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两型社会建设的评价研究:基于IPAT模型下的资源与环境评价
作者: 邵春艳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IPAT方程  鄱阳湖生态区  评价指标  两型社会 
描述:鄱阳湖生态区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路径的资源和环境效率进行评价研究。本文以鄱阳湖生态区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结合经济和环境科学相关理论,分析了鄱阳湖生态区建立两型社会的背景和意义,在此基础上
全文:鄱阳湖生态区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路径的资源和环境效率进行评价研究。本文以鄱阳湖生态区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结合经济和环境科学相关理论,分析了鄱阳湖生态区建立两型社会的背景和意义,在此基础上
基于RS和GIS的鄱阳湖天然湿地景观动态变化研究
作者: 范娜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景观格局  鄱阳湖  遥感  湿地 
描述:和技术支持。鄱阳湖是我国的第一大淡水湖,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破坏程度较小的天然湿地之一,唯能用遥感方法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其水域和湖滩草洲湿地的分布和动态变化规律。本研究以景观生态为理论指导,利用鄱阳湖湿地
全文:和技术支持。鄱阳湖是我国的第一大淡水湖,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破坏程度较小的天然湿地之一,唯能用遥感方法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其水域和湖滩草洲湿地的分布和动态变化规律。本研究以景观生态为理论指导,利用鄱阳湖湿地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作者: 董云鹤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对策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SWOT 
描述:20世纪后半叶,以化肥、农药为代表的化学农业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生态环境的过度破坏。人们对农业生产与发展中污染问题的解决、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显得越来越迫切。中国虽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但中国的农产品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却频频遭遇西方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壁垒的限制,使得农产品生产质量的提高显得十分必要。生态农业经过国内外众多国家和地区在农业发展中广泛实践后,已被各国认定为一种能够较好克服“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科学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鄱阳湖区农业资源丰富,农业人口较多,是江西省水稻、棉花、水产、水禽的传统主产区,具有很好的生态农业发展前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重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仅工业要走低碳发展的路径,农业也应如此。所以,应当将发展生态农业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支撑之一。本研究在系统地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鄱阳湖区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结合江西省省情,从如何降低鄱阳湖区生态农业发展的风险、如何克服客观存在的劣势以及如何牢牢把握具备的机遇和优势三个层面,就政府的功能发挥、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保障体系建设、资金渠道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研究认为,鄱阳湖地区应当抓住国家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大好机遇,发挥资源优势,将空间布局和其他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和措施,不拘于自身生态农业发展方式和模式选择,敢于创新,探索促进鄱阳湖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的有效途径。
全文:20世纪后半叶,以化肥、农药为代表的化学农业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生态环境的过度破坏。人们对农业生产与发展中污染问题的解决、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显得越来越迫切。中国虽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但中国的农产品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却频频遭遇西方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壁垒的限制,使得农产品生产质量的提高显得十分必要。生态农业经过国内外众多国家和地区在农业发展中广泛实践后,已被各国认定为一种能够较好克服“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科学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鄱阳湖区农业资源丰富,农业人口较多,是江西省水稻、棉花、水产、水禽的传统主产区,具有很好的生态农业发展前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重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仅工业要走低碳发展的路径,农业也应如此。所以,应当将发展生态农业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支撑之一。本研究在系统地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鄱阳湖区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结合江西省省情,从如何降低鄱阳湖区生态农业发展的风险、如何克服客观存在的劣势以及如何牢牢把握具备的机遇和优势三个层面,就政府的功能发挥、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保障体系建设、资金渠道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研究认为,鄱阳湖地区应当抓住国家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大好机遇,发挥资源优势,将空间布局和其他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和措施,不拘于自身生态农业发展方式和模式选择,敢于创新,探索促进鄱阳湖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的有效途径。
