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湿地重金属形态分析及重金属积累植物的筛选
作者: 吴结春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筛选  积累植物  污染评价  重金属 
描述:所有样品的Cu、Pb、Zn、Cd元素总量及土壤样品的重金属形态进行了测定,用Excel及SPASS统计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 1.内梅罗指数和潜在生态污染指数表明:鄱阳湖
全文:所有样品的Cu、Pb、Zn、Cd元素总量及土壤样品的重金属形态进行了测定,用Excel及SPASS统计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 1.内梅罗指数和潜在生态污染指数表明:鄱阳湖
鄱阳湖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及吸附释放特征研究
作者: 夏黎莉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磷形态  沉积物  释放  吸附  鄱阳湖 
描述:湖泊富营养化是我国最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而沉积物-水界面磷行为的研究是揭示湖泊富营养化机理的重要一环,本文选取了鄱阳湖湖区1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通过对其中磷形态分布特征的分析和对磷吸附释放模拟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鄱阳湖沉积物中总磷含量范围在456.98~991.71mg/kg,河道位置对磷在湖泊沉积物中的分布有较大影响,各入湖口TP平均浓度高于湖区其他位置。沉积物中的磷主要以无机磷形式存在(>50%),无机磷组成以Fe-P、Al-P为主,TP含量主要受Fe-P、Al-P和org-P的影响,随着TP含量的增加,Fe-P、Al-P和org-P均有增加的趋势,org-P与Fe-P、Al-P含量均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在高浓度条件下沉积物对磷的吸附曲线既很好地符合Langmuir等温式,也很好地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湖泊沉积物在对磷的吸附过程中存在解吸现象,在低浓度条件下,湖泊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inear模型。在此条件下求得吸附-解析平衡浓度,高于发生富营养化的临界浓度,释放磷的风险较大。环境因素对土壤磷吸附有很大的影响,沉积物对磷的吸附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有利于沉积...
全文:湖泊富营养化是我国最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而沉积物-水界面磷行为的研究是揭示湖泊富营养化机理的重要一环,本文选取了鄱阳湖湖区1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通过对其中磷形态分布特征的分析和对磷吸附释放模拟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鄱阳湖沉积物中总磷含量范围在456.98~991.71mg/kg,河道位置对磷在湖泊沉积物中的分布有较大影响,各入湖口TP平均浓度高于湖区其他位置。沉积物中的磷主要以无机磷形式存在(>50%),无机磷组成以Fe-P、Al-P为主,TP含量主要受Fe-P、Al-P和org-P的影响,随着TP含量的增加,Fe-P、Al-P和org-P均有增加的趋势,org-P与Fe-P、Al-P含量均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在高浓度条件下沉积物对磷的吸附曲线既很好地符合Langmuir等温式,也很好地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湖泊沉积物在对磷的吸附过程中存在解吸现象,在低浓度条件下,湖泊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inear模型。在此条件下求得吸附-解析平衡浓度,高于发生富营养化的临界浓度,释放磷的风险较大。环境因素对土壤磷吸附有很大的影响,沉积物对磷的吸附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有利于沉积...
鄱阳湖流域氮磷时空分布及其地球化学模拟
作者: 王毛兰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流域  组分存在形式  氮、磷时空分布  水环境化学  PHREEQC  富营养化评价 
描述: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为活动导致的湖泊污染己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湖泊富营养化是目前水环境中一个主要的问题,也是危害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水体中过量的营养元素是引起富营养化的根本原因,其中氮和磷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为了能有效的预防控制湖泊的富营养化,就必须全面的了解湖泊氮磷等营养盐含量分布特征及其来源,为湖泊富营养化的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鄱阳湖流域位于长江中游南岸,由五大河流(赣江、抚河、修水、饶河和信江)以及鄱阳湖组成。本论文以鄱阳湖及其五大支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测定水体水化学参数及其氮、磷含量,对其水化学特征及其氮磷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对鄱阳湖水体富营养化状态进行了初步评价。通过测定部分农田水、地下水及城市污水氮磷含量,初步探讨了鄱阳湖水体氮磷的来源。同时对鄱阳湖水体的氢氧同位素进行了分析测定,并利用PHREEQC对其元素存在形态及矿物饱和指数进行模拟计算。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丰水期,鄱阳湖、赣江、抚河、修水和昌江水化学类型属于[C]Na、CaI型水,而乐安江和信江则属于[C]CaI型;平水期,除信江属于[C]Na、CaI型水外,湖泊及其它河流都属于[C]NaI...
