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
专题摄影 情系鸳鸯湖--鄱阳湖拍摄札记之三
-
作者:
游云谷 来源:大众摄影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专题摄影 情系鸳鸯湖--鄱阳湖拍摄札记之三
-
论鄱阳湖地区经济的超前发展
-
作者:
朱宏富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倾斜政策 鄱阳湖地区 发展速度
-
描述:本文从鄱阳湖地区自身的区情出发,针对我们面临的主客观环境的巨大变化,分析论证了鄱阳湖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如农业和工业的发展速度,可以超全国和江西省的平均水平之前1~2个百分点。
-
全文:本文从鄱阳湖地区自身的区情出发,针对我们面临的主客观环境的巨大变化,分析论证了鄱阳湖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如农业和工业的发展速度,可以超全国和江西省的平均水平之前1~2个百分点。
-
论陶渊明的田园诗及其在后代的发展
-
作者:
刘学忠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范成大 陶诗 田园生活 田园风光 孟浩然 陶渊明 田园诗 四时田园杂兴 农村生活 主要表现
-
描述:开篇先须明确一个问题,即什么是田园诗?如果不对田园诗作一规定性的界说,则在探讨其演进时,就会目迷五色而陷入头绪纷繁、难明主线之困境。一般认为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就叫田园诗,其实这样顾名思义的认识有些肤廓而模糊,因为同以农村田园为题材,但所表现的思想倾向和美学风味却可以是不一样的。有些意在揭露和反映农村黑暗现实的,如白居易的《观刈麦》及范成大的前后《催租行》等,能不能算
-
全文:开篇先须明确一个问题,即什么是田园诗?如果不对田园诗作一规定性的界说,则在探讨其演进时,就会目迷五色而陷入头绪纷繁、难明主线之困境。一般认为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就叫田园诗,其实这样顾名思义的认识有些肤廓而模糊,因为同以农村田园为题材,但所表现的思想倾向和美学风味却可以是不一样的。有些意在揭露和反映农村黑暗现实的,如白居易的《观刈麦》及范成大的前后《催租行》等,能不能算
-
美丽富饶的鄱阳湖
-
作者:
杨晓苍 来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海拔 湖面 高水位 长江中下游 江西省 鄱阳湖 淡水湖 最大水深 葫芦 常水位
-
描述:14~15m时,湖面为3050km2,在高水位21m时,湖面为3914km2)。南宽北狭,犹如一只巨大的宝葫芦系结在万里长江的腰带上,南部最宽达74km,北部最窄处仅3~5km。以松门山为界,分为南北两湖。北湖位处湖体之西北,亦称"西鄱湖"或落星
-
全文:14~15m时,湖面为3050km2,在高水位21m时,湖面为3914km2)。南宽北狭,犹如一只巨大的宝葫芦系结在万里长江的腰带上,南部最宽达74km,北部最窄处仅3~5km。以松门山为界,分为南北两湖。北湖位处湖体之西北,亦称"西鄱湖"或落星
-
六朝隋唐时期鄱阳湖—赣江流域的经济开发与持续发展
-
作者:
周兆望 来源:江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宜春 豫章郡 赣江流域 隋唐时期 江南 持续发展 江西 社会经济 开发史 新唐书
-
描述:在古代长江流域的开发过程中,地处中游的江西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的考古发掘证明,江西境内的鄱阳湖——赣江流域远在三千年前就有着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至六朝隋唐时,其社会经济有着重大的发展与进步,成就令人瞩目。对之予以认真探讨,对于六朝隋唐史乃至整个古代长江流域开发史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
全文:在古代长江流域的开发过程中,地处中游的江西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的考古发掘证明,江西境内的鄱阳湖——赣江流域远在三千年前就有着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至六朝隋唐时,其社会经济有着重大的发展与进步,成就令人瞩目。对之予以认真探讨,对于六朝隋唐史乃至整个古代长江流域开发史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
隋唐时期鄱阳湖及赣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作者:
周兆望 来源:江西方志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隋唐时期鄱阳湖及赣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评价
-
作者:
吴江天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湿地生态系统 鄱阳湖 自然保护区
-
描述:发展经济鸟类,进行合用。非使用者效益包括:1.野生动物栖息地;2.鱼类栖息地;3.净化水体;4.提供丰富的淡水资源;5.营养物滞留、去除和转化;6.控制洪水,调蓄洪峰;7.地下水排出;8.地下水补给等。文章从这十三种功能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尤其是1983年以来,保护区成为科研基
-
全文:发展经济鸟类,进行合用。非使用者效益包括:1.野生动物栖息地;2.鱼类栖息地;3.净化水体;4.提供丰富的淡水资源;5.营养物滞留、去除和转化;6.控制洪水,调蓄洪峰;7.地下水排出;8.地下水补给等。文章从这十三种功能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尤其是1983年以来,保护区成为科研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