鄱阳湖典型湿地植被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分析
作者: 查东平 冯明雷 陈宏文 刘足根 廖兵 申展  来源:水生态学杂志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理信息技术  景观格局  遥感技术  鄱阳湖  湿地 
描述:。考虑到鄱阳湖湖相季节性变化巨大以及2003年前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运行后水文情势发生重大变化,选取2003年前后平均水平年对应枯水期和丰水期遥感影像,采用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技术(GIS)和景观生态
全文:。考虑到鄱阳湖湖相季节性变化巨大以及2003年前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运行后水文情势发生重大变化,选取2003年前后平均水平年对应枯水期和丰水期遥感影像,采用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技术(GIS)和景观生态
鄱阳湖典型湿地沉水植物的分布格局及其水环境影响因子
作者: 简敏菲 简美锋 李玲玉 汪斯琛 余厚平 余冠军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主成分分析  双向指示种分析  水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沉水植物 
描述:沉水植物是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中关键组分,调查研究沉水植物分布格局及其水环境影响因子,对于沉水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13年5月初期分别对鄱阳湖典型湿地区域中有沉水植物的25个样地进行群落结构调查,采用系统取样方法对沉水植物进行调查采样并监测水环境因子,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运用GIS软件制作鄱阳湖典型区域沉水植物的生物量分布图,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分析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沉水植物以苦草(Vallisneria natans)为广布种,其中蚌湖及白沙湖以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为优势种,白沙洲及乐安河龙口段以苦草为优势种,伴生种主要有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菹草(P.crispus)、小茨藻(Najas minor)、大茨藻(N.marina)、刺苦草(V.spinulosa)和水车前(Ottelia alismoides)等。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将研究区沉水植物分为6个群落;5月初大部分沉水植物尚处于生长季初期,生物量相对较低,仅菹草的生物量较大;沉水植物与浮叶植物共存现象明显。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第一主成分中水深、总磷和溶解氧等因子的系数值较大,第二主成分中pH值、化学需氧量和水体透明度等因子的系数值较大,是影响沉水植物分布的关键因子;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显示,水深、总磷和总氮对苦草和黑藻的影响显著,水体透明度是马来眼子菜的主要影响因子。
全文:沉水植物是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中关键组分,调查研究沉水植物分布格局及其水环境影响因子,对于沉水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13年5月初期分别对鄱阳湖典型湿地区域中有沉水植物的25个样地进行群落结构调查,采用系统取样方法对沉水植物进行调查采样并监测水环境因子,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运用GIS软件制作鄱阳湖典型区域沉水植物的生物量分布图,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分析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沉水植物以苦草(Vallisneria natans)为广布种,其中蚌湖及白沙湖以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为优势种,白沙洲及乐安河龙口段以苦草为优势种,伴生种主要有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菹草(P.crispus)、小茨藻(Najas minor)、大茨藻(N.marina)、刺苦草(V.spinulosa)和水车前(Ottelia alismoides)等。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将研究区沉水植物分为6个群落;5月初大部分沉水植物尚处于生长季初期,生物量相对较低,仅菹草的生物量较大;沉水植物与浮叶植物共存现象明显。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第一主成分中水深、总磷和溶解氧等因子的系数值较大,第二主成分中pH值、化学需氧量和水体透明度等因子的系数值较大,是影响沉水植物分布的关键因子;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显示,水深、总磷和总氮对苦草和黑藻的影响显著,水体透明度是马来眼子菜的主要影响因子。
江西省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特征
作者: 马逸麟 郄海满 彭晓玫 江俊杰 谢长瑜  来源:岩矿测试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碳密度  土壤有机碳  碳储量  鄱阳湖  分布特征 
描述: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碳储量研究在碳循环和全球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江西省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取得的土壤碳数据,计算了研究区表层、中层、深层土壤的全碳储量和有机碳储量,分析其有机碳储量和有机碳密度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总体碳储量是以有机碳储量为主;表层土壤(0~0.2 m)的有机碳密度为3512 t/km2,有机碳储量为1.38亿吨;中层土壤(0~1.0 m)的有机碳密度为11156 t/km2,有机碳储量为4.39亿吨;深层土壤(0~1.8 m)的有机碳密度为15617 t/km2,有机碳储量为6.14亿吨。与全国农业地质调查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区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密度高于全国农业地质调查区内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10.86%,中层及深层土壤的有机碳密度与全国农业地质调查区平均水平接近,显示研究区土壤的有机碳储量巨大。