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区域极端降水异常的特征及成因
作者: 闵屾 刘健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气环流  鄱阳湖  极端降水  异常 
描述:,850hPa高度场上西太平洋副高增强,使得副高西北侧的西南气流增强北上与由贝加尔湖低槽引导南下的偏北风气流交绥于长江流域,并且增强的西南气流把大量的水汽带到鄱阳湖地区,同时对应高层南亚高压增强,从而
全文:,850hPa高度场上西太平洋副高增强,使得副高西北侧的西南气流增强北上与由贝加尔湖低槽引导南下的偏北风气流交绥于长江流域,并且增强的西南气流把大量的水汽带到鄱阳湖地区,同时对应高层南亚高压增强,从而
鄱阳湖退田还湖区避洪农业模式的探讨
作者: 林永钦 傅春 危鼎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收益—风险分析  避洪农业模式  退田还湖区  多目标优化 
描述:以洪灾风险为主要风险确定了鄱阳湖退田还湖区内各种避洪农业模式的风险度量指标,并依此对各种可能模式的效益与风险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建立了退田还湖区综合避洪农业模式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加权法求出非劣解,并通过收益—风险的综合分析,为退田还湖区避洪农业发展的风险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全文:以洪灾风险为主要风险确定了鄱阳湖退田还湖区内各种避洪农业模式的风险度量指标,并依此对各种可能模式的效益与风险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建立了退田还湖区综合避洪农业模式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加权法求出非劣解,并通过收益—风险的综合分析,为退田还湖区避洪农业发展的风险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基于遥感的鄱阳湖湖区蒸散特征及环境要素影响
作者: 赵晓松 刘元波 吴桂平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遥感反演  蒸散  鄱阳湖湖区  MODIS 
描述:蒸散是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湖区地表蒸散量的时空变化对了解鄱阳湖湖区水量平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MODIS数据,应用地面温度-植被指数三角关系法反演2000-2009年鄱阳湖湖区的实际蒸散量,分析湖区蒸散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主要气象因子对流域蒸散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09年鄱阳湖湖区年蒸散量在685~921 mm之间,平均年蒸散量为797 mm,最大蒸散量出现在2004年.2000-2009年多年平均水体蒸发量为1107 mm,高于湖区植被蒸散量(774 mm).湖区汇水区域中蒸散量占降水的平均比例为55%,是水量平衡的主要支出项,径流系数约为0.45.湖区蒸散主要受辐射和气温的影响,月蒸散量与气温呈显著的指数相关,2007年蒸散量对温度的关系最为敏感.降水量距平与蒸散量距平的关系除2007年呈显著负相关外,其他年份相关性不显著.鄱阳湖湿地蒸散与湖泊水域面积总体呈正相关,但在水文干旱严重的2006年,当水域面积<30%时,蒸散速率随水域面积增加而减小.
全文:蒸散是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湖区地表蒸散量的时空变化对了解鄱阳湖湖区水量平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MODIS数据,应用地面温度-植被指数三角关系法反演2000-2009年鄱阳湖湖区的实际蒸散量,分析湖区蒸散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主要气象因子对流域蒸散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09年鄱阳湖湖区年蒸散量在685~921 mm之间,平均年蒸散量为797 mm,最大蒸散量出现在2004年.2000-2009年多年平均水体蒸发量为1107 mm,高于湖区植被蒸散量(774 mm).湖区汇水区域中蒸散量占降水的平均比例为55%,是水量平衡的主要支出项,径流系数约为0.45.湖区蒸散主要受辐射和气温的影响,月蒸散量与气温呈显著的指数相关,2007年蒸散量对温度的关系最为敏感.降水量距平与蒸散量距平的关系除2007年呈显著负相关外,其他年份相关性不显著.鄱阳湖湿地蒸散与湖泊水域面积总体呈正相关,但在水文干旱严重的2006年,当水域面积<30%时,蒸散速率随水域面积增加而减小.
鄱阳湖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作者: 肖锡红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资源可持续发展 
描述:鄱阳湖区具有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江西十分重要的农产品淡水产品主产区,对江西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这块风水宝地其经济发展总是相对滞后,部分农村社区群体甚至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究其原因,主要是频繁的自然灾害、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资源减少和环境问题的日渐突出、农村生产力低下等.鄱阳湖区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解决自然灾害问题,建立鄱阳湖区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同时大力发展替代产业,加快职业技术教育,广开致富门路,保护生态环境,加快产业升级,逐步把鄱阳湖区建设成资源高效利用的产品深加工基地和精品出口基地.
全文:鄱阳湖区具有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江西十分重要的农产品淡水产品主产区,对江西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这块风水宝地其经济发展总是相对滞后,部分农村社区群体甚至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究其原因,主要是频繁的自然灾害、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资源减少和环境问题的日渐突出、农村生产力低下等.鄱阳湖区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解决自然灾害问题,建立鄱阳湖区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同时大力发展替代产业,加快职业技术教育,广开致富门路,保护生态环境,加快产业升级,逐步把鄱阳湖区建设成资源高效利用的产品深加工基地和精品出口基地.
