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土地管理机制研究
作者: 帅佳良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土地管理  生态经济区  建设用地  用地矛盾  土地资源 
描述:近年来,江西省在土地管理方面的举措对于推动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保护耕地、加强土地规划管理、保障农民权益、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健全土地管理等方面问题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经济的快速增长引致了对建设用地的大量需求,城市存量建设用地普遍存在粗放、低效利用的现象,建设用地的过度外延扩张与土地粗放利用并存,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违法违规现象大量存在,国土资源管理难度日益加大,迫切需要破解土地管理机制的难题。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意味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纳入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规划。2010年3月,国土资源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积极响应,正式签署部省《共同加强江西国土资源工作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合作备忘录,以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因此,有必要针对当前土地管理的形势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大好机遇,研究和探讨适合区域层面的土地管理新机制,为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服务。 第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背景分析和相关研究综述。通过对江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的情况梳理,分析解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诞生的历史背景,探讨其产生的必然性和迫切性。把握《规划》的发展定位、主要目标、功能分区和主要的战略举措,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土地管理机制背景。开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管理机制的相关研究综述,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探索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为深入分析奠定基础。 第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资源演变及特征分析。利用最新土地利用调查数据,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地调研,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5.12万平方公里范围的土地资源数量、结构、布局及其历史变化情况,土地利用的特点、问题及土地利用的程度、效益等,探明当前土地利用的基本情况,把握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和趋势,总结土地利用的规律和变化趋势。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引作用。 第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土地管理态势与利用矛盾分析。通过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中的城市化、工业化与土地利用关系,探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经济发展需求,进而分析土地开发与利用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对重点地区、重点产业(行业)的用地需求进行调研、分析和预测,揭示用地需求与指标现状之间的矛盾,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中土地利用和管理将面临的困难与难点。 第四,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的土地管理新机制。探讨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推进过程中适用于区域实际的土地管理创新制度和措施。主要有: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内用地指标统一协调的机制、强化差别化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机制、推进土地开源机制创新(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与建设用地置换)、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为核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建立闲置地清查与节地示范机制、提高土地行政效能等创新措施和办法。这些创新用地政策和机制将有助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以期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最后,对提出的土地管理新机制进行总结和讨论,分析这些新举措的可行性和实践意义,对进一步完善这些政策建议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主要是对政策的细化和操作性的技术细则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全文:近年来,江西省在土地管理方面的举措对于推动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保护耕地、加强土地规划管理、保障农民权益、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健全土地管理等方面问题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经济的快速增长引致了对建设用地的大量需求,城市存量建设用地普遍存在粗放、低效利用的现象,建设用地的过度外延扩张与土地粗放利用并存,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违法违规现象大量存在,国土资源管理难度日益加大,迫切需要破解土地管理机制的难题。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意味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纳入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规划。2010年3月,国土资源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积极响应,正式签署部省《共同加强江西国土资源工作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合作备忘录,以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因此,有必要针对当前土地管理的形势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大好机遇,研究和探讨适合区域层面的土地管理新机制,为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服务。 第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背景分析和相关研究综述。通过对江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的情况梳理,分析解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诞生的历史背景,探讨其产生的必然性和迫切性。把握《规划》的发展定位、主要目标、功能分区和主要的战略举措,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土地管理机制背景。开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管理机制的相关研究综述,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探索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为深入分析奠定基础。 第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资源演变及特征分析。利用最新土地利用调查数据,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地调研,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5.12万平方公里范围的土地资源数量、结构、布局及其历史变化情况,土地利用的特点、问题及土地利用的程度、效益等,探明当前土地利用的基本情况,把握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和趋势,总结土地利用的规律和变化趋势。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引作用。 第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土地管理态势与利用矛盾分析。通过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中的城市化、工业化与土地利用关系,探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经济发展需求,进而分析土地开发与利用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对重点地区、重点产业(行业)的用地需求进行调研、分析和预测,揭示用地需求与指标现状之间的矛盾,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中土地利用和管理将面临的困难与难点。 第四,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的土地管理新机制。探讨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推进过程中适用于区域实际的土地管理创新制度和措施。主要有: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内用地指标统一协调的机制、强化差别化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机制、推进土地开源机制创新(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与建设用地置换)、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为核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建立闲置地清查与节地示范机制、提高土地行政效能等创新措施和办法。这些创新用地政策和机制将有助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以期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最后,对提出的土地管理新机制进行总结和讨论,分析这些新举措的可行性和实践意义,对进一步完善这些政策建议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主要是对政策的细化和操作性的技术细则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基于物元模型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作者: 宋艳春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P  R模型  S  物元模型  土地生态系统健康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演化 
