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
鄱阳湖湿地灰化苔草—土壤系统氮磷变化特征研究
-
作者:
吕晓龙 来源:河南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微地形 氮磷变化 土壤系统 灰化苔草
-
描述: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鄱阳湖湿地作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是我国首批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自然湿地,被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划分为全球重要生态区,同时也是亚热带保护较好的典型湿地。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氮磷转化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部分,本文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对比研究了鄱阳湖不同水位梯度上灰化苔草湿地植物—土壤系统的氮、磷动态变化,以揭示灰化苔草生长发育对湿地氮、磷分配及其迁移转化的影响,为深入研究湿地氮、磷元素转化过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和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鄱阳湖灰化苔草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得出主要结论如下:各高程带灰化苔草生物量、氮磷含量及氮磷积累量都呈现出明显的月际变化,灰化苔草地上及地下部分的磷含量都在3月初达到最高值,但它们的氮含量达到最高值的时间却不同,氮磷积累量方面同样存在差异。各高程带灰化苔草土壤氮含量都表现为0-10cm含量最高,而磷的垂直差异性不显著。不同水位梯度下,灰化苔草土壤氮磷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氮含量表现为低滩位地区低于高滩位地区。通过对植物体氮磷积累量和土壤氮磷含量的季节变化研究发现,灰化苔草湿地植物与土壤的氮磷相关性显著。
-
全文: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鄱阳湖湿地作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是我国首批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自然湿地,被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划分为全球重要生态区,同时也是亚热带保护较好的典型湿地。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氮磷转化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部分,本文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对比研究了鄱阳湖不同水位梯度上灰化苔草湿地植物—土壤系统的氮、磷动态变化,以揭示灰化苔草生长发育对湿地氮、磷分配及其迁移转化的影响,为深入研究湿地氮、磷元素转化过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和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鄱阳湖灰化苔草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得出主要结论如下:各高程带灰化苔草生物量、氮磷含量及氮磷积累量都呈现出明显的月际变化,灰化苔草地上及地下部分的磷含量都在3月初达到最高值,但它们的氮含量达到最高值的时间却不同,氮磷积累量方面同样存在差异。各高程带灰化苔草土壤氮含量都表现为0-10cm含量最高,而磷的垂直差异性不显著。不同水位梯度下,灰化苔草土壤氮磷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氮含量表现为低滩位地区低于高滩位地区。通过对植物体氮磷积累量和土壤氮磷含量的季节变化研究发现,灰化苔草湿地植物与土壤的氮磷相关性显著。
-
流域人类活动对鄱阳湖生态安全演变的驱动
-
作者:
席海燕 王圣瑞 郑丙辉 刘志刚 杨常青 冯明雷 张莉 来源: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安全 人类活动方式 鄱阳湖 演变 驱动力
-
描述: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到2008年鄱阳湖生态安全演变趋势及其阶段性特征,深入研究了流域人类活动与鄱阳湖生态安全之间的相关性及鄱阳湖生态安全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安全状况经历了3个演变阶段,总体呈下降趋势:①其中20世纪80—90年代为快速下降阶段,由很安全状态下降为安全状态;流域社会经济不合理的发展模式,尤其是20世纪50—80年代大规模围垦等人类不合理开发活动,导致该阶段鄱阳湖生态安全状况快速下降.②20世纪90年代到2002年为缓慢下降阶段,总体处于"安全"水平;伴随着1992年鄱阳湖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以及1998年"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等保护措施的实施,使该阶段鄱阳湖生态安全状况下降速度有所减缓.③2003—2008年为反弹下滑期,总体已接近"一般安全"水平;随着2003年三峡工程试运行以来,鄱阳湖与长江江湖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一阶段鄱阳湖流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致使其生态安全状况进一步下降.流域社会经济不合理发展模式是鄱阳湖生态安全状况下降的重要原因,对鄱阳湖的过度无序利用直接驱动了其生态安全状况的恶化,湖区人口增长与其生态安全状况下降之间有着很好的相关性,维护鄱阳湖生态系统处于"安全"以上水平,湖区人口密度应控制在350人/km2以内.按照保护优先的思路,坚持人湖和谐的流域可持续发展模式是保障鄱阳湖生态安全的关键.
