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土鲶人工繁殖及其胚胎发育情况
作者: 姚毅 许亮清 姜青龙 蓝岚  来源:吉林农业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工受精  胚胎发育观察  鄱阳湖土鲶 
描述:鄱阳湖土鲶(Silirus asotus Linnaeus)是江西省鄱阳湖流域本地鲶鱼(俗称土鲶)。采用人工授精方式进行鄱阳湖土鲶人工繁殖,在18℃~26℃的水温条件下对鄱阳湖土鲶胚胎静止水体中发育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记录,胎发育经过7个时期,从受精卵到孵化出膜约为47.08小时。并将观察结果与南方大口鲶、瓦氏黄颡鱼静止水体胚胎发育时间进行了比较。对比发现南方大口鲶孵化时间最短,其次为鄱阳湖土鲶,用时最长的为瓦氏黄颡鱼。
全文:鄱阳湖土鲶(Silirus asotus Linnaeus)是江西省鄱阳湖流域本地鲶鱼(俗称土鲶)。采用人工授精方式进行鄱阳湖土鲶人工繁殖,在18℃~26℃的水温条件下对鄱阳湖土鲶胚胎静止水体中发育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记录,胎发育经过7个时期,从受精卵到孵化出膜约为47.08小时。并将观察结果与南方大口鲶、瓦氏黄颡鱼静止水体胚胎发育时间进行了比较。对比发现南方大口鲶孵化时间最短,其次为鄱阳湖土鲶,用时最长的为瓦氏黄颡鱼。
鄱阳湖土鲶人工繁殖及其胚胎发育研究
作者: 姚毅 付婷 胡峻峰 蓝岚 侯玉洁  来源: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工受精  胚胎发育观察  鄱阳湖土鲶 
描述:鄱阳湖土鲶(Silirus asotus Linnaeus)是江西省鄱阳湖流域本地鲶鱼。采用人工授精方式进行鄱阳湖土鲶人工繁殖,在18℃~26℃的水温条件下对鄱阳湖土鲶胚胎静止水体中发育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记录,胚胎发育经过7个时期,从受精卵到孵化出膜约为47.08h。并将观察结果与南方大口鲶、瓦氏黄颡鱼静止水体胚胎发育时间进行了比较。对比发现南方大口鲶孵化时间最短,其次为鄱阳湖土鲶,用时最长的为瓦氏黄颡鱼。
全文:鄱阳湖土鲶(Silirus asotus Linnaeus)是江西省鄱阳湖流域本地鲶鱼。采用人工授精方式进行鄱阳湖土鲶人工繁殖,在18℃~26℃的水温条件下对鄱阳湖土鲶胚胎静止水体中发育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记录,胚胎发育经过7个时期,从受精卵到孵化出膜约为47.08h。并将观察结果与南方大口鲶、瓦氏黄颡鱼静止水体胚胎发育时间进行了比较。对比发现南方大口鲶孵化时间最短,其次为鄱阳湖土鲶,用时最长的为瓦氏黄颡鱼。
鄱阳湖土鲶人工繁殖及其胚胎发育情况
作者: 姚毅 许亮清 姜青龙 蓝岚  来源:吉林农业(下半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工受精  胚胎发育观察  鄱阳湖土鲶 
描述:鄱阳湖土鲶(Silirus asotus Linnaeus)是江西省鄱阳湖流域本地鲶鱼(俗称土鲶)。采用人工授精方式进行鄱阳湖土鲶人工繁殖,在18℃-26℃的水温条件下对鄱阳湖土鲶胚胎静止水体中发育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记录,胎发育经过7个时期,从受精卵到孵化出膜约为47.08小时。并将观察结果与南方大口鲶、瓦氏黄颡鱼静止水体胚胎发育时间进行了比较。对比发现南方大口鲶孵化时间最短,其次为鄱阳湖土鲶,用时最长的为瓦氏黄颡鱼。
全文:鄱阳湖土鲶(Silirus asotus Linnaeus)是江西省鄱阳湖流域本地鲶鱼(俗称土鲶)。采用人工授精方式进行鄱阳湖土鲶人工繁殖,在18℃-26℃的水温条件下对鄱阳湖土鲶胚胎静止水体中发育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记录,胎发育经过7个时期,从受精卵到孵化出膜约为47.08小时。并将观察结果与南方大口鲶、瓦氏黄颡鱼静止水体胚胎发育时间进行了比较。对比发现南方大口鲶孵化时间最短,其次为鄱阳湖土鲶,用时最长的为瓦氏黄颡鱼。
鄱阳湖湖口鱼类资源现状调查
作者: 王生 段辛斌 陈文静 章海鑫 傅培峰 贺刚 吴斌  来源:淡水渔业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鄱阳湖湖口  鱼类资源 
