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
鄱阳湖流域可持续发展综合模型框架
-
作者:
戴星照 HaikaiTane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流域管理|GIS|鄱阳湖流域
-
描述:本文以鄱阳湖流域为例,所描述的流域可持续发展框架是一个基于流域系统理论和实践的生态系统模型.包括了三个主要的部分:(1)环境政策与规划;(2)地球空间信息系统;(3)社区发展与区域网络.框架将多个
-
全文:本文以鄱阳湖流域为例,所描述的流域可持续发展框架是一个基于流域系统理论和实践的生态系统模型.包括了三个主要的部分:(1)环境政策与规划;(2)地球空间信息系统;(3)社区发展与区域网络.框架将多个
-
鄱阳湖湿地土壤中Fe、Mn的迁移特征及其与水位周期变动的关系
-
作者:
瞿文川 余源盛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Mn 沉积物 剖面 鄱阳湖 迁移 Fe
-
描述:对鄱阳湖地区蚌湖水下沉积物、滩地草甸土柱状样品不同深度土壤的酸度、氧化还原电位进行了现场测定;对剖面各层次的Fe、Mn总量,还原性Fe、Mn含量,以及有机质等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鄱阳湖湿地土壤中Fe、Mn有其独特的分布规律和迁移特征。元素Fe仅在水土界面轻微富集,Mn则向界面和深层双向富集;还原性Fe、Mn受氧化还原边界层的控制呈垂向分布。另外,元素Fe、Mn的水平迁移与水位变动相关,退水时Fe、Mn具有向湖中心迁移的特征。
-
全文:对鄱阳湖地区蚌湖水下沉积物、滩地草甸土柱状样品不同深度土壤的酸度、氧化还原电位进行了现场测定;对剖面各层次的Fe、Mn总量,还原性Fe、Mn含量,以及有机质等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鄱阳湖湿地土壤中Fe、Mn有其独特的分布规律和迁移特征。元素Fe仅在水土界面轻微富集,Mn则向界面和深层双向富集;还原性Fe、Mn受氧化还原边界层的控制呈垂向分布。另外,元素Fe、Mn的水平迁移与水位变动相关,退水时Fe、Mn具有向湖中心迁移的特征。
-
鄱阳湖湿地土壤中Fe、Mn的迁移特征及其与水位周期变动的关系
-
作者:
瞿文川 余源盛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Mn 沉积物 剖面 鄱阳湖 迁移 Fe
-
描述:对鄱阳湖地区蚌湖水下沉积物、滩地草甸土柱状样品不同深度土壤的酸度、氧化还原电位进行了现场测定;对剖面各层次的Fe、Mn总量,还原性Fe、Mn含量,以及有机质等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鄱阳湖湿地土壤中Fe、Mn有其独特的分布规律和迁移特征。元素Fe仅在水土界面轻微富集,Mn则向界面和深层双向富集;还原性Fe、Mn受氧化还原边界层的控制呈垂向分布。另外,元素Fe、Mn的水平迁移与水位变动相关,退水时Fe、Mn具有向湖中心迁移的特征。
-
全文:对鄱阳湖地区蚌湖水下沉积物、滩地草甸土柱状样品不同深度土壤的酸度、氧化还原电位进行了现场测定;对剖面各层次的Fe、Mn总量,还原性Fe、Mn含量,以及有机质等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鄱阳湖湿地土壤中Fe、Mn有其独特的分布规律和迁移特征。元素Fe仅在水土界面轻微富集,Mn则向界面和深层双向富集;还原性Fe、Mn受氧化还原边界层的控制呈垂向分布。另外,元素Fe、Mn的水平迁移与水位变动相关,退水时Fe、Mn具有向湖中心迁移的特征。
-
鄱阳湖鲌属(Culter)和原鲌属(Culterichthys)鱼类体重与体维关系
-
作者:
张小谷 熊邦喜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体重 鲌属 鄱阳湖 体维 原鲌属
-
描述:实测和回归分析鄱阳湖鲌属(Culter)的翘嘴鲌(C.alburnus)、蒙古鲌(C. mongolicus)、达氏鲌(C.dabryi)和原鲌属(Culterichthys)的红鳍原鲌(C. erythropterus)体重与体维关系.结果表明,多元回归方程能全面地反映不同体维对鱼类体重的影响,体重与体侧面积体厚的回归方程较适宜.其体重(W)与体侧面积(A)及体厚(T)的幂函数关系式分别是,翘嘴鲌:W=4.05051×10-3A0.66260T1.41994;蒙古鲌:W=3.18603×10-3A0.66845 T1.44376;达氏鲌:W=1.99310×10-3A0.70982T1.47305;红鳍原鲌:W=3.58823×10-3A0.63253T1.49465.