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在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目标中有着重要地位。但是近年来,生态经济区内旱灾频发,鄱阳湖水体条件逐渐恶化,生物多样性日益减少,生态功能日益减退。这不仅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存、生活环境,而且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经济区乃至整个江西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究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现状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对于整个江西省的生态环境的演化有重要的代表意义和示范作用。本文首先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现状及2000年-2010年的动态变化状况进行分析,同时引入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对2010年生态经济区所辖各地区的土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性的分析,为下文评价作铺垫;然后结合当前国际上对于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研究中的代表性的成果之一的P-S-R模型,对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及演变机理进行解释,同时对P-S-R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简短的阐述;最后利用变异系数法和熵值法,建立压力-状态-响应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对应的健康评价的物元模型,分别从时间和空间尺度对生态经济区进行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评价。结果显示,2001年-2010年间,除2005年生态经济区的土地生态系统呈亚健康状态外,其余均呈健康状态;而2010年除景德镇市、鹰潭市以外,生态经济区下辖的其他地区的土地生态系统均在亚健康以上状态,这表明生态经济区内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某种程度上已经制约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应提出相对应的政策来改善其土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全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在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目标中有着重要地位。但是近年来,生态经济区内旱灾频发,鄱阳湖水体条件逐渐恶化,生物多样性日益减少,生态功能日益减退。这不仅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存、生活环境,而且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经济区乃至整个江西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究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现状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对于整个江西省的生态环境的演化有重要的代表意义和示范作用。本文首先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现状及2000年-2010年的动态变化状况进行分析,同时引入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对2010年生态经济区所辖各地区的土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性的分析,为下文评价作铺垫;然后结合当前国际上对于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研究中的代表性的成果之一的P-S-R模型,对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及演变机理进行解释,同时对P-S-R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简短的阐述;最后利用变异系数法和熵值法,建立压力-状态-响应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对应的健康评价的物元模型,分别从时间和空间尺度对生态经济区进行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评价。结果显示,2001年-2010年间,除2005年生态经济区的土地生态系统呈亚健康状态外,其余均呈健康状态;而2010年除景德镇市、鹰潭市以外,生态经济区下辖的其他地区的土地生态系统均在亚健康以上状态,这表明生态经济区内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某种程度上已经制约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应提出相对应的政策来改善其土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户现代农业生产行为的实证研究
作者: 张成宝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代农业生产  农户行为  实证研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现代农业生产行为,即农地流转行为、标准化生产行为、农机采用行为和农业技术需求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户主年龄、户主文化、非农收入比重、农田面积等与农户土地流入呈显著的正相关,家庭
全文:现代农业生产行为,即农地流转行为、标准化生产行为、农机采用行为和农业技术需求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户主年龄、户主文化、非农收入比重、农田面积等与农户土地流入呈显著的正相关,家庭
基于物元模型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作者: 宋艳春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P  R模型  S  物元模型  土地生态系统健康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演化 
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在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目标中有着重要地位。但是近年来,生态经济区内旱灾频发,鄱阳湖水体条件逐渐恶化,生物多样性日益减少,生态功能日益减退。这不仅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存、生活环境,而且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经济区乃至整个江西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究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现状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对于整个江西省的生态环境的演化有重要的代表意义和示范作用。本文首先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现状及2000年-2010年的动态变化状况进行分析,同时引入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对2010年生态经济区所辖各地区的土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性的分析,为下文评价作铺垫;然后结合当前国际上对于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研究中的代表性的成果之一的P-S-R模型,对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及演变机理进行解释,同时对P-S-R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简短的阐述;最后利用变异系数法和熵值法,建立压力-状态-响应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对应的健康评价的物元模型,分别从时间和空间尺度对生态经济区进行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评价。结果显示,2001年-2010年间,除2005年生态经济区的土地生态系统呈亚健康状态外,其余均呈健康状态;而2010年除景德镇市、鹰潭市以外,生态经济区下辖的其他地区的土地生态系统均在亚健康以上状态,这表明生态经济区内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某种程度上已经制约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应提出相对应的政策来改善其土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全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在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目标中有着重要地位。但是近年来,生态经济区内旱灾频发,鄱阳湖水体条件逐渐恶化,生物多样性日益减少,生态功能日益减退。这不仅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存、生活环境,而且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经济区乃至整个江西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究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现状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对于整个江西省的生态环境的演化有重要的代表意义和示范作用。本文首先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现状及2000年-2010年的动态变化状况进行分析,同时引入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对2010年生态经济区所辖各地区的土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性的分析,为下文评价作铺垫;然后结合当前国际上对于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研究中的代表性的成果之一的P-S-R模型,对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及演变机理进行解释,同时对P-S-R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简短的阐述;最后利用变异系数法和熵值法,建立压力-状态-响应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对应的健康评价的物元模型,分别从时间和空间尺度对生态经济区进行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评价。结果显示,2001年-2010年间,除2005年生态经济区的土地生态系统呈亚健康状态外,其余均呈健康状态;而2010年除景德镇市、鹰潭市以外,生态经济区下辖的其他地区的土地生态系统均在亚健康以上状态,这表明生态经济区内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某种程度上已经制约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应提出相对应的政策来改善其土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户现代农业生产行为的实证研究
