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
鄱阳湖湖区水体营养盐分布格局研究
-
作者:
吴颖靖 文仕知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营养盐 分布格局 鄱阳湖
-
描述:文章通过分析测定鄱阳湖水体水化学参数及其氮、磷含量,对其水化学特征及其氮磷时空分布特征做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水体营养盐含量按照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时间顺序呈下降趋势,鄱阳湖TN、TP的含量明显高于湖泊富营养化的发生浓度,湖区不同程度地存在富营养问题,且局部区域已具备了发生严重富营养化的水文、地理、气象和水质等基本条件。
-
全文:文章通过分析测定鄱阳湖水体水化学参数及其氮、磷含量,对其水化学特征及其氮磷时空分布特征做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水体营养盐含量按照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时间顺序呈下降趋势,鄱阳湖TN、TP的含量明显高于湖泊富营养化的发生浓度,湖区不同程度地存在富营养问题,且局部区域已具备了发生严重富营养化的水文、地理、气象和水质等基本条件。
-
"力拔山兮气盖世":浅析陶渊明暮年诗歌中的"猛志"气节
-
作者:
宋鹏鹏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猛志气节 陶渊明 暮年诗歌
-
描述:陶渊明生活在东晋崩溃时期,社会动荡纷扰,阶级矛盾激化,"仕进者以苟得为贵而鄙居正,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笑勤恪"。[1](P34)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犹如偶像的文人形象,陶渊明退离官场隐居乡野后,其隐居生活
-
全文:陶渊明生活在东晋崩溃时期,社会动荡纷扰,阶级矛盾激化,"仕进者以苟得为贵而鄙居正,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笑勤恪"。[1](P34)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犹如偶像的文人形象,陶渊明退离官场隐居乡野后,其隐居生活
-
试论中日隐逸文学的异同——以陶渊明与西行法师为中心
-
作者:
王贺英 来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异同 陶渊明 中日隐逸文学 西行法师
-
描述:中国与日本古代文学史上都出现过隐逸文学,陶渊明与西行法师是其中的优秀代表.陶渊明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西行法师被称为日本隐逸文学的第一人.陶渊明与西行法师都在隐逸生活中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诗歌.他们所处的时代特点、隐逸动机、所创作的诗歌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生活于乱世,是他们的共同之处;从隐逸动机上来看,陶渊明及中国的隐逸者更多是出于政治上的原因,而西行法师及日本的隐逸者则更多是出于宗教上的理由.
-
全文:中国与日本古代文学史上都出现过隐逸文学,陶渊明与西行法师是其中的优秀代表.陶渊明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西行法师被称为日本隐逸文学的第一人.陶渊明与西行法师都在隐逸生活中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诗歌.他们所处的时代特点、隐逸动机、所创作的诗歌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生活于乱世,是他们的共同之处;从隐逸动机上来看,陶渊明及中国的隐逸者更多是出于政治上的原因,而西行法师及日本的隐逸者则更多是出于宗教上的理由.
-
心灵深处的隐痛:透过陶渊明《杂诗》八首观其隐居生活
-
作者:
朱志贤 来源: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陶渊明 杂诗 隐痛
-
描述:八首是反映陶渊明弃官归隐后生活和心情状况的一组诗作,它比较全面地展现了陶渊明田园生活的欢乐与痛楚.文章拟以八首为出发点,对他归隐后的心情窥探一二.以期捕捉在他貌似无忧无虑的躬耕生活中,内心深处挥洒不去的痛楚.
-
全文:八首是反映陶渊明弃官归隐后生活和心情状况的一组诗作,它比较全面地展现了陶渊明田园生活的欢乐与痛楚.文章拟以八首为出发点,对他归隐后的心情窥探一二.以期捕捉在他貌似无忧无虑的躬耕生活中,内心深处挥洒不去的痛楚.
