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鄱阳湖流域氮磷时空分布及其地球化学模拟
作者:
王毛兰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流域 组分存在形式 氮、磷时空分布 水环境化学 PHREEQC 富营养化评价
描述: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为活动导致的湖泊污染己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湖泊富营养化是目前水环境中一个主要的问题,也是危害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水体中过量的营养元素是引起富营养化的根本原因,其中氮和磷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为了能有效的预防控制湖泊的富营养化,就必须全面的了解湖泊氮磷等营养盐含量分布特征及其来源,为湖泊富营养化的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鄱阳湖流域位于长江中游南岸,由五大河流(赣江、抚河、修水、饶河和信江)以及鄱阳湖组成。本论文以鄱阳湖及其五大支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测定水体水化学参数及其氮、磷含量,对其水化学特征及其氮磷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对鄱阳湖水体富营养化状态进行了初步评价。通过测定部分农田水、地下水及城市污水氮磷含量,初步探讨了鄱阳湖水体氮磷的来源。同时对鄱阳湖水体的氢氧同位素进行了分析测定,并利用PHREEQC对其元素存在形态及矿物饱和指数进行模拟计算。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丰水期,鄱阳湖、赣江、抚河、修水和昌江水化学类型属于[C]Na、CaI型水,而乐安江和信江则属于[C]CaI型;平水期,除信江属于[C]Na、CaI型水外,湖泊及其它河流都属于[C]NaI...
全文: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为活动导致的湖泊污染己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湖泊富营养化是目前水环境中一个主要的问题,也是危害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水体中过量的营养元素是引起富营养化的根本原因,其中氮和磷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为了能有效的预防控制湖泊的富营养化,就必须全面的了解湖泊氮磷等营养盐含量分布特征及其来源,为湖泊富营养化的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鄱阳湖流域位于长江中游南岸,由五大河流(赣江、抚河、修水、饶河和信江)以及鄱阳湖组成。本论文以鄱阳湖及其五大支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测定水体水化学参数及其氮、磷含量,对其水化学特征及其氮磷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对鄱阳湖水体富营养化状态进行了初步评价。通过测定部分农田水、地下水及城市污水氮磷含量,初步探讨了鄱阳湖水体氮磷的来源。同时对鄱阳湖水体的氢氧同位素进行了分析测定,并利用PHREEQC对其元素存在形态及矿物饱和指数进行模拟计算。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丰水期,鄱阳湖、赣江、抚河、修水和昌江水化学类型属于[C]Na、CaI型水,而乐安江和信江则属于[C]CaI型;平水期,除信江属于[C]Na、CaI型水外,湖泊及其它河流都属于[C]NaI...
鄱阳湖湿地重金属形态分析及重金属积累植物的筛选
作者:
吴结春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筛选 积累植物 污染评价 重金属
描述: 所有样品的Cu、Pb、Zn、Cd元素总量及土壤样品的重金属形态进行了测定,用Excel及SPASS统计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 1 .内梅罗指数和潜在生态污染指数表明:鄱阳湖
全文: 所有样品的Cu、Pb、Zn、Cd元素总量及土壤样品的重金属形态进行了测定,用Excel及SPASS统计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 1 .内梅罗指数和潜在生态污染指数表明:鄱阳湖
利用MODIS影像监测鄱阳湖自然保护区草场植被物候特征的动态变化
作者:
关焱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MODIS影像 物候特征 苔草属植物 植被指数
描述: 鄱阳湖湿地在每年秋季和冬季生长着幼嫩、高质量的草被,这使得数以千计的候鸟被吸引到此地栖息越冬。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内的草场有着显著的物候特征。到目前为止,对其物候特征动态变化的研究非常有限。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描述和探讨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内草场植被的季节性物候特征,以及该特征与环境变量(地面高程、水位和气温)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从MODIS影像上提取出来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研究草场植被物候特征的动态变化;利用Huisman-Olff-Fresco model II(HOF 模型II)研究其与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苔草属植物的覆盖率和地面高程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苔草属植物的高度和地面高程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相关关系的R2值分别为0.317和0.381。时间序列的NDVI数据表明苔草属植物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物候特征。其特征的动态变化与大湖池的湖水水位浮动及气温条件有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苔草属植物的NDVI值与水位高度负相关,与气温积温正相关。根据时间序列NDVI值的季节变化特征,通过主成分分析增强变换,可以监测到NDVI特征群落特征。 应用MODIS影像可以成功监测鄱阳湖自然保护区草场植被物候特征的动态变化,并能大大降低监测成本。时间序列的NDVI数据为保护越冬鸟类栖息地提供了重要的植被物候特征信息。