-
全文: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到2008年鄱阳湖生态安全演变趋势及其阶段性特征,深入研究了流域人类活动与鄱阳湖生态安全之间的相关性及鄱阳湖生态安全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安全状况经历了3个演变阶段,总体呈下降趋势:①其中20世纪80—90年代为快速下降阶段,由很安全状态下降为安全状态;流域社会经济不合理的发展模式,尤其是20世纪50—80年代大规模围垦等人类不合理开发活动,导致该阶段鄱阳湖生态安全状况快速下降.②20世纪90年代到2002年为缓慢下降阶段,总体处于"安全"水平;伴随着1992年鄱阳湖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以及1998年"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等保护措施的实施,使该阶段鄱阳湖生态安全状况下降速度有所减缓.③2003—2008年为反弹下滑期,总体已接近"一般安全"水平;随着2003年三峡工程试运行以来,鄱阳湖与长江江湖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一阶段鄱阳湖流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致使其生态安全状况进一步下降.流域社会经济不合理发展模式是鄱阳湖生态安全状况下降的重要原因,对鄱阳湖的过度无序利用直接驱动了其生态安全状况的恶化,湖区人口增长与其生态安全状况下降之间有着很好的相关性,维护鄱阳湖生态系统处于"安全"以上水平,湖区人口密度应控制在350人/km2以内.按照保护优先的思路,坚持人湖和谐的流域可持续发展模式是保障鄱阳湖生态安全的关键.
-
鄱阳湖湖滨湿地土壤酶活性及影响因素
-
作者:
张鑫 耿玉清 徐明 刘丽香 林茂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糖苷酶 动态变化 β 土壤有机碳 土壤水分含量 酚氧化酶
-
描述:土壤酶参与有机碳和养分转化的生物化学反应,对土壤有机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为探讨湖滨湿地土壤酶活性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鄱阳湖滩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2011年的2、5、9和11月分别采集0~10 cm的土壤样本,对土壤性质和与有机碳转换相关的3种水解酶和2种氧化还原酶的活性进行测定,并分析了土壤性质参数与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月份的土壤pH值、有机碳和氮含量的差异不显著,但土壤酶活性变化有显著差异。纤维二糖酶和β-糖苷酶活性在9月份达到最大值;而酚氧化酶活性在2月份最高,9月最低;过氧化物酶活性则在11月最高;己丁质酶活性未表现出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水分含量与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极显著相关;地表温度与纤维二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与β-糖苷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认为,湖滨湿地土壤水分的变化显著影响不同土壤酶活性的变异,而土壤有机碳和氮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相对较小。
-
全文:土壤酶参与有机碳和养分转化的生物化学反应,对土壤有机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为探讨湖滨湿地土壤酶活性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鄱阳湖滩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2011年的2、5、9和11月分别采集0~10 cm的土壤样本,对土壤性质和与有机碳转换相关的3种水解酶和2种氧化还原酶的活性进行测定,并分析了土壤性质参数与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月份的土壤pH值、有机碳和氮含量的差异不显著,但土壤酶活性变化有显著差异。纤维二糖酶和β-糖苷酶活性在9月份达到最大值;而酚氧化酶活性在2月份最高,9月最低;过氧化物酶活性则在11月最高;己丁质酶活性未表现出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水分含量与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极显著相关;地表温度与纤维二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与β-糖苷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认为,湖滨湿地土壤水分的变化显著影响不同土壤酶活性的变异,而土壤有机碳和氮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相对较小。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指数评价
-
作者:
黄和平 彭小琳 孔凡斌 张利国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经济评价 生态经济指数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生态文明
-
描述:、生态建设、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5个模块在内的生态经济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并将其应用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结果表明:(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生态经济指数差异明显,其中万年县的生态经济指数
-
全文:、生态建设、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5个模块在内的生态经济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并将其应用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结果表明:(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生态经济指数差异明显,其中万年县的生态经济指数
-
鄱阳湖湿地灰化苔草—土壤系统氮磷变化特征研究
-
作者:
吕晓龙 来源:河南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微地形 氮磷变化 土壤系统 灰化苔草
-
描述: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鄱阳湖湿地作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是我国首批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自然湿地,被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划分为全球重要生态区,同时也是亚热带保护较好的典型湿地。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氮磷转化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部分,本文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对比研究了鄱阳湖不同水位梯度上灰化苔草湿地植物—土壤系统的氮、磷动态变化,以揭示灰化苔草生长发育对湿地氮、磷分配及其迁移转化的影响,为深入研究湿地氮、磷元素转化过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和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鄱阳湖灰化苔草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得出主要结论如下:各高程带灰化苔草生物量、氮磷含量及氮磷积累量都呈现出明显的月际变化,灰化苔草地上及地下部分的磷含量都在3月初达到最高值,但它们的氮含量达到最高值的时间却不同,氮磷积累量方面同样存在差异。各高程带灰化苔草土壤氮含量都表现为0-10cm含量最高,而磷的垂直差异性不显著。不同水位梯度下,灰化苔草土壤氮磷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氮含量表现为低滩位地区低于高滩位地区。通过对植物体氮磷积累量和土壤氮磷含量的季节变化研究发现,灰化苔草湿地植物与土壤的氮磷相关性显著。
