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多功能农业区域布局与发展研究
作者: 李美长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多功能农业  鄱阳湖生态经济  区域布局  农业发展 
描述:论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的多功能性,包括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指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实现多功能农业总体效益最大化,必须坚持多极互动、适度规模、国土空间划分、增长极协调发展等原则
全文:论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的多功能性,包括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指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实现多功能农业总体效益最大化,必须坚持多极互动、适度规模、国土空间划分、增长极协调发展等原则
基于多时相ENVISAT ASAR的鄱阳湖水面覆盖信息提取及其应用研究
作者: 杨菁媛 方朝阳 陈晓玲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面覆盖  鄱阳湖  ENVISAT  ASAR 
描述:采用高分辨率HJ-1A卫星数据对ASAR影像水体信息提取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证明了分块阈值法的有效性。最后计算了鄱阳湖区域水位高于17 m(吴淞高程)且连续淹没时间不超过70 d的湿地面积,为政府规划植树区域、实施补偿政策以及减轻洪灾损失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全文:采用高分辨率HJ-1A卫星数据对ASAR影像水体信息提取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证明了分块阈值法的有效性。最后计算了鄱阳湖区域水位高于17 m(吴淞高程)且连续淹没时间不超过70 d的湿地面积,为政府规划植树区域、实施补偿政策以及减轻洪灾损失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对湖口区段生态旅游补偿保障制度研究
作者: 龚双双 沈中印 孙冬英 杨云仙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湖口区段  鄱阳湖  生态水利枢纽工程  生态旅游补偿 
描述:通过分析发展生态旅游的背景以及生态补偿的必然性,根据湖口县的具体情况,以及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下发展生态旅游的态势,提出了生态旅游补偿的居民利益保障制度和生态效益保障制度.
全文:通过分析发展生态旅游的背景以及生态补偿的必然性,根据湖口县的具体情况,以及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下发展生态旅游的态势,提出了生态旅游补偿的居民利益保障制度和生态效益保障制度.
鄱阳湖干旱分析
作者: 甘小艳 刘成林 黄小敏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干旱状况  鄱阳湖  干旱原因 
描述:[目的]分析鄱阳湖干旱状况及其成因。[方法]针对鄱阳湖干旱现象,对鄱阳湖10年前及近10年的干旱状况进行了论述,并探讨了鄱阳湖干旱产生的原因。[结果]鄱阳湖区干旱出现的频率高,连续发生严重干旱的次数也较多,21世纪以来鄱阳湖低水位日益加剧。鄱阳湖干旱主要受降水减少、长江及"五河"水位低、水利工程、工农业用水增加、其他方面等因素的影响。[结论]该研究为相关部门制定鄱阳湖抗旱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目的]分析鄱阳湖干旱状况及其成因。[方法]针对鄱阳湖干旱现象,对鄱阳湖10年前及近10年的干旱状况进行了论述,并探讨了鄱阳湖干旱产生的原因。[结果]鄱阳湖区干旱出现的频率高,连续发生严重干旱的次数也较多,21世纪以来鄱阳湖低水位日益加剧。鄱阳湖干旱主要受降水减少、长江及"五河"水位低、水利工程、工农业用水增加、其他方面等因素的影响。[结论]该研究为相关部门制定鄱阳湖抗旱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鄱阳湖滨湖带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研究:以鄱湖下游都昌段为例
作者: 张杨帆 陶春元 黄逸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对策  农业面源污染  鄱阳湖滨湖带  都昌 
描述:[目的]研究鄱阳湖滨湖带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方法]在分析鄱阳湖水质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鄱阳湖都昌段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结果]鄱阳湖都昌段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由都昌县珍珠产业和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水土流失加剧以及大量使用化肥引起的。在鄱阳湖流域环境现状与承载力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外源污染负荷削减、河流湿地恢复和水生态系统构建等途径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通过农村面源污染控制项目的初步实施,削减了示范区农业面源污染量,使出水水质基本稳定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排放标准;河流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提高了30%左右,从而削减了进入鄱阳湖的污染负荷。[结论]该研究为鄱阳湖滨湖带环境整治提供了技术集成与示范。
全文:[目的]研究鄱阳湖滨湖带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方法]在分析鄱阳湖水质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鄱阳湖都昌段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结果]鄱阳湖都昌段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由都昌县珍珠产业和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水土流失加剧以及大量使用化肥引起的。在鄱阳湖流域环境现状与承载力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外源污染负荷削减、河流湿地恢复和水生态系统构建等途径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通过农村面源污染控制项目的初步实施,削减了示范区农业面源污染量,使出水水质基本稳定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排放标准;河流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提高了30%左右,从而削减了进入鄱阳湖的污染负荷。[结论]该研究为鄱阳湖滨湖带环境整治提供了技术集成与示范。
鄱阳湖鲤、鲫鱼资源变迁及其原因初探
作者: 张爱芳 陈文静 傅义龙 周辉明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鲫鱼  变迁    鄱阳湖  资源 
