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四种鲌形态与生长的比较研究
作者: 张小谷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鲌属    框架结构形态度量学  种群分布  鳃弓  几何形态学  生长特征  亚种有效性  体形  鄱阳湖  鳞片  原鲌属 
描述:生长特性进行比较研究,探讨鲌形态差异及资源利用状况,对蒙古鲌进行体形、鳃弓、鳞片形态多样性研究,推测鄱阳湖鱼类种群形态分离事件。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对633尾鲌分别按4个体长段分组,共16个
全文:生长特性进行比较研究,探讨鲌形态差异及资源利用状况,对蒙古鲌进行体形、鳃弓、鳞片形态多样性研究,推测鄱阳湖鱼类种群形态分离事件。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对633尾鲌分别按4个体长段分组,共16个
鄱阳湖四种鲌形态与生长的比较研究
作者: 张小谷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鲌属    框架结构形态度量学  种群分布  鳃弓  几何形态学  生长特征  亚种有效性  体形  鄱阳湖  鳞片  原鲌属 
描述:生长特性进行比较研究,探讨鲌形态差异及资源利用状况,对蒙古鲌进行体形、鳃弓、鳞片形态多样性研究,推测鄱阳湖鱼类种群形态分离事件。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对633尾鲌分别按4个体长段分组,共16个
全文:生长特性进行比较研究,探讨鲌形态差异及资源利用状况,对蒙古鲌进行体形、鳃弓、鳞片形态多样性研究,推测鄱阳湖鱼类种群形态分离事件。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对633尾鲌分别按4个体长段分组,共16个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作者: 董云鹤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对策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SWOT 
描述:20世纪后半叶,以化肥、农药为代表的化学农业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生态环境的过度破坏。人们对农业生产与发展中污染问题的解决、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显得越来越迫切。中国虽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但中国的农产品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却频频遭遇西方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壁垒的限制,使得农产品生产质量的提高显得十分必要。生态农业经过国内外众多国家和地区在农业发展中广泛实践后,已被各国认定为一种能够较好克服“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科学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鄱阳湖区农业资源丰富,农业人口较多,是江西省水稻、棉花、水产、水禽的传统主产区,具有很好的生态农业发展前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重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仅工业要走低碳发展的路径,农业也应如此。所以,应当将发展生态农业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支撑之一。本研究在系统地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鄱阳湖区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结合江西省省情,从如何降低鄱阳湖区生态农业发展的风险、如何克服客观存在的劣势以及如何牢牢把握具备的机遇和优势三个层面,就政府的功能发挥、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保障体系建设、资金渠道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研究认为,鄱阳湖地区应当抓住国家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大好机遇,发挥资源优势,将空间布局和其他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和措施,不拘于自身生态农业发展方式和模式选择,敢于创新,探索促进鄱阳湖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的有效途径。
全文:20世纪后半叶,以化肥、农药为代表的化学农业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生态环境的过度破坏。人们对农业生产与发展中污染问题的解决、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显得越来越迫切。中国虽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但中国的农产品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却频频遭遇西方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壁垒的限制,使得农产品生产质量的提高显得十分必要。生态农业经过国内外众多国家和地区在农业发展中广泛实践后,已被各国认定为一种能够较好克服“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科学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鄱阳湖区农业资源丰富,农业人口较多,是江西省水稻、棉花、水产、水禽的传统主产区,具有很好的生态农业发展前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重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仅工业要走低碳发展的路径,农业也应如此。