-
全文: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鄱阳湖湿地作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是我国首批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自然湿地,被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划分为全球重要生态区,同时也是亚热带保护较好的典型湿地。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氮磷转化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部分,本文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对比研究了鄱阳湖不同水位梯度上灰化苔草湿地植物—土壤系统的氮、磷动态变化,以揭示灰化苔草生长发育对湿地氮、磷分配及其迁移转化的影响,为深入研究湿地氮、磷元素转化过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和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鄱阳湖灰化苔草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得出主要结论如下:各高程带灰化苔草生物量、氮磷含量及氮磷积累量都呈现出明显的月际变化,灰化苔草地上及地下部分的磷含量都在3月初达到最高值,但它们的氮含量达到最高值的时间却不同,氮磷积累量方面同样存在差异。各高程带灰化苔草土壤氮含量都表现为0-10cm含量最高,而磷的垂直差异性不显著。不同水位梯度下,灰化苔草土壤氮磷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氮含量表现为低滩位地区低于高滩位地区。通过对植物体氮磷积累量和土壤氮磷含量的季节变化研究发现,灰化苔草湿地植物与土壤的氮磷相关性显著。
-
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与生态耦合机制研究:以生态旅游开发为视角
-
作者:
周青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耦合协调度 鄱阳湖 环境保护 生态旅游 湖泊流域经济建设
-
描述:湖泊流域经济协调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是否协调发展以及如何使之协调发展是关系到其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生态旅游开发为视角,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内涵入手,较为全面总结和归纳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的机理,构建出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并提出了基于生态旅游开发的鄱阳湖生态影响的调控策略。通过运用耦合度模型对2001年至2011年鄱阳湖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度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定量评价和协调性评判,结果表明:①从协调程度来看,鄱阳湖区各年份的协调程度在时序上表现为前期为失调衰退、中期为过渡类型、后期为基本协调再到过渡类型的发展过程。②从耦合协调度类型来看,各年份的耦合协调度类型均与协调程度一一对应。③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数与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数的对比类型来看,10年间鄱阳湖经济发展实现了较大的增长,但与此同时生态环境质量却呈整体下降的趋势。④空间上看,鄱阳湖区6市表现出的耦合协调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南昌市和九江市虽经济发展不错,耦合发展水平较低;上饶市的耦合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协调度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景德镇、鹰潭、抚州三市的生态环境水平较好,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鄱阳湖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支持体系主要包括法律支持、政策支持、科技支持和资金支持四个方面。基于生态旅游开发的鄱阳湖生态影响的调控应遵循保护性开发、持续性、地域性、协同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实施调控的对策建议主要为: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主体的复合型生态经济;创新管理体制,提高区域生态旅游协作能力;构建生态旅游产业生态预警机制,促进生态保护常态化;注重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诉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激励社区参与,完善多元化生态保护渠道;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营造寓教于游的大氛围。
-
全文:湖泊流域经济协调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是否协调发展以及如何使之协调发展是关系到其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生态旅游开发为视角,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内涵入手,较为全面总结和归纳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的机理,构建出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并提出了基于生态旅游开发的鄱阳湖生态影响的调控策略。通过运用耦合度模型对2001年至2011年鄱阳湖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度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定量评价和协调性评判,结果表明:①从协调程度来看,鄱阳湖区各年份的协调程度在时序上表现为前期为失调衰退、中期为过渡类型、后期为基本协调再到过渡类型的发展过程。②从耦合协调度类型来看,各年份的耦合协调度类型均与协调程度一一对应。③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数与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数的对比类型来看,10年间鄱阳湖经济发展实现了较大的增长,但与此同时生态环境质量却呈整体下降的趋势。④空间上看,鄱阳湖区6市表现出的耦合协调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南昌市和九江市虽经济发展不错,耦合发展水平较低;上饶市的耦合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协调度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景德镇、鹰潭、抚州三市的生态环境水平较好,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鄱阳湖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支持体系主要包括法律支持、政策支持、科技支持和资金支持四个方面。基于生态旅游开发的鄱阳湖生态影响的调控应遵循保护性开发、持续性、地域性、协同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实施调控的对策建议主要为: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主体的复合型生态经济;创新管理体制,提高区域生态旅游协作能力;构建生态旅游产业生态预警机制,促进生态保护常态化;注重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诉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激励社区参与,完善多元化生态保护渠道;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营造寓教于游的大氛围。
