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作者: 叶慕亚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脆弱性评价  湿地 
描述: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脆弱生态区范围明显扩大,程度明显加重,因而引起了普遍关注。自1988年生态脆弱带的概念确认以来,生态环境脆弱性成为环境科学、地理科学等学科研究的焦点和热点之一。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国际重要湿地,鄱阳湖湿地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维护全球生物多样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鄱阳湖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正越来越强烈地影响着湿地的生态系统平衡,导致湿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问题越0.0来越突出。近几十年来,许多学者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形成演变、资源分布和生物多样性特点等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和资料。但是,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研究很少,本论文旨在通过对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研究,正确认识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本质特征,为湿地恢复、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研究的鄱阳湖典型湿地位于鄱阳湖西北角,赣江、修河的交汇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5′~116°03′,北纬29°05′~29°15′,以永修县吴城镇为中心,地跨永修、星子、新建3县,包括大湖池等9个湖泊以及周围的湖滩草洲,总面积为336kln2。本论文运用“压力一状态一响应”框架(P—S—R)模型,采用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对鄱阳湖典型湿地的生态环境脆弱性特征进行了分析;依据目的性、整体性、主导性、动态性和相关性等原则,建立了完整的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为湿地生态特征、湿地整体功能以及湿地社会环境三个亚类指标,共计19个单项指标;运用专家咨询法,综合专家咨询意见和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压力分析,确定评价标准及各指标权重,进而构建相应的权重向量;通过隶属函数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指标进行模糊处理,确定指标等级隶属度,构造判别矩阵;建立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为0.768,属于轻度脆弱状态;在亚类指标中,生态特征脆弱状态为0.732,处于轻度脆弱状态,整体功能脆弱状态为0.868,处于微脆弱状态,社会环境脆弱状态为0.668,处于轻度脆弱状态。 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外因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口的不断增加,过度的经济开发,湿地开发利用过程中施用过量化肥、农药等破坏了湿地原生的生态环境,加剧了湿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论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建立自然保护与社区协调发展的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典型湿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以及加大保护力度,提高湿地管理机构的能力建设的湿地生态环境响应调控方案。
全文: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脆弱生态区范围明显扩大,程度明显加重,因而引起了普遍关注。自1988年生态脆弱带的概念确认以来,生态环境脆弱性成为环境科学、地理科学等学科研究的焦点和热点之一。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国际重要湿地,鄱阳湖湿地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维护全球生物多样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鄱阳湖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正越来越强烈地影响着湿地的生态系统平衡,导致湿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问题越0.0来越突出。近几十年来,许多学者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形成演变、资源分布和生物多样性特点等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和资料。但是,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研究很少,本论文旨在通过对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研究,正确认识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本质特征,为湿地恢复、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研究的鄱阳湖典型湿地位于鄱阳湖西北角,赣江、修河的交汇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5′~116°03′,北纬29°05′~29°15′,以永修县吴城镇为中心,地跨永修、星子、新建3县,包括大湖池等9个湖泊以及周围的湖滩草洲,总面积为336kln2。本论文运用“压力一状态一响应”框架(P—S—R)模型,采用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对鄱阳湖典型湿地的生态环境脆弱性特征进行了分析;依据目的性、整体性、主导性、动态性和相关性等原则,建立了完整的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为湿地生态特征、湿地整体功能以及湿地社会环境三个亚类指标,共计19个单项指标;运用专家咨询法,综合专家咨询意见和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压力分析,确定评价标准及各指标权重,进而构建相应的权重向量;通过隶属函数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指标进行模糊处理,确定指标等级隶属度,构造判别矩阵;建立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为0.768,属于轻度脆弱状态;在亚类指标中,生态特征脆弱状态为0.732,处于轻度脆弱状态,整体功能脆弱状态为0.868,处于微脆弱状态,社会环境脆弱状态为0.668,处于轻度脆弱状态。 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外因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口的不断增加,过度的经济开发,湿地开发利用过程中施用过量化肥、农药等破坏了湿地原生的生态环境,加剧了湿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论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建立自然保护与社区协调发展的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典型湿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以及加大保护力度,提高湿地管理机构的能力建设的湿地生态环境响应调控方案。