描述:2014年5月-12月对鄱阳湖湖口县水域鱼类资源进行逐月调查,对该水域鱼类种类组成、渔获物结构、优势种、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鄱阳湖湖口水域共采集鱼类52种,隶属于7目12科40属;优势种分别为鲤(Cyprinus carpio)、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鲫(Carassius auratus)、鳙(Aristichys nobilis)和光泽黄颡鱼(Pelteobagrus nitidus),占样本个体总数的61.34%;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i)为2.59,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为6.09,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65,Simpson优势度指数(λ)为0.87,相对稀有种数(R)为97.87%;该水域定置网CPUE为1.10~6.21 kg/d,与湖口水位呈显著正相关(P<0.05)。鄱阳湖湖口水域渔业捕捞个体以小型鱼类居多,洄游型鱼类的幼鱼补充群体数量极少,鱼类群落多样性指数有上升趋势。
全文:2014年5月-12月对鄱阳湖湖口县水域鱼类资源进行逐月调查,对该水域鱼类种类组成、渔获物结构、优势种、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鄱阳湖湖口水域共采集鱼类52种,隶属于7目12科40属;优势种分别为鲤(Cyprinus carpio)、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鲫(Carassius auratus)、鳙(Aristichys nobilis)和光泽黄颡鱼(Pelteobagrus nitidus),占样本个体总数的61.34%;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i)为2.59,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为6.09,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65,Simpson优势度指数(λ)为0.87,相对稀有种数(R)为97.87%;该水域定置网CPUE为1.10~6.21 kg/d,与湖口水位呈显著正相关(P<0.05)。鄱阳湖湖口水域渔业捕捞个体以小型鱼类居多,洄游型鱼类的幼鱼补充群体数量极少,鱼类群落多样性指数有上升趋势。
鄱阳湖松门山岛砂质沉积颗粒表面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
作者: 白一鸣 张元福 胡晨林 王敏 冯徳勇  来源:科学技术与工程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风成环境  鄱阳湖  石英颗粒表面特征  松门山岛  水成环境 
描述:新月形撞击坑等。利用扫描电镜对鄱阳湖松门山岛的样品进行了研究,发现鄱阳湖松门山岛的水下砂体样品普遍可见贝壳状断口、V形撞击坑与撞击沟等,说明该类样品为成环境;沙丘样品普遍可见标准的碟形撞击坑与新月形
全文:新月形撞击坑等。利用扫描电镜对鄱阳湖松门山岛的样品进行了研究,发现鄱阳湖松门山岛的水下砂体样品普遍可见贝壳状断口、V形撞击坑与撞击沟等,说明该类样品为成环境;沙丘样品普遍可见标准的碟形撞击坑与新月形
高原湖泊和平原湖泊遥感动态监测的对比分析——以洱海和鄱阳湖为例
作者: 王琳 赵志芳  来源:湿地科学与管理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原湖泊  遥感动态监测  平原湖泊  鄱阳湖  洱海  湖泊信息提取 
描述:湖泊及其动态变化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作用,监测并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的湖泊动态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应用Landsat TM 遥感数据,基于ENV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和ArcGIS空间分析软件,分别以洱海和潘阳湖为例,利用单波段阈值法、波段组合法等方法提取了湖泊水体现状信息;通过波段运算、波段替换等方法提取了湖泊的动态变化信息;对比分析了高原湖泊和平原湖泊两类湖泊动态变化信息提取监测效果。研究表明:应用波段组合法提取湖泊水体信息有较高的准确度,而缨帽变换法提取湖泊水体信息准确度偏低;受湖泊界限标准不统一、季节性水域变化,湖泊周边地理环境等影响,平原湖泊水体分布状况较高原湖泊水体分布状况复杂,多种遥感图像处理方法结合使用更适用于平原湖泊遥感动态监测。
