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基于SSR和ISSR的鄱阳湖流域野生菰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 王惠梅 吴国林 江绍琳 黄奇娜 奉保华 黄长干 江绍玫 吴建利  来源: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  居群  ISSR标记  SSR标记 
描述:用SSR和ISSR标记对鄱阳湖流域30个野生菰居群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筛选出的19对SSR引物共扩增出多态性条带253条,平均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91.6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和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2712和0.4144,遗传相似性系数(GS)为0.5590~0.8368,遗传距离(GD)的变化范围为0.1632~0.4410;筛选出的14个ISSR标记引物共扩增出83条条带,平均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78.2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和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2386和0.4174,遗传相似性系数(GS)为0.5132~0.9342,遗传距离(GD)变化范围为0.0658~0.4868。根据SSR和ISSR基因型数据,采用UPGMA法分别在阈值为0.698和0.728时可将30个野生菰居群聚为3类。可能受人为、水流、动物活动、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居群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无明显相关性。本研究表明,鄱阳湖流域野生菰居群间SSR和ISSR基因型的多样性丰富,居群间的这种遗传差异或变异,对该地区乃至更大范围内野生菰的遗传进化、基因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种质资源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全文:用SSR和ISSR标记对鄱阳湖流域30个野生菰居群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筛选出的19对SSR引物共扩增出多态性条带253条,平均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91.6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和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2712和0.4144,遗传相似性系数(GS)为0.5590~0.8368,遗传距离(GD)的变化范围为0.1632~0.4410;筛选出的14个ISSR标记引物共扩增出83条条带,平均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78.2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和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2386和0.4174,遗传相似性系数(GS)为0.5132~0.9342,遗传距离(GD)变化范围为0.0658~0.4868。根据SSR和ISSR基因型数据,采用UPGMA法分别在阈值为0.698和0.728时可将30个野生菰居群聚为3类。可能受人为、水流、动物活动、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居群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无明显相关性。本研究表明,鄱阳湖流域野生菰居群间SSR和ISSR基因型的多样性丰富,居群间的这种遗传差异或变异,对该地区乃至更大范围内野生菰的遗传进化、基因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种质资源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鄱阳湖流域饶河鱼类稳定同位素比值和营养级的空间变化
作者: 张欢 肖协文 王玉玉 于秀波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空间变化  稳定同位素分析  鄱阳湖  营养级  鱼类  饶河 
描述:由于水文特征的变化和栖息生境的异质性,河流食物网结构存在着一定的空间变化.认识人类活动对河流食物网结构空间变化的影响能够为河流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提供有效指导.利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测定枯水季节饶河不同地区初级生产者和鱼类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5N),比较饶河下游鄱阳和中游海口河段4种常见鱼类的δ13C、δ15N值和营养级,并分析导致不同河段食物网结构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鄱阳与海口两个地区鱼类的δ13C值无显著差异,但δ15N值差异显著.鱼类的δ13C值变化范围在鄱阳河段大于海口河段,鳜(Siniperca chuatsi)和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在鄱阳河段的δ15N值要显著高于海口河段,而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和鲫(Carassius auratus)的δ15N值在鄱阳河段却表现更低.另一方面,除黄颡鱼外,鳜、贝氏和鲫在鄱阳河段的营养级均显著高于其在海口河段的营养级.研究认为,由于颗粒有机物和附着藻类的δ13C值在鄱阳与海口河段没有显著差异,因而导致鱼类的δ13C值也没有明显变化.不同生境下初级食物源δ15N值的差异及人为扰动的程度可能是影响饶河不同河段鱼类的δ15N值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
全文:由于水文特征的变化和栖息生境的异质性,河流食物网结构存在着一定的空间变化.认识人类活动对河流食物网结构空间变化的影响能够为河流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提供有效指导.利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测定枯水季节饶河不同地区初级生产者和鱼类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5N),比较饶河下游鄱阳和中游海口河段4种常见鱼类的δ13C、δ15N值和营养级,并分析导致不同河段食物网结构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鄱阳与海口两个地区鱼类的δ13C值无显著差异,但δ15N值差异显著.鱼类的δ13C值变化范围在鄱阳河段大于海口河段,鳜(Siniperca chuatsi)和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在鄱阳河段的δ15N值要显著高于海口河段,而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和鲫(Carassius auratus)的δ15N值在鄱阳河段却表现更低.另一方面,除黄颡鱼外,鳜、贝氏和鲫在鄱阳河段的营养级均显著高于其在海口河段的营养级.研究认为,由于颗粒有机物和附着藻类的δ13C值在鄱阳与海口河段没有显著差异,因而导致鱼类的δ13C值也没有明显变化.不同生境下初级食物源δ15N值的差异及人为扰动的程度可能是影响饶河不同河段鱼类的δ15N值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
城市内湖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特征及风险评价——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南昌市象湖为例
作者: 陈春丽 戴星照 曾桐辉 弓晓峰 刘春英 左燕君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生态风险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残留特征 
