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控制工程
作者: 胡广熙  来源:江西水利科技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前期工作  控制方案  长江洪水  湖口水位  江西省  水利科技  防洪标准  鄱阳湖控制工程  血吸虫病  长江中游 
描述:在鄱阳湖出口建设水利枢纽控制水位,有巨大的减免水旱灾害、调蓄水源、水力发电、水产、航运、血防和改善环境等效益,并可江湖两利;尤为可贵的是几乎不需要迁移居民。近期需大力开展鄱阳湖控制工程的前期工作。
全文:在鄱阳湖出口建设水利枢纽控制水位,有巨大的减免水旱灾害、调蓄水源、水力发电、水产、航运、血防和改善环境等效益,并可江湖两利;尤为可贵的是几乎不需要迁移居民。近期需大力开展鄱阳湖控制工程的前期工作。
鄱阳湖在第四纪的演变
作者: 杨达源  来源:海洋与湖沼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长江水位  全新世沉积  第四纪  砂质粘土  网纹状  湖水位  长江中下游  更新世  第四系  钻孔 
描述:鄱阳湖的显著特征之一是水位年变幅大达9—13m余,主要受附近长江水位的控制,它形成于全新世期,因海面及长江中下游水位的上升所致,至今才不过几千年。据湖区第四系钻孔剖面,分出了至少7个中更新世以来形成
全文:鄱阳湖的显著特征之一是水位年变幅大达9—13m余,主要受附近长江水位的控制,它形成于全新世期,因海面及长江中下游水位的上升所致,至今才不过几千年。据湖区第四系钻孔剖面,分出了至少7个中更新世以来形成
宋元以前鄱阳湖地区经济发展优势的探讨
作者: 许怀林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元以前  豫章郡  地理志  元和郡县图志  都昌县  鄱阳湖地区  公元  江西  赣江  南昌县 
描述:,是闻名的粮仓、渔场。鄱阳湖汇纳赣江、抚河、信江、鄱江、修水五大河系之水,北出长江,西联湘鄂,东达皖苏,是江西的北大门,又是长江中下游之锁钥。往南,溯赣江而达大瘐岭,是联接中原与岭南的转运站。便捷的水
全文:,是闻名的粮仓、渔场。鄱阳湖汇纳赣江、抚河、信江、鄱江、修水五大河系之水,北出长江,西联湘鄂,东达皖苏,是江西的北大门,又是长江中下游之锁钥。往南,溯赣江而达大瘐岭,是联接中原与岭南的转运站。便捷的水
鄱阳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作者: 杨达源  来源:自然杂志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文特征  赣江三角洲  高水位  湖水位  洪水位  长江中下游  科学依据  鄱阳湖  长江干流  年变幅 
描述:鄱阳湖位于江西省的北部,长江干流的南侧,为我国目前最大的淡水湖.研究鄱阳湖过去几千年中发展变化的过程以及现状,可以预测它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从而为鄱阳湖进一步的经济开发与有关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一、鄱阳湖的现状现在的鄱阳湖,平面形态呈歪把葫芦状,四周有一些支汊伸入基岩山丘、网纹状红粘土和红粘土台地
全文:鄱阳湖位于江西省的北部,长江干流的南侧,为我国目前最大的淡水湖.研究鄱阳湖过去几千年中发展变化的过程以及现状,可以预测它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从而为鄱阳湖进一步的经济开发与有关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一、鄱阳湖的现状现在的鄱阳湖,平面形态呈歪把葫芦状,四周有一些支汊伸入基岩山丘、网纹状红粘土和红粘土台地
鄱阳湖地区的考古收获
作者: 许智范  来源:江汉考古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文化遗址  陶器  文物考古工作  中原地区  长江中下游  新石器时代晚期  江西省  田野考古  鄱阳湖  东周时期 
描述: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南岸,其周围有宽广的湖滨平原,富有鱼稻之饶。过去一般认为鄱阳湖地区开发较晚,同文化发达较早的中原地区相比,古时这里只是一片“荒蛮服地。”据史书记载和传说,远在夏代,鄱阳湖周围是
全文: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南岸,其周围有宽广的湖滨平原,富有鱼稻之饶。过去一般认为鄱阳湖地区开发较晚,同文化发达较早的中原地区相比,古时这里只是一片“荒蛮服地。”据史书记载和传说,远在夏代,鄱阳湖周围是
鄱阳湖泥沙淤积趋势调查
作者: 程时长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康山  赣江南支  湖弯  五河  鄱阳湖  湖床  洲滩  泥沙淤积  钉螺面积  青岚湖 
描述: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纳江西的赣、抚、饶、信、修五河和滨湖诸山来水来沙,经调蓄后流入长江。地理位置为北纬28°25′至29°45′之间,东经 115°48′至 116°44′之间。其自然地理特征
全文: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纳江西的赣、抚、饶、信、修五河和滨湖诸山来水来沙,经调蓄后流入长江。地理位置为北纬28°25′至29°45′之间,东经 115°48′至 116°44′之间。其自然地理特征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