所以,应当将发展生态农业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支撑之一。本研究在系统地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鄱阳湖区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结合江西省省情,从如何降低鄱阳湖区生态农业发展的风险、如何克服客观存在的劣势以及如何牢牢把握具备的机遇和优势三个层面,就政府的功能发挥、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保障体系建设、资金渠道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研究认为,鄱阳湖地区应当抓住国家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大好机遇,发挥资源优势,将空间布局和其他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和措施,不拘于自身生态农业发展方式和模式选择,敢于创新,探索促进鄱阳湖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的有效途径。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作者: 董云鹤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对策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SWOT 
描述:20世纪后半叶,以化肥、农药为代表的化学农业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生态环境的过度破坏。人们对农业生产与发展中污染问题的解决、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显得越来越迫切。中国虽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但中国的农产品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却频频遭遇西方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壁垒的限制,使得农产品生产质量的提高显得十分必要。生态农业经过国内外众多国家和地区在农业发展中广泛实践后,已被各国认定为一种能够较好克服“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科学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鄱阳湖区农业资源丰富,农业人口较多,是江西省水稻、棉花、水产、水禽的传统主产区,具有很好的生态农业发展前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重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仅工业要走低碳发展的路径,农业也应如此。所以,应当将发展生态农业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支撑之一。本研究在系统地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鄱阳湖区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结合江西省省情,从如何降低鄱阳湖区生态农业发展的风险、如何克服客观存在的劣势以及如何牢牢把握具备的机遇和优势三个层面,就政府的功能发挥、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保障体系建设、资金渠道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研究认为,鄱阳湖地区应当抓住国家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大好机遇,发挥资源优势,将空间布局和其他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和措施,不拘于自身生态农业发展方式和模式选择,敢于创新,探索促进鄱阳湖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的有效途径。
全文:20世纪后半叶,以化肥、农药为代表的化学农业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生态环境的过度破坏。人们对农业生产与发展中污染问题的解决、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显得越来越迫切。中国虽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但中国的农产品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却频频遭遇西方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壁垒的限制,使得农产品生产质量的提高显得十分必要。生态农业经过国内外众多国家和地区在农业发展中广泛实践后,已被各国认定为一种能够较好克服“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科学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鄱阳湖区农业资源丰富,农业人口较多,是江西省水稻、棉花、水产、水禽的传统主产区,具有很好的生态农业发展前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重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仅工业要走低碳发展的路径,农业也应如此。所以,应当将发展生态农业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支撑之一。本研究在系统地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鄱阳湖区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结合江西省省情,从如何降低鄱阳湖区生态农业发展的风险、如何克服客观存在的劣势以及如何牢牢把握具备的机遇和优势三个层面,就政府的功能发挥、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保障体系建设、资金渠道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研究认为,鄱阳湖地区应当抓住国家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大好机遇,发挥资源优势,将空间布局和其他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和措施,不拘于自身生态农业发展方式和模式选择,敢于创新,探索促进鄱阳湖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的有效途径。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作者: 董云鹤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对策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SWOT 