描述:中国曾大量生产和使用有机氯农药(OCPs),目前虽已被禁止生产和农业中使用,但含三氯杀螨醇的林丹和滴滴涕(DDTs)仍在非法生产和使用。为了解农业大省江西省城市内湖OCPs的残留情况,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象湖为研究对象,用GC/ECD分析象湖表层沉积物中8种OCPs的残留水平,采用ArcGIS空间分析、主成分分析法探讨OCPs的残留特征、来源及其可能的风险。结果表明,8种OCPs在象湖表层沉积物中均有不同程度检出,六六六(∑HCHs)含量为nd~61.89ng/g,∑DDTs含量为nd~81.47ng/g。含量较高的组分为o,p’-DDT、β-HCH和δ-HCH。象湖表层沉积物中OCPs残留空间分布不均,其中象湖南边湿地花卉公园沉积物中OCPs含量相对较高。同中国其他城市内湖/内河相比,象湖表层沉积物中HCHs和DDTs残留水平偏高,这可能与象湖区域曾经作为南昌市农业发展区有关。来源解析结果表明象湖HCHs和DDTs主要来源于农药的历史使用,但近年来很可能有林丹和三氯杀螨醇的输入。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目前象湖表层沉积物中DDTs类污染物对人体健康风险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但湿地花卉公园周边环境生态风险较高,对周围环境的生物毒性较大。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内湖的污染控制及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全文:中国曾大量生产和使用有机氯农药(OCPs),目前虽已被禁止生产和农业中使用,但含三氯杀螨醇的林丹和滴滴涕(DDTs)仍在非法生产和使用。为了解农业大省江西省城市内湖OCPs的残留情况,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象湖为研究对象,用GC/ECD分析象湖表层沉积物中8种OCPs的残留水平,采用ArcGIS空间分析、主成分分析法探讨OCPs的残留特征、来源及其可能的风险。结果表明,8种OCPs在象湖表层沉积物中均有不同程度检出,六六六(∑HCHs)含量为nd~61.89ng/g,∑DDTs含量为nd~81.47ng/g。含量较高的组分为o,p’-DDT、β-HCH和δ-HCH。象湖表层沉积物中OCPs残留空间分布不均,其中象湖南边湿地花卉公园沉积物中OCPs含量相对较高。同中国其他城市内湖/内河相比,象湖表层沉积物中HCHs和DDTs残留水平偏高,这可能与象湖区域曾经作为南昌市农业发展区有关。来源解析结果表明象湖HCHs和DDTs主要来源于农药的历史使用,但近年来很可能有林丹和三氯杀螨醇的输入。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目前象湖表层沉积物中DDTs类污染物对人体健康风险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但湿地花卉公园周边环境生态风险较高,对周围环境的生物毒性较大。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内湖的污染控制及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
作者: 杨洋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产业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指标体系 
描述:自从2009年我国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地方省市分别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采取规划措施,主动选择培育适宜本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设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成为我国应对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必然选择。目前,地方省市选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发展成为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在发展理念上,十八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这意味着现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能只使用经济增长水平作为单一的评价标准,重视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将成为新时期产业发展的新目标。提出新型的产业评价方式来综合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对于转变发展观念、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水平、指导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江西省作为生态环境基础条件比较好的省份,在生态环境方面有着比较优势,2009年12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被规划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内第二个被规划为“生态经济区”的国家层级发展实验区。当前,江西省的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处于优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发展模式,将江西现有的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提升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发展水平,从而能够使其在全国范围内抢抓机遇,树立典型,促进产业发展提升层次,协调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向更有利于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方向迈进,是江西省发展新时期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江西省情来说,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相结合,探索适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的发展模式,在产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带动江西省总体经济持续和快速发展。本文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理论概述切入,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态发展理念进行了桥接,得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态化发展模式是由于战略新兴产业和生态文明基本属性有所重合,两者契合发展的成果,是协调发展产生的积极效果。将生态化发展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方向,不仅对区域内生态经济建设和产业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也对全面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现实作用。本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分析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和总体概况,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身的生态属性,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分析,并给出了相关策略方向。为了对产业作出评价,文章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产业发展的发展水平与协调程度进行了指标量化分析比较,得出了相关的结论。最后根据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化协调发展的实践经验,给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发展对策与政策建议。
全文:自从2009年我国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地方省市分别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采取规划措施,主动选择培育适宜本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设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成为我国应对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必然选择。目前,地方省市选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发展成为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在发展理念上,十八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这意味着现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能只使用经济增长水平作为单一的评价标准,重视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将成为新时期产业发展的新目标。提出新型的产业评价方式来综合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对于转变发展观念、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水平、指导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江西省作为生态环境基础条件比较好的省份,在生态环境方面有着比较优势,2009年12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被规划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内第二个被规划为“生态经济区”的国家层级发展实验区。当前,江西省的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处于优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发展模式,将江西现有的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提升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发展水平,从而能够使其在全国范围内抢抓机遇,树立典型,促进产业发展提升层次,协调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向更有利于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方向迈进,是江西省发展新时期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江西省情来说,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相结合,探索适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的发展模式,在产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带动江西省总体经济持续和快速发展。