-
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与生态耦合机制研究:以生态旅游开发为视角
-
作者:
周青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耦合协调度 鄱阳湖 环境保护 生态旅游 湖泊流域经济建设
-
描述:湖泊流域经济协调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是否协调发展以及如何使之协调发展是关系到其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生态旅游开发为视角,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内涵入手,较为全面总结和归纳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的机理,构建出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并提出了基于生态旅游开发的鄱阳湖生态影响的调控策略。通过运用耦合度模型对2001年至2011年鄱阳湖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度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定量评价和协调性评判,结果表明:①从协调程度来看,鄱阳湖区各年份的协调程度在时序上表现为前期为失调衰退、中期为过渡类型、后期为基本协调再到过渡类型的发展过程。②从耦合协调度类型来看,各年份的耦合协调度类型均与协调程度一一对应。③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数与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数的对比类型来看,10年间鄱阳湖经济发展实现了较大的增长,但与此同时生态环境质量却呈整体下降的趋势。④空间上看,鄱阳湖区6市表现出的耦合协调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南昌市和九江市虽经济发展不错,耦合发展水平较低;上饶市的耦合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协调度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景德镇、鹰潭、抚州三市的生态环境水平较好,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鄱阳湖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支持体系主要包括法律支持、政策支持、科技支持和资金支持四个方面。基于生态旅游开发的鄱阳湖生态影响的调控应遵循保护性开发、持续性、地域性、协同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实施调控的对策建议主要为: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主体的复合型生态经济;创新管理体制,提高区域生态旅游协作能力;构建生态旅游产业生态预警机制,促进生态保护常态化;注重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诉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激励社区参与,完善多元化生态保护渠道;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营造寓教于游的大氛围。
-
全文:湖泊流域经济协调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是否协调发展以及如何使之协调发展是关系到其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生态旅游开发为视角,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内涵入手,较为全面总结和归纳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的机理,构建出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并提出了基于生态旅游开发的鄱阳湖生态影响的调控策略。通过运用耦合度模型对2001年至2011年鄱阳湖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度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定量评价和协调性评判,结果表明:①从协调程度来看,鄱阳湖区各年份的协调程度在时序上表现为前期为失调衰退、中期为过渡类型、后期为基本协调再到过渡类型的发展过程。②从耦合协调度类型来看,各年份的耦合协调度类型均与协调程度一一对应。③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数与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数的对比类型来看,10年间鄱阳湖经济发展实现了较大的增长,但与此同时生态环境质量却呈整体下降的趋势。④空间上看,鄱阳湖区6市表现出的耦合协调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南昌市和九江市虽经济发展不错,耦合发展水平较低;上饶市的耦合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协调度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景德镇、鹰潭、抚州三市的生态环境水平较好,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鄱阳湖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支持体系主要包括法律支持、政策支持、科技支持和资金支持四个方面。基于生态旅游开发的鄱阳湖生态影响的调控应遵循保护性开发、持续性、地域性、协同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实施调控的对策建议主要为: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主体的复合型生态经济;创新管理体制,提高区域生态旅游协作能力;构建生态旅游产业生态预警机制,促进生态保护常态化;注重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诉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激励社区参与,完善多元化生态保护渠道;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营造寓教于游的大氛围。
-
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与生态耦合机制研究:以生态旅游开发为视角
-
作者:
周青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耦合协调度 鄱阳湖 环境保护 生态旅游 湖泊流域经济建设
-
描述:湖泊流域经济协调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是否协调发展以及如何使之协调发展是关系到其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生态旅游开发为视角,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内涵入手,较为全面总结和归纳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的机理,构建出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并提出了基于生态旅游开发的鄱阳湖生态影响的调控策略。通过运用耦合度模型对2001年至2011年鄱阳湖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度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定量评价和协调性评判,结果表明:①从协调程度来看,鄱阳湖区各年份的协调程度在时序上表现为前期为失调衰退、中期为过渡类型、后期为基本协调再到过渡类型的发展过程。②从耦合协调度类型来看,各年份的耦合协调度类型均与协调程度一一对应。