鄱阳湖悬浮泥沙浓度的MODIS影像遥感监测研究
作者: 刘茜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水色遥感  悬浮泥沙浓度  遥感  MODIS 
描述: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湿地是国际六大重要湿地之一。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鄱阳湖中的悬浮泥沙直接影响了水文过程、水质、生态环境、公共卫生以及鄱阳湖对长江的调蓄能力。本文的目的是要利用遥感技术监测鄱阳湖中的悬浮泥沙状况。 本文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数据,建立了鄱阳湖悬浮泥沙浓度定量模式。首先运用黑暗像元法对遥感影像进行大气校正,运用最大似然分类法将影像分为水体和非水体,再对MODIS各个波段反射率及其组合与悬浮泥沙浓度进行拟合。实验结果表明,MODIS的第一波段反射率能于悬浮泥沙浓度进行很好的匹配(R2 = 0.81; n = 31),从而建立了鄱阳湖地区的悬浮泥沙浓度遥感定量估算模式。本文中运用的方法可以应用到其他湖泊或海域,但是随着悬浮泥沙物理和光学特征的不同,其估算模式也会变化。 然而,在水色遥感监测的研究中,还有许多问题比如:水面的起伏、湖底的影响、精确的大气校正方法等,一直是此类问题研究的难点。
全文: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湿地是国际六大重要湿地之一。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鄱阳湖中的悬浮泥沙直接影响了水文过程、水质、生态环境、公共卫生以及鄱阳湖对长江的调蓄能力。本文的目的是要利用遥感技术监测鄱阳湖中的悬浮泥沙状况。 本文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数据,建立了鄱阳湖悬浮泥沙浓度定量模式。首先运用黑暗像元法对遥感影像进行大气校正,运用最大似然分类法将影像分为水体和非水体,再对MODIS各个波段反射率及其组合与悬浮泥沙浓度进行拟合。实验结果表明,MODIS的第一波段反射率能于悬浮泥沙浓度进行很好的匹配(R2 = 0.81; n = 31),从而建立了鄱阳湖地区的悬浮泥沙浓度遥感定量估算模式。本文中运用的方法可以应用到其他湖泊或海域,但是随着悬浮泥沙物理和光学特征的不同,其估算模式也会变化。 然而,在水色遥感监测的研究中,还有许多问题比如:水面的起伏、湖底的影响、精确的大气校正方法等,一直是此类问题研究的难点。
从石钟山石窟看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本土化
作者: 赵志琴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阿吒力教  佛教密宗  白族文化  石钟山石窟  大理地区  本土化 
描述:剑川石钟山石窟名冠南天,开凿于1000多年前的南诏大理国时期。它以宗教、皇室活动、社会世俗、中外文化交流、生殖崇拜等造像内容和精细、生动的艺术形象,为研究云南历史上南诏、大理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提供了珍贵而丰富的资料。 南诏、大理国时期佛教密宗传入云南大理地区,与当地的土著宗教从斗争到适应,并吸收融合了儒学思想、道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等多种文化养分,最终形成了密宗新教派——阿吒力教。由于得到皇室及贵族的支持,阿吒力教曾一度登上南诏、大理国时期“国教”的宝座,对大理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剑川石钟山石窟正是这一时期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本土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是阿吒力教的集大成者。 本文以石钟山石窟的造像及其反映的文化为基点,参考其他的著作、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等方法,对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本土化现象试做一个系统、全面的分析和论述。 论文总体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石钟山石窟的概况,指出它是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集大成者。第二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大约在公元7世纪末至8世纪初由印度传入云南大理地区。第三部分,论述佛教密宗传入大理地区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背景。第四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本土化进程。第五部分,论述石钟山石窟所体现的密宗本土化。第六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对白族文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全文:剑川石钟山石窟名冠南天,开凿于1000多年前的南诏大理国时期。它以宗教、皇室活动、社会世俗、中外文化交流、生殖崇拜等造像内容和精细、生动的艺术形象,为研究云南历史上南诏、大理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提供了珍贵而丰富的资料。 南诏、大理国时期佛教密宗传入云南大理地区,与当地的土著宗教从斗争到适应,并吸收融合了儒学思想、道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等多种文化养分,最终形成了密宗新教派——阿吒力教。由于得到皇室及贵族的支持,阿吒力教曾一度登上南诏、大理国时期“国教”的宝座,对大理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剑川石钟山石窟正是这一时期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本土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是阿吒力教的集大成者。 本文以石钟山石窟的造像及其反映的文化为基点,参考其他的著作、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等方法,对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本土化现象试做一个系统、全面的分析和论述。 论文总体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石钟山石窟的概况,指出它是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集大成者。第二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大约在公元7世纪末至8世纪初由印度传入云南大理地区。第三部分,论述佛教密宗传入大理地区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背景。第四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本土化进程。第五部分,论述石钟山石窟所体现的密宗本土化。第六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对白族文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鄱阳湖悬浮泥沙浓度的MODIS影像遥感监测研究