描述:20世纪后半叶,以化肥、农药为代表的化学农业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生态环境的过度破坏。人们对农业生产与发展中污染问题的解决、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显得越来越迫切。中国虽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但中国的农产品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却频频遭遇西方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壁垒的限制,使得农产品生产质量的提高显得十分必要。生态农业经过国内外众多国家和地区在农业发展中广泛实践后,已被各国认定为一种能够较好克服“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科学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鄱阳湖区农业资源丰富,农业人口较多,是江西省水稻、棉花、水产、水禽的传统主产区,具有很好的生态农业发展前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重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仅工业要走低碳发展的路径,农业也应如此。所以,应当将发展生态农业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支撑之一。本研究在系统地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鄱阳湖区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结合江西省省情,从如何降低鄱阳湖区生态农业发展的风险、如何克服客观存在的劣势以及如何牢牢把握具备的机遇和优势三个层面,就政府的功能发挥、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保障体系建设、资金渠道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研究认为,鄱阳湖地区应当抓住国家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大好机遇,发挥资源优势,将空间布局和其他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和措施,不拘于自身生态农业发展方式和模式选择,敢于创新,探索促进鄱阳湖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的有效途径。
全文:20世纪后半叶,以化肥、农药为代表的化学农业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生态环境的过度破坏。人们对农业生产与发展中污染问题的解决、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显得越来越迫切。中国虽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但中国的农产品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却频频遭遇西方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壁垒的限制,使得农产品生产质量的提高显得十分必要。生态农业经过国内外众多国家和地区在农业发展中广泛实践后,已被各国认定为一种能够较好克服“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科学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鄱阳湖区农业资源丰富,农业人口较多,是江西省水稻、棉花、水产、水禽的传统主产区,具有很好的生态农业发展前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重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仅工业要走低碳发展的路径,农业也应如此。所以,应当将发展生态农业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支撑之一。本研究在系统地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鄱阳湖区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结合江西省省情,从如何降低鄱阳湖区生态农业发展的风险、如何克服客观存在的劣势以及如何牢牢把握具备的机遇和优势三个层面,就政府的功能发挥、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保障体系建设、资金渠道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研究认为,鄱阳湖地区应当抓住国家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大好机遇,发挥资源优势,将空间布局和其他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和措施,不拘于自身生态农业发展方式和模式选择,敢于创新,探索促进鄱阳湖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的有效途径。