-
全文:实测和回归分析鄱阳湖鲌属(Culter)的翘嘴鲌(C.alburnus)、蒙古鲌(C. mongolicus)、达氏鲌(C.dabryi)和原鲌属(Culterichthys)的红鳍原鲌(C. erythropterus)体重与体维关系.结果表明,多元回归方程能全面地反映不同体维对鱼类体重的影响,体重与体侧面积体厚的回归方程较适宜.其体重(W)与体侧面积(A)及体厚(T)的幂函数关系式分别是,翘嘴鲌:W=4.05051×10-3A0.66260T1.41994;蒙古鲌:W=3.18603×10-3A0.66845 T1.44376;达氏鲌:W=1.99310×10-3A0.70982T1.47305;红鳍原鲌:W=3.58823×10-3A0.63253T1.49465.
-
MERIS影像水环境遥感大气校正算法评价——以鄱阳湖叶绿素a浓度反演为例
-
作者:
曾群 张海东 陈晓玲 田礼乔 李文凯 王国良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QUAC BEAM 水色遥感 大气校正 鄱阳湖 MERIS FLAASH 叶绿素a 6S
-
描述:MERIS是2002年发射的在轨运行近10年的ENVISAT-1卫星上搭载的主要传感器之一,在波段设置和辐射灵敏度等方面有非常突出的优势,能够较好地运用于Ⅱ类水体叶绿素a浓度反演,但Ⅱ类水体的大气
-
全文:MERIS是2002年发射的在轨运行近10年的ENVISAT-1卫星上搭载的主要传感器之一,在波段设置和辐射灵敏度等方面有非常突出的优势,能够较好地运用于Ⅱ类水体叶绿素a浓度反演,但Ⅱ类水体的大气
-
鄱阳湖河湖转换期间鱼腥藻(Anabaena)的变化
-
作者:
钱奎梅 刘霞 齐凌艳 陈宇炜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河湖转换 鄱阳湖 鱼腥藻
-
描述:鄱阳湖作为我国长江目前仅存的两个通江湖泊之一,年内水位变幅巨大.通过在鄱阳湖2013年河湖转换期间(5—11月)对鄱阳湖主航道都昌段进行每月3~4次的高频监测,以考察鄱阳湖水体中鱼腥藻(Anabaena)的动态变化,分析鄱阳湖中鱼腥藻生长并占优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蓝藻为鄱阳湖浮游植物的次级优势种,8月蓝藻生物量平均占浮游植物生物量的57%,蓝藻取代硅藻成为暂时的优势种.夏、秋季水华蓝藻以固氮鱼腥藻为主,主要与夏、秋季水温较高以及适宜的营养盐条件等有关.研究期间鄱阳湖水体氮磷比平均在15左右,鱼腥藻能够产生有固氮能力的异形胞,并在水华蓝藻中成为优势种,也反映了鄱阳湖某些湖区存在氮相对缺乏的阶段.