本文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理论概述切入,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态发展理念进行了桥接,得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态化发展模式是由于战略新兴产业和生态文明基本属性有所重合,两者契合发展的成果,是协调发展产生的积极效果。将生态化发展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方向,不仅对区域内生态经济建设和产业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也对全面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现实作用。本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分析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和总体概况,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身的生态属性,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分析,并给出了相关策略方向。为了对产业作出评价,文章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产业发展的发展水平与协调程度进行了指标量化分析比较,得出了相关的结论。最后根据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化协调发展的实践经验,给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发展对策与政策建议。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
作者: 杨洋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产业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指标体系 
描述:自从2009年我国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地方省市分别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采取规划措施,主动选择培育适宜本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设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成为我国应对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必然选择。目前,地方省市选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发展成为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在发展理念上,十八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这意味着现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能只使用经济增长水平作为单一的评价标准,重视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将成为新时期产业发展的新目标。提出新型的产业评价方式来综合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对于转变发展观念、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水平、指导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江西省作为生态环境基础条件比较好的省份,在生态环境方面有着比较优势,2009年12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被规划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内第二个被规划为“生态经济区”的国家层级发展实验区。当前,江西省的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处于优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发展模式,将江西现有的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提升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发展水平,从而能够使其在全国范围内抢抓机遇,树立典型,促进产业发展提升层次,协调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向更有利于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方向迈进,是江西省发展新时期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江西省情来说,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相结合,探索适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的发展模式,在产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带动江西省总体经济持续和快速发展。本文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理论概述切入,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态发展理念进行了桥接,得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态化发展模式是由于战略新兴产业和生态文明基本属性有所重合,两者契合发展的成果,是协调发展产生的积极效果。将生态化发展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方向,不仅对区域内生态经济建设和产业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也对全面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现实作用。本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分析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和总体概况,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身的生态属性,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分析,并给出了相关策略方向。为了对产业作出评价,文章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产业发展的发展水平与协调程度进行了指标量化分析比较,得出了相关的结论。最后根据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化协调发展的实践经验,给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发展对策与政策建议。
全文:自从2009年我国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地方省市分别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采取规划措施,主动选择培育适宜本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设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成为我国应对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必然选择。目前,地方省市选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发展成为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在发展理念上,十八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这意味着现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能只使用经济增长水平作为单一的评价标准,重视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将成为新时期产业发展的新目标。提出新型的产业评价方式来综合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对于转变发展观念、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水平、指导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江西省作为生态环境基础条件比较好的省份,在生态环境方面有着比较优势,2009年12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被规划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内第二个被规划为“生态经济区”的国家层级发展实验区。