-
压抑、克制下的“闲远自得”:陶渊明归隐后的心态分析
-
作者:
张秋爽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心态 陶渊明
-
描述:陶渊明自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辞彭泽令,至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卒于柴桑,二十余年一直隐居田园。本文通过对陶之思想、作品内容与写作年代的对照分析,得出陶渊明在归隐之后的心态是痛苦与平静互相交织而终其一生的。
-
全文:陶渊明自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辞彭泽令,至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卒于柴桑,二十余年一直隐居田园。本文通过对陶之思想、作品内容与写作年代的对照分析,得出陶渊明在归隐之后的心态是痛苦与平静互相交织而终其一生的。
-
压抑、克制下的“闲远自得”:陶渊明归隐后的心态分析
-
作者:
张秋爽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心态 陶渊明
-
描述:陶渊明自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辞彭泽令,至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卒于柴桑,二十余年一直隐居田园。本文通过对陶之思想、作品内容与写作年代的对照分析,得出陶渊明在归隐之后的心态是痛苦与平静互相交织而终其一生的。
-
全文:陶渊明自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辞彭泽令,至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卒于柴桑,二十余年一直隐居田园。本文通过对陶之思想、作品内容与写作年代的对照分析,得出陶渊明在归隐之后的心态是痛苦与平静互相交织而终其一生的。
-
玉抑、克制下的“闲远自得”:陶渊明归隐后的心态分析
-
作者:
张秋爽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心态 陶渊明
-
描述:陶渊明自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辞彭泽令,至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卒于柴桑,20余年一直隐居田园。本文通过对陶之思想、与作品内容与创作年份的对照分析,得出陶渊明在归隐之后的心态是痛苦与平静互相交织,终其一生。
-
全文:陶渊明自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辞彭泽令,至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卒于柴桑,20余年一直隐居田园。本文通过对陶之思想、与作品内容与创作年份的对照分析,得出陶渊明在归隐之后的心态是痛苦与平静互相交织,终其一生。
-
托马斯•哈代的《远离尘器》和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中的“归隐”主题之比较
-
作者:
李雪梅 来源: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文化差异 社会变革
-
描述:英国现代作家哈代和中国古代文学家陶渊明都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了同一个主题,同一个梦想-“归隐”,并且他们的愿望都是急剧的社会变革的产物。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生活时代背景的差异导致了他们不同的“归隐”。本文正是从东西方文化背景和生活时代背景的差异入手来对比分析他们的“归隐”的差异。
-
全文:英国现代作家哈代和中国古代文学家陶渊明都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了同一个主题,同一个梦想-“归隐”,并且他们的愿望都是急剧的社会变革的产物。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生活时代背景的差异导致了他们不同的“归隐”。本文正是从东西方文化背景和生活时代背景的差异入手来对比分析他们的“归隐”的差异。
-
隐逸的悠然歌者:试析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自我形象
-
作者:
王若希 来源: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柴桑 杂言 田园生活 士不遇赋 诗人情感 人生短暂 田居 精神自由 晋宋 自我形象
-
描述:《归园田居》五首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诗人通过这一组诗歌,分别从回归园田、与友小聚、躬耕园田、携侄出游、远游归来等五个不同的侧面详述了自己的田园生活,表现出一个决心归隐、追求精神自由、悲天悯人、安贫乐道的隐逸的文人形象。
-
全文:《归园田居》五首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诗人通过这一组诗歌,分别从回归园田、与友小聚、躬耕园田、携侄出游、远游归来等五个不同的侧面详述了自己的田园生活,表现出一个决心归隐、追求精神自由、悲天悯人、安贫乐道的隐逸的文人形象。
-
人类诗意的栖居:从陶渊明的隐居生活看中国士文人心中的精神家园
-
作者:
蓝冰 来源:阴山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隐逸生活 诗意居住 生活范式
-
描述:陶渊明的隐居和诗作使他成为中国隐逸诗人之宗。他的生存、生活和创作,形成了中国士文人诗意居住的典型范式,部分地实现了生命的和谐,反映了他的超迈峻洁的人格。从陶渊明的诗歌中可以探讨出人类诗意地栖居这样的内容。他为中国知识分子构建了千古不朽的精神家园。
-
全文:陶渊明的隐居和诗作使他成为中国隐逸诗人之宗。他的生存、生活和创作,形成了中国士文人诗意居住的典型范式,部分地实现了生命的和谐,反映了他的超迈峻洁的人格。从陶渊明的诗歌中可以探讨出人类诗意地栖居这样的内容。他为中国知识分子构建了千古不朽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