鄱阳湖湖口地区4500年来环境变迁
作者: 吴艳宏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环境演变  环境指标 
描述:通过对ZK2孔多环境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重建了4500年来鄱阳湖湖口地区古环境历史,研究表明:4500aBP以来,鄱阳湖湖口地区经历了多次冷暖、干湿交替,沉积环境也经历了三角洲(3800aBP以前)→古赣江河流(3800-3400aBP)→三角洲(3400-3300aBP)、彭蠡泽开阔湖(3300-2300aBP)→鄱阳湖湖漫滩(2300aBP以来)的变化
全文:通过对ZK2孔多环境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重建了4500年来鄱阳湖湖口地区古环境历史,研究表明:4500aBP以来,鄱阳湖湖口地区经历了多次冷暖、干湿交替,沉积环境也经历了三角洲(3800aBP以前)→古赣江河流(3800-3400aBP)→三角洲(3400-3300aBP)、彭蠡泽开阔湖(3300-2300aBP)→鄱阳湖湖漫滩(2300aBP以来)的变化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的外来入侵植物调查
作者: 葛刚 李恩香 吴和平 吴志强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湿地  外来入侵植物 
描述:通过对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的实地调查,初步确定区内有外来入侵植物12科16属19种,其中菊科最多,有4种。研究表明:对鄱阳湖湿地危害较为严重的外来入侵种有裸柱菊、野胡萝卜、野老鹳草、空心莲子草等4种,外来植物入侵主要由人为活动无意引入和自然传入共同作用产生,在保护区内的分布受到湖泊水位影响。
全文:通过对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的实地调查,初步确定区内有外来入侵植物12科16属19种,其中菊科最多,有4种。研究表明:对鄱阳湖湿地危害较为严重的外来入侵种有裸柱菊、野胡萝卜、野老鹳草、空心莲子草等4种,外来植物入侵主要由人为活动无意引入和自然传入共同作用产生,在保护区内的分布受到湖泊水位影响。
鄱阳湖自然保护植被生物量时空变化及水位影响
作者: 叶春 赵晓松 吴桂平 王晓龙 刘元波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湿地植被  生物量  鄱阳湖  遥感  MODIS 
描述:鄱阳湖国家自然保护湿地植被生物量的空间格局及其时间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水位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湿地植被生物量密度多年均值处于0~1402 g/m2之间,除蚌湖四周生物量沿湖心向四周
全文:鄱阳湖国家自然保护湿地植被生物量的空间格局及其时间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水位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湿地植被生物量密度多年均值处于0~1402 g/m2之间,除蚌湖四周生物量沿湖心向四周
鄱阳湖自然保护植被生物量时空变化及水位影响
作者: 叶春 赵晓松 吴桂平 王晓龙 刘元波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湿地植被  生物量  鄱阳湖  遥感  MODIS 
描述:鄱阳湖国家自然保护湿地植被生物量的空间格局及其时间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水位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湿地植被生物量密度多年均值处于0~1402 g/m2之间,除蚌湖四周生物量沿湖心向四周
全文:鄱阳湖国家自然保护湿地植被生物量的空间格局及其时间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水位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湿地植被生物量密度多年均值处于0~1402 g/m2之间,除蚌湖四周生物量沿湖心向四周
鄱阳湖湖口地区4500年来孢粉组合及古气候变迁
作者: 吴艳宏 羊向东 朱海虹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气候  孢粉组合  鄱阳湖  古植被 
描述:通过对鄱阳湖湖口梅家刘ZK_2孔沉积物的孢粉分析研究,初步恢复了4500年来湖口地区的古植被演替及古气候变迁历史.其古气候变化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4.5-3.8kaB.P,气候暖湿;3.8-3.4kaBP,气候凉偏干;3.4—3.0kaB.P,气候温暖偏湿;3.0kaB.P.前后,为一短暂的降温时期,气候凉湿;2.8-2.35kaB.P,气候温暖偏湿;2.35kaBP.以来,气候偏凉,但仍存在数次微弱的冷暖波动.
全文:通过对鄱阳湖湖口梅家刘ZK_2孔沉积物的孢粉分析研究,初步恢复了4500年来湖口地区的古植被演替及古气候变迁历史.其古气候变化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4.5-3.8kaB.P,气候暖湿;3.8-3.4kaBP,气候凉偏干;3.4—3.0kaB.P,气候温暖偏湿;3.0kaB.P.前后,为一短暂的降温时期,气候凉湿;2.8-2.35kaB.P,气候温暖偏湿;2.35kaBP.以来,气候偏凉,但仍存在数次微弱的冷暖波动.
鄱阳湖湖口地区4500年来孢粉组合及古气候变迁
作者: 吴艳宏 羊向东 朱海虹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气候  孢粉组合  鄱阳湖  古植被 
描述:通过对鄱阳湖湖口梅家刘ZK_2孔沉积物的孢粉分析研究,初步恢复了4500年来湖口地区的古植被演替及古气候变迁历史.其古气候变化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4.5-3.8kaB.P,气候暖湿;3.8-3.4kaBP,气候凉偏干;3.4—3.0kaB.P,气候温暖偏湿;3.0kaB.P.前后,为一短暂的降温时期,气候凉湿;2.8-2.35kaB.P,气候温暖偏湿;2.35kaBP.以来,气候偏凉,但仍存在数次微弱的冷暖波动.
全文:通过对鄱阳湖湖口梅家刘ZK_2孔沉积物的孢粉分析研究,初步恢复了4500年来湖口地区的古植被演替及古气候变迁历史.其古气候变化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4.5-3.8kaB.P,气候暖湿;3.8-3.4kaBP,气候凉偏干;3.4—3.0kaB.P,气候温暖偏湿;3.0kaB.P.前后,为一短暂的降温时期,气候凉湿;2.8-2.35kaB.P,气候温暖偏湿;2.35kaBP.以来,气候偏凉,但仍存在数次微弱的冷暖波动.
上页 1 2 ... 4 5 6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