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预警研究
作者: 隋婷婷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安全  预警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土地资源 
描述:土地资源是财富之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然而,长期以来,人类过分的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强度越来越大,且利用方式简单粗放,同时,人类各种各样活动的加剧,对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破坏,甚至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安全,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在此之前,需要了解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演变规律,确定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警情和所处的警度级别,在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发生恶化前做出预报和警告。因此,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预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进行了预警研究,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关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和预警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为文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预警理论研究:介绍了文章的理论依据,包括土地生态安全演化机理研究,预警理论研究,PSR理论研究。第三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概况:介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自然资源概况、社会经济概况、土地资源利用情况以及土地生态环境现状。第四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根据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从36个指标中选取20个指标作为本次研究的预警指标,应用层析分析法和PSR框架模型构建预警指标体系,并确定了指标的权重值和标准值。第五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警情综合分析:应用综合指数法计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值,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是:2001年至2005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警情从轻警转变为重警,土地生态环境逐渐恶化;2006年至2008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警情从重警转变为中警,土地生态环境开始转好。2008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31个县(市、区)中,南昌市城区、南昌县、新建县等8个县(市、区)处于轻警状态;进贤县、浮梁县、九江市城区、九江县、永修县等19个县(市、区)处于中警状态;瑞昌市、武宁县、余干县、鄱阳县4个县(市、区)处于重警状态。第六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排警措施:从自然、经济、社会三个方面提出排警调控措施以供参考,并且针对区域内31个县(市)的警情状况建议有侧重点的进行排警调控。第七章结论与展望:总结文章的研究成果,提出有待改善的地方以及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预警研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全文:土地资源是财富之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然而,长期以来,人类过分的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强度越来越大,且利用方式简单粗放,同时,人类各种各样活动的加剧,对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破坏,甚至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安全,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在此之前,需要了解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演变规律,确定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警情和所处的警度级别,在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发生恶化前做出预报和警告。因此,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预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进行了预警研究,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关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和预警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为文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预警理论研究:介绍了文章的理论依据,包括土地生态安全演化机理研究,预警理论研究,PSR理论研究。