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应对洪涝灾害稻农采用工程类措施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鄱阳湖区域农户调查数据
作者: 刘菲菲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适应性工程类措施  鄱阳湖区域  洪涝灾  稻农 
描述: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IPCC通过模拟研究发现气候的长期变化与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干旱、洪涝、霜冻等自然灾害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影响范围扩大有密切的关系。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反应非常敏感,农作物尤其是水稻对灾害的抵御能力弱,受灾害的影响严重。鄱阳湖区域位于江西省北部,是我国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水稻是鄱阳湖区域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区域内洪涝灾害发生频率高、强度大,严重威胁了农民的生活,影响了农作物尤其是水稻的生长。适应性措施是针对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农业部门灾害适应能力、抵御能力的必然选择。因此,本文基于2012年鄱阳湖区域大规模的实地调查数据,以鄱阳湖区域水稻种植户为研究对象,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稻农应对洪涝灾害采用工程类措施的现状及影响因素。通过梳理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以利润最大化理论、社会行动理论等为指导,首先了解和分析稻农应对洪涝灾害采取措施过程中政府提供技术、物资支持情况,接着描述性统计分析稻农采取适应措施的限制因素,再运用logit回归模型分析稻农采取适应性抗洪措施的种类及决定因素,最后总结分析结果,从微观视角为政府制定抗灾减灾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发现,大部分稻农会采取适应性工程类措施应对洪涝灾害,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农机排涝和开沟清渠。影响农户采用适应性工程类措施的因素包括年龄、文化水平、气候变化感知、家庭兼业程度、亲戚数量等农户自身因素,还包括地形、土壤、水稻类型及村经济水平、水利设施状况、信息获取及政府政策的支持等外部环境因素。另外,农户采取不同的工程性措施的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数据结果显示,家庭兼业以农为主,感知到降水量增多,水稻为单季稻,村收入水平与采用农机排涝显著性正向相关,而感知到洪涝灾害更严重及社区水利设施越完善与采用农机排涝为负向关系;亲属数量、坡地地形则显著促进稻农采用开沟清渠应对洪涝风险;家庭劳动力充足且资金充裕的农户家庭同时采用两种应对洪涝的工程类措施的概率更大,反之,如果农户耕地的土壤越好,社区的基础设施越完善,农户同时采取两种工程类措施的概率则越小。
全文: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IPCC通过模拟研究发现气候的长期变化与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干旱、洪涝、霜冻等自然灾害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影响范围扩大有密切的关系。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反应非常敏感,农作物尤其是水稻对灾害的抵御能力弱,受灾害的影响严重。鄱阳湖区域位于江西省北部,是我国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水稻是鄱阳湖区域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区域内洪涝灾害发生频率高、强度大,严重威胁了农民的生活,影响了农作物尤其是水稻的生长。适应性措施是针对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农业部门灾害适应能力、抵御能力的必然选择。因此,本文基于2012年鄱阳湖区域大规模的实地调查数据,以鄱阳湖区域水稻种植户为研究对象,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稻农应对洪涝灾害采用工程类措施的现状及影响因素。通过梳理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以利润最大化理论、社会行动理论等为指导,首先了解和分析稻农应对洪涝灾害采取措施过程中政府提供技术、物资支持情况,接着描述性统计分析稻农采取适应措施的限制因素,再运用logit回归模型分析稻农采取适应性抗洪措施的种类及决定因素,最后总结分析结果,从微观视角为政府制定抗灾减灾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发现,大部分稻农会采取适应性工程类措施应对洪涝灾害,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农机排涝和开沟清渠。影响农户采用适应性工程类措施的因素包括年龄、文化水平、气候变化感知、家庭兼业程度、亲戚数量等农户自身因素,还包括地形、土壤、水稻类型及村经济水平、水利设施状况、信息获取及政府政策的支持等外部环境因素。另外,农户采取不同的工程性措施的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数据结果显示,家庭兼业以农为主,感知到降水量增多,水稻为单季稻,村收入水平与采用农机排涝显著性正向相关,而感知到洪涝灾害更严重及社区水利设施越完善与采用农机排涝为负向关系;亲属数量、坡地地形则显著促进稻农采用开沟清渠应对洪涝风险;家庭劳动力充足且资金充裕的农户家庭同时采用两种应对洪涝的工程类措施的概率更大,反之,如果农户耕地的土壤越好,社区的基础设施越完善,农户同时采取两种工程类措施的概率则越小。
江西省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特征
作者: 马逸麟 郄海满 彭晓玫 江俊杰 谢长瑜  来源:岩矿测试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碳密度  土壤有机碳  碳储量  鄱阳湖  分布特征 