全文: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为活动导致的湖泊污染己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湖泊富营养化是目前水环境中一个主要的问题,也是危害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水体中过量的营养元素是引起富营养化的根本原因,其中氮和磷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为了能有效的预防控制湖泊的富营养化,就必须全面的了解湖泊氮磷等营养盐含量分布特征及其来源,为湖泊富营养化的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鄱阳湖流域位于长江中游南岸,由五大河流(赣江、抚河、修水、饶河和信江)以及鄱阳湖组成。本论文以鄱阳湖及其五大支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测定水体水化学参数及其氮、磷含量,对其水化学特征及其氮磷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对鄱阳湖水体富营养化状态进行了初步评价。通过测定部分农田水、地下水及城市污水氮磷含量,初步探讨了鄱阳湖水体氮磷的来源。同时对鄱阳湖水体的氢氧同位素进行了分析测定,并利用PHREEQC对其元素存在形态及矿物饱和指数进行模拟计算。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丰水期,鄱阳湖、赣江、抚河、修水和昌江水化学类型属于[C]Na、CaI型水,而乐安江和信江则属于[C]CaI型;平水期,除信江属于[C]Na、CaI型水外,湖泊及其它河流都属于[C]NaI...
三峡水库运行初期对鄱阳湖汛期高水位变化趋势的影响研究
作者: 刘文标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调度  频率  洪水位  三峡水库  鄱阳湖  影响 
描述:三峡水库运行对鄱阳湖洪水位频率的影响与变化趋势,为长江中下游科学防洪提供依据,为鄱阳湖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收集鄱阳湖湖口站1950~2007年年最高水位资料,1991
全文:三峡水库运行对鄱阳湖洪水位频率的影响与变化趋势,为长江中下游科学防洪提供依据,为鄱阳湖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收集鄱阳湖湖口站1950~2007年年最高水位资料,1991
鄱阳湖湿地重金属形态分析及重金属积累植物的筛选
作者: 吴结春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筛选  积累植物  污染评价  重金属 
描述:所有样品的Cu、Pb、Zn、Cd元素总量及土壤样品的重金属形态进行了测定,用Excel及SPASS统计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 1.内梅罗指数和潜在生态污染指数表明:鄱阳湖
全文:所有样品的Cu、Pb、Zn、Cd元素总量及土壤样品的重金属形态进行了测定,用Excel及SPASS统计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 1.内梅罗指数和潜在生态污染指数表明:鄱阳湖
鄱阳湖湿地信息系统开发及应用
作者: 夏静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空间数据引擎  湿地信息系统  组件式开发  ArcEngine 
描述:摘要:湿地是地球上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他们是生物多样性的发源地,提供了水和基本的生产力,无数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依赖湿地生存。湿地的物理、生物和化学组成部分交互作用,使湿地在提供水资源、均化洪水、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许多至关重要的生态环境作用。此外,湿地还提供了巨大的经济,例如:水的供应;渔业;通过维系水体和保护泛洪平原的营养为农业服务;能源资源,如植物、野生动物资源等。只有湿地的生态过程继续发挥作用,这些功能、价值和特性才能得以维持。然而目前湿地状况令人堪忧,湿地面积锐减,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不合理管理使湿地功能丧失。 保护湿地,除了建立湿地保护立法体系,还需要科学的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IS)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系统发展的共同产物,是一种以地理信息为主要管理内容的综合性软件系统。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于湿地,对湿地进行有效管理和合理规划,为湿地的研究和保护提供技术支持,这方面的应用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GIS技术的引入,使得湿地信息管理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成为湿地资源信息集成管理和湿地信息提取与综合的强有力工具。 本文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的...
全文:摘要:湿地是地球上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他们是生物多样性的发源地,提供了水和基本的生产力,无数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依赖湿地生存。湿地的物理、生物和化学组成部分交互作用,使湿地在提供水资源、均化洪水、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许多至关重要的生态环境作用。此外,湿地还提供了巨大的经济,例如:水的供应;渔业;通过维系水体和保护泛洪平原的营养为农业服务;能源资源,如植物、野生动物资源等。只有湿地的生态过程继续发挥作用,这些功能、价值和特性才能得以维持。然而目前湿地状况令人堪忧,湿地面积锐减,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不合理管理使湿地功能丧失。 保护湿地,除了建立湿地保护立法体系,还需要科学的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IS)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系统发展的共同产物,是一种以地理信息为主要管理内容的综合性软件系统。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于湿地,对湿地进行有效管理和合理规划,为湿地的研究和保护提供技术支持,这方面的应用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GIS技术的引入,使得湿地信息管理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成为湿地资源信息集成管理和湿地信息提取与综合的强有力工具。 本文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的...