全文:湖泊及其动态变化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作用,监测并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的湖泊动态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应用Landsat TM 遥感数据,基于ENV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和ArcGIS空间分析软件,分别以洱海和潘阳湖为例,利用单波段阈值法、波段组合法等方法提取了湖泊水体现状信息;通过波段运算、波段替换等方法提取了湖泊的动态变化信息;对比分析了高原湖泊和平原湖泊两类湖泊动态变化信息提取监测效果。研究表明:应用波段组合法提取湖泊水体信息有较高的准确度,而缨帽变换法提取湖泊水体信息准确度偏低;受湖泊界限标准不统一、季节性水域变化,湖泊周边地理环境等影响,平原湖泊水体分布状况较高原湖泊水体分布状况复杂,多种遥感图像处理方法结合使用更适用于平原湖泊遥感动态监测。
鄱阳湖流域过去1000a径流模拟以及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
作者: 张小琳 李云良 于革 张奇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径流变化  鄱阳湖流域  千年尺度  气候变化  水文周期  干湿特征 
描述:为研究过去千年尺度径流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长江中游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区,运用气候模式CCSM4和ECHAM5模拟过去1000 a气候数据,空间降尺度后驱动水文模型模拟了鄱阳湖流域过去近千年流域径流序列.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小波分析等手段,分析流域极端径流变化特征、周期和该流域旱涝事件发生频率.结果表明:2种气候模式均能反映出中世纪暖期及小冰期阶段的干湿交替变化,且小冰期内中干旱状态维持时间较长;径流的丰枯变化与降水量变化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CCSM4和ECHAM5模式下发生旱涝灾害与极大极小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基本相同,径流丰枯变化与降水变化周期相近,均具有30 a左右的主周期,10~15、7 a左右的子周期.小波系数模平方图中30 a左右显著的能量信号揭示了该周期与北太平洋气候的主要环流机制的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周期相近,因此,大气环流涛动是造成气候-水文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拓展了基于近代60 a观测记录的流域水文变化的认识,探讨了千年时间长度下流域干湿变化特征和水文对气候响应的动力机制,有助于全面系统认识长江中游在全球气候暖化背景下旱涝极端水文事件的发生机制与变化规律.
全文:为研究过去千年尺度径流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长江中游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区,运用气候模式CCSM4和ECHAM5模拟过去1000 a气候数据,空间降尺度后驱动水文模型模拟了鄱阳湖流域过去近千年流域径流序列.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小波分析等手段,分析流域极端径流变化特征、周期和该流域旱涝事件发生频率.结果表明:2种气候模式均能反映出中世纪暖期及小冰期阶段的干湿交替变化,且小冰期内中干旱状态维持时间较长;径流的丰枯变化与降水量变化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CCSM4和ECHAM5模式下发生旱涝灾害与极大极小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基本相同,径流丰枯变化与降水变化周期相近,均具有30 a左右的主周期,10~15、7 a左右的子周期.小波系数模平方图中30 a左右显著的能量信号揭示了该周期与北太平洋气候的主要环流机制的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周期相近,因此,大气环流涛动是造成气候-水文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拓展了基于近代60 a观测记录的流域水文变化的认识,探讨了千年时间长度下流域干湿变化特征和水文对气候响应的动力机制,有助于全面系统认识长江中游在全球气候暖化背景下旱涝极端水文事件的发生机制与变化规律.
