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水上绝岛——鞋山
作者: 董建民  来源:大自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湖心  第四纪冰川  清代  形成  鄱阳湖  庐山  水上  石灰岩  中流  大孤山 
描述::“有孤石介立于大湖之中,周回一里,竦立百尺,矗然高峻,特为瑰异。”南朝刘宋时的鲍照、萧梁时的朱超道均有《咏孤石》诗。至唐才有“大孤山”之名。后世俗以“孤”为“姑”,称为大姑山,安徽宿松、江西彭泽
全文::“有孤石介立于大湖之中,周回一里,竦立百尺,矗然高峻,特为瑰异。”南朝刘宋时的鲍照、萧梁时的朱超道均有《咏孤石》诗。至唐才有“大孤山”之名。后世俗以“孤”为“姑”,称为大姑山,安徽宿松、江西彭泽
《陶渊明诗话》分析——论述后世对陶诗的接受和阐释
作者: 崔日义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平淡自然  陶诗  阐释  《陶渊明诗话》  接受 
描述:争的焦点.其中,'对陶诗的接受和阐释'又分三层论述:陶诗的风格;陶诗的风格后代诗人风格之比较;对陶诗的接受和阐释历代以来的演变.'后世对陶诗论争的焦点'分四层论述:关于陶诗思想属于道家还是儒家之争;关于陶渊明隐居田园的理由之争;关于题年号和题甲子之争;个别陶诗真伪之辨.
全文:争的焦点.其中,'对陶诗的接受和阐释'又分三层论述:陶诗的风格;陶诗的风格后代诗人风格之比较;对陶诗的接受和阐释历代以来的演变.'后世对陶诗论争的焦点'分四层论述:关于陶诗思想属于道家还是儒家之争;关于陶渊明隐居田园的理由之争;关于题年号和题甲子之争;个别陶诗真伪之辨.
辛弃疾田园词陶渊明田园诗之比较
作者: 王颖  来源:宿州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辛弃疾  比较  田园词  陶渊明  田园诗 
描述:同是描写田园的韵文,辛弃疾田园词陶渊明田园诗相比较,无论在思想还是艺术方面均有其特色。形成辛弃疾田园词独特风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诗词体类不同造成的差异,也有其个人的经历、情感等方面的原因。
全文:同是描写田园的韵文,辛弃疾田园词陶渊明田园诗相比较,无论在思想还是艺术方面均有其特色。形成辛弃疾田园词独特风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诗词体类不同造成的差异,也有其个人的经历、情感等方面的原因。
自由:由陶渊明看自然精神的自由
作者: 郝美娟  来源: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由  陶渊明  南山人格  自然 
描述: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构成了生态文艺的三个层面,而自然自由是相关的当真正融入自然,感受自然的真淳,人的心灵会得到净化。而对于完善人格的追求又会使大自然拥有深邃的内涵。陶渊明是这方面的典范
全文: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构成了生态文艺的三个层面,而自然自由是相关的当真正融入自然,感受自然的真淳,人的心灵会得到净化。而对于完善人格的追求又会使大自然拥有深邃的内涵。陶渊明是这方面的典范
陶渊明〈自祭文〉徐志摩〈歌〉的死亡观点态度之探讨
作者: 张雅端  来源:台湾观光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面对死亡的态度  徐志摩  陶渊明  死亡观点 
描述:异同,而是透过这样的比较揭露,突显环境(社会文化)以及个人生命特质对一个 人的死亡观及面对态度形成之影响,作为观察学生对死亡的观点态度及省思当前社会 高自杀率现象之起点。
全文:异同,而是透过这样的比较揭露,突显环境(社会文化)以及个人生命特质对一个 人的死亡观及面对态度形成之影响,作为观察学生对死亡的观点态度及省思当前社会 高自杀率现象之起点。
小小蟋蟀中的“风人之旨”——析姜夔《齐天乐》
作者: 郑晨寅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促织)  蟋蟀  咏物词  意象  风人之旨 
描述:本文通过对“蟋蟀”这一传统文学意象的分析,揭示其悲秋伤别的普遍象征意义,又联系作家创作主体心态、社会历史现实及宋代咏物词的发展演变,阐述此词中“蟋蟀”所蕴含的“风人之旨”。
全文:本文通过对“蟋蟀”这一传统文学意象的分析,揭示其悲秋伤别的普遍象征意义,又联系作家创作主体心态、社会历史现实及宋代咏物词的发展演变,阐述此词中“蟋蟀”所蕴含的“风人之旨”。
小小蟋蟀中的“风人之旨”——析姜夔《齐天乐》
作者: 郑晨寅  来源: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促织)  蟋蟀  咏物词  意象  风人之旨 
描述:本文通过对“蟋蟀”这一传统文学意象的分析,揭示其悲秋伤别的普遍象征意义,又联系作家创作主体心态、社会历史现实及宋代咏物词的发展演变,阐述此词中“蟋蟀”所蕴含的“风人之旨”。
全文:本文通过对“蟋蟀”这一传统文学意象的分析,揭示其悲秋伤别的普遍象征意义,又联系作家创作主体心态、社会历史现实及宋代咏物词的发展演变,阐述此词中“蟋蟀”所蕴含的“风人之旨”。
分光光度法测定鄱阳湖野生藜蒿中的微量铅
作者: 朱寿民 韩文华 樊后保 王幸斌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野生藜蒿  二溴羟基卟啉 
描述:采用高频电场激发氧灰化溴代卟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鄱阳湖野生藜蒿中铅的含量。在0.08mol/L NaOH介质中,铅溴代卟啉试剂形成1:2橙黄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479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全文:采用高频电场激发氧灰化溴代卟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鄱阳湖野生藜蒿中铅的含量。在0.08mol/L NaOH介质中,铅溴代卟啉试剂形成1:2橙黄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479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自然自由-由陶渊明看自然精神的自由
作者: 郝美娟  来源: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由  陶渊明  南山人格  自然 
描述:自然自由-由陶渊明看自然精神的自由
自然自由——论陶渊明“自然说”郭象哲学的关系
作者: 李昌舒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死  性分    自由  自然 
描述:,陶渊明之自然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对庄子和郭象的继承创新。从总的倾向来看,由自然而自由是陶渊明郭象的共同思想。
全文:,陶渊明之自然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对庄子和郭象的继承创新。从总的倾向来看,由自然而自由是陶渊明郭象的共同思想。
上页 1 2 ... 7 8 9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