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流域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基本框架浅析
作者: 汤崇军 杨洁 肖胜生 彭琴 万小星  来源:人民长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框架机制  鄱阳湖流域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  政策建议 
描述:鄱阳湖流域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对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紧迫性、现有政策缺陷和相关政策与实践的基础上,从补偿的主体和客体、补偿标准以及补偿方式等方面,介绍了鄱阳湖流域生产建设类和预防保护类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并为尽快建立这一机制提出了政策建议。
全文:鄱阳湖流域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对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紧迫性、现有政策缺陷和相关政策与实践的基础上,从补偿的主体和客体、补偿标准以及补偿方式等方面,介绍了鄱阳湖流域生产建设类和预防保护类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并为尽快建立这一机制提出了政策建议。
鄱阳湖模型试验研究基地、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顺利竣工
作者: 徐永兵  来源:江西水利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科技园  水土保持生态  研究基地  江西省  鄱阳湖  副厅长  模型试验  情况介绍  运行单位  工程建设 
描述:2014年2月8日,鄱阳湖模型试验研究基地、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举行了简朴的竣工揭牌仪式。活动由江西省水利厅曾晓旦副厅长主持,孙晓山厅长、朱来友副厅长为江西水土保持生态料技园揭牌,总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进行了工程建设情况介绍、水保院负责人代表运行单位致辞,
全文:2014年2月8日,鄱阳湖模型试验研究基地、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举行了简朴的竣工揭牌仪式。活动由江西省水利厅曾晓旦副厅长主持,孙晓山厅长、朱来友副厅长为江西水土保持生态料技园揭牌,总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进行了工程建设情况介绍、水保院负责人代表运行单位致辞,
鄱阳湖-乐安河湿地水土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
作者: 简敏菲 李玲玉 徐鹏飞 陈朴青 熊建秋 周雪玲  来源:环境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重金属污染  乐安河  污染源  时空特征 
描述:选取流域两岸富含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乐安河及至鄱阳湖段的典型湿地区域,分别于2012年4月(平水期)、8月(丰水期)、11月(枯水期)等不同时段采集不同样点底泥、表土、上覆水等环境样品,监测分析重金属Cu、Pb、Cd的含量,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识别乐安河湿地重金属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来源.结果表明,乐安河流域各样点的重金属Cu含量最高,且各样点重金属的含量值均表现为Cu>Cd>Pb.以丰水期的重金属污染最严重,平水期次之,枯水期的重金属污染最轻.重金属Cu含量的高值区出现在乐安河上游;而重金属Pb含量的高值区出现在乐安河下游及入湖区域;重金属Cd的高值区出现在乐安河中游.表征重金属Cu污染的主成分贡献率为36.99%,表征重金属Cd的主成分贡献率为30.12%.底泥Cu和上覆水Cu、河滩表土Cu含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底泥Cd和表土Cd的含量也表现出强相关性.以上结果反映出水体、底泥和土壤中的Cu污染或Cd污染的来源具有一致性,主要来源于矿山开采排放的重金属酸性污废水;而其余组分间的相关性则表现不甚明显,反映出不同污染物的来源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全文:选取流域两岸富含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乐安河及至鄱阳湖段的典型湿地区域,分别于2012年4月(平水期)、8月(丰水期)、11月(枯水期)等不同时段采集不同样点底泥、表土、上覆水等环境样品,监测分析重金属Cu、Pb、Cd的含量,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识别乐安河湿地重金属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来源.结果表明,乐安河流域各样点的重金属Cu含量最高,且各样点重金属的含量值均表现为Cu>Cd>Pb.以丰水期的重金属污染最严重,平水期次之,枯水期的重金属污染最轻.重金属Cu含量的高值区出现在乐安河上游;而重金属Pb含量的高值区出现在乐安河下游及入湖区域;重金属Cd的高值区出现在乐安河中游.表征重金属Cu污染的主成分贡献率为36.99%,表征重金属Cd的主成分贡献率为30.12%.底泥Cu和上覆水Cu、河滩表土Cu含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底泥Cd和表土Cd的含量也表现出强相关性.以上结果反映出水体、底泥和土壤中的Cu污染或Cd污染的来源具有一致性,主要来源于矿山开采排放的重金属酸性污废水;而其余组分间的相关性则表现不甚明显,反映出不同污染物的来源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鄱阳湖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性能的研究
作者: 聂发辉 李娟花 刘占孟  来源:环境污染与防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吸附  Langmuir模型  鄱阳湖  吸热反应    湿地土壤 
描述:为探讨湿地土壤处理含磷污染物的机制,以鄱阳湖湿地土壤作为吸附剂,测定其基本理化性质,研究了其对磷的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均可以较好地描述样对磷的等温