数字鄱阳湖项目管理研究
作者: 吴定邦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成本与费用管理  数字鄱阳湖  风险及其防范  进度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描述:通过对数字鄱阳湖项目的管理研究,简要论述了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空间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鄱阳湖信息系统体系的“数字鄱阳湖”的概念,给出了“数字鄱阳湖”工程的框架和简述了建设“数字鄱阳湖项目”的关键技术。文章重点在如何加强数字鄱阳湖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如何进行有效地项目进度管理、如何有效地控制项目成本、如何进行有效地项目质量管理以及如何进行有效地项目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全文:通过对数字鄱阳湖项目的管理研究,简要论述了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空间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鄱阳湖信息系统体系的“数字鄱阳湖”的概念,给出了“数字鄱阳湖”工程的框架和简述了建设“数字鄱阳湖项目”的关键技术。文章重点在如何加强数字鄱阳湖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如何进行有效地项目进度管理、如何有效地控制项目成本、如何进行有效地项目质量管理以及如何进行有效地项目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鄱阳湖流域降雨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水文响应
作者: 樊述全  来源:河海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时间序列分析  径流量  鄱阳湖流域  水文响应  时空分布  降雨模式 
描述:降雨具有复杂的时间和空间变异性,对流域的径流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降雨模式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知识对于理解土壤水、地下水补给和河流流量时空变化十分重要。同时降雨的时空分布规律对于流域水文模拟、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有着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 降雨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可以分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在时间方面:对降雨序列进行时间序列分析,从而得出降雨序列的主周期和变化趋势;在降雨时间序列分析时,采用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分析法提取序列主周期,并用方差比法对主周期进行检验;采用趋势线法、小波分析法和Mann-Kendall法对降雨量序列进行趋势分析。在空间方面:通过空间插值来反映降雨在空间上的变化。首先对雨量站进行网格划分,然后按照不同比例减少雨量站,最后采用克里金法(Kriging)和距离权重反比法(IDW)对不同密度的雨量站计算得到的降雨序列进行空间插值,并用相对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MRE)、变异系数(Cv)和确定性系数(R2)计算插值精度。 为了反映降雨时空分布规律的水文响应,论文应用了基于地形和降雨空间变异的月水文模型。首先利用1979-1984年的资料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然后用1985-1987年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为了反映降雨变异的水文响应,探讨了降雨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同时分析了降雨对流域模拟径流量的敏感性。 研究结果显示:降雨序列存在以下四个不显著的主周期:3年、4年、7年和11年,90年代后的降雨量呈现出显著的增加趋势;Kriging法和IDW法插值精度相当,月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降雨变异对研究区的土壤含水量变化有较大影响,降雨对流域模拟径流量敏感性不强。
全文:降雨具有复杂的时间和空间变异性,对流域的径流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降雨模式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知识对于理解土壤水、地下水补给和河流流量时空变化十分重要。同时降雨的时空分布规律对于流域水文模拟、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有着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 降雨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可以分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在时间方面:对降雨序列进行时间序列分析,从而得出降雨序列的主周期和变化趋势;在降雨时间序列分析时,采用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分析法提取序列主周期,并用方差比法对主周期进行检验;采用趋势线法、小波分析法和Mann-Kendall法对降雨量序列进行趋势分析。在空间方面:通过空间插值来反映降雨在空间上的变化。首先对雨量站进行网格划分,然后按照不同比例减少雨量站,最后采用克里金法(Kriging)和距离权重反比法(IDW)对不同密度的雨量站计算得到的降雨序列进行空间插值,并用相对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MRE)、变异系数(Cv)和确定性系数(R2)计算插值精度。 为了反映降雨时空分布规律的水文响应,论文应用了基于地形和降雨空间变异的月水文模型。首先利用1979-1984年的资料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然后用1985-1987年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为了反映降雨变异的水文响应,探讨了降雨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同时分析了降雨对流域模拟径流量的敏感性。 研究结果显示:降雨序列存在以下四个不显著的主周期:3年、4年、7年和11年,90年代后的降雨量呈现出显著的增加趋势;Kriging法和IDW法插值精度相当,月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降雨变异对研究区的土壤含水量变化有较大影响,降雨对流域模拟径流量敏感性不强。
鄱阳湖湿地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设计
作者: 邱小剑  来源:同济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地理信息系统  Objects  Supermap  软件开发 
描述:湿地(Wetlands)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的自然资源。基于GIS技术建立鄱阳湖湿地地理信息系统,对实现鄱阳湖湿地的信息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管理,系统地开展鄱阳湖湿地资源及湿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在总结国内外湿地信息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以鄱阳湖湿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鄱阳湖湿地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需求,进而构建了鄱阳湖湿地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管理及空间数据应用的基础框架,根据应用需求设计了系统的功能模块及人机交互界面。采用SOL SERVER数据管理技术,建立了多尺度、多时相鄱阳湖湿地基础地理和人文、社会经济等相关的数据库;并基于上述数据库利用当前流行的基于组件(COM)技术的软件开发方法,选用国产的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软件Supermap Objects3.0建立了鄱阳湖湿地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实现了数据编辑和查询、基础地理分析、专题图层制作和地图显示、数据引擎、地图排版输出等功能。 系统的建设可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标准化的、高质量的及时更新的鄱阳湖基础地理数据共享平台、并为鄱阳湖湿地的环境资源管理提供基...