全文: 鄱阳湖湿地在每年秋季和冬季生长着幼嫩、高质量的草被,这使得数以千计的候鸟被吸引到此地栖息越冬。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内的草场有着显著的物候特征。到目前为止,对其物候特征动态变化的研究非常有限。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描述和探讨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内草场植被的季节性物候特征,以及该特征与环境变量(地面高程、水位和气温)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从MODIS影像上提取出来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研究草场植被物候特征的动态变化;利用Huisman-Olff-Fresco model II(HOF 模型II)研究其与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苔草属植物的覆盖率和地面高程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苔草属植物的高度和地面高程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相关关系的R2值分别为0.317和0.381。时间序列的NDVI数据表明苔草属植物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物候特征。其特征的动态变化与大湖池的湖水水位浮动及气温条件有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苔草属植物的NDVI值与水位高度负相关,与气温积温正相关。根据时间序列NDVI值的季节变化特征,通过主成分分析增强变换,可以监测到NDVI特征群落特征。 应用MODIS影像可以成功监测鄱阳湖自然保护区草场植被物候特征的动态变化,并能大大降低监测成本。时间序列的NDVI数据为保护越冬鸟类栖息地提供了重要的植被物候特征信息。
淀山湖及鄱阳湖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污染
作者:
隋海霞 徐海滨 严卫星 陈艳 来源: 环境与健康杂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卫生调查 水 微囊藻毒素
描述: 目的 了解淀山湖、鄱阳湖水体浮游藻类和藻类毒素的污染情况。方法 于2000年7、10月在鄱阳湖和淀山湖各设置5个采样点,采集水样进行藻类计数,采用ELISA方法测定水样中微囊藻毒素(MC)的含量。结果 淀山湖、鄱阳湖10月水中蓝藻百分比均高于7月。淀山湖、鄱阳湖10月水样中MC的含量均高于7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采样点水中MC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7、10月淀山湖水中MC含量均高于鄱阳湖,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蓝藻已成为淀山湖、鄱阳湖水的优势藻种,淀山湖、鄱阳湖水存在MC污染。
全文: 目的 了解淀山湖、鄱阳湖水体浮游藻类和藻类毒素的污染情况。方法 于2000年7、10月在鄱阳湖和淀山湖各设置5个采样点,采集水样进行藻类计数,采用ELISA方法测定水样中微囊藻毒素(MC)的含量。结果 淀山湖、鄱阳湖10月水中蓝藻百分比均高于7月。淀山湖、鄱阳湖10月水样中MC的含量均高于7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采样点水中MC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7、10月淀山湖水中MC含量均高于鄱阳湖,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蓝藻已成为淀山湖、鄱阳湖水的优势藻种,淀山湖、鄱阳湖水存在MC污染。
赣江及鄱阳湖春夏两季微囊藻毒素的污染研究
作者:
金静 刘小真 李明俊 来源: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微囊藻毒素 赣江
描述: 目的了解赣江流域源水及鄱阳湖水质微囊藻毒素(MC)污染状况。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赣江及鄱阳湖采样点水样中MC的含量。结果春夏两季赣江源水MC检出结果呈阳性,水样MC浓度7月高于4月;鄱阳湖水域样品(MC)浓度变化不大。测出赣江水样MC浓度范围在0.04~1.36μg/L之间,水厂未检出MC。结论赣江流域均受到不同程度MC污染。应采取预防措施,控制赣江流域和鄱阳湖湖区MC的污染。
全文: 目的了解赣江流域源水及鄱阳湖水质微囊藻毒素(MC)污染状况。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赣江及鄱阳湖采样点水样中MC的含量。结果春夏两季赣江源水MC检出结果呈阳性,水样MC浓度7月高于4月;鄱阳湖水域样品(MC)浓度变化不大。测出赣江水样MC浓度范围在0.04~1.36μg/L之间,水厂未检出MC。结论赣江流域均受到不同程度MC污染。应采取预防措施,控制赣江流域和鄱阳湖湖区MC的污染。
知识驱动的鄱阳湖区域钉螺分布预测模型研究初探
作者:
赵安 鲍曙明 来源: 科学通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模糊分类 知识驱动 鄱阳湖 钉螺分布预测
描述: 目前对血吸虫中间寄主钉螺的监测与预测完全是基于遥感影像光谱信息的,计算结果只是"预测钉螺"的一个非完全条件约束解.将2005年10月31日的TM遥感影像数据与GIS专题数据(DEM、鄱阳湖边界、植被、土壤、土地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根据钉螺孳生的发生学机理,运用遥感、地球信息技术和知识驱动的地理建模方法,进行了鄱阳湖区钉螺空间分布的预测.结果显示:随着总模糊隶属度由高到低变化,在10%的模糊隶属度高值区的栅格中,钉螺检验数据组中出现的钉螺比例达到81%左右,说明所建模型能有效地预测钉螺的出现与否.