全文:为探讨湿地土壤处理含磷污染物的机制,以鄱阳湖湿地土壤作为吸附剂,测定其基本理化性质,研究了其对磷的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均可以较好地描述样对磷的等温
鄱阳湖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性能的研究
作者: 聂发辉 李娟花 刘占孟  来源:环境污染与防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吸附  Langmuir模型  鄱阳湖  吸热反应    湿地土壤 
描述:为探讨湿地土壤处理含磷污染物的机制,以鄱阳湖湿地土壤作为吸附剂,测定其基本理化性质,研究了其对磷的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均可以较好地描述样对磷的等温
全文:为探讨湿地土壤处理含磷污染物的机制,以鄱阳湖湿地土壤作为吸附剂,测定其基本理化性质,研究了其对磷的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均可以较好地描述样对磷的等温
环境保护背景下的鄱阳湖流域及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作者: 张琪  来源:企业文化(中旬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鄱阳湖 
描述: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有着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由于人口、经济、资源的多重压力,鄱阳湖面临水土流失、水质污染、土壤退化、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鄱阳湖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全文: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有着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由于人口、经济、资源的多重压力,鄱阳湖面临水土流失、水质污染、土壤退化、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鄱阳湖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鄱阳湖典型区域五氯酚残留特征及长距离迁移模拟研究
作者: 向洪锐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POPs  五氯酚  TaPL3模型 
描述:TaPL3模型对鄱阳湖流域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大气及水体中长距离传输潜力(LRTP)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POPs的环境过程及环境风险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鄱阳湖南矶
全文:TaPL3模型对鄱阳湖流域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大气及水体中长距离传输潜力(LRTP)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POPs的环境过程及环境风险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鄱阳湖南矶
鄱阳湖典型区域五氯酚残留特征及长距离迁移模拟研究
作者: 向洪锐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POPs  五氯酚  TaPL3模型 
描述:TaPL3模型对鄱阳湖流域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大气及水体中长距离传输潜力(LRTP)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POPs的环境过程及环境风险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鄱阳湖南矶
全文:TaPL3模型对鄱阳湖流域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大气及水体中长距离传输潜力(LRTP)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POPs的环境过程及环境风险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鄱阳湖南矶
鄱阳湖典型区域五氯酚残留特征及长距离迁移模拟研究
作者: 向洪锐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POPs  五氯酚  TaPL3模型 
描述:TaPL3模型对鄱阳湖流域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大气及水体中长距离传输潜力(LRTP)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POPs的环境过程及环境风险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鄱阳湖南矶
全文:TaPL3模型对鄱阳湖流域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大气及水体中长距离传输潜力(LRTP)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POPs的环境过程及环境风险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鄱阳湖南矶
鄱阳湖湿地植物根表铁膜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刘春英 弓晓峰 陈春丽 唐艳萍 杨菊云 徐升  来源:土壤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根系分泌物  鄱阳湖湿地  湿地植物  铁膜 
描述:,一是植物根际处于局部氧化状态,二是生长介质中存在大量的Fe2+。通过溶液培养和-砂联合培养法,研究了Fe2+浓度、植物种类、诱导时间、p H值、水位变化、根系分泌物对根表铁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苔
全文:,一是植物根际处于局部氧化状态,二是生长介质中存在大量的Fe2+。通过溶液培养和-砂联合培养法,研究了Fe2+浓度、植物种类、诱导时间、p H值、水位变化、根系分泌物对根表铁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苔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