作者: 张成宝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代农业生产  农户行为  实证研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现代农业生产行为,即农地流转行为、标准化生产行为、农机采用行为和农业技术需求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户主年龄、户主文化、非农收入比重、农田面积等与农户土地流入呈显著的正相关,家庭
全文:现代农业生产行为,即农地流转行为、标准化生产行为、农机采用行为和农业技术需求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户主年龄、户主文化、非农收入比重、农田面积等与农户土地流入呈显著的正相关,家庭
基于物元模型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作者: 宋艳春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P  R模型  S  物元模型  土地生态系统健康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演化 
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在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目标中有着重要地位。但是近年来,生态经济区内旱灾频发,鄱阳湖水体条件逐渐恶化,生物多样性日益减少,生态功能日益减退。这不仅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存、生活环境,而且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经济区乃至整个江西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究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现状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对于整个江西省的生态环境的演化有重要的代表意义和示范作用。本文首先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现状及2000年-2010年的动态变化状况进行分析,同时引入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对2010年生态经济区所辖各地区的土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性的分析,为下文评价作铺垫;然后结合当前国际上对于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研究中的代表性的成果之一的P-S-R模型,对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及演变机理进行解释,同时对P-S-R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简短的阐述;最后利用变异系数法和熵值法,建立压力-状态-响应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对应的健康评价的物元模型,分别从时间和空间尺度对生态经济区进行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评价。结果显示,2001年-2010年间,除2005年生态经济区的土地生态系统呈亚健康状态外,其余均呈健康状态;而2010年除景德镇市、鹰潭市以外,生态经济区下辖的其他地区的土地生态系统均在亚健康以上状态,这表明生态经济区内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某种程度上已经制约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应提出相对应的政策来改善其土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全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在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目标中有着重要地位。但是近年来,生态经济区内旱灾频发,鄱阳湖水体条件逐渐恶化,生物多样性日益减少,生态功能日益减退。这不仅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存、生活环境,而且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经济区乃至整个江西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究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现状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对于整个江西省的生态环境的演化有重要的代表意义和示范作用。本文首先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现状及2000年-2010年的动态变化状况进行分析,同时引入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对2010年生态经济区所辖各地区的土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性的分析,为下文评价作铺垫;然后结合当前国际上对于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研究中的代表性的成果之一的P-S-R模型,对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及演变机理进行解释,同时对P-S-R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简短的阐述;最后利用变异系数法和熵值法,建立压力-状态-响应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对应的健康评价的物元模型,分别从时间和空间尺度对生态经济区进行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评价。结果显示,2001年-2010年间,除2005年生态经济区的土地生态系统呈亚健康状态外,其余均呈健康状态;而2010年除景德镇市、鹰潭市以外,生态经济区下辖的其他地区的土地生态系统均在亚健康以上状态,这表明生态经济区内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某种程度上已经制约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应提出相对应的政策来改善其土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户现代农业生产行为的实证研究
作者: 张成宝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代农业生产  农户行为  实证研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现代农业生产行为,即农地流转行为、标准化生产行为、农机采用行为和农业技术需求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户主年龄、户主文化、非农收入比重、农田面积等与农户土地流入呈显著的正相关,家庭
全文:现代农业生产行为,即农地流转行为、标准化生产行为、农机采用行为和农业技术需求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户主年龄、户主文化、非农收入比重、农田面积等与农户土地流入呈显著的正相关,家庭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立法研究
作者: 穆丹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立法  循环经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制约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两大关键问题。为了解决这两大问题,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率先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以这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来取代过去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传统经济模式。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已经在发展循环经济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为之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来保障循环经济的顺利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建设才刚刚起步,循环经济立法工作也尚在不断的摸索当中。因此,为循环经济进行立法,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是一项非常重要且意义重大的工作。本文拟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立法进行研究,以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构建: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文章的选题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以及该篇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所用到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对循环经济以及循环经济立法的基础理论做了一些介绍,包括循环经济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原则等,以及循环经济立法的概念和立法的必要性分析。