③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数与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数的对比类型来看,10年间鄱阳湖经济发展实现了较大的增长,但与此同时生态环境质量却呈整体下降的趋势。④空间上看,鄱阳湖区6市表现出的耦合协调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南昌市和九江市虽经济发展不错,耦合发展水平较低;上饶市的耦合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协调度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景德镇、鹰潭、抚州三市的生态环境水平较好,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鄱阳湖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支持体系主要包括法律支持、政策支持、科技支持和资金支持四个方面。基于生态旅游开发的鄱阳湖生态影响的调控应遵循保护性开发、持续性、地域性、协同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实施调控的对策建议主要为: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主体的复合型生态经济;创新管理体制,提高区域生态旅游协作能力;构建生态旅游产业生态预警机制,促进生态保护常态化;注重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诉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激励社区参与,完善多元化生态保护渠道;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营造寓教于游的大氛围。
-
全文:湖泊流域经济协调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是否协调发展以及如何使之协调发展是关系到其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生态旅游开发为视角,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内涵入手,较为全面总结和归纳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的机理,构建出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并提出了基于生态旅游开发的鄱阳湖生态影响的调控策略。通过运用耦合度模型对2001年至2011年鄱阳湖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度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定量评价和协调性评判,结果表明:①从协调程度来看,鄱阳湖区各年份的协调程度在时序上表现为前期为失调衰退、中期为过渡类型、后期为基本协调再到过渡类型的发展过程。②从耦合协调度类型来看,各年份的耦合协调度类型均与协调程度一一对应。③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数与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数的对比类型来看,10年间鄱阳湖经济发展实现了较大的增长,但与此同时生态环境质量却呈整体下降的趋势。④空间上看,鄱阳湖区6市表现出的耦合协调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南昌市和九江市虽经济发展不错,耦合发展水平较低;上饶市的耦合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协调度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景德镇、鹰潭、抚州三市的生态环境水平较好,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鄱阳湖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支持体系主要包括法律支持、政策支持、科技支持和资金支持四个方面。基于生态旅游开发的鄱阳湖生态影响的调控应遵循保护性开发、持续性、地域性、协同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实施调控的对策建议主要为: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主体的复合型生态经济;创新管理体制,提高区域生态旅游协作能力;构建生态旅游产业生态预警机制,促进生态保护常态化;注重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诉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激励社区参与,完善多元化生态保护渠道;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营造寓教于游的大氛围。
-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鄱阳湖湿地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
作者:
熊凯 孔凡斌 来源: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农户意愿价值 生态补偿
-
描述: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综合考虑农户受偿意愿、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构建生态补偿标准转化模型,对鄱阳湖湿地生态补偿标准及其分区特征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约为365.64亿元/年,湿地农户受偿意愿总值约为82.96亿元/年,鄱阳湖湿地行政区内部和外部生态补偿标准总值分别约为86.88亿元/年和84.91亿元/年;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湿地生态补偿标准的实施对策建议。
-
全文: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综合考虑农户受偿意愿、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构建生态补偿标准转化模型,对鄱阳湖湿地生态补偿标准及其分区特征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约为365.64亿元/年,湿地农户受偿意愿总值约为82.96亿元/年,鄱阳湖湿地行政区内部和外部生态补偿标准总值分别约为86.88亿元/年和84.91亿元/年;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湿地生态补偿标准的实施对策建议。
-
鄱阳湖地区防汛抗洪地理信息发布系统研究
-
作者:
李琳 刘小生 来源: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理信息发布 防汛抗洪 Silverlight 鄱阳湖 REST/WCF
-
描述:鄱阳湖地区洪涝频发,每年因此造成的损失十分巨大,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灾情,使损失降到最低,文中在分析了湖区概况的基础上,采用Silverlight RIA客户端呈现技术设计并实现了鄱阳湖地区防汛抗洪地理信息发布系统.系统实现基本的地图导航、地理报表等功能外,还包括基础工情管理,社会经济数据的查询、统计和分析,洪水预报信息的发布,洪灾损失评估数据管理以及用户反馈信息的采集等功能,为洪泛区各级政府和防汛部门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洪涝灾害及损失情况提供防汛和救灾的决策支持服务.
-
全文:鄱阳湖地区洪涝频发,每年因此造成的损失十分巨大,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灾情,使损失降到最低,文中在分析了湖区概况的基础上,采用Silverlight RIA客户端呈现技术设计并实现了鄱阳湖地区防汛抗洪地理信息发布系统.系统实现基本的地图导航、地理报表等功能外,还包括基础工情管理,社会经济数据的查询、统计和分析,洪水预报信息的发布,洪灾损失评估数据管理以及用户反馈信息的采集等功能,为洪泛区各级政府和防汛部门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洪涝灾害及损失情况提供防汛和救灾的决策支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