-
全文:鄱阳湖作为我国长江目前仅存的两个通江湖泊之一,年内水位变幅巨大.通过在鄱阳湖2013年河湖转换期间(5—11月)对鄱阳湖主航道都昌段进行每月3~4次的高频监测,以考察鄱阳湖水体中鱼腥藻(Anabaena)的动态变化,分析鄱阳湖中鱼腥藻生长并占优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蓝藻为鄱阳湖浮游植物的次级优势种,8月蓝藻生物量平均占浮游植物生物量的57%,蓝藻取代硅藻成为暂时的优势种.夏、秋季水华蓝藻以固氮鱼腥藻为主,主要与夏、秋季水温较高以及适宜的营养盐条件等有关.研究期间鄱阳湖水体氮磷比平均在15左右,鱼腥藻能够产生有固氮能力的异形胞,并在水华蓝藻中成为优势种,也反映了鄱阳湖某些湖区存在氮相对缺乏的阶段.
-
水网藻(Hydrodictyon reticulatum)水华在鄱阳湖的纪录
-
作者:
吴召仕 王卷乐 夏颖 陈宇炜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藻类水华 鄱阳湖 水网藻
-
描述:水网藻水华在国外出现较多,在国内鲜有报道.2013年5月对鄱阳湖进行采样时首次发现水网藻水华;结合现场观测及遥感影像确定其分布范围为老爷庙至落星墩水域,分布面积约为26 hm2,推测水网藻可能是由上游稻田等静止水体迁移至鄱阳湖,在相对静水区进行聚集生长,加上合适的理化条件(温度及营养盐),从而形成水华.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水网藻水华对鄱阳湖水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
全文:水网藻水华在国外出现较多,在国内鲜有报道.2013年5月对鄱阳湖进行采样时首次发现水网藻水华;结合现场观测及遥感影像确定其分布范围为老爷庙至落星墩水域,分布面积约为26 hm2,推测水网藻可能是由上游稻田等静止水体迁移至鄱阳湖,在相对静水区进行聚集生长,加上合适的理化条件(温度及营养盐),从而形成水华.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水网藻水华对鄱阳湖水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
鄱阳湖产银鱼的繁殖生物学
-
作者:
陈国华 张本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产卵期 银鱼资源 性腺成熟系数 太湖短吻银鱼 繁殖生物学 生殖群体 鄱阳湖 繁殖季节 乔氏短吻银鱼 产卵场
-
描述:本文记述了鄱阳湖产太湖短吻银鱼(Neosalanx tangkahkeii taihuensis)、乔氏短吻银鱼(Neosalanx jordani)、雷氏银鱼(Reganisalanx brachyrostralis)等三种银鱼的成熟年龄、繁殖时期、生殖群体的体长、性比、生殖力、卵的特征等繁殖生物学资料,并记述了太湖短吻银鱼性腺成熟系数的周年变化、太湖短吻银鱼和乔氏短吻银鱼的产卵生态条件等。近二十年来鄱阳湖银鱼产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产卵场遭到了严重破坏。银鱼生命周期仅一年,繁殖力强,认为加强繁殖保护、合理安排捕捞时间是恢复鄱阳湖银鱼资源的关键措施。
-
全文:本文记述了鄱阳湖产太湖短吻银鱼(Neosalanx tangkahkeii taihuensis)、乔氏短吻银鱼(Neosalanx jordani)、雷氏银鱼(Reganisalanx brachyrostralis)等三种银鱼的成熟年龄、繁殖时期、生殖群体的体长、性比、生殖力、卵的特征等繁殖生物学资料,并记述了太湖短吻银鱼性腺成熟系数的周年变化、太湖短吻银鱼和乔氏短吻银鱼的产卵生态条件等。近二十年来鄱阳湖银鱼产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产卵场遭到了严重破坏。银鱼生命周期仅一年,繁殖力强,认为加强繁殖保护、合理安排捕捞时间是恢复鄱阳湖银鱼资源的关键措施。
-
鄱阳湖产银鱼的繁殖生物学
-
作者:
陈国华 张本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产卵期 银鱼资源 性腺成熟系数 太湖短吻银鱼 繁殖生物学 生殖群体 鄱阳湖 繁殖季节 乔氏短吻银鱼 产卵场
-
描述:本文记述了鄱阳湖产太湖短吻银鱼(Neosalanx tangkahkeii taihuensis)、乔氏短吻银鱼(Neosalanx jordani)、雷氏银鱼(Reganisalanx brachyrostralis)等三种银鱼的成熟年龄、繁殖时期、生殖群体的体长、性比、生殖力、卵的特征等繁殖生物学资料,并记述了太湖短吻银鱼性腺成熟系数的周年变化、太湖短吻银鱼和乔氏短吻银鱼的产卵生态条件等。近二十年来鄱阳湖银鱼产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产卵场遭到了严重破坏。银鱼生命周期仅一年,繁殖力强,认为加强繁殖保护、合理安排捕捞时间是恢复鄱阳湖银鱼资源的关键措施。