描述:[目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鄱阳湖鲤、鲫鱼资源。[方法]在分析1959-2006年鄱阳湖鲤、鲫鱼资源数据的基础上,分析近50年鄱阳湖鲤、鲫鱼资源变迁情况,并初步探讨了该变化的发生原因及相关应对措施。[结果]50来鄱阳湖鲤、鲫鱼虽成为优势种群,但其个体越来越小,性成熟年龄也越来越小,资源呈现出严重衰退状况。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鄱阳湖枯水期水位过低,水质污染,加上过度捕捞以及非法渔具渔法的滥用等方面引起的。[结论]应明确鄱阳湖鲤、鲫鱼产卵场的范围,严格控制鄱阳湖流域工业污水、城市污水以及农业面污染源的直接排放。
全文:[目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鄱阳湖鲤、鲫鱼资源。[方法]在分析1959-2006年鄱阳湖鲤、鲫鱼资源数据的基础上,分析近50年鄱阳湖鲤、鲫鱼资源变迁情况,并初步探讨了该变化的发生原因及相关应对措施。[结果]50来鄱阳湖鲤、鲫鱼虽成为优势种群,但其个体越来越小,性成熟年龄也越来越小,资源呈现出严重衰退状况。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鄱阳湖枯水期水位过低,水质污染,加上过度捕捞以及非法渔具渔法的滥用等方面引起的。[结论]应明确鄱阳湖鲤、鲫鱼产卵场的范围,严格控制鄱阳湖流域工业污水、城市污水以及农业面污染源的直接排放。
鄱阳湖九江濒湖县区生态补偿必要性分析研究
作者: 汤明 毛烨 淦峰 王艳 熊炜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必要性分析  鄱阳湖九江濒湖县区  生态补偿 
描述:九江占鄱阳湖水域面积的2/3,是鄱阳湖水系的唯一通江口,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的主战场,对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九江濒湖县区环境保护现状和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对鄱阳湖九江濒湖区域的影响分析,进行九江濒湖县区生态补偿必要性分析。
全文:九江占鄱阳湖水域面积的2/3,是鄱阳湖水系的唯一通江口,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的主战场,对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九江濒湖县区环境保护现状和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对鄱阳湖九江濒湖区域的影响分析,进行九江濒湖县区生态补偿必要性分析。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变分析
作者: 甘晓辉 刘翔 舒晓波 于少康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空间格局  经济发展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基于ArcGIS软件平台,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市为基本研究单元,根据该区经济发展现状特征,主要选取人均GDP指标值划分等级来分析其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并从经济集聚、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等角度分析本区经济发展空间结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仍集中在南昌、九江、景德镇和新余等几个中心城市,且经济集中程度亦较高,但辐射和带动低水平城市发展不够,将进一步拉大地区经济差异。最后提出了优化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对策建议。
全文:基于ArcGIS软件平台,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市为基本研究单元,根据该区经济发展现状特征,主要选取人均GDP指标值划分等级来分析其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并从经济集聚、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等角度分析本区经济发展空间结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仍集中在南昌、九江、景德镇和新余等几个中心城市,且经济集中程度亦较高,但辐射和带动低水平城市发展不够,将进一步拉大地区经济差异。最后提出了优化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对策建议。
鄱阳湖地区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
作者: 潘兴侠 何宜庆 朱京华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能值分析  可持续发展指数  鄱阳湖地区  农业生态系统 
描述:运用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情况、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该地区的环境负载率较低,净能值产出率较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根据能值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立足现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加大科技投入,发展循环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全文:运用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情况、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该地区的环境负载率较低,净能值产出率较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根据能值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立足现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加大科技投入,发展循环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规划设计模式研究
作者: 魏朝俊 徐芳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农业基地规划设计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功能分区规划  可推广模式 
描述: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为指导,针对赣北鄱阳湖生态圈内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的规划设计,详细分析研究区的交通条件、地理条件,提出了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从基础设施规划和功能分区规划两个方面解析了具体的规划设计,认为基础设施建设应着重于交通设计、水电气三通设计和建筑设计;功能分区方面,应依次按照南段-中段-北段的顺序逐步开发,力争建立一个可推广的生态农业基地规划设计模式。
全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为指导,针对赣北鄱阳湖生态圈内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的规划设计,详细分析研究区的交通条件、地理条件,提出了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从基础设施规划和功能分区规划两个方面解析了具体的规划设计,认为基础设施建设应着重于交通设计、水电气三通设计和建筑设计;功能分区方面,应依次按照南段-中段-北段的顺序逐步开发,力争建立一个可推广的生态农业基地规划设计模式。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