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
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鄱阳湖枯水末期水生食物网结构
-
作者:
王玉玉 于秀波 张亮 徐军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δ13C 人类活动 鄱阳湖 δ15N 食物网
-
描述:稳定碳、氮同位素比值分析技术是研究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有效技术。δ13C值常用来分析消费者食物来源,δ15N值常用来确定生物在食物网中的营养位置。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鄱阳湖北部湖口县、都昌县、星子县、吴城镇4个采样点95条鱼和其他食物网成分样品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构建了鄱阳湖枯水期末期水生食物网。结果表明,不同水域颗粒有机物(POM)的δ13C值不同,范围为-27.5‰~-24.6‰可以区分赣江、修水、鄱阳湖、长江和鄱阳湖湖交汇处水体的颗粒有机物特征。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少,核心区生物δ15N相对较低,而周边人类活动频繁的星子、都昌两县附近水域生物体内的δ15N偏高,反映了人类活动引起的营养输入对系统的影响。在湖区不同位置捕获的相同品种水生生物δ13C值不同,反映了其不同的食物来源,用δ15N值计算发现其所占据的相对营养位置较为一致。
-
全文:稳定碳、氮同位素比值分析技术是研究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有效技术。δ13C值常用来分析消费者食物来源,δ15N值常用来确定生物在食物网中的营养位置。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鄱阳湖北部湖口县、都昌县、星子县、吴城镇4个采样点95条鱼和其他食物网成分样品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构建了鄱阳湖枯水期末期水生食物网。结果表明,不同水域颗粒有机物(POM)的δ13C值不同,范围为-27.5‰~-24.6‰可以区分赣江、修水、鄱阳湖、长江和鄱阳湖湖交汇处水体的颗粒有机物特征。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少,核心区生物δ15N相对较低,而周边人类活动频繁的星子、都昌两县附近水域生物体内的δ15N偏高,反映了人类活动引起的营养输入对系统的影响。在湖区不同位置捕获的相同品种水生生物δ13C值不同,反映了其不同的食物来源,用δ15N值计算发现其所占据的相对营养位置较为一致。
-
鄱阳湖平原滩地杨树短周期工业原料林造林技术参数研究
-
作者:
王宗海 吕聚煜 陈述亮 汪德娥 汪泉 来源:江西林业科技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工业原料 杨树 鄱阳湖 技术参数
-
描述:通过实践较系统的总结了鄱阳湖区平原滩地营造杨树短周期工业原料林造林地海拔高程的选择、立地指数的判断、造林工程技术指标的确定及技术经济的指标评估方法.
-
全文:通过实践较系统的总结了鄱阳湖区平原滩地营造杨树短周期工业原料林造林地海拔高程的选择、立地指数的判断、造林工程技术指标的确定及技术经济的指标评估方法.
-
另一种眼光的观照——读《元前陶渊明接受史》
-
作者:
孔令顺 来源:新闻出版导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书评 古代 《元前陶渊明接受史》 陶渊明研究 接受美学
-
描述:另一种眼光的观照——读《元前陶渊明接受史》
-
鄱阳湖松门山岛砂质沉积颗粒表面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
-
作者:
白一鸣 张元福 胡晨林 王敏 冯徳勇 来源:科学技术与工程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风成环境 鄱阳湖 石英颗粒表面特征 松门山岛 水成环境
-
描述:沉积物沉积环境的判别对于沉积物物源的分析、古地理重建、古环境和古气候的恢复均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发现鄱阳湖松门山岛沉积颗粒表面具有丰富的特征,主要是:贝壳状断口、V形撞击坑、撞击沟、碟形撞击坑与新月形撞击坑等。利用扫描电镜对鄱阳湖松门山岛的样品进行了研究,发现鄱阳湖松门山岛的水下砂体样品普遍可见贝壳状断口、V形撞击坑与撞击沟等,说明该类样品为水成环境;沙丘样品普遍可见标准的碟形撞击坑与新月形撞击坑等,说明为风成环境;处于水下砂体和沙丘过渡带之间的样品上述现象几乎均存在,说明这些沉积物经过风成和水成两种环境的共同改造。分析水成和风成环境下的石英颗粒的不同特征,对这些特征利用线测法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不同环境下石英颗粒的特征不仅可以定性判别,还可以半定量区分:在水成环境下的样品撞击沟所占的比值高,通常大于30%,而在风成环境中的样品碟形坑所占的比值高,通常大于40%。这一发现对该地区的沉积环境分析有指导作用,并且对于该地区沉积微相划分具有一定意义。
-
全文:沉积物沉积环境的判别对于沉积物物源的分析、古地理重建、古环境和古气候的恢复均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发现鄱阳湖松门山岛沉积颗粒表面具有丰富的特征,主要是:贝壳状断口、V形撞击坑、撞击沟、碟形撞击坑与新月形撞击坑等。利用扫描电镜对鄱阳湖松门山岛的样品进行了研究,发现鄱阳湖松门山岛的水下砂体样品普遍可见贝壳状断口、V形撞击坑与撞击沟等,说明该类样品为水成环境;沙丘样品普遍可见标准的碟形撞击坑与新月形撞击坑等,说明为风成环境;处于水下砂体和沙丘过渡带之间的样品上述现象几乎均存在,说明这些沉积物经过风成和水成两种环境的共同改造。分析水成和风成环境下的石英颗粒的不同特征,对这些特征利用线测法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不同环境下石英颗粒的特征不仅可以定性判别,还可以半定量区分:在水成环境下的样品撞击沟所占的比值高,通常大于30%,而在风成环境中的样品碟形坑所占的比值高,通常大于40%。这一发现对该地区的沉积环境分析有指导作用,并且对于该地区沉积微相划分具有一定意义。
-
鄱阳湖平原扬两优6号大面积无公害丰产栽培技术
-
作者:
李浩元 王修慧 熊春梅 曹端荣 廖冬如 庄国梁 来源: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平原 超级稻 丰产栽培 扬两优6号 无公害
-