描述: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碳储量研究在碳循环和全球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江西省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取得的土壤碳数据,计算了研究区表层、中层、深层土壤的全碳储量和有机碳储量,分析其有机碳储量和有机碳密度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总体碳储量是以有机碳储量为主;表层土壤(0~0.2 m)的有机碳密度为3512 t/km2,有机碳储量为1.38亿吨;中层土壤(0~1.0 m)的有机碳密度为11156 t/km2,有机碳储量为4.39亿吨;深层土壤(0~1.8 m)的有机碳密度为15617 t/km2,有机碳储量为6.14亿吨。与全国农业地质调查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区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密度高于全国农业地质调查区内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10.86%,中层及深层土壤的有机碳密度与全国农业地质调查区平均水平接近,显示研究区土壤的有机碳储量巨大。进一步分析研究区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地貌单元、不同行政单元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及有机碳储量,系统查明了土壤有机碳的分布和分配特征。研究认为,区域内各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具有同一性特征,与所处区域的成土地质背景和植被覆盖率密切相关。土壤有机碳密度高值区均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区,包括江西丰城市北部、高安市南部、乐平市周边地区等古生代炭质岩和煤系地层区,其中乐平市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密度最高;低值区均分布在湖区和水系河谷地区。该成果可为江西省的碳循环和碳排放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全文: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碳储量研究在碳循环和全球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江西省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取得的土壤碳数据,计算了研究区表层、中层、深层土壤的全碳储量和有机碳储量,分析其有机碳储量和有机碳密度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总体碳储量是以有机碳储量为主;表层土壤(0~0.2 m)的有机碳密度为3512 t/km2,有机碳储量为1.38亿吨;中层土壤(0~1.0 m)的有机碳密度为11156 t/km2,有机碳储量为4.39亿吨;深层土壤(0~1.8 m)的有机碳密度为15617 t/km2,有机碳储量为6.14亿吨。与全国农业地质调查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区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密度高于全国农业地质调查区内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10.86%,中层及深层土壤的有机碳密度与全国农业地质调查区平均水平接近,显示研究区土壤的有机碳储量巨大。进一步分析研究区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地貌单元、不同行政单元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及有机碳储量,系统查明了土壤有机碳的分布和分配特征。研究认为,区域内各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具有同一性特征,与所处区域的成土地质背景和植被覆盖率密切相关。土壤有机碳密度高值区均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区,包括江西丰城市北部、高安市南部、乐平市周边地区等古生代炭质岩和煤系地层区,其中乐平市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密度最高;低值区均分布在湖区和水系河谷地区。该成果可为江西省的碳循环和碳排放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水文地貌分区下鄱阳湖丰水期水质空间差异及影响机制
作者: 张琍 陈晓玲 张媛 陈莉琼 张鹏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在2011年7月鄱阳湖丰水期水质参数采样分析的基础上,结合Delft3D水动力模型结果,针对鄱阳湖湖区建立了8个水文地貌分区,分析了丰水期总悬浮泥沙(TSS),总磷(TP)、总氮(TN)与叶绿素a(Chla)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了各分区下的水质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鄱阳湖丰水期平均TSS浓度为33.65mg/L,远高于2003年以前10mg/L的平均浓度水平;平均氮、磷营养盐浓度分别为1.61mg/L及0.075mg/L,已达到并远远高于富营养化发生条件,而平均Chla浓度为5.99μg/L,并未达到富营养化湖泊水体临界值.Chla与其他各水质因子无显著相关性,而高泥沙浓度区域的TP与TSS呈现显著相关性.在不同鄱阳湖水文地貌分区下,高强度湖泊采砂活动的北部高流速水域TSS浓度高于河口三角洲水域3倍;TN,TP营养盐浓度表现为流域面源污染负荷大的赣江,饶河河口三角洲水域≥高强度湖泊采砂活动的北部高流速水域>流域污染负荷较小的修水河口三角洲水域及中部湖心水域.Chla则受营养盐浓度水平与水动力因素共同作用而表现为河流交换速度慢且高营养盐浓度水域>水流交换速度快且高营养盐浓度水域>水流交换速度慢且低营养盐浓度水域,其中饶河信江潼津河河口三角洲水域Chla浓度最高,平均水平达到12.53μg/L,超过了富营养化水体的临界值.