第三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概况:介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自然资源概况、社会经济概况、土地资源利用情况以及土地生态环境现状。第四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根据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从36个指标中选取20个指标作为本次研究的预警指标,应用层析分析法和PSR框架模型构建预警指标体系,并确定了指标的权重值和标准值。第五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警情综合分析:应用综合指数法计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值,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是:2001年至2005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警情从轻警转变为重警,土地生态环境逐渐恶化;2006年至2008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警情从重警转变为中警,土地生态环境开始转好。2008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31个县(市、区)中,南昌市城区、南昌县、新建县等8个县(市、区)处于轻警状态;进贤县、浮梁县、九江市城区、九江县、永修县等19个县(市、区)处于中警状态;瑞昌市、武宁县、余干县、鄱阳县4个县(市、区)处于重警状态。第六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排警措施:从自然、经济、社会三个方面提出排警调控措施以供参考,并且针对区域内31个县(市)的警情状况建议有侧重点的进行排警调控。第七章结论与展望:总结文章的研究成果,提出有待改善的地方以及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预警研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气候变化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电力和铁路运输业的影响分析
作者: 张敬伟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铁路运输业  影响  电力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气候变化 
描述:,借助统计方法、空间分析法和ARCGIS软件、MINITAB软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气候变化对电力和铁路运输业影响做了以下的研究:(1)对气候变化基本事实,尤其是气温、降水的事实做了详细的分析,运用气候
全文:,借助统计方法、空间分析法和ARCGIS软件、MINITAB软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气候变化对电力和铁路运输业影响做了以下的研究:(1)对气候变化基本事实,尤其是气温、降水的事实做了详细的分析,运用气候
江西在东南亚国际旅游吸引力研究:以向泰国推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产品为例
作者: 高依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  泰国游客  国际旅游吸引力 
描述:研究领域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结果表明,鄱阳湖国际旅游吸引力虽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只要立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身丰富的旅游资源,以一定的经济作为支撑加强众多资源的整合和打造,同时加强鄱阳湖旅游区
全文:研究领域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结果表明,鄱阳湖国际旅游吸引力虽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只要立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身丰富的旅游资源,以一定的经济作为支撑加强众多资源的整合和打造,同时加强鄱阳湖旅游区
生态位适宜度法在茶叶和雪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以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园地为例
作者: 叶琼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土地适宜性评价  园地  生态位适宜度法  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的适宜 性都较强,其中茶叶是以1、2级为主,占总面积的68.33%,其中2级所占比例最多,达到了 50.72%;雪梨也是以1、2级为主,占总面积的76.87%,其中2级所占的比例达到了67.55%。相
全文:的适宜 性都较强,其中茶叶是以1、2级为主,占总面积的68.33%,其中2级所占比例最多,达到了 50.72%;雪梨也是以1、2级为主,占总面积的76.87%,其中2级所占的比例达到了67.55%。相
鄱阳湖流域人工造林的碳蓄积效应研究:以千烟洲试验站为例
作者: 杨海军  来源: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树轮宽度 
描述:表明: 1)基于测树学方法,建立了利用树轮信息估算树木生物量/碳蓄积量的树木材积测算模型,并应用于千烟洲试验站。该方法达到了较高的测算精度,能够在不破坏活立木的情况下对森林生物量/碳蓄积量进行快速测算
全文:表明: 1)基于测树学方法,建立了利用树轮信息估算树木生物量/碳蓄积量的树木材积测算模型,并应用于千烟洲试验站。该方法达到了较高的测算精度,能够在不破坏活立木的情况下对森林生物量/碳蓄积量进行快速测算
基于EFDC模拟的鄱阳湖典型年份水文与水动力特征分析
作者: 叶玉琴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  丰水期  枯水期  水文水动力  EFDC模型 
描述: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三个典型年份的月平均水位和水深变化趋势相似,都是1月最小,7月最大,1月到7月逐渐增加,7月之后逐渐下降。丰水年的平均水深波动较大,从平均流速可以看出三个典型年份1-6月