作者: 刘茜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水色遥感  悬浮泥沙浓度  遥感  MODIS 
描述: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湿地是国际六大重要湿地之一。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鄱阳湖中的悬浮泥沙直接影响了水文过程、水质、生态环境、公共卫生以及鄱阳湖对长江的调蓄能力。本文的目的是要利用遥感技术监测鄱阳湖中的悬浮泥沙状况。 本文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数据,建立了鄱阳湖悬浮泥沙浓度定量模式。首先运用黑暗像元法对遥感影像进行大气校正,运用最大似然分类法将影像分为水体和非水体,再对MODIS各个波段反射率及其组合与悬浮泥沙浓度进行拟合。实验结果表明,MODIS的第一波段反射率能于悬浮泥沙浓度进行很好的匹配(R2 = 0.81; n = 31),从而建立了鄱阳湖地区的悬浮泥沙浓度遥感定量估算模式。本文中运用的方法可以应用到其他湖泊或海域,但是随着悬浮泥沙物理和光学特征的不同,其估算模式也会变化。 然而,在水色遥感监测的研究中,还有许多问题比如:水面的起伏、湖底的影响、精确的大气校正方法等,一直是此类问题研究的难点。
全文: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湿地是国际六大重要湿地之一。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鄱阳湖中的悬浮泥沙直接影响了水文过程、水质、生态环境、公共卫生以及鄱阳湖对长江的调蓄能力。本文的目的是要利用遥感技术监测鄱阳湖中的悬浮泥沙状况。 本文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数据,建立了鄱阳湖悬浮泥沙浓度定量模式。首先运用黑暗像元法对遥感影像进行大气校正,运用最大似然分类法将影像分为水体和非水体,再对MODIS各个波段反射率及其组合与悬浮泥沙浓度进行拟合。实验结果表明,MODIS的第一波段反射率能于悬浮泥沙浓度进行很好的匹配(R2 = 0.81; n = 31),从而建立了鄱阳湖地区的悬浮泥沙浓度遥感定量估算模式。本文中运用的方法可以应用到其他湖泊或海域,但是随着悬浮泥沙物理和光学特征的不同,其估算模式也会变化。 然而,在水色遥感监测的研究中,还有许多问题比如:水面的起伏、湖底的影响、精确的大气校正方法等,一直是此类问题研究的难点。
从石钟山石窟看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本土化
作者: 赵志琴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阿吒力教  佛教密宗  白族文化  石钟山石窟  大理地区  本土化 
描述:剑川石钟山石窟名冠南天,开凿于1000多年前的南诏大理国时期。它以宗教、皇室活动、社会世俗、中外文化交流、生殖崇拜等造像内容和精细、生动的艺术形象,为研究云南历史上南诏、大理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提供了珍贵而丰富的资料。 南诏、大理国时期佛教密宗传入云南大理地区,与当地的土著宗教从斗争到适应,并吸收融合了儒学思想、道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等多种文化养分,最终形成了密宗新教派——阿吒力教。由于得到皇室及贵族的支持,阿吒力教曾一度登上南诏、大理国时期“国教”的宝座,对大理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剑川石钟山石窟正是这一时期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本土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是阿吒力教的集大成者。 本文以石钟山石窟的造像及其反映的文化为基点,参考其他的著作、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等方法,对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本土化现象试做一个系统、全面的分析和论述。 论文总体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石钟山石窟的概况,指出它是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集大成者。第二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大约在公元7世纪末至8世纪初由印度传入云南大理地区。第三部分,论述佛教密宗传入大理地区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背景。第四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本土化进程。第五部分,论述石钟山石窟所体现的密宗本土化。第六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对白族文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全文:剑川石钟山石窟名冠南天,开凿于1000多年前的南诏大理国时期。它以宗教、皇室活动、社会世俗、中外文化交流、生殖崇拜等造像内容和精细、生动的艺术形象,为研究云南历史上南诏、大理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提供了珍贵而丰富的资料。 南诏、大理国时期佛教密宗传入云南大理地区,与当地的土著宗教从斗争到适应,并吸收融合了儒学思想、道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等多种文化养分,最终形成了密宗新教派——阿吒力教。由于得到皇室及贵族的支持,阿吒力教曾一度登上南诏、大理国时期“国教”的宝座,对大理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剑川石钟山石窟正是这一时期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本土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是阿吒力教的集大成者。 本文以石钟山石窟的造像及其反映的文化为基点,参考其他的著作、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等方法,对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本土化现象试做一个系统、全面的分析和论述。 论文总体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石钟山石窟的概况,指出它是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集大成者。第二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大约在公元7世纪末至8世纪初由印度传入云南大理地区。第三部分,论述佛教密宗传入大理地区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背景。第四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本土化进程。第五部分,论述石钟山石窟所体现的密宗本土化。第六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对白族文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鄱阳湖悬浮泥沙浓度的MODIS影像遥感监测研究