全文:在2011年7月鄱阳湖丰水期水质参数采样分析的基础上,结合Delft3D水动力模型结果,针对鄱阳湖湖区建立了8个水文地貌分区,分析了丰水期总悬浮泥沙(TSS),总磷(TP)、总氮(TN)与叶绿素a(Chla)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了各分区下的水质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鄱阳湖丰水期平均TSS浓度为33.65mg/L,远高于2003年以前10mg/L的平均浓度水平;平均氮、磷营养盐浓度分别为1.61mg/L及0.075mg/L,已达到并远远高于富营养化发生条件,而平均Chla浓度为5.99μg/L,并未达到富营养化湖泊水体临界值.Chla与其他各水质因子无显著相关性,而高泥沙浓度区域的TP与TSS呈现显著相关性.在不同鄱阳湖水文地貌分区下,高强度湖泊采砂活动的北部高流速水域TSS浓度高于河口三角洲水域3倍;TN,TP营养盐浓度表现为流域面源污染负荷大的赣江,饶河河口三角洲水域≥高强度湖泊采砂活动的北部高流速水域>流域污染负荷较小的修水河口三角洲水域及中部湖心水域.Chla则受营养盐浓度水平与水动力因素共同作用而表现为河流交换速度慢且高营养盐浓度水域>水流交换速度快且高营养盐浓度水域>水流交换速度慢且低营养盐浓度水域,其中饶河信江潼津河河口三角洲水域Chla浓度最高,平均水平达到12.53μg/L,超过了富营养化水体的临界值.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指数评价
作者: 黄和平 彭小琳 孔凡斌 张利国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经济评价  生态经济指数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生态文明 
描述:、生态建设、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5个模块在内的生态经济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并将其应用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结果表明:(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生态经济指数差异明显,其中万年县的生态经济指数
全文:、生态建设、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5个模块在内的生态经济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并将其应用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结果表明:(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生态经济指数差异明显,其中万年县的生态经济指数
鄱阳湖-乐安河湿地水土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
作者: 简敏菲 李玲玉 徐鹏飞 陈朴青 熊建秋 周雪玲  来源:环境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重金属污染  乐安河  污染源  时空特征 
描述:选取流域两岸富含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乐安河及至鄱阳湖段的典型湿地区域,分别于2012年4月(水期)、8月(丰水期)、11月(枯水期)等不同时段采集不同样点底泥、表土、上覆水等环境样品,监测分析重金属
全文:选取流域两岸富含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乐安河及至鄱阳湖段的典型湿地区域,分别于2012年4月(水期)、8月(丰水期)、11月(枯水期)等不同时段采集不同样点底泥、表土、上覆水等环境样品,监测分析重金属
[0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研究
作者: 姚冠荣 谢花林  来源: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鄱阳湖  生态区  土地利用  研究 
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的经济特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承载了江西省近1/2的人口,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土地
全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的经济特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承载了江西省近1/2的人口,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土地
鄱阳湖水位变化影响下的血吸虫病传播
作者: 项剑  来源:价值工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湖北钉螺  水位  鄱阳湖 
描述:目的:探讨鄱阳湖水位变化对鄱阳湖湖区湖北钉螺分布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鄱阳湖湖区湖北钉螺数量变化资料与水位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鄱阳湖水年10月底湖水开始退干,至来年5月才开始淹水。4~5月
全文:目的:探讨鄱阳湖水位变化对鄱阳湖湖区湖北钉螺分布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鄱阳湖湖区湖北钉螺数量变化资料与水位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鄱阳湖水年10月底湖水开始退干,至来年5月才开始淹水。4~5月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变分析