全文: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三个典型年份的月平均水位和水深变化趋势相似,都是1月最小,7月最大,1月到7月逐渐增加,7月之后逐渐下降。丰水年的平均水深波动较大,从平均流速可以看出三个典型年份1-6月
鄱阳湖外围湖泊水体营养波动周年特征的比较湖沼学研究
作者: 匡武名 张萌 张金美 何宗键 彭希珑 徐军 刘足根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比较湖沼学  外围浅水湖泊  综合评估  周年动态  鄱阳湖水系 
描述:近年来,我国最大淡水湖泊湿地鄱阳湖的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明显且日益受到各方关注,而对鄱阳湖湖体外围各类浅水湖泊富营养化情况及其动态却了解颇少.为深入了解鄱阳湖外围不同湖泊的富营养化现状、季节动态及驱动机制,于2014-2015年对毗邻鄱阳湖南岸的南昌市大小不同的3个城市或城郊浅水湖泊(青山湖、瑶湖、军山湖)水质参数和营养状态进行周年观测.结果表明,青山湖、瑶湖和军山湖的高锰酸盐指数范围分别在2.6~4.5、2.1~4.6和1.6~1.9mg/L之间,仅军山湖目前未受到有机物污染影响,3个湖泊两两之间均呈极显著差异.青山湖和瑶湖水体总氮(TN)、总磷(TP)浓度远高于湖泊富营养化转换的阈值(TN:0.20 mg/L,TP:0.02 mg/L),且TP污染最为严重,仅达到地表水Ⅳ~劣Ⅴ类标准.在3个湖泊中,水体氮主要以可溶性态氮的形态占优势,水体磷形态除了军山湖外,另外2个湖泊主要以颗粒态磷占优势.青山湖、瑶湖和军山湖的叶绿素a(Chl.a)浓度范围分别为34.65~184.48、7.66~120.67和2.42~17.41μg/L,各湖泊的Chl.a浓度均在冬季达到最低值,且军山湖与其他2个湖泊的Chl.a浓度均呈极显著性差异,青山湖与瑶湖无显著差异.基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3个湖泊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价发现,青山湖富营养化程度最高,已达到轻-中度富营养的稳定富营养状态;其次为瑶湖,营养状态不稳定,在中营养-轻度富营养-中度富营养水平之间巨幅波动;军山湖相对最低,全年整体处于贫营养-中营养状态之间,处于波动上升的趋中营养状态.同时发现3个湖泊的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年内波动依赖于不同的水温环境,水温是以上3个亚热带浅水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年内季度波动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Pearson相关分析还发现,3个湖泊的Chl.a浓度均与水柱TN和TP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中青山湖和军山湖的水柱Chl.a浓度与总溶解性氮和总溶解性磷浓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整体来说,水柱氮是影响3个湖泊水环境特征的主导因子之一,磷是2个富营养化湖泊的主导影响因子,在富营养化湖泊控制和削减磷营养盐输入的同时,应考虑如何有效降低氮的输入,并着力控制中温季节(水温为15~25℃)的营养输入和快速富营养化风险防控;中营养湖泊(军山湖)应在控制磷的输入和消减水柱氮上进行系统调控,尤其重视高温季节(水温>25℃)的防控与预警,这将对鄱阳湖外围浅水湖泊的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重点方向与新型管理思路.
全文:近年来,我国最大淡水湖泊湿地鄱阳湖的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明显且日益受到各方关注,而对鄱阳湖湖体外围各类浅水湖泊富营养化情况及其动态却了解颇少.为深入了解鄱阳湖外围不同湖泊的富营养化现状、季节动态及驱动机制,于2014-2015年对毗邻鄱阳湖南岸的南昌市大小不同的3个城市或城郊浅水湖泊(青山湖、瑶湖、军山湖)水质参数和营养状态进行周年观测.结果表明,青山湖、瑶湖和军山湖的高锰酸盐指数范围分别在2.6~4.5、2.1~4.6和1.6~1.9mg/L之间,仅军山湖目前未受到有机物污染影响,3个湖泊两两之间均呈极显著差异.青山湖和瑶湖水体总氮(TN)、总磷(TP)浓度远高于湖泊富营养化转换的阈值(TN:0.20 mg/L,TP:0.02 mg/L),且TP污染最为严重,仅达到地表水Ⅳ~劣Ⅴ类标准.在3个湖泊中,水体氮主要以可溶性态氮的形态占优势,水体磷形态除了军山湖外,另外2个湖泊主要以颗粒态磷占优势.青山湖、瑶湖和军山湖的叶绿素a(Chl.a)浓度范围分别为34.65~184.48、7.66~120.67和2.42~17.41μg/L,各湖泊的Chl.a浓度均在冬季达到最低值,且军山湖与其他2个湖泊的Chl.a浓度均呈极显著性差异,青山湖与瑶湖无显著差异.基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3个湖泊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价发现,青山湖富营养化程度最高,已达到轻-中度富营养的稳定富营养状态;其次为瑶湖,营养状态不稳定,在中营养-轻度富营养-中度富营养水平之间巨幅波动;军山湖相对最低,全年整体处于贫营养-中营养状态之间,处于波动上升的趋中营养状态.同时发现3个湖泊的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年内波动依赖于不同的水温环境,水温是以上3个亚热带浅水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年内季度波动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Pearson相关分析还发现,3个湖泊的Chl.a浓度均与水柱TN和TP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中青山湖和军山湖的水柱Chl.a浓度与总溶解性氮和总溶解性磷浓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整体来说,水柱氮是影响3个湖泊水环境特征的主导因子之一,磷是2个富营养化湖泊的主导影响因子,在富营养化湖泊控制和削减磷营养盐输入的同时,应考虑如何有效降低氮的输入,并着力控制中温季节(水温为15~25℃)的营养输入和快速富营养化风险防控;中营养湖泊(军山湖)应在控制磷的输入和消减水柱氮上进行系统调控,尤其重视高温季节(水温>25℃)的防控与预警,这将对鄱阳湖外围浅水湖泊的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重点方向与新型管理思路.