作者: 刘茜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水色遥感  悬浮泥沙浓度  遥感  MODIS 
描述: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湿地是国际六大重要湿地之一。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鄱阳湖中的悬浮泥沙直接影响了水文过程、水质、生态环境、公共卫生以及鄱阳湖对长江的调蓄能力。本文的目的是要利用遥感技术监测鄱阳湖中的悬浮泥沙状况。 本文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数据,建立了鄱阳湖悬浮泥沙浓度定量模式。首先运用黑暗像元法对遥感影像进行大气校正,运用最大似然分类法将影像分为水体和非水体,再对MODIS各个波段反射率及其组合与悬浮泥沙浓度进行拟合。实验结果表明,MODIS的第一波段反射率能于悬浮泥沙浓度进行很好的匹配(R2 = 0.81; n = 31),从而建立了鄱阳湖地区的悬浮泥沙浓度遥感定量估算模式。本文中运用的方法可以应用到其他湖泊或海域,但是随着悬浮泥沙物理和光学特征的不同,其估算模式也会变化。 然而,在水色遥感监测的研究中,还有许多问题比如:水面的起伏、湖底的影响、精确的大气校正方法等,一直是此类问题研究的难点。
全文: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湿地是国际六大重要湿地之一。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鄱阳湖中的悬浮泥沙直接影响了水文过程、水质、生态环境、公共卫生以及鄱阳湖对长江的调蓄能力。本文的目的是要利用遥感技术监测鄱阳湖中的悬浮泥沙状况。 本文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数据,建立了鄱阳湖悬浮泥沙浓度定量模式。首先运用黑暗像元法对遥感影像进行大气校正,运用最大似然分类法将影像分为水体和非水体,再对MODIS各个波段反射率及其组合与悬浮泥沙浓度进行拟合。实验结果表明,MODIS的第一波段反射率能于悬浮泥沙浓度进行很好的匹配(R2 = 0.81; n = 31),从而建立了鄱阳湖地区的悬浮泥沙浓度遥感定量估算模式。本文中运用的方法可以应用到其他湖泊或海域,但是随着悬浮泥沙物理和光学特征的不同,其估算模式也会变化。 然而,在水色遥感监测的研究中,还有许多问题比如:水面的起伏、湖底的影响、精确的大气校正方法等,一直是此类问题研究的难点。
从石钟山石窟看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本土化
作者: 赵志琴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阿吒力教  佛教密宗  白族文化  石钟山石窟  大理地区  本土化 
描述:剑川石钟山石窟名冠南天,开凿于1000多年前的南诏大理国时期。它以宗教、皇室活动、社会世俗、中外文化交流、生殖崇拜等造像内容和精细、生动的艺术形象,为研究云南历史上南诏、大理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提供了珍贵而丰富的资料。 南诏、大理国时期佛教密宗传入云南大理地区,与当地的土著宗教从斗争到适应,并吸收融合了儒学思想、道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等多种文化养分,最终形成了密宗新教派——阿吒力教。由于得到皇室及贵族的支持,阿吒力教曾一度登上南诏、大理国时期“国教”的宝座,对大理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剑川石钟山石窟正是这一时期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本土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是阿吒力教的集大成者。 本文以石钟山石窟的造像及其反映的文化为基点,参考其他的著作、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等方法,对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本土化现象试做一个系统、全面的分析和论述。 论文总体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石钟山石窟的概况,指出它是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集大成者。第二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大约在公元7世纪末至8世纪初由印度传入云南大理地区。第三部分,论述佛教密宗传入大理地区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背景。第四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本土化进程。第五部分,论述石钟山石窟所体现的密宗本土化。第六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对白族文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全文:剑川石钟山石窟名冠南天,开凿于1000多年前的南诏大理国时期。它以宗教、皇室活动、社会世俗、中外文化交流、生殖崇拜等造像内容和精细、生动的艺术形象,为研究云南历史上南诏、大理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提供了珍贵而丰富的资料。 南诏、大理国时期佛教密宗传入云南大理地区,与当地的土著宗教从斗争到适应,并吸收融合了儒学思想、道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等多种文化养分,最终形成了密宗新教派——阿吒力教。由于得到皇室及贵族的支持,阿吒力教曾一度登上南诏、大理国时期“国教”的宝座,对大理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剑川石钟山石窟正是这一时期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本土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是阿吒力教的集大成者。 本文以石钟山石窟的造像及其反映的文化为基点,参考其他的著作、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等方法,对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本土化现象试做一个系统、全面的分析和论述。 论文总体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石钟山石窟的概况,指出它是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集大成者。第二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大约在公元7世纪末至8世纪初由印度传入云南大理地区。第三部分,论述佛教密宗传入大理地区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背景。第四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本土化进程。第五部分,论述石钟山石窟所体现的密宗本土化。第六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对白族文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