作者: 甘晓辉 刘翔 舒晓波 于少康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空间格局  经济发展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基于ArcGIS软件平台,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市为基本研究单元,根据该区经济发展现状特征,主要选取人均GDP指标值划分等级来分析其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并从经济集聚、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等角度分析本区经济发展空间结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仍集中在南昌、九江、景德镇和新余等几个中心城市,且经济集中程度亦较高,但辐射和带动低水平城市发展不够,将进一步拉大地区经济差异。最后提出了优化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对策建议。
全文:基于ArcGIS软件平台,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市为基本研究单元,根据该区经济发展现状特征,主要选取人均GDP指标值划分等级来分析其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并从经济集聚、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等角度分析本区经济发展空间结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仍集中在南昌、九江、景德镇和新余等几个中心城市,且经济集中程度亦较高,但辐射和带动低水平城市发展不够,将进一步拉大地区经济差异。最后提出了优化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对策建议。
基于县域尺度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乡村性评价
作者: 杨绮清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评价  鄱阳湖  生态经济区 
描述: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6个县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实证对象,选取乡村性评价指标构建乡村性指数模型,将乡村性分成弱、较弱、中等、较强、强五个等级。同时,根据三次产业相对比重将县域划分成第一产业主导型、工矿业主导型、商旅服务型和均衡型4种乡村发展类型。结果表明:同类及不同类乡村发展类型的县域之间的乡村发展水平差异明显,第一产业主导型的县域乡村性较强;工业主导型中乡村性较弱占到66.67%;商旅服务业中乡村性较强地域分别占到66.67%;均衡发展类型中乡村性弱的地域占18.75%,乡村性中等的地域占到31.25%,乡村性较弱的地域为50%。最后,提出推进县域乡村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全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6个县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实证对象,选取乡村性评价指标构建乡村性指数模型,将乡村性分成弱、较弱、中等、较强、强五个等级。同时,根据三次产业相对比重将县域划分成第一产业主导型、工矿业主导型、商旅服务型和均衡型4种乡村发展类型。结果表明:同类及不同类乡村发展类型的县域之间的乡村发展水平差异明显,第一产业主导型的县域乡村性较强;工业主导型中乡村性较弱占到66.67%;商旅服务业中乡村性较强地域分别占到66.67%;均衡发展类型中乡村性弱的地域占18.75%,乡村性中等的地域占到31.25%,乡村性较弱的地域为50%。最后,提出推进县域乡村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研究
作者: 刘满凤 谢晗进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工业“三废”排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污染综合指数 
描述: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为基础,利用2000-2011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六个地级市(南昌、景德镇、九江、新余、鹰潭、抚州)的样本数据,研究了人均GDP与工业"三废"排放水平、污染综合指数之间的曲线特征和形成原因。结果表明:以污染综合指数表示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中,南昌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呈线性单调递增,即经济增长的同时伴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景德镇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呈经典倒U型,即环境随着经济增长沿着"先恶化,再改善"的路径发展。而九江、新余、鹰潭和抚州地区的库兹涅茨曲线呈现N型,即环境随着经济增长沿着"先恶化、再改善、再恶化"的路径发展。
全文: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为基础,利用2000-2011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六个地级市(南昌、景德镇、九江、新余、鹰潭、抚州)的样本数据,研究了人均GDP与工业"三废"排放水平、污染综合指数之间的曲线特征和形成原因。结果表明:以污染综合指数表示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中,南昌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呈线性单调递增,即经济增长的同时伴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景德镇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呈经典倒U型,即环境随着经济增长沿着"先恶化,再改善"的路径发展。而九江、新余、鹰潭和抚州地区的库兹涅茨曲线呈现N型,即环境随着经济增长沿着"先恶化、再改善、再恶化"的路径发展。
上页 1 2 3 4 5 6 ... 7 8 9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