全文: 目前对血吸虫中间寄主钉螺的监测与预测完全是基于遥感影像光谱信息的,计算结果只是"预测钉螺"的一个非完全条件约束解.将2005年10月31日的TM遥感影像数据与GIS专题数据(DEM、鄱阳湖边界、植被、土壤、土地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根据钉螺孳生的发生学机理,运用遥感、地球信息技术和知识驱动的地理建模方法,进行了鄱阳湖区钉螺空间分布的预测.结果显示:随着总模糊隶属度由高到低变化,在10%的模糊隶属度高值区的栅格中,钉螺检验数据组中出现的钉螺比例达到81%左右,说明所建模型能有效地预测钉螺的出现与否.
多介质逸度模型研究鄱阳湖流域p,p’-DDT
作者:
刘国金 王志辉 马召坤 严喜鸾 朱建航 来源: 江西科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P DDT 鄱阳湖流域 POPs p’ 长距离传输潜力(LRTP) TaPL3模型
描述: 各相间的迁移通量和最终的相间分配结果。结果表明,鄱阳湖中p,p’-DDT通过大气的LRTP为385.6 km~678.7 km,均值为503.3 km,停留时间为1 761 d;通过水体的LRTP为
全文: 各相间的迁移通量和最终的相间分配结果。结果表明,鄱阳湖中p,p’-DDT通过大气的LRTP为385.6 km~678.7 km,均值为503.3 km,停留时间为1 761 d;通过水体的LRTP为
鄱阳湖乌鳢生物学及其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
作者:
余红有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 生物学 人工繁殖 乌鳢
描述: 根据2006年9月至2007 年8月在鄱阳湖及湖滨地区所采集的218尾乌鳢标本对鄱阳湖乌鳢的外部形态、年龄与生长、繁殖等生物学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主要结果如下;1
全文: 根据2006年9月至2007 年8月在鄱阳湖及湖滨地区所采集的218尾乌鳢标本对鄱阳湖乌鳢的外部形态、年龄与生长、繁殖等生物学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主要结果如下;1
鄱阳湖乌鳢生物学及其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
作者:
余红有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 生物学 人工繁殖 乌鳢
描述: 根据2006年9月至2007 年8月在鄱阳湖及湖滨地区所采集的218尾乌鳢标本对鄱阳湖乌鳢的外部形态、年龄与生长、繁殖等生物学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主要结果如下;1
全文: 根据2006年9月至2007 年8月在鄱阳湖及湖滨地区所采集的218尾乌鳢标本对鄱阳湖乌鳢的外部形态、年龄与生长、繁殖等生物学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主要结果如下;1
鄱阳湖乌鳢生物学及其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
作者:
余红有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 生物学 人工繁殖 乌鳢
描述: 根据2006年9月至2007 年8月在鄱阳湖及湖滨地区所采集的218尾乌鳢标本对鄱阳湖乌鳢的外部形态、年龄与生长、繁殖等生物学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主要结果如下;1
全文: 根据2006年9月至2007 年8月在鄱阳湖及湖滨地区所采集的218尾乌鳢标本对鄱阳湖乌鳢的外部形态、年龄与生长、繁殖等生物学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主要结果如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