鄱阳湖西南水域鲇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作者: 卢保国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西南水域  RAPD  种质资源  鄱阳湖    同工酶 
描述:南矶山水域位于鄱阳湖西南岸,赣江入鄱阳湖的三角洲水域,地理坐标为E116°10′33〞~116°25′05〞, N28°52′05〞~29°06′50〞。受鄱阳湖水文影响,区内湖泊为吞吐型、季节性淡水湖泊,整个保护区呈现河、湖、滩交错的湿地景观。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自然环境,孕育了该保护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鲇是鄱阳湖南矶山水域最主要的底栖性鱼类之一,也是当地重要的经济鱼类。本实验通过对鲇进行形态、同工酶和RAPD方面的比较分析,了解和认识其种质资源情况。 随机采集50尾鲇进行测量。鲇体重范围为26.45~155g,体长范围为14.54~27.63cm,体长与体重关系为W =0.185 L2.7261 (R2 =0.8648)。 采用聚丙稀酰氨凝胶电泳法(PAGE)对鲇(6尾)的6个组织(肝脏、脾脏、肾脏、肌肉、心脏和脑)进行了酯酶(EST)、乳酸脱氢酶(L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分析。结果显示,南矶山鲇同工酶的多态位点基因频率为36.36%,平均杂合度为0.2025。 利用RAPD分析鲇(10尾)的遗传变异,从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6个引物适合鲇群体RAPD扩增,共检测出39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31个,多态位点比率为79.49%,遗传相似度为0.6097。 综合形态可量数据、同工酶和RAPD的测量分析结果,本文认为,鄱阳湖南矶山地区的鲇遗传变异水平很高,具有优良的种质资源。鄱阳湖南矶山水域地理优越,水质优良,饵料丰富,为底栖鱼类的产卵、发育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因此,本文初步探讨了在南矶山水域建立鲇的天然种质资源库的可行性,希望通过渔业保护等手段,为保护和利用这种鱼类的种质资源提供保障。
全文:南矶山水域位于鄱阳湖西南岸,赣江入鄱阳湖的三角洲水域,地理坐标为E116°10′33〞~116°25′05〞, N28°52′05〞~29°06′50〞。受鄱阳湖水文影响,区内湖泊为吞吐型、季节性淡水湖泊,整个保护区呈现河、湖、滩交错的湿地景观。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自然环境,孕育了该保护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鲇是鄱阳湖南矶山水域最主要的底栖性鱼类之一,也是当地重要的经济鱼类。本实验通过对鲇进行形态、同工酶和RAPD方面的比较分析,了解和认识其种质资源情况。 随机采集50尾鲇进行测量。鲇体重范围为26.45~155g,体长范围为14.54~27.63cm,体长与体重关系为W =0.185 L2.7261 (R2 =0.8648)。 采用聚丙稀酰氨凝胶电泳法(PAGE)对鲇(6尾)的6个组织(肝脏、脾脏、肾脏、肌肉、心脏和脑)进行了酯酶(EST)、乳酸脱氢酶(L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分析。结果显示,南矶山鲇同工酶的多态位点基因频率为36.36%,平均杂合度为0.2025。 利用RAPD分析鲇(10尾)的遗传变异,从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6个引物适合鲇群体RAPD扩增,共检测出39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31个,多态位点比率为79.49%,遗传相似度为0.6097。 综合形态可量数据、同工酶和RAPD的测量分析结果,本文认为,鄱阳湖南矶山地区的鲇遗传变异水平很高,具有优良的种质资源。鄱阳湖南矶山水域地理优越,水质优良,饵料丰富,为底栖鱼类的产卵、发育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因此,本文初步探讨了在南矶山水域建立鲇的天然种质资源库的可行性,希望通过渔业保护等手段,为保护和利用这种鱼类的种质资源提供保障。
鄱阳湖西南水域鲇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作者: 卢保国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西南水域  RAPD  种质资源  鄱阳湖    同工酶 
描述:南矶山水域位于鄱阳湖西南岸,赣江入鄱阳湖的三角洲水域,地理坐标为E116°10′33〞~116°25′05〞, N28°52′05〞~29°06′50〞。受鄱阳湖水文影响,区内湖泊为吞吐型、季节性淡水湖泊,整个保护区呈现河、湖、滩交错的湿地景观。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自然环境,孕育了该保护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鲇是鄱阳湖南矶山水域最主要的底栖性鱼类之一,也是当地重要的经济鱼类。本实验通过对鲇进行形态、同工酶和RAPD方面的比较分析,了解和认识其种质资源情况。 随机采集50尾鲇进行测量。鲇体重范围为26.45~155g,体长范围为14.54~27.63cm,体长与体重关系为W =0.185 L2.7261 (R2 =0.8648)。 采用聚丙稀酰氨凝胶电泳法(PAGE)对鲇(6尾)的6个组织(肝脏、脾脏、肾脏、肌肉、心脏和脑)进行了酯酶(EST)、乳酸脱氢酶(L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分析。结果显示,南矶山鲇同工酶的多态位点基因频率为36.36%,平均杂合度为0.2025。 利用RAPD分析鲇(10尾)的遗传变异,从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6个引物适合鲇群体RAPD扩增,共检测出39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31个,多态位点比率为79.49%,遗传相似度为0.6097。 综合形态可量数据、同工酶和RAPD的测量分析结果,本文认为,鄱阳湖南矶山地区的鲇遗传变异水平很高,具有优良的种质资源。鄱阳湖南矶山水域地理优越,水质优良,饵料丰富,为底栖鱼类的产卵、发育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因此,本文初步探讨了在南矶山水域建立鲇的天然种质资源库的可行性,希望通过渔业保护等手段,为保护和利用这种鱼类的种质资源提供保障。