气候变化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电力和铁路运输业的影响分析
作者: 张敬伟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铁路运输业  影响  电力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气候变化 
描述:,借助统计方法、空间分析法和ARCGIS软件、MINITAB软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气候变化对电力和铁路运输业影响做了以下的研究:(1)对气候变化基本事实,尤其是气温、降水的事实做了详细的分析,运用气候
全文:,借助统计方法、空间分析法和ARCGIS软件、MINITAB软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气候变化对电力和铁路运输业影响做了以下的研究:(1)对气候变化基本事实,尤其是气温、降水的事实做了详细的分析,运用气候
微生物对鄱阳湖湿地不同围垦时间及土地利用类型的响应
作者: 黄莉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鄱阳湖  围垦  微生物  土壤 
描述:围垦是导致我国湿地锐减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围垦对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揭示围垦状态下湿地土壤生态系统的演变奠定基础,也为国家退耕还湖政策的实施提供参考,对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择鄱阳湖西南部南昌县蒋巷联圩的自然湿地、退耕还湖地以及围垦距今38、48、92年的水稻田、菜地、荒地、鱼塘底泥为对象,比较了不同围垦年限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含水量(SM)、容重(BD)、总有机碳(TOC)、氨态氮(NH4+-N)、硝态氮(NO3-N)、pH值等理化性质及漆酶(ABTS)、β-葡萄糖苷酶(BG)、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木聚糖酶(BX)和磷酸酶(PHOS)等酶活性的影响,采用PCR-DGGE技术测定了各类型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结果发现:⑴不同围垦年限对土壤理化性质有明显的影响。围垦后总有机碳、氨态氮含量、土壤含水量等指标上升明显,而硝态氮、容重、pH等变化不明显。有机碳的变化值得重点关注:自然湿地中有机碳的含量相对较低,约3.56-9.40g/kg,围垦38年的水稻田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显著上升,达16.01g/kg,围垦48年和92年的水稻田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分别为17.52g/kg和18.26g/kg,上升缓慢,表明围垦后有机碳含量的上升可能存在一个阈值。⑵围垦改变了鄱阳湖湿地土壤微生物的类群。土壤酶活性是显示土壤中微生物类群数的重要依据之一。对围垦38年、48年和92年的水稻田土壤分析发现,随着围垦时间的增加,土壤中漆酶的活性下降,β-葡萄糖苷酶、木聚糖酶、氨基葡萄糖苷酶、磷酸酶等酶的活性则显著增长。对不同土壤中的细菌、真菌16SrDNA采用PCR-DGGE进行检验,发现自然湿地中微生物的种类最丰富,随着围垦时间的延长,PCR-DGGE指纹图谱中的条带数逐渐减少,表明微生物的类群数随围垦时间的延长而减少。Biolog技术检测围垦不同时间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发现在6种不同类型的碳源培养下自然湿地中的微生物生长情况绝大多数时候明显好于有一定围垦历史的土壤。⑶退耕还湖是恢复湿地生态的有效办法。本研究对退耕还湖25年的样地分析表明:①退耕地的土壤酶活性得到恢复:退耕还湖地的各类酶活性与自然湿地类似程度高,与仍在种植水稻的围垦地差异很大;②退耕地的微生物类群得到恢复:退耕还湖地的PCR-DGGE指纹图谱与自然湿地类似程度高,与仍在种植水稻的围垦地差异很大;退耕还湖地的Biolog检测微生物生长曲线与自然湿地类似程度高,与仍在种植水稻的围垦地差异很大。⑷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可造成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变化。对水稻田、菜地、鱼塘底泥、荒地四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研究表明,4种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的各种理化性质有显著影响,包括含水量、容重、总有机碳含量、氨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以及土壤中漆酶、木聚糖酶、氨基葡萄糖苷酶、磷酸酶等的酶活性。PCR-DGGE指纹图谱的检测也表明4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中细菌和微生物类群数有明显的变化。