全文:湿地(Wetlands)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的自然资源。基于GIS技术建立鄱阳湖湿地地理信息系统,对实现鄱阳湖湿地的信息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管理,系统地开展鄱阳湖湿地资源及湿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在总结国内外湿地信息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以鄱阳湖湿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鄱阳湖湿地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需求,进而构建了鄱阳湖湿地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管理及空间数据应用的基础框架,根据应用需求设计了系统的功能模块及人机交互界面。采用SOL SERVER数据管理技术,建立了多尺度、多时相鄱阳湖湿地基础地理和人文、社会经济等相关的数据库;并基于上述数据库利用当前流行的基于组件(COM)技术的软件开发方法,选用国产的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软件Supermap Objects3.0建立了鄱阳湖湿地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实现了数据编辑和查询、基础地理分析、专题图层制作和地图显示、数据引擎、地图排版输出等功能。 系统的建设可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标准化的、高质量的及时更新的鄱阳湖基础地理数据共享平台、并为鄱阳湖湿地的环境资源管理提供基...
鄱阳湖地区风力发电场建设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 梅贱生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风力机  风力发电  风力机优化匹配  可行性研究  风电场 
描述:能源、环境是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在国家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的大好形势下,本文对我省的风力发电状况做了详细介绍。本文通过对鄱阳湖地区典型风电场——老爷庙风电场风能资源的统计分析,得出老爷庙风电场建设的可行性。从而为鄱阳湖地区建设风力发电场的规划提出建议。本文介绍了老爷庙风电场的场址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以及场址处的气象特点。主要分析了老爷庙风电场场址附近气象站以及场址处各测风点的累年自计风资源数据,得出了24小时日平均风速变化曲线、各月及年平均变化曲线、实测期间风向频率分布、实测期间风能密度方向分布、实测期间各风速段频率、出现小时数和风能数据等结果。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价估计方法》(GB/T18710-2002)中对风能资源评估的参考判据——风功率密度等级表,得出了老爷庙风电场是一个较好的用于并网风力发电的风电场的结论。本文还通过对风电场实际测风数据统计分析后进行数学拟合,得出了风电场风资源weibull分布的参数c和k的值。并依据此结果画出了实测风频曲线和拟合风频曲线比较图。文中还详细介绍了风电场风机优化匹配的选型计算方法,并得到了老爷庙风电场的最优匹...
全文:能源、环境是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在国家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的大好形势下,本文对我省的风力发电状况做了详细介绍。本文通过对鄱阳湖地区典型风电场——老爷庙风电场风能资源的统计分析,得出老爷庙风电场建设的可行性。从而为鄱阳湖地区建设风力发电场的规划提出建议。本文介绍了老爷庙风电场的场址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以及场址处的气象特点。主要分析了老爷庙风电场场址附近气象站以及场址处各测风点的累年自计风资源数据,得出了24小时日平均风速变化曲线、各月及年平均变化曲线、实测期间风向频率分布、实测期间风能密度方向分布、实测期间各风速段频率、出现小时数和风能数据等结果。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价估计方法》(GB/T18710-2002)中对风能资源评估的参考判据——风功率密度等级表,得出了老爷庙风电场是一个较好的用于并网风力发电的风电场的结论。本文还通过对风电场实际测风数据统计分析后进行数学拟合,得出了风电场风资源weibull分布的参数c和k的值。并依据此结果画出了实测风频曲线和拟合风频曲线比较图。文中还详细介绍了风电场风机优化匹配的选型计算方法,并得到了老爷庙风电场的最优匹...
Rss订阅