当前,江西省的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处于优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发展模式,将江西现有的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提升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发展水平,从而能够使其在全国范围内抢抓机遇,树立典型,促进产业发展提升层次,协调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向更有利于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方向迈进,是江西省发展新时期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江西省情来说,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相结合,探索适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的发展模式,在产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带动江西省总体经济持续和快速发展。本文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理论概述切入,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态发展理念进行了桥接,得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态化发展模式是由于战略新兴产业和生态文明基本属性有所重合,两者契合发展的成果,是协调发展产生的积极效果。将生态化发展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方向,不仅对区域内生态经济建设和产业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也对全面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现实作用。本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分析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和总体概况,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身的生态属性,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分析,并给出了相关策略方向。为了对产业作出评价,文章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产业发展的发展水平与协调程度进行了指标量化分析比较,得出了相关的结论。最后根据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化协调发展的实践经验,给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发展对策与政策建议。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
作者: 杨洋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产业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指标体系 
描述:自从2009年我国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地方省市分别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采取规划措施,主动选择培育适宜本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设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成为我国应对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必然选择。目前,地方省市选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发展成为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在发展理念上,十八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这意味着现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能只使用经济增长水平作为单一的评价标准,重视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将成为新时期产业发展的新目标。提出新型的产业评价方式来综合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对于转变发展观念、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水平、指导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江西省作为生态环境基础条件比较好的省份,在生态环境方面有着比较优势,2009年12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被规划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内第二个被规划为“生态经济区”的国家层级发展实验区。当前,江西省的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处于优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发展模式,将江西现有的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提升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发展水平,从而能够使其在全国范围内抢抓机遇,树立典型,促进产业发展提升层次,协调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向更有利于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方向迈进,是江西省发展新时期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江西省情来说,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相结合,探索适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的发展模式,在产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带动江西省总体经济持续和快速发展。本文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理论概述切入,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态发展理念进行了桥接,得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态化发展模式是由于战略新兴产业和生态文明基本属性有所重合,两者契合发展的成果,是协调发展产生的积极效果。将生态化发展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方向,不仅对区域内生态经济建设和产业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也对全面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现实作用。本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分析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和总体概况,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身的生态属性,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分析,并给出了相关策略方向。为了对产业作出评价,文章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产业发展的发展水平与协调程度进行了指标量化分析比较,得出了相关的结论。最后根据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化协调发展的实践经验,给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发展对策与政策建议。