第三章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立法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进行立法是十分有必要的,它不仅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还是实现江西省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第四章主要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在循环经济立法方面的现状以及国外立法对我们的启示,国外方面以在循环经济立法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功的德国、日本和美国等几个发达国家为例,介绍了它们的循环经济立法的概况,为我国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借鉴。而国内方面即从两个方面来展开分析:国内循环经济立法的现状和江西省循环经济的立法现状。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所在,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立法的构想。该章包括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立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制度选择及构建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建议。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法制体系,立法是根本,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构建循环经济法制体系,首先要严格贯彻和执行国家现有的循环经济法律,其次要加快江西省出台相关法规的步伐,并对其现有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最后要制定符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实情况,适合其发展循环经济具体需要的法律。
全文: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制约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两大关键问题。为了解决这两大问题,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率先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以这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来取代过去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传统经济模式。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已经在发展循环经济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为之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来保障循环经济的顺利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建设才刚刚起步,循环经济立法工作也尚在不断的摸索当中。因此,为循环经济进行立法,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是一项非常重要且意义重大的工作。本文拟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立法进行研究,以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构建: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文章的选题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以及该篇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所用到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对循环经济以及循环经济立法的基础理论做了一些介绍,包括循环经济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原则等,以及循环经济立法的概念和立法的必要性分析。第三章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立法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进行立法是十分有必要的,它不仅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还是实现江西省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第四章主要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在循环经济立法方面的现状以及国外立法对我们的启示,国外方面以在循环经济立法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功的德国、日本和美国等几个发达国家为例,介绍了它们的循环经济立法的概况,为我国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借鉴。而国内方面即从两个方面来展开分析:国内循环经济立法的现状和江西省循环经济的立法现状。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所在,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立法的构想。该章包括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立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制度选择及构建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建议。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法制体系,立法是根本,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构建循环经济法制体系,首先要严格贯彻和执行国家现有的循环经济法律,其次要加快江西省出台相关法规的步伐,并对其现有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最后要制定符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实情况,适合其发展循环经济具体需要的法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土地利用协调性研究
作者: 周就猫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城市用地  生态经济区  土地利用  城镇土地 
描述:解决城市用地供需矛盾的关键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本文通过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土地利用与相关社会经济指标的协调状况,探索在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相关经济产出的协调关系,有利于考察不同城镇在不同土地利用强度下城镇土地综合产出状况及其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及其合理性奠定基础。 本文在回顾与理解协调性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土地利用协调性的研究与实践,通过选取土地利用及相关的经济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选取相关性较高的指标,然后在标准化数据的基础上计算两组数据的相对离散值,以相对离散程度表征城市各类用地与相关经济指标的协调性状况。本文在用相对离散值表征城市各类用地与相关经济指标协调状况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正负协调性的概念,即当具有负向协调性,说明城镇用地相对较多而产生的相关经济效益较少,当具有正向协调性,说明城镇用地相对较少而产生的相关经济效益较多。 在国家及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背景下,本研究将城镇土地利用中的城镇住宅用地、商服用地以及工业用地分别与其相关的经济指标进行协调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城镇住宅用地与城镇人口的相关系数为0.86,工业用地与其相关经济指标中,相关性较高的为工业用地与第二产业GDP,其相关系数为0.70,商服用地与其相关经济指标中,相关性较高的为商服用地与财政支出,其相关系数为0.85。最后通过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整体协调性状况与江西省及我国八大综合经济区的城镇土地利用协调性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整体上以及分别就住宅用地、工业用地与商服用地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土地利用的建议。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用地与其相关经济指标的协调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研究尝试通过采取相关性分析方法确定其相关性较高的经济指标,然后,采用用地指标与其相关经济指标的相对离散值来衡量其供需协调性,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的土地利用协调性相差较大,整体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住宅用地与城镇人口的供需协调性相对较好,其城镇住宅用地相对于城镇人口的用地效益也较好,其协调性相对离散值为负值,其值为-0.0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工业用地面积与工业GDP的供需协调性与江西省及我国各区相比较差,其协调性相对离散值为0.39;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城镇商服用地与财政支出的供需协调性与江西省及我国各区相比,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协调性相对离散值为0.19。