-
全文:本文记述了鄱阳湖产太湖短吻银鱼(Neosalanx tangkahkeii taihuensis)、乔氏短吻银鱼(Neosalanx jordani)、雷氏银鱼(Reganisalanx brachyrostralis)等三种银鱼的成熟年龄、繁殖时期、生殖群体的体长、性比、生殖力、卵的特征等繁殖生物学资料,并记述了太湖短吻银鱼性腺成熟系数的周年变化、太湖短吻银鱼和乔氏短吻银鱼的产卵生态条件等。近二十年来鄱阳湖银鱼产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产卵场遭到了严重破坏。银鱼生命周期仅一年,繁殖力强,认为加强繁殖保护、合理安排捕捞时间是恢复鄱阳湖银鱼资源的关键措施。
-
鄱阳湖流域饶河鱼类稳定同位素比值和营养级的空间变化
-
作者:
张欢 肖协文 王玉玉 于秀波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空间变化 稳定同位素分析 鄱阳湖 营养级 鱼类 饶河
-
描述:由于水文特征的变化和栖息生境的异质性,河流食物网结构存在着一定的空间变化.认识人类活动对河流食物网结构空间变化的影响能够为河流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提供有效指导.利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测定枯水季节饶河不同地区初级生产者和鱼类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5N),比较饶河下游鄱阳和中游海口河段4种常见鱼类的δ13C、δ15N值和营养级,并分析导致不同河段食物网结构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鄱阳与海口两个地区鱼类的δ13C值无显著差异,但δ15N值差异显著.鱼类的δ13C值变化范围在鄱阳河段大于海口河段,鳜(Siniperca chuatsi)和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在鄱阳河段的δ15N值要显著高于海口河段,而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和鲫(Carassius auratus)的δ15N值在鄱阳河段却表现更低.另一方面,除黄颡鱼外,鳜、贝氏和鲫在鄱阳河段的营养级均显著高于其在海口河段的营养级.研究认为,由于颗粒有机物和附着藻类的δ13C值在鄱阳与海口河段没有显著差异,因而导致鱼类的δ13C值也没有明显变化.不同生境下初级食物源δ15N值的差异及人为扰动的程度可能是影响饶河不同河段鱼类的δ15N值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
-
全文:由于水文特征的变化和栖息生境的异质性,河流食物网结构存在着一定的空间变化.认识人类活动对河流食物网结构空间变化的影响能够为河流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提供有效指导.利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测定枯水季节饶河不同地区初级生产者和鱼类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5N),比较饶河下游鄱阳和中游海口河段4种常见鱼类的δ13C、δ15N值和营养级,并分析导致不同河段食物网结构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鄱阳与海口两个地区鱼类的δ13C值无显著差异,但δ15N值差异显著.鱼类的δ13C值变化范围在鄱阳河段大于海口河段,鳜(Siniperca chuatsi)和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在鄱阳河段的δ15N值要显著高于海口河段,而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和鲫(Carassius auratus)的δ15N值在鄱阳河段却表现更低.另一方面,除黄颡鱼外,鳜、贝氏和鲫在鄱阳河段的营养级均显著高于其在海口河段的营养级.研究认为,由于颗粒有机物和附着藻类的δ13C值在鄱阳与海口河段没有显著差异,因而导致鱼类的δ13C值也没有明显变化.不同生境下初级食物源δ15N值的差异及人为扰动的程度可能是影响饶河不同河段鱼类的δ15N值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