描述:介绍了扬两优6号在鄱阳湖平原地区的多点大面积示范种植的主要表现,并探讨了其在鄱阳湖平原大面积无公害丰产栽培技术途径。
-
全文:介绍了扬两优6号在鄱阳湖平原地区的多点大面积示范种植的主要表现,并探讨了其在鄱阳湖平原大面积无公害丰产栽培技术途径。
-
鄱阳湖湖流特征
-
作者:
王婧 曹卫芳 司武卫 郭章亮 来源: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湖流 鄱阳湖 分布特征
-
描述:基于2010—2014年湖流监测资料,分析了鄱阳湖湖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鄱阳湖北部湖区流速最大,其次为主湖区、入江水道区,东部湖区最小;主槽流速大于洲滩和湖湾;枯水期流速大于平水期和丰水期
-
全文:基于2010—2014年湖流监测资料,分析了鄱阳湖湖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鄱阳湖北部湖区流速最大,其次为主湖区、入江水道区,东部湖区最小;主槽流速大于洲滩和湖湾;枯水期流速大于平水期和丰水期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气象灾害应急体制机制分析
-
作者:
邓志华 喻迎春 田敬生 王海亮 蔡冠勋 来源:生物灾害科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应急管理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气象灾害 体制机制
-
描述:科学应对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对鄱阳湖地区的影响,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必须解决好的一项重要课题。通过调研,收集整理一线基础数据、资料、依据和建议,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气象灾害应急体制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重点加强气象灾害应急组织体系建设、应急响应队伍建设、政策法规建设、防御规划和应急预案建设,以此突破气象灾害应急体制障碍,凸显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完善气象灾害应急政府绩效考核机制、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机制、信息发布和传播机制、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机制、防灾避险科普机制,以此突破气象灾害应急机制障碍,形成全社会防灾避险的合力。
-
全文:科学应对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对鄱阳湖地区的影响,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必须解决好的一项重要课题。通过调研,收集整理一线基础数据、资料、依据和建议,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气象灾害应急体制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重点加强气象灾害应急组织体系建设、应急响应队伍建设、政策法规建设、防御规划和应急预案建设,以此突破气象灾害应急体制障碍,凸显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完善气象灾害应急政府绩效考核机制、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机制、信息发布和传播机制、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机制、防灾避险科普机制,以此突破气象灾害应急机制障碍,形成全社会防灾避险的合力。
-
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
作者:
马逸麟 江俊杰 张涛亮 来源:中国化工贸易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绿色食品产地 土壤环境质量 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
-
描述:本文在江西省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1: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的基础上,按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评价标准,先时区内土壤中Cd、Hg、As、Pb、Cr、Cu等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其土壤pH值进行单指标评价
-
全文:本文在江西省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1: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的基础上,按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评价标准,先时区内土壤中Cd、Hg、As、Pb、Cr、Cu等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其土壤pH值进行单指标评价
-
重重困难不能阻 机声畅响鄱阳湖
-
作者:
万霞轩 万晓亮 凌华珍 来源:南方农机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机械收割 农机具 鄱阳湖区 机收作业 南昌市 经济效益 农机服务队 联合收割 繁重的体力劳动 承包大户
-
描述:重重困难不能阻 机声畅响鄱阳湖
-
鄱阳湖地区抑螺防病林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以都昌县为例
-
作者:
徐林初 雷昌菊 黄东平 江政亮 来源:湿地科学与管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抑螺防病林 问题与对策 鄱阳湖滩地
-
描述:以江西省都昌县为例,对鄱阳湖地区抑螺防病林建设中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
全文:以江西省都昌县为例,对鄱阳湖地区抑螺防病林建设中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