全文:南矶山水域位于鄱阳湖西南岸,赣江入鄱阳湖的三角洲水域,地理坐标为E116°10′33〞~116°25′05〞, N28°52′05〞~29°06′50〞。受鄱阳湖水文影响,区内湖泊为吞吐型、季节性淡水湖泊,整个保护区呈现河、湖、滩交错的湿地景观。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自然环境,孕育了该保护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鲇是鄱阳湖南矶山水域最主要的底栖性鱼类之一,也是当地重要的经济鱼类。本实验通过对鲇进行形态、同工酶和RAPD方面的比较分析,了解和认识其种质资源情况。 随机采集50尾鲇进行测量。鲇体重范围为26.45~155g,体长范围为14.54~27.63cm,体长与体重关系为W =0.185 L2.7261 (R2 =0.8648)。 采用聚丙稀酰氨凝胶电泳法(PAGE)对鲇(6尾)的6个组织(肝脏、脾脏、肾脏、肌肉、心脏和脑)进行了酯酶(EST)、乳酸脱氢酶(L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分析。结果显示,南矶山鲇同工酶的多态位点基因频率为36.36%,平均杂合度为0.2025。 利用RAPD分析鲇(10尾)的遗传变异,从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6个引物适合鲇群体RAPD扩增,共检测出39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31个,多态位点比率为79.49%,遗传相似度为0.6097。 综合形态可量数据、同工酶和RAPD的测量分析结果,本文认为,鄱阳湖南矶山地区的鲇遗传变异水平很高,具有优良的种质资源。鄱阳湖南矶山水域地理优越,水质优良,饵料丰富,为底栖鱼类的产卵、发育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因此,本文初步探讨了在南矶山水域建立鲇的天然种质资源库的可行性,希望通过渔业保护等手段,为保护和利用这种鱼类的种质资源提供保障。
鄱阳湖西南水域鲇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作者: 卢保国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西南水域  RAPD  种质资源  鄱阳湖    同工酶 
描述:南矶山水域位于鄱阳湖西南岸,赣江入鄱阳湖的三角洲水域,地理坐标为E116°10′33〞~116°25′05〞, N28°52′05〞~29°06′50〞。受鄱阳湖水文影响,区内湖泊为吞吐型、季节性淡水湖泊,整个保护区呈现河、湖、滩交错的湿地景观。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自然环境,孕育了该保护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鲇是鄱阳湖南矶山水域最主要的底栖性鱼类之一,也是当地重要的经济鱼类。本实验通过对鲇进行形态、同工酶和RAPD方面的比较分析,了解和认识其种质资源情况。 随机采集50尾鲇进行测量。鲇体重范围为26.45~155g,体长范围为14.54~27.63cm,体长与体重关系为W =0.185 L2.7261 (R2 =0.8648)。 采用聚丙稀酰氨凝胶电泳法(PAGE)对鲇(6尾)的6个组织(肝脏、脾脏、肾脏、肌肉、心脏和脑)进行了酯酶(EST)、乳酸脱氢酶(L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分析。结果显示,南矶山鲇同工酶的多态位点基因频率为36.36%,平均杂合度为0.2025。 利用RAPD分析鲇(10尾)的遗传变异,从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6个引物适合鲇群体RAPD扩增,共检测出39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31个,多态位点比率为79.49%,遗传相似度为0.6097。 综合形态可量数据、同工酶和RAPD的测量分析结果,本文认为,鄱阳湖南矶山地区的鲇遗传变异水平很高,具有优良的种质资源。鄱阳湖南矶山水域地理优越,水质优良,饵料丰富,为底栖鱼类的产卵、发育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因此,本文初步探讨了在南矶山水域建立鲇的天然种质资源库的可行性,希望通过渔业保护等手段,为保护和利用这种鱼类的种质资源提供保障。
全文:南矶山水域位于鄱阳湖西南岸,赣江入鄱阳湖的三角洲水域,地理坐标为E116°10′33〞~116°25′05〞, N28°52′05〞~29°06′50〞。受鄱阳湖水文影响,区内湖泊为吞吐型、季节性淡水湖泊,整个保护区呈现河、湖、滩交错的湿地景观。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自然环境,孕育了该保护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鲇是鄱阳湖南矶山水域最主要的底栖性鱼类之一,也是当地重要的经济鱼类。本实验通过对鲇进行形态、同工酶和RAPD方面的比较分析,了解和认识其种质资源情况。 随机采集50尾鲇进行测量。鲇体重范围为26.45~155g,体长范围为14.54~27.63cm,体长与体重关系为W =0.185 L2.7261 (R2 =0.8648)。 采用聚丙稀酰氨凝胶电泳法(PAGE)对鲇(6尾)的6个组织(肝脏、脾脏、肾脏、肌肉、心脏和脑)进行了酯酶(EST)、乳酸脱氢酶(L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分析。结果显示,南矶山鲇同工酶的多态位点基因频率为36.36%,平均杂合度为0.2025。 利用RAPD分析鲇(10尾)的遗传变异,从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6个引物适合鲇群体RAPD扩增,共检测出39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31个,多态位点比率为79.49%,遗传相似度为0.6097。 综合形态可量数据、同工酶和RAPD的测量分析结果,本文认为,鄱阳湖南矶山地区的鲇遗传变异水平很高,具有优良的种质资源。鄱阳湖南矶山水域地理优越,水质优良,饵料丰富,为底栖鱼类的产卵、发育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因此,本文初步探讨了在南矶山水域建立鲇的天然种质资源库的可行性,希望通过渔业保护等手段,为保护和利用这种鱼类的种质资源提供保障。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