全文:围垦是导致我国湿地锐减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围垦对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揭示围垦状态下湿地土壤生态系统的演变奠定基础,也为国家退耕还湖政策的实施提供参考,对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择鄱阳湖西南部南昌县蒋巷联圩的自然湿地、退耕还湖地以及围垦距今38、48、92年的水稻田、菜地、荒地、鱼塘底泥为对象,比较了不同围垦年限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含水量(SM)、容重(BD)、总有机碳(TOC)、氨态氮(NH4+-N)、硝态氮(NO3-N)、pH值等理化性质及漆酶(ABTS)、β-葡萄糖苷酶(BG)、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木聚糖酶(BX)和磷酸酶(PHOS)等酶活性的影响,采用PCR-DGGE技术测定了各类型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结果发现:⑴不同围垦年限对土壤理化性质有明显的影响。围垦后总有机碳、氨态氮含量、土壤含水量等指标上升明显,而硝态氮、容重、pH等变化不明显。有机碳的变化值得重点关注:自然湿地中有机碳的含量相对较低,约3.56-9.40g/kg,围垦38年的水稻田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显著上升,达16.01g/kg,围垦48年和92年的水稻田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分别为17.52g/kg和18.26g/kg,上升缓慢,表明围垦后有机碳含量的上升可能存在一个阈值。⑵围垦改变了鄱阳湖湿地土壤微生物的类群。土壤酶活性是显示土壤中微生物类群数的重要依据之一。对围垦38年、48年和92年的水稻田土壤分析发现,随着围垦时间的增加,土壤中漆酶的活性下降,β-葡萄糖苷酶、木聚糖酶、氨基葡萄糖苷酶、磷酸酶等酶的活性则显著增长。对不同土壤中的细菌、真菌16SrDNA采用PCR-DGGE进行检验,发现自然湿地中微生物的种类最丰富,随着围垦时间的延长,PCR-DGGE指纹图谱中的条带数逐渐减少,表明微生物的类群数随围垦时间的延长而减少。Biolog技术检测围垦不同时间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发现在6种不同类型的碳源培养下自然湿地中的微生物生长情况绝大多数时候明显好于有一定围垦历史的土壤。⑶退耕还湖是恢复湿地生态的有效办法。本研究对退耕还湖25年的样地分析表明:①退耕地的土壤酶活性得到恢复:退耕还湖地的各类酶活性与自然湿地类似程度高,与仍在种植水稻的围垦地差异很大;②退耕地的微生物类群得到恢复:退耕还湖地的PCR-DGGE指纹图谱与自然湿地类似程度高,与仍在种植水稻的围垦地差异很大;退耕还湖地的Biolog检测微生物生长曲线与自然湿地类似程度高,与仍在种植水稻的围垦地差异很大。⑷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可造成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变化。对水稻田、菜地、鱼塘底泥、荒地四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研究表明,4种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的各种理化性质有显著影响,包括含水量、容重、总有机碳含量、氨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以及土壤中漆酶、木聚糖酶、氨基葡萄糖苷酶、磷酸酶等的酶活性。PCR-DGGE指纹图谱的检测也表明4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中细菌和微生物类群数有明显的变化。
基于神经网络和多源遥感数据的鄱阳湖湿地生物量反演研究
作者: 董磊  来源: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物量  SAR  人工神经网络  鄱阳湖  MIMICS模型  湿地  反演 
描述:利用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MIMICS冠层散射模型,最后基于改进后的算法模型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反演鄱阳湖湿地生物量,并制作了2007年湖区湿地生物量分布图。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
全文:利用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MIMICS冠层散射模型,最后基于改进后的算法模型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反演鄱阳湖湿地生物量,并制作了2007年湖区湿地生物量分布图。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