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2508)
学位论文(1364)
图书(67)
图片(4)
新闻(1)
按栏目分组
文献与研究 (3938)
名胜古迹 (3)
自然生态 (1)
乡贤人物 (1)
鄱湖文艺 (1)
按年份分组
2017(70)
2015(361)
2014(403)
2012(527)
2011(437)
2010(356)
2009(258)
2008(158)
2007(142)
2005(76)
2004(83)
2003(47)
2002(54)
2001(36)
2000(30)
1999(28)
1998(31)
1997(18)
1996(24)
1995(12)
1994(6)
1993(12)
1991(15)
1988(17)
1987(12)
1986(14)
1985(10)
1984(8)
1983(8)
1978(2)
按来源分组
中国科学院大学(12)
-1(7)
大众文艺(5)
经济与社会发展(4)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现代农业科技(2)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1)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天中学刊(1)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
大众文艺:下半月(浪漫)(1)
牡丹江大学学报(1)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版(1)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1)
文学评论丛刊(1)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
商情(教育经济研究)(1)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1)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1)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1)
山东文学(下半月)(1)
相关搜索词
明清以来鄱阳湖围湖造田的原因影响之研究
作者: 古涵诗  来源:国立中山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洪涝灾害  围湖造田  鄱阳湖  外部不经济 
描述:「毀林開荒,圍湖造田」使鄱陽湖面積縮小,調蓄功能衰退,以致水情惡化,水旱災害越來越頻繁,且嚴重危害湖區原有的生態環境,反而阻礙湖區的經濟發展。本研究主要在分析鄱陽湖圍湖造田的起因、發展歷程及利弊得失,透過歷史事實的考證,可以發現自明清以來,各別農民自發圍湖造田行為產生的外部不經濟,不僅影響當地生態環境,對地方政府而言,當初樂觀其成農民圍湖造田可以增加稅收,如今卻要付出超過地方財力所能負擔的經費來整治。因此,要扭轉或減緩農民的圍湖造田活動,需要有更好的經濟發展模式,否則人與水的衝突會一直僵持下去,在這種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個體利益與總體安全無法兩全其美之下,問題會繼續存在。這樣的研究結果,可使讀者對中國鄱陽湖區有一個總體的認識,藉由釐清圍湖造田的成因、圍湖造田的影響及湖區治理等措施,可以看出在一定政治制度框架下,經濟增長、生態變遷與政策改變三者之間的關係,並歸結出中國發生洪澇災害的深層因素。
全文:「毀林開荒,圍湖造田」使鄱陽湖面積縮小,調蓄功能衰退,以致水情惡化,水旱災害越來越頻繁,且嚴重危害湖區原有的生態環境,反而阻礙湖區的經濟發展。本研究主要在分析鄱陽湖圍湖造田的起因、發展歷程及利弊得失,透過歷史事實的考證,可以發現自明清以來,各別農民自發圍湖造田行為產生的外部不經濟,不僅影響當地生態環境,對地方政府而言,當初樂觀其成農民圍湖造田可以增加稅收,如今卻要付出超過地方財力所能負擔的經費來整治。因此,要扭轉或減緩農民的圍湖造田活動,需要有更好的經濟發展模式,否則人與水的衝突會一直僵持下去,在這種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個體利益與總體安全無法兩全其美之下,問題會繼續存在。這樣的研究結果,可使讀者對中國鄱陽湖區有一個總體的認識,藉由釐清圍湖造田的成因、圍湖造田的影響及湖區治理等措施,可以看出在一定政治制度框架下,經濟增長、生態變遷與政策改變三者之間的關係,並歸結出中國發生洪澇災害的深層因素。
明清以来鄱阳湖围湖造田的原因影响之研究
作者: 古涵诗  来源:国立中山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洪涝灾害  围湖造田  鄱阳湖  外部不经济 
描述:「毀林開荒,圍湖造田」使鄱陽湖面積縮小,調蓄功能衰退,以致水情惡化,水旱災害越來越頻繁,且嚴重危害湖區原有的生態環境,反而阻礙湖區的經濟發展。本研究主要在分析鄱陽湖圍湖造田的起因、發展歷程及利弊得失,透過歷史事實的考證,可以發現自明清以來,各別農民自發圍湖造田行為產生的外部不經濟,不僅影響當地生態環境,對地方政府而言,當初樂觀其成農民圍湖造田可以增加稅收,如今卻要付出超過地方財力所能負擔的經費來整治。因此,要扭轉或減緩農民的圍湖造田活動,需要有更好的經濟發展模式,否則人與水的衝突會一直僵持下去,在這種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個體利益與總體安全無法兩全其美之下,問題會繼續存在。這樣的研究結果,可使讀者對中國鄱陽湖區有一個總體的認識,藉由釐清圍湖造田的成因、圍湖造田的影響及湖區治理等措施,可以看出在一定政治制度框架下,經濟增長、生態變遷與政策改變三者之間的關係,並歸結出中國發生洪澇災害的深層因素。
全文:「毀林開荒,圍湖造田」使鄱陽湖面積縮小,調蓄功能衰退,以致水情惡化,水旱災害越來越頻繁,且嚴重危害湖區原有的生態環境,反而阻礙湖區的經濟發展。本研究主要在分析鄱陽湖圍湖造田的起因、發展歷程及利弊得失,透過歷史事實的考證,可以發現自明清以來,各別農民自發圍湖造田行為產生的外部不經濟,不僅影響當地生態環境,對地方政府而言,當初樂觀其成農民圍湖造田可以增加稅收,如今卻要付出超過地方財力所能負擔的經費來整治。因此,要扭轉或減緩農民的圍湖造田活動,需要有更好的經濟發展模式,否則人與水的衝突會一直僵持下去,在這種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個體利益與總體安全無法兩全其美之下,問題會繼續存在。這樣的研究結果,可使讀者對中國鄱陽湖區有一個總體的認識,藉由釐清圍湖造田的成因、圍湖造田的影響及湖區治理等措施,可以看出在一定政治制度框架下,經濟增長、生態變遷與政策改變三者之間的關係,並歸結出中國發生洪澇災害的深層因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