全文:自从2009年我国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地方省市分别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采取规划措施,主动选择培育适宜本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设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成为我国应对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必然选择。目前,地方省市选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发展成为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在发展理念上,十八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这意味着现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能只使用经济增长水平作为单一的评价标准,重视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将成为新时期产业发展的新目标。提出新型的产业评价方式来综合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对于转变发展观念、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水平、指导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江西省作为生态环境基础条件比较好的省份,在生态环境方面有着比较优势,2009年12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被规划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内第二个被规划为“生态经济区”的国家层级发展实验区。当前,江西省的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处于优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发展模式,将江西现有的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提升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发展水平,从而能够使其在全国范围内抢抓机遇,树立典型,促进产业发展提升层次,协调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向更有利于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方向迈进,是江西省发展新时期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江西省情来说,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相结合,探索适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的发展模式,在产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带动江西省总体经济持续和快速发展。本文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理论概述切入,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态发展理念进行了桥接,得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态化发展模式是由于战略新兴产业和生态文明基本属性有所重合,两者契合发展的成果,是协调发展产生的积极效果。将生态化发展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方向,不仅对区域内生态经济建设和产业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也对全面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现实作用。本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分析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和总体概况,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身的生态属性,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分析,并给出了相关策略方向。为了对产业作出评价,文章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产业发展的发展水平与协调程度进行了指标量化分析比较,得出了相关的结论。最后根据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化协调发展的实践经验,给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发展对策与政策建议。
江西现代渔业吹响鄱阳湖品牌变奏曲
作者: 胡芮  来源:江西农业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渔业生产  现代渔业  历史机遇  渔业协会  国家战略  大闸  品牌创造  自然资源环境  江西农业  淡水渔业 
描述:烟波浩渺、美丽富饶的鄱阳湖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湖,水质优良,资源丰富,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十分优越,历来是江西省的优质水产品主产区,也是我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素有"渔米之乡"的美誉。2009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培育和创建"鄱阳湖"品牌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在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进程中,如何
全文:烟波浩渺、美丽富饶的鄱阳湖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湖,水质优良,资源丰富,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十分优越,历来是江西省的优质水产品主产区,也是我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素有"渔米之乡"的美誉。2009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培育和创建"鄱阳湖"品牌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在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进程中,如何
“鄱阳湖1号”杂交鳅 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作者: 朱述淦 李志祥 张斌华 王海华  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技术总结  池底淤泥  微酸性  高效养殖技术  放养前准备  黏质  养殖周期  养殖条件  池壁  养殖试验 
描述:“鄱阳湖1号”杂交鳅是由江西省东乡县恒佳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近年来选育的一个泥鳅良种,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抗病强等优良养殖性能,适合于池塘集约化养殖,效益较高。2014年,我们开展了池塘高效养殖试验
全文:“鄱阳湖1号”杂交鳅是由江西省东乡县恒佳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近年来选育的一个泥鳅良种,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抗病强等优良养殖性能,适合于池塘集约化养殖,效益较高。2014年,我们开展了池塘高效养殖试验
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土壤镉的含量与分布
作者: 程钊 江俊杰 李丹 赖劲虎 吴代赦  来源:地球与环境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分布  鄱阳湖    土壤 
描述:值0.157mg/kg表征其平均含量。深层土壤镉含量显著低于表层,含量范围0.010~1.982mg/kg,算术平均值和几何平均值分别为0.098mg/kg和0.080mg/kg。研究区7市表层土壤镉含量
全文:值0.157mg/kg表征其平均含量。深层土壤镉含量显著低于表层,含量范围0.010~1.982mg/kg,算术平均值和几何平均值分别为0.098mg/kg和0.080mg/kg。研究区7市表层土壤镉含量
洞庭湖和鄱阳湖水量优化调控工程研究
作者: 仲志余 余启辉  来源:人民长江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洞庭湖  江湖关系  变化趋势  鄱阳湖  枯水  优化调控 
描述:随着三峡水库及上游干支流控制性水库的逐步投运,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得到极大改善。同时,由于蓄水拦沙,“清水”下泄,江湖关系已经并将继续发生变化,导致两湖水文情势进一步变化,对两湖地区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产生深刻影响。分析了洞庭湖江湖关系变化趋势和鄱阳湖枯水变化情势及其影响,结合湖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利的要求,研究了两湖水量优化调控总体思路,提出了优化调控两湖水量的工程措施,为两湖生态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
全文:随着三峡水库及上游干支流控制性水库的逐步投运,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得到极大改善。同时,由于蓄水拦沙,“清水”下泄,江湖关系已经并将继续发生变化,导致两湖水文情势进一步变化,对两湖地区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产生深刻影响。分析了洞庭湖江湖关系变化趋势和鄱阳湖枯水变化情势及其影响,结合湖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利的要求,研究了两湖水量优化调控总体思路,提出了优化调控两湖水量的工程措施,为两湖生态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
上页 1 2 3 ... 35 36 37 ... 40 41 42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