全文:解决城市用地供需矛盾的关键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本文通过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土地利用与相关社会经济指标的协调状况,探索在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相关经济产出的协调关系,有利于考察不同城镇在不同土地利用强度下城镇土地综合产出状况及其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及其合理性奠定基础。 本文在回顾与理解协调性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土地利用协调性的研究与实践,通过选取土地利用及相关的经济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选取相关性较高的指标,然后在标准化数据的基础上计算两组数据的相对离散值,以相对离散程度表征城市各类用地与相关经济指标的协调性状况。本文在用相对离散值表征城市各类用地与相关经济指标协调状况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正负协调性的概念,即当具有负向协调性,说明城镇用地相对较多而产生的相关经济效益较少,当具有正向协调性,说明城镇用地相对较少而产生的相关经济效益较多。 在国家及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背景下,本研究将城镇土地利用中的城镇住宅用地、商服用地以及工业用地分别与其相关的经济指标进行协调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城镇住宅用地与城镇人口的相关系数为0.86,工业用地与其相关经济指标中,相关性较高的为工业用地与第二产业GDP,其相关系数为0.70,商服用地与其相关经济指标中,相关性较高的为商服用地与财政支出,其相关系数为0.85。最后通过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整体协调性状况与江西省及我国八大综合经济区的城镇土地利用协调性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整体上以及分别就住宅用地、工业用地与商服用地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土地利用的建议。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用地与其相关经济指标的协调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研究尝试通过采取相关性分析方法确定其相关性较高的经济指标,然后,采用用地指标与其相关经济指标的相对离散值来衡量其供需协调性,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的土地利用协调性相差较大,整体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住宅用地与城镇人口的供需协调性相对较好,其城镇住宅用地相对于城镇人口的用地效益也较好,其协调性相对离散值为负值,其值为-0.0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工业用地面积与工业GDP的供需协调性与江西省及我国各区相比较差,其协调性相对离散值为0.39;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城镇商服用地与财政支出的供需协调性与江西省及我国各区相比,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协调性相对离散值为0.19。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立法研究
作者: 穆丹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立法  循环经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制约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两大关键问题。为了解决这两大问题,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率先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以这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来取代过去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传统经济模式。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已经在发展循环经济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为之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来保障循环经济的顺利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建设才刚刚起步,循环经济立法工作也尚在不断的摸索当中。因此,为循环经济进行立法,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是一项非常重要且意义重大的工作。本文拟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立法进行研究,以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构建: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文章的选题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以及该篇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所用到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对循环经济以及循环经济立法的基础理论做了一些介绍,包括循环经济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原则等,以及循环经济立法的概念和立法的必要性分析。第三章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立法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进行立法是十分有必要的,它不仅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还是实现江西省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第四章主要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在循环经济立法方面的现状以及国外立法对我们的启示,国外方面以在循环经济立法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功的德国、日本和美国等几个发达国家为例,介绍了它们的循环经济立法的概况,为我国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借鉴。而国内方面即从两个方面来展开分析:国内循环经济立法的现状和江西省循环经济的立法现状。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所在,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立法的构想。该章包括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立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制度选择及构建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建议。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法制体系,立法是根本,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构建循环经济法制体系,首先要严格贯彻和执行国家现有的循环经济法律,其次要加快江西省出台相关法规的步伐,并对其现有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最后要制定符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实情况,适合其发展循环经济具体需要的法律。
全文: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制约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两大关键问题。为了解决这两大问题,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率先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以这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来取代过去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传统经济模式。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已经在发展循环经济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为之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来保障循环经济的顺利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建设才刚刚起步,循环经济立法工作也尚在不断的摸索当中。因此,为循环经济进行立法,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是一项非常重要且意义重大的工作。本文拟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立法进行研究,以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构建: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文章的选题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以及该篇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所用到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对循环经济以及循环经济立法的基础理论做了一些介绍,包括循环经济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原则等,以及循环经济立法的概念和立法的必要性分析。第三章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立法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进行立法是十分有必要的,它不仅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还是实现江西省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第四章主要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在循环经济立法方面的现状以及国外立法对我们的启示,国外方面以在循环经济立法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功的德国、日本和美国等几个发达国家为例,介绍了它们的循环经济立法的概况,为我国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借鉴。而国内方面即从两个方面来展开分析:国内循环经济立法的现状和江西省循环经济的立法现状。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所在,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立法的构想。该章包括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立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制度选择及构建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建议。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法制体系,立法是根本,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构建循环经济法制体系,首先要严格贯彻和执行国家现有的循环经济法律,其次要加快江西省出台相关法规的步伐,并对其现有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最后要制定符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实情况,适合其发展循环经济具体需要的法律。
上页 1 2 3 4 ... 8 9 10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