进一步分析研究区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地貌单元、不同行政单元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及有机碳储量,系统查明了土壤有机碳的分布和分配特征。研究认为,区域内各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具有同一性特征,与所处区域的成土地质背景和植被覆盖率密切相关。土壤有机碳密度高值区均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区,包括江西丰城市北部、高安市南部、乐平市周边地区等古生代炭质岩和煤系地层区,其中乐平市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密度最高;低值区均分布在湖区和水系河谷地区。该成果可为江西省的碳循环和碳排放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全文: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碳储量研究在碳循环和全球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江西省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取得的土壤碳数据,计算了研究区表层、中层、深层土壤的全碳储量和有机碳储量,分析其有机碳储量和有机碳密度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总体碳储量是以有机碳储量为主;表层土壤(0~0.2 m)的有机碳密度为3512 t/km2,有机碳储量为1.38亿吨;中层土壤(0~1.0 m)的有机碳密度为11156 t/km2,有机碳储量为4.39亿吨;深层土壤(0~1.8 m)的有机碳密度为15617 t/km2,有机碳储量为6.14亿吨。与全国农业地质调查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区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密度高于全国农业地质调查区内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10.86%,中层及深层土壤的有机碳密度与全国农业地质调查区平均水平接近,显示研究区土壤的有机碳储量巨大。进一步分析研究区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地貌单元、不同行政单元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及有机碳储量,系统查明了土壤有机碳的分布和分配特征。研究认为,区域内各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具有同一性特征,与所处区域的成土地质背景和植被覆盖率密切相关。土壤有机碳密度高值区均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区,包括江西丰城市北部、高安市南部、乐平市周边地区等古生代炭质岩和煤系地层区,其中乐平市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密度最高;低值区均分布在湖区和水系河谷地区。该成果可为江西省的碳循环和碳排放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锌铅胁迫对鄱阳湖湿地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作者: 王娟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铅胁迫  Biolog  根际微生物  锌胁迫 
描述:、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研究鄱阳湖湿地植物对Zn2+和Pb2+的耐受性。结果表明:(1)锌胁迫会降低芦苇根际微生物代谢活性,Zn2+浓度为80mg/l和110mg/l的微生物群落总体代谢活性高于其他浓度的锌
全文:、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研究鄱阳湖湿地植物对Zn2+和Pb2+的耐受性。结果表明:(1)锌胁迫会降低芦苇根际微生物代谢活性,Zn2+浓度为80mg/l和110mg/l的微生物群落总体代谢活性高于其他浓度的锌
锌铅胁迫对鄱阳湖湿地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作者: 王娟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铅胁迫  Biolog  根际微生物  锌胁迫 
描述:、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研究鄱阳湖湿地植物对Zn2+和Pb2+的耐受性。结果表明:(1)锌胁迫会降低芦苇根际微生物代谢活性,Zn2+浓度为80mg/l和110mg/l的微生物群落总体代谢活性高于其他浓度的锌
全文:、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研究鄱阳湖湿地植物对Zn2+和Pb2+的耐受性。结果表明:(1)锌胁迫会降低芦苇根际微生物代谢活性,Zn2+浓度为80mg/l和110mg/l的微生物群落总体代谢活性高于其他浓度的锌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碳收支与碳效率的时空分异
作者: 黄景裕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碳效率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碳吸收  碳排放  低碳农业 
描述: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碳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总体处于增长的态势。其中,农业碳排放量从2000年的76.13万t增长到2010年的108.36万t,上升了近
全文: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碳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总体处于增长的态势。其中,农业碳排放量从2000年的76.13万t增长到2010年的108.36万t,上升了近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碳收支与碳效率的时空分异
作者: 黄景裕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碳效率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碳吸收  碳排放  低碳农业 
描述: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碳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总体处于增长的态势。其中,农业碳排放量从2000年的76.13万t增长到2010年的108.36万t,上升了近
全文: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碳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总体处于增长的态势。其中,农业碳排放量从2000年的76.13万t增长到2010年的108.36万t,上升了近
上页 1 2 3 ... 63 64 65 ... 73 74 75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