 528份水样中,地面水占35.71%,地下水占64.29%。集中式供水点经完全处理和部分处理的占60.09%;供水点出厂水综合评价总合格率为47.68%,末梢水为43.08%,出厂水高于末梢水。丰水期综合评价合格率为43.99%,枯水期为46.77%,枯水期合格率高于丰水期。实验室检测指标合格率最低的是总大肠菌群,出厂水为59.86%,末梢水为54.99%;枯水期为59.07%,丰水期为55.78%。结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仍需得到进一步提高和改善。
全文:目的 了解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12年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方法 分别于枯水期、丰水期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18个县882个农村集中式供水点进行现场调查;填写统一的农村饮用水监测相关调查表格;采集3 528份水样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18个县2012年农村饮用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为36.80%,比2011年32.46%增加了4.34%;较2010年23.92%增加了12.88%,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3 528份水样中,地面水占35.71%,地下水占64.29%。集中式供水点经完全处理和部分处理的占60.09%;供水点出厂水综合评价总合格率为47.68%,末梢水为43.08%,出厂水高于末梢水。丰水期综合评价合格率为43.99%,枯水期为46.77%,枯水期合格率高于丰水期。实验室检测指标合格率最低的是总大肠菌群,出厂水为59.86%,末梢水为54.99%;枯水期为59.07%,丰水期为55.78%。结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仍需得到进一步提高和改善。
上页 1 2 3 ... 16 17 18 ... 27 28 29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