鄱阳湖部分湖区微囊藻毒素和有机污染物检测与分析
作者: 刘艳红 林芬 吴清锋 邱伟 李舒梅  来源:赣南医学院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含氮污染物  鄱阳湖  微囊藻毒素 
描述:目的:探讨鄱阳湖水质现状及影响水质的可能因素,为保护鄱阳湖水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应用LCMS/MS法、纳氏试剂光度法,N-(1萘基)-乙二胺光度法和酚二磺酸光度法分别对囊藻毒素(MC-LR
全文:目的:探讨鄱阳湖水质现状及影响水质的可能因素,为保护鄱阳湖水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应用LCMS/MS法、纳氏试剂光度法,N-(1萘基)-乙二胺光度法和酚二磺酸光度法分别对囊藻毒素(MC-LR
鄱阳湖流域过去1000a径流模拟以及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
作者: 张小琳 李云良 于革 张奇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径流变化  鄱阳湖流域  千年尺度  气候变化  水文周期  干湿特征 
描述:为研究过去千年尺度径流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长江中游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区,运用气候模式CCSM4和ECHAM5模拟过去1000 a气候数据,空间降尺度后驱动水文模型模拟了鄱阳湖流域过去近千年流域径流序列.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小波分析等手段,分析流域极端径流变化特征、周期和该流域旱涝事件发生频率.结果表明:2种气候模式均能反映出中世纪暖期及小冰期阶段的干湿交替变化,且小冰期内中干旱状态维持时间较长;径流的丰枯变化与降水量变化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CCSM4和ECHAM5模式下发生旱涝灾害与极大极小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基本相同,径流丰枯变化与降水变化周期相近,均具有30 a左右的主周期,10~15、7 a左右的子周期.小波系数模平方图中30 a左右显著的能量信号揭示了该周期与北太平洋气候的主要环流机制的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周期相近,因此,大气环流涛动是造成气候-水文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拓展了基于近代60 a观测记录的流域水文变化的认识,探讨了千年时间长度下流域干湿变化特征和水文对气候响应的动力机制,有助于全面系统认识长江中游在全球气候暖化背景下旱涝极端水文事件的发生机制与变化规律.
全文:为研究过去千年尺度径流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长江中游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区,运用气候模式CCSM4和ECHAM5模拟过去1000 a气候数据,空间降尺度后驱动水文模型模拟了鄱阳湖流域过去近千年流域径流序列.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小波分析等手段,分析流域极端径流变化特征、周期和该流域旱涝事件发生频率.结果表明:2种气候模式均能反映出中世纪暖期及小冰期阶段的干湿交替变化,且小冰期内中干旱状态维持时间较长;径流的丰枯变化与降水量变化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CCSM4和ECHAM5模式下发生旱涝灾害与极大极小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基本相同,径流丰枯变化与降水变化周期相近,均具有30 a左右的主周期,10~15、7 a左右的子周期.小波系数模平方图中30 a左右显著的能量信号揭示了该周期与北太平洋气候的主要环流机制的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周期相近,因此,大气环流涛动是造成气候-水文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拓展了基于近代60 a观测记录的流域水文变化的认识,探讨了千年时间长度下流域干湿变化特征和水文对气候响应的动力机制,有助于全面系统认识长江中游在全球气候暖化背景下旱涝极端水文事件的发生机制与变化规律.
《鄱阳湖学刊》诚邀栏目主持人和匿名审稿专家
作者:暂无 来源:鄱阳湖学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匿名审稿  生态文化  生态经济  栏目主持人  生态自然  海内外学术界  生态文明  电子邮箱  传播生态 
描述:,集于天地而藏于万物,源源不绝而滋养生命,这是上善的能量,本色而质朴。鄱阳湖,蔚蓝色地球上的一汪清水,孕育生命,塑造和谐的生态文明。它是江西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鄱阳湖学刊》,以“传播生态思想、弘扬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为宗旨,刊登海内外生态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
全文:,集于天地而藏于万物,源源不绝而滋养生命,这是上善的能量,本色而质朴。鄱阳湖,蔚蓝色地球上的一汪清水,孕育生命,塑造和谐的生态文明。它是江西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鄱阳湖学刊》,以“传播生态思想、弘扬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为宗旨,刊登海内外生态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
上页 1 2